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2795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docx

XX县食品监测功能用房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食品监测能力用房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

XX县XX镇XX路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

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1.5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XX县食品监测能力用房建设项目是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办〔2005〕142号)要求建设的,同时还参考了基层食品监测执法业务基本功能用房面积参考指标,项目总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

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食品监测能力用房1100平方米;

(2)室外道路、停车场及水泥地面硬化500平方米;室外绿地面积为440平方米;

(3)室外管网工程190米(含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电力通信等)。

1.1.6建筑技术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

2000㎡;

基底面积:

430㎡;

总建筑面积:

1100㎡;

绿地面积:

440;

容积率0.55;

绿化率:

22%;

建筑密度21.5%。

1.1.7项目资金来源及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330万元。

资金来源:

中央预算内藏区专项投资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0万元。

1.1.8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总建设周期为16个月,2012年7月—2013年10月。

1.2报告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文件、标准及技术资料有:

1、《食品安全法》;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办〔2005〕142号);

4、《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5、《四川省XX州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中央藏区第五次会议;

7、《XX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8、现行的行业规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1.3报告研究范围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有: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节能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

1.4研究结论

目前,XX县正处于藏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XX县食品监管能力的提升和藏区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全方位支持和全面协调发展。

食品安全监测及相关措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然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之一,对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建食品监测能力用房,可以进一步完善Xx县食品监测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食品安全的监测监控能力,对保障XX县人民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尽早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食品消费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转变。

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食品监测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基础的手段。

在食品不安全因素无法检验出的情况下,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是无法保证的。

为了保障食品质量的安全,保障XX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十二五”支持四川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的文件精神,为食品安全的监测提供能力用房和先进的监测设备而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2.1.2我国现阶段食品监测的政策背景

1、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工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随之上升。

当这些化学品使用不当或违规使用时,会使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或食品添加剂超标,如瘦肉精、福寿螺、阜阳奶粉、红心鸭蛋等,更严重的是使用违禁化学品,这些都会影响食用者或生态环境安全,如苏丹红事件。

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

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了,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并且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2、食品监测技术落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

只要加强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研究,了解食品安全的国际现状,开发快速检测手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食品安全隐患才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显示:

仅2004年一年间,就有阜阳毒奶粉事件、广州毒酒事件、致癌毒米事件、湖南黄花菜事件等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和“四川泡菜”、“龙口粉丝”、“重庆火锅底料”、“太原陈醋”等40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先后被查处。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有严禁使用的“苏丹红一号”的辣椒酱被紧急召回,还有三聚氟胺事件,更加引起了广大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也再次成为行业各界关注的焦点。

教训是惨痛的,快速主动的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硬道理。

无论是近期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透过三聚氰胺事件的表面,不难看出我国食品监测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缺乏,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标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

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研制标准的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3、入世给我国食品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

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食品安全标准。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检测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并以此为基础对残留限量标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限制残留超标的国外产品进入。

因此,突破检测技术的制约,成为了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应对贸易非关税技术壁垒的关键。

2.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对我国食品监测制定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相关规划,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

1、主要目标

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

到2015年基本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整合工作,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形成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与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

建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培训,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学习贯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2、主要任务

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基础标准。

修订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制定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限量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指示性微生物控制要求、即食食品微生物控制指南,科学设置食品产品中的微生物指标、限量和控制要求,完善食品容器、包装、加工设备材料标准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等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标准。

基本形成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标准体系。

合理设置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肉类、酒类、植物油、调味品、婴幼儿食品、乳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水产品、粮食、豆类制品、饮料等主要大类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制定已有国际标准或已有进口贸易但我国尚缺失相关标准的食品产品安全标准。

建立健全配套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重点制定、修订食品中各类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性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分析检测方法标准,进一步完善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等标准。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实施。

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实现全面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各项活动,动态跟踪食品法典标准工作,全面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主要贸易成员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跟踪其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工作进展,做好WTO/SPS通报及评议工作,参与或牵头与我国食品贸易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食品标准制定、修订和相关技术交流,不断完善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工作。

3、保障措施

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

由卫生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会商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大问题,协商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各项工作,细化分解本规划确定的任务,明确具体工作的目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设的投入。

国家财政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开展本规划确定的重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保障经费投入,同时严格监管标准工作经费使用,确保经费使用高效、合规。

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标准研制机构和行业组织,设立各类标准的技术性平台,参与标准制定和修订、宣传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建设,引进优秀领军人才,增加标准研制和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充实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力量。

加强对重点科研院校、技术机构专业人才的标准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支数量足、水平高的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管理要求,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科学、动态调整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好规划。

