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3410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x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由金塔县农牧局下达,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完成,项目实施年限3年,即年。

二、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效益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重要支柱和新型优势特色产业。

尤其是近几年新一轮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高潮的掀起,使我县温室和弓棚面积迅速扩大,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亩收入达1-2万元以上,有效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但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我县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上还存在品种单一、栽培模式不规范、技术体系不完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蔬菜集约化经营的生产链条松懈、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等问题。

尤其是因育苗技术落后,品种选择不对路,茬口安排不合理,造成部分农户因不会育苗使所种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不能按时种植,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新型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这种形式,开展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筛选优良品种,供应优质种苗,探索总结各类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形成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不仅是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改造提升传统蔬菜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设施蔬菜产业向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工作思路与任务目标

按照市上“一特四化”和县上“五五增九”的奋斗目标,为加快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提升设施产业发展水平,确保我县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为设施蔬菜种植提供优质健壮种苗为突破口,改变传统育苗方式,采用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方式,建成年育苗1500万株的集约化育苗基地一个,完善配套育苗设施,总结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的先进技术,筛选优良品种,培育优质种苗,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实现全县新建温室当年建造、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带动全县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以来,在省、市、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项目区温室种植户的密切配合,通过因地制宜的集成、配套、创新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体系,科学进行集约化育苗及试验示范,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

1、建成了集约化育苗基地:

项目实施三年来,先后投资180多万元,在县农技中心试验场新建和改建高标准育苗温室9座、塑料拱棚16座,双层拱棚1座,两联跨温室1座,三联跨拱棚1座,建成占地13000多平方米,年育苗1500万的育苗基地一个。

其中,两联跨温室、三联跨拱棚、双层拱棚、PE双层保温膜的设计建造和应用是育苗基地的创新。

2、配套了集约化育苗设施。

投资6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半自动播种机两台,28万元的一套自动精量穴播机、10万个穴盘和遮阳、喷灌、苗床等设施,实现了育苗的“装盘—压穴—播种—覆土—浇水”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在高标准育苗温室和拱棚内安装了卷膜器、紧膜器、遮阳网移动装置,防虫网、固定旋转喷灌,半地上式苗床,实现了有手动向半自动的过度;在二联体温室内安装了降温湿帘及风扇、温湿度感应器、加温设施、遮阳设施、补光设施、移动喷灌设施,双层移动苗床,内外遮阳、保温系统,建成了播种车间、催芽室,基本达到了集约化育育苗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

3、实验总结出了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通过三年大量的实践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辣椒、番茄、嫁接茄子、嫁接西瓜、人参果扦插、芹菜等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茬口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4、筛选出了适宜我县保护地和大田栽培的蔬菜品种。

为使蔬菜集约化育苗工作能顺利进行,从项目实施一开始,就从全国和省内引进辣椒、番茄、芹菜、茄子、西甜瓜、黄瓜、人参果等7大作物共计117个品种,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

最终筛选出适宜我县设施栽培的辣椒、番茄、茄子、芹菜、西甜瓜、黄瓜、人参果的适宜品种。

5、试验筛选适宜不同蔬菜作物集约化育苗的基质。

针对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差异,我们采用从外地引进和自己配制等方式寻求最佳的基质配方,筛选总结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育苗基质配方。

6、研究总结了育苗栽培高产高效新模式。

在进行集约化育苗的同时,我们利用穴盘苗进行了大量育苗移栽、高产高效新模式的试验。

一是利用穴盘西瓜苗,进行二茬西甜瓜种植试验;二是利用穴盘菜花苗进行了孜然后复种菜花的实验,三是利用西瓜穴盘苗进行了西瓜套种豇豆,辣椒的试验;四是进行了穴盘西瓜嫁接试验;五是利用穴盘基质育苗创新了茄子嫁接技术。

通过试验研究与创新,总结出了采用错期播种育苗,来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套种、复种的新模型。

这对创新传统栽培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7、探索总结了蔬菜集约化育苗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对苗期立枯病、猝倒病、蚜虫、斑潜蝇、红蜘蛛等蔬菜幼苗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大量试验研究,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确保了集约化育苗工作顺利进行。

8、试验总结出了种子处理及催芽技术。

为使播种后幼苗出苗快,整齐,生长健壮,减少苗期病害,培育壮苗,我们对不同作物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和催芽试验,总结了种子处理及催芽技术。