同时,及时组织对本规划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加强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每项任务落实到位。

2.1.4食品监测

食品监测就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责任。

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食源性疾病、强化食品安全体系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构成的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上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

中国于2009年6月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

目前已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并发布实施了相关的管理规定。

同时,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也正在建立,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就是我国在县级地方设置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

我国已经于2010年初通过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第一次进行了法律界定与约束。

2.1.5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状

根据X府办发〔2010〕104号文件规定,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员编制为:

行政编制6名,其中:

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2名。

机关工勤1名。

根据红编发〔2012〕02号文件通知,分设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划转4名行政执法类事业编制(参公)4名。

目前主要设备工具有:

执法车辆2台,复印机2台,打印机3台,传真机1台,台式电脑5台,笔记本电脑1台,摄像机2台,照相机2台。

XX县为XX州海拔最高县,财政收入低,加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单独成立时间短,还没有完备的食品监测能力用房和食品监测设备,原有的一栋2层、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的大楼既是办公用房,又是职工宿舍,且食品监测设备全部是相当落后的检测仪器,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

2.1.6食品药品稽查大队职能

1、食品方面

受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依法贯彻执行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负责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稽查工作;负责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抽验工作;负责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中毒和放射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取证、控制和处置工作。

负责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投诉、举报的受理和查处工作;负责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工作,负责对街道办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的指导工作。

2、药品方面

受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依法贯彻执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负责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的稽查工作;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负责对从业从药人员的岗前培训及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依法查处违反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管理法规的行为和责任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的建设是开展食品监测工作的基础

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已开始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

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仅需要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而且还需要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设备提供办公和使用的场所,本项目正是为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起辅助支持作用的保障能力用房,因而项目建设是开展食品监测工作的基础。

2.2.2项目建设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

近几年来,特别是在藏区经济座谈会议和5·12大地震后,食品安全监察执法监测工作为XX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群策群力,顽强拼搏,为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XX县现有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严重影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达不到食品监测规范要求。

目前XX县食品安全监测能力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人员配置也有待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也有待提升。

随着XX县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XX县食品药品监察执法和食品监测工作范围会更加广泛、任务会更加繁重、责任会更加重大,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XX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极大。

要做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需要有一个场地宽松、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办公场所和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只有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测能力,更新监测手段,加大食品安全卫生执法力度,及时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监测,才能适应目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形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有效地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本项目正是为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食品监测能力用房和先进的食品监测仪器设备的项目,因而本项目的实施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

第三章项目区域概况及建设条件

3.1区域概况

3.1.1XX县概况

XX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米,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气温达零下36℃,长冬无夏、无绝对无霜期,气候、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全县辖9乡2镇3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藏、羌、回、汉等十多个民族,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非农业人口1万人,是XX州唯一以藏民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

畜牧业为XX县主导产业。

1、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9′、东经101°51′~103°23′。

全县平均海拔为3600米,县城邛溪镇海拔3507米,总面积8439.94平方公里,南北长154公里,东西宽55公里。

县城距成都445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0公里。

(2)幅员面积

全县幅员面积8439.94平方公里。

(3)地形地貌

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

县境中部查针梁子高耸隆起,形成自然分界线,海拔3600多米,南部为山原,北部为丘状高原。

境内珠串状盆地和小盆地广泛分布,俗称坝子。

全县中山地貌面积为2865.13平方公里,高山地貌面积1107.68平方公里,丘原地貌面积为1861.11平方公里,高平原地貌面积为2606.02平方公里,县境周边皆有高山(鹧鸪山、羊拱山、哲波山、海子山),全县形成不规则的条盆状地形。

以查针梁子为县境两大水系分水岭,东南为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占全县流域的21%,北部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占全县流域面的79%。

县境内沼泽分布广泛,是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沼泽面积240万亩,占县总面积的20%,水色呈茶褐色,不能饮用,多为软水。

(4)气候环境

气候类型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

寒冷,四季难以明显划分,春秋短促,长冬无复,热量低;干雨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烈;灾害性天气多。

一月为冷月,平均为一10.3℃,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10.9℃;极端最低气温为一36℃,最高25.6℃。

年均日照2417时,1970年最长,达到2644小时,1961年最短,为2095小时,年均降水为753毫米,80%是集中在5~10月,年均积雪期为76天,长达3个月,短在2个月左右。