9、研究总结了育苗期全程促控技术。

根据优质健壮种苗的性状指标和集约化育苗生产实践,利用营养液、生长调节剂进行全程化促化控试验,总结了育苗期全程促控技术。

10集约化育苗取得了良好生产示范效果,积极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2009年开始边建设、边试验、边产生,止2011年底累计育成各种蔬菜优质种苗1830万株,示范面积4730亩。

其中2009年完成130万株,为全县350多座日光温室提供优质种苗,确保新建温室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见效,种植率达到100%;2010年在继续扩建完善育苗基地的同时,育成各类优质种苗350万株,应用面积达到1300亩。

保证了全县589座新建温室和300亩塑料大棚的当年种植,种植率达到100%,其中130万株大田加工番茄和30万株制种茄子,完成了近600亩大田生产的种苗供应,实现了有温室、塑料大棚向大田、制种提供集约化育苗重大转变;2011年育成各类优质蔬菜种苗750万株,应用面积达到2850亩,满足了全县1450亩温室、塑料大棚的种苗供应和生地湾农场800亩大田的辣椒种植需求,并带动西域阳光公司进行集约化加工番茄育苗600万株,应用面积达1500亩。

三年来平均亩新增产量454.1kg,亩新增单产值1165.6元,新增总产量204.1万kg,新增总产值544.3万元,总新增纯收益466.31万元,新增利税78.01万元,取得了良好生产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积极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确保我县蔬菜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县农技中心主任李栋任项目组长,项目组其他成员参与的项目实施小组,主要承担项目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的制定,制定和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完成项目总结、技术总结、试验报告。

2、规范管理,加强目标责任制。

项目下达后采取了由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实行双向目标责任管理。

一是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年度目标责任同考评、奖罚结合。

二是有县农牧局与项目承担单位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协调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联系。

3、坚持统一的实施方案,保证所育种苗健壮优质。

采用统一引种试验,统一筛选研究,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要求,确保品种筛选试验,示范数据准确可靠。

4、加强宣传,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

结合育苗种植和各类新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宣传集约化育苗的优势及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县农技中心编印宣传资料10000份,直接发放到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户中,有利的促进了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

5、开拓创新,探索集约化育苗运营新机制。

为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化运营的集约化育苗机制,2011年我们注册成立了“金塔县禾丰种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县农技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进行产生管理的新机制,通过合作社加强与村级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吸纳种植农户、运销商贩、加工企业广泛参与,培育队伍,建设基地,拓展市场,逐步形成“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民”的集技术服务和产前、产中、产后相连接的保育苗、保供应、保服务、联销售的服务体系。

六、围绕项目实施发表的相关论文

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人员对项目研究总结出的新成果在相关刊物上及时发表报道,提高了项目实施的社会影响力。

发表相关论文4篇,其中《日光温室芹菜穴盘基质育苗无公害栽培技术》、《辣椒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规程》、《西瓜穴盘育苗嫁接技术研究》在《甘肃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上发表;《日光温室嫁接茄子高产栽培技术》在《西北园艺》杂志上发表。

七、项目主持人及参加成员简况

项目下达后,成立了有金塔县农技中心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

项目小组成员共15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人,均为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技术人员。

项目有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栋主持,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制定项目方案,组织落实项目示范基地建设、试验任务落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助理农艺师李虎协助主持人实施项目,主抓技术研究;农艺师蔺正河协助主持人实施项目,主抓组织管理;其他成员承担具体试验、示范的落实,技术培训、资料汇总整理等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技术总结

(2009-2011年)

一、立项背景

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的重大举措,是省、市、县确定的今后农业发展重点,也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把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国家和省、市、县先后出台的若干优惠政策为日光温室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掀起了新一轮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的新高潮,使全县温室和弓棚面积迅速扩大,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县已累计扶持建成日光温室5073亩,塑料大棚6950亩,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优势进一步显现,有效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但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户户种菜、家家育苗”的传统育苗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蔬菜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开展集约化育苗已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把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育苗集约化、品种优良化、种植标准化、销售批量化的发展目标。