冻土深度为0.8米。

(5)行政区划

XX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

县人民政府驻邛溪镇。

2004年,XX县辖2个镇(邛溪、刷经寺)、9个乡(安曲、龙日、瓦切、阿木、壤口、麦洼、色地、江茸、查尔玛)。

2、社会经济发展

(1)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XX县全县公路里程770公里,构成了“两纵三横”的XX公路网络,目前已投资上亿元资金进行了通县油路改造XX交通更为方便、快捷。

投资1.2亿余元的理红110KV输变电工程的完成,为XX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近年通讯发展迅速,架设了光纤传输线路,对程控电话进行了再次改造,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开通了国内、国外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小灵通业务。

县城基本上实现了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树立了良好的高原新兴旅游城市形象。

完成投资1726万元,新建县城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和政府大道,改造祥和广场、机关大院、桑青路、阳嘎北街、岗热街、普瑞巷及街道路灯;投资1100万元,实施县城临街建筑风貌塑造8万余平方米,更换商铺招牌600余个;投资180万元,对自来水厂进行改扩建;新建了中心广场和旅游广场各一处。

县政府还明文规定在城市及镇(场)禁止销售、使用、扩散不易降解的生活塑料袋,不得在城镇两旁张贴标语、广告、摆摊设点和搭建有碍市容市貌的违章建筑。

目前XX县正着力纵深开发滨河路和商业街,XX县将以她清新、亮丽的新兴旅游城市风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2)社会事业的发展。

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7151人次,为寄宿制学生6750人次提供生活补助810万元。

向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599名,输送74名学生到内地接受“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输送138名学生到汶川水磨接受异地藏汉“双语”初中班教育。

寄宿制标准化管理亮点突出,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师绩效考核全面落实,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

XX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现代牧业科技园区列为省级科技园区,壤口乡酸奶协会列入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

组织实施国家、省、州科技项目5项,申请专利2项;开展牧农民科技培训3010人次;道地中藏药材人工种植保有量达1289.77亩,种植户年人均增收633.3元。

购置台式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急需的医疗设施设备,招聘12名紧缺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药品市场整顿,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诊治各类病人87350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群众达31859人,参合率达96.66%,补助医疗费用333.53万元。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发放计生奖励金63.76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

3.1.2XX镇概况

XX镇位于XX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辖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全镇总人口9900人,幅员面积937平方公里,全镇草场面积119.6万亩。

有着便捷的交通,独特的自然景观,有高原草原湿地“金银滩”之称。

3.2建设条件

1、工程地质

勘察区域上位于XX弧形构造内。

该构造中的褶皱多为复式褶皱,相对平缓,且有从弧形外侧向盾地中心褶皱由紧密变舒缓的趋势。

浚构造带内主要分布有三组断裂,互成共轭关系的北西向和北东向扭性兼挑性断裂以及属于南北向构造体系的近南北向弧断裂。

拟建场地位于三组断裂交汇的三角地带,北东侧为北西向采日玛一瓦切断裂,南西侧为北东向色阿柯断裂,以上两组区域断裂破碎带宽约15m,以糜棱岩化压碎岩为主。

而南北向断裂中的瓦切辖曼主干断裂带位于二场区东侧,距场区约1km,其活动性较大,控制着场区附近断陷较深的白河河谷的形成,断裂向近南北而偏北北西向。

2、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邻白河支流,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及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勘察期测得地下水位于2.40m左右。

3、地震

XX县位于巴颜喀拉山地震带东部边缘与龙门山地震带交接地带该震带内自1915年以来,共发生Ms大于等于4.7级地震82次,其中8级地震1次,7.0~7.9级强震3次,6.0~6.9级地震10次,目前该地震带正处于相对活跃期中,未来还有可能发生Ms大于等于7.0级地震。

3.3项目选址

根据《XX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建设地选址在XX县XX镇银珠路,总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项目东面是开阔的空地,西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有楼房(3F),南面是烟草公司预留的空地,北面是国土局预留的草地(空地),项目周围无明显环境敏感区。

项目地交通便利,有省道209线、临银珠北路。

1、供水、供电

项目水、电、气等能源可以就近接入。

2、通讯

XX县现有已建成了程控交换系统,实现了传输数字化的现代通讯网络。

无线通讯网覆盖该区域,通讯条件好。

3、交通

建设用地交通运输较为方便,城区通过多年的建设,街道交通枢纽已形成。

4、征地拆迁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地势平坦,不存在新征用地及拆迁问题。

5、施工条件

1)项目建设地点交通方便,建设所需“三通一平”条件具备。

2)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石料等全部能在区内市场采购,其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要求。

3)主要材料的供应: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等,均能在区内外市场采购。

4)施工电源:

本工程施工电源由XX县电力公司供应。

因此,本工程的施工供电可靠,电量充足,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