为此,我们从2009年开始承担完成了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修建育苗设施、配备育苗设备、研究育苗技术,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研究、规范管理,成功培育出茄子、番茄、辣椒、西甜瓜等各类蔬菜优质种苗,确保了日光温室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见效,整体上实现了优质种苗供应、温室规模种植、产品提早上市、生产效益提升的良好效果,有力推动和促进了我县高效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项目任务指标

(一)、建设适宜我县集约化育苗的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条件,并配套相应的育苗设备,建成集约化育苗基地,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

(二)、试验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茬口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三)、试验筛选适宜我县温室、大棚、大田栽培的各类瓜菜品种。

(四)、引进和探索蔬菜集约化育苗的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先进技术。

(五)、通过集约化育苗确保我县新建温室当年种植,当年就见效,以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种苗推动和促进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项目采用的技术策略与技术路线

(一)、采用的技术策略是:

项目采取的技术策略是:

专家领衔指导,实用技术集成,项目资源整合,展示观摩推广,主体积极参与,提升蔬菜育苗的专业化和设施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改变“户户种菜、家家育苗”的传统育苗方式,实现全县新建温室当年建造、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做大做强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产业,确保我县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采取的技术路线:

按照统一引种试验,统一筛选研究,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要求,以筛选优良品种为重点,以集成育苗技术组装配套,育苗基质消毒、种子浸种催芽、全程化促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支撑,采用行政、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壮苗与栽培管理一起抓,试验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加快我县设施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项目开展的主要技术研究内容与效果

(一)、设计建造了育苗温室和育苗大棚,组装配套了集约化育苗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从2009年开始,我们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支持,广泛参观学习和借鉴省内外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先后投资180多万元,改建高标准育苗温室9座、新建塑料拱棚16座,创新设计建造双层拱棚1座,两联跨温室1座,三联跨拱棚1座。

投资60万元,在二联体温室内安装了降温湿帘及风扇、温湿度感应器、喷灌设施,双层移动苗床,内外遮阳、保温系统,建成了播种车间、催芽室,购置了28万元的一套自动精量穴播机,实现了育苗的“装盘—压穴—播种—覆土—浇水”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基本达到了集约化育育苗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

建成占地13000多平方米,年育苗规模1500万的育苗基地。

(二)、瓜菜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为使蔬菜集约化育苗工作能顺利进行,2009年我们从全国和省内引进辣椒、番茄、芹菜、茄子、西甜瓜、黄瓜、人参果等7大作物共计20个品种,进行了穴盘基质育苗,将穴盘苗定植在农技中心试验场的日光温室内,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设施栽培的辣椒品种:

陇椒2、3号;番茄:

浙粉202;芹菜:

文图拉;茄子:

紫阳长茄;温室西瓜:

欣京兰、美丽;设施甜瓜:

甘甜玉露、甘甜蜜露;黄瓜:

斯特莱德;乳黄瓜:

领袖;人参果:

沙大漠、阿斯卡。

2010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不同作物的72个品种,包括一些盆栽蔬菜和观赏蔬菜品种,在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和金塔县古城头号村温室内同时进行了筛选试验,筛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包括:

辣椒:

航椒5号;番茄:

东圣超粉、东圣808;芹菜:

法国皇后;温室西瓜:

日本丽都;乳黄瓜:

领袖。

2011年我们极大对番茄和甜瓜优良品种的筛选力度,从山东、宁夏、新疆等地引进20个番茄品种和5个甜瓜品种,在农技中心试验场内进行番茄筛选试验,现番茄长势良好,正值坐果期,有望选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甜瓜品种的筛选在古城头号科技示范园区和三合温室小区内进行,最终筛选出适宜我县大田和设施栽培的甜瓜的最佳优良品种西周蜜25号。

(三)、不同作物育苗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针对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差异,我们通过从山东、宁夏、甘肃农业大学等地引进以及自己配制等多种途径,进行了不同作物、不同基质的育苗对比试验,选出了适宜不同作物的最佳育苗基质。

最终总结出:

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等配制的基质适宜茄果类蔬菜的育苗,在保湿,透气,方面比较突出,但是比重小,覆盖后较轻容易造成戴帽出土;以炉渣、牛粪、鸡粪、菇渣配制的基质,适宜瓜类蔬菜的育苗,其在渗水、幼苗后期养分需求上较好。

(四)、种子处理及浸种催芽技术的探索研究。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播种后幼苗出苗快,整齐,生长健壮,可减少苗期病害,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

1、对种子处理的几种方法

低温处理:

瓜类及茄果类蔬菜育苗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0℃左右的冷冻环境中1~2天。

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增强种苗的抗寒性。

变温处理:

将浸泡后的种子每天在1~5℃的低温下放置12~18小时,接着放到18~22℃的较高温度下放置6~12小时,这样交替变换温度进行几天,这样能增强幼苗的抗寒力,还能促进生长发育,这在芹菜、托鲁巴姆、黄瓜、番茄育苗上有明显效果。

热水烫种:

利用热水70~80℃的热力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

烫种的水温较高,烫5~10分钟,立即倒入凉水,以免烫伤种子,烫种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温度急剧下降,使种子受温均匀。

注意不同蔬菜种于对高温的忍耐力不同,贮藏较久的陈种子,耐热力弱,受潮和已浸过水的种子比干种子耐热力弱。

所以烫种必须掌握好水温和时间,多用于种皮较厚的瓜类种子。

2、药液浸种

福尔马林(40%甲醛)浸种:

番茄和茄子种子浸种后,再浸入福尔马林药液100倍液中15~20分钟,捞出后用湿布包好放入盆内密闭2~3小时,再用清水洗净,可防治番茄早疫病和茄子褐纹病。

磷酸三钠浸种:

番茄浸种后,将种子再浸入10%的磷酸三钠药液中,浸15分钟后把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进行催芽,可防病毒病。

高锰酸钾浸种:

将浸过种的番茄种子浸入100倍的高锰酸钾药液中20分钟,再用清水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可防治番茄病毒病。

3、浸种的几种方法

番茄、青椒、黄瓜、南瓜、西葫芦这类蔬菜的种子用50~55℃的温水浸种,将种子浸入温水后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3~4小时。

对种皮厚而硬,吸水较难的苦瓜、茄子等这类蔬菜种子,可用70~80℃的热水浸种,一定要迅速搅拌,到水温降至40℃停止搅拌,浸种时种皮易产生粘液的黄瓜、西葫芦、南瓜等蔬菜种子,应将粘液搓洗掉,在清水中洗干净。

有利种子发芽的通气,避免发芽不整齐甚至烂种。

4、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的方法

把浸种后的种子捞出水,稍控水,用干净的湿毛巾或麻袋片包好放到催芽箱中,瓜类、茄果类蔬菜掌握在25~30℃,每天用净水(凉水)淘洗1~2次,种子经翻动,处于松散状态,使种子之间有空气,可供种子发芽需要的氧气,托鲁巴姆、芹菜等种子在催芽期间,要进行变温处理才能是种子发芽。

催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推迟播种,可将温度降低到5~8℃,若种子发霉,须用温水将种子洗干净,再继续催芽。

(五)、蔬菜集约化育苗基质消毒技术研究。

为了防止育苗基质中带有病原微生物或线虫,我们在育苗前对基质、穴盘以及一些器械进行全面的消毒。

消毒过程中用1%~2%的福尔马林液或0.05%~0.1%高锰酸钾喷洒,配置好后盖膜熏蒸1~2天,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熏蒸3~4天。

同样育苗棚、池及育苗穴盘也要消毒,遵循长期、多次、多种药剂的消毒原则,也可采用不同的广谱型杀虫剂、杀菌剂分次进行喷洒消毒。

进行消毒后的基质与穴盘进行育苗就会大大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率。

(六)、蔬菜集约化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在集约化育苗过程中我们对病虫害的防治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

苗期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期间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经过三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在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是发生的主要病害,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红蜘蛛,在育苗设施上安装防虫网和悬挂黄板对虫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进行化学防治。

第一,病害除了做好种子浸种、消毒处理、基质杀菌、穴盘消毒、温室熏蒸等措施,还要在种苗出土后进行药物防治;第二,加强温室管理,给予良好的温湿度条件也是防止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因此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壮苗、好苗的的首要前提,也是蔬菜集约化育苗健康发展的基础。

(七)、蔬菜集约化育苗全程促控试验研究。

蔬菜集约化育苗全程要进行适当的促控,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水肥才能培育优质种苗。

化学调控是必备措施,要根据优质健壮种苗的性状指标及长势适时化促化控。

化促:

生长正常的植株,在出苗后不会立即表现缺素症状,但在后期会表现出来。

通过对穴盘苗生长发育的观察,发现穴孔内基质所含的养分可以满足茄果类蔬菜25天左右生长发育,瓜类作物20天左右,与其灌水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在出苗后根据种苗长势情况要给予养分补充。

具体做法是尿素0.2%或有机液肥,如灌冲宝100~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根,可有效防止种苗黄化、老化、生长缓慢等症状。

化控:

在苗期由于诸多不合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育苗,往往会出现种苗徒长的现象,这时要对温度、光照、水分加强管理,同时结合多效唑进行化控,茄果类于3片真叶施用50~100ppm多效唑,瓜类作物在子叶平展时施于50~60ppm的多效唑,对防止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有显著作用,增产效果极显著。

(八)、积极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茬口集约化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通过三年的试验实践研究,总结出了辣椒、番茄、嫁接茄子茄子、嫁接西瓜、人参果扦插、芹菜、西甜瓜等不同季节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1、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抗病、丰产、种子纯净度高、发芽率高、生长势强的品种。

我县选用陇椒3号、2号和杭椒8号、5号等品种。

(2)、播前准备

设施选择: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冬季配有加温保温设施。

穴盘选择:

辣椒一般选用72-128穴孔的穴盘。

基质选择:

(1)、自配育苗有机基质,选用腐熟的牛粪、鸡粪、炉渣、菇渣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基质,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

(2)、商品基质,从基质生产厂家购买的穴盘育苗基质。

选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整平拍实,每10个一摞,人工按压出播种坑,坑深1cm左右,播种前用喷灌设施喷透基质

(3)、种子处理

消毒处理:

针对本地的主要病害可选用下述之一方法消毒。

①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

②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催芽。

③磷酸三钠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3~5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

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温水浸泡后捞出洗净,置于发芽箱28℃保温保湿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要检查种子萌芽程度,如果催芽时间过长会造成种苗徒长。

(4)、播种

播种时间:

根据栽培季节、壮苗指标选择适宜播种期。

播种方法:

(1)、全自动机械播种,“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喷水”一系列程序均在播种流水线上自动完成。

(2)、对浸种催芽的种子要人工点播,要求每穴一粒,播种后覆盖0.8cm左右的蛭石或基质,喷透水,覆膜。

(4)、苗期管理

温光管理:

夏秋育苗需要配套遮阳网和湿帘、风扇等遮光,降温设施,防止辣椒幼苗高温徒长;冬春育苗需要棉帘保温和增光加温设施,促进幼苗生长。

水肥管理:

播种至出苗保持基质含水量85%~90%,子叶展开至2叶1心保持基质含水量65%~80%,3叶1心至成苗基质含水量降到60%~65%。

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定养分:

a弱黄苗:

苗子不旺,叶色泛黄时,可以用0.5%磷酸二氢钾+0.2%尿素进行叶面喷洒。

b徒长苗:

5毫克/千克缩节胺叶面喷施。

c老化苗、弱苗:

可喷洒10~30毫克/千克的920,连用2次。

间苗、补苗、炼苗:

幼苗二叶一心时,将穴盘中的双苗间去一株,补齐没有出齐的苗,保证每穴一株健壮苗。

种苗在移出育苗温室前要提前3~5天降温、通风、炼苗;定植在露地的,要在定植前7~10天逐渐降温,使温室内的温度逐渐与露地相近,防止幼苗因不适应环境而产生冷害等。

另外,幼苗移出育苗温室前2~3天应施肥1次,并喷洒杀虫、杀菌剂,做到带肥、带药出室。

(5)、病虫害防治

辣椒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

猝倒病可用代森锰锌500倍液和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70%敌克松800倍和10%立枯灵500倍喷雾预防,当发生时可用特效杀菌王、死苗茎腐胺、恶霉灵喷施,效果很好。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

物理防治,用黄板诱杀;也可化学防治,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喷雾。

(6)、定植

夏秋和冬春育苗,辣椒的苗龄是不一样的,成苗后要及时销售定植,以防出现种苗徒长和根系老化。

定植时,种苗要达到壮苗指标:

叶色正常、叶片肥厚、深绿色,普遍现蕾,根系发达为乳白色,无病虫斑痕。

2、番茄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抗病、丰产、种子纯净度高、发芽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