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173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09年春期《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巴南电大庞瑾秋

第一部份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自然科学基础》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统设必修课。

本门课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期未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30%,期未考试成绩占70%。

课程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共4次,每次作业按形成性管理办法折合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按满分100分折合为70分计入课程总成绩。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90分钟。

(二)考试范围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公共教育专业、小学师资教育(文史)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张民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1版《自然科学基础》教材。

考试范围以文字教材、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为主,不低于85%的试题范围属于应该掌握内容,要求了解和领会的内容所占试题范围不超过15%。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四)试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填空题(20%),选择题(40%);简答与计算题(10%);论述题(30%)。

第二部份考试注意问题

1、一定要每题都答,不能留空白,首先要回答正确、尽量多答,因文字学科即使一时没搞得准确,答了总比不答好一些。

2、要求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的题,一定要联系实际和举例说明,一定要尽量多答,千万不能答一点或者一点都不写,否则扣分是比较多的。

3、论述题有几个小问的,一定要注意不要答掉,每个问题均要回答。

4、《自然科学基础》考试试题答题较多,有简答、论述题和计算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把好得的分先拿到手。

5、考试时资料一定要带齐,对教材复习资料一定要熟悉,到时翻查资料可以速度快一些,以节省考试的时间。

第三部份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1、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与考试题型和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根据过去考试的情况看,也有考试题就是平时作业,所以一定要认真用好。

平时作业老师均作过评讲,请按老师平时所评讲的要求掌握。

作业答案也已经挂在巴南电大教学平台上,请同学们多浏览巴南电大网络教学辅导平台。

2、期末复习指导

中央电大发的《自然科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是较全面的复习应考指南,老师已经做过评讲,同学们要认真阅读和掌握那上面的所有内容。

3、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是每期期末考试前市电大都要挂在网上的。

本期市电大下发了一套综合练习题,这套综合练习题一个是对平时练习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考试内容的补充和强调,一定要引起注意。

综合练习习题和答案在后面。

第四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重点掌握

1.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P14;2.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P16—21;

二、一般掌握

1.自然科学发展的轨迹P1。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重点掌握

1.物质的量P62;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P126。

二、一般掌握

1.地球形状与大小和地球表层P40;2.海洋的形态和大气组成P51;

3.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的表示法和应用;P69

4.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P112,基本类群与基本特征P136,生命物质基础P116,细胞分裂P131。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一、重点掌握

1.牛顿三定律P171—177;2.功、动能、动能定理。

P180

二、一般掌握

1.位移(相对性)、速度和加速度;P164—1652.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P171—P177

3.功、动能、碰撞、冲量、动量定律;P180—183

4.地球的自转P193、公转P196、理解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P199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一、重点掌握

1.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P221

2.食物的营养成份P227,食物的消化P231、吸收的过程P233、人体建立均衡膳食的重要P237;

3.膳食的调配P236。

二、一般掌握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P248、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应用(染色体与基因)P255。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一、一般掌握

1.煤、石油等能源的形成及利用P320—P324;

2.机械能、内能、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它们之间的转化P334—P340;

3.氧化(燃烧)P331;4.金属腐蚀与防护P366。

第六章  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

一、一般掌握

1.光现象、声现象及其光、声现象在现代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应用P378—P398;

2.光的反射P381、折射P381、透镜成像P383及其全反射现象P387;

3.声音传播P415、声波反射P419、折射P420;

4.温度P437、热、热传导P438。

第七章  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

一、重点掌握

1.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平衡P464;2.人口问题的影响P484。

二、一般掌握

1.环境和生物、人类的相互关系P488;2.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P479;

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P505。

第五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直接实验的基本程序是一般实验都应具备的,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和实验结果的处理。

2.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

3.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4.地球的演化大致可分为原始地圈形成阶段 、生命产生与发展阶段、人类出现阶段。

5.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有 阳光 、适宜的温度、提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水    。

6.生物资源既是经济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包括吃、穿、住、用等绝大部分生物物质,又是环境资源,给予人类意义更为深远的生态效益。

7.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既包括  陆地生物资源 ,也包括海洋生物资源。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岸边的山为参照系的。

9.“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东西方向是以太阳为参照系规定的。

10.在人类的各营养素中,无机盐或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1.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

1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13.一般地说,主族元素的金属性自右到左增强,非金属性自左到右增强。

14.光射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进入另一部分媒质继续传播的现象称为

光的折射。

15.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两物体有相同的温度。

16.标准时是指一定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又分为区时和法定时。

17.动量是一个矢量,系统的总动量不变是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不变 ,而不是指哪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

18.光合作用的器官叶 。

光合作用包括两个前后相继、紧密结合的过程即光反应  和暗反应。

19.通常汽水中有相当多的维生素和柠檬酸等,其PH值应小于7。

20.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的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21.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它们是两个作用相反,但又互相依赖的过程。

22.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 合成橡胶 。

其原料目前主要来自石油。

23.生态系统的类型分为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4.环境污染与保护主要从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土壤污染与防治 、噪声污染与防治四个方面进行防治。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

2.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

A.观察、实验B.判断C.想象D.猜测

3.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C)。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头脑D.科学方法

4.地球的形状确切的说是(D)。

A.球形B.梨状体C.苹果形D.椭球体

5.太阳大气由三个圈层组成,底层为(B)。

A.太阳风B.光球C.日冕D.色球

6.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C)。

A.没有变化B.增加一天C.减少一天D.并不确定

7.已知东十二区是1月1日15:

15,则此时西十二区是(A)。

A.12月31日15:

15B.1月1日15:

15C.1月1日3:

15D.12月31日3:

15

8.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B)。

A.没有变化B.增加一天C.减少一天D.并不确定

9.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的类型是(C)。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

10.天文学上将整个季节太阳都直射在南半球时称为(A)。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D )。

A.水和蛋白质B.糖类和蛋白质C.脂类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核酸

1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C)。

A.贮能物质B.调节物质C.主要能源物质D.主要组成成分

13.自然美景的描写:

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说的是同样的(C)分子的物态变化。

A.氧B.氢C.水D.二氧化碳

14.人从行驶的汽车上向车后跳下来,容易发生(A)。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的右侧方向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方向跌倒

1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向行驶,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后退,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前开。

这三辆车中速度最快的是(B)

A.甲车B.乙车C.丙车D.无法判断

16.甲、乙两船同向行驶,甲船的乘客看乙船,觉得自己所坐的船在后退,这是因为(B)。

A.乘客以乙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

B.乘客以甲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

C.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D.两船相对静止

17.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位乘客看到自己头顶上有水滴即将落下,这水滴将落在(C)。

A.乘客的后面B.乘客的前面C.乘客的头顶上D.乘客的旁边

18.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有(B)。

A.摩擦力B.惯性C.冲力D.都不对

19.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平衡的是(C)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B.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20.在下列活动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C)

A.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刷B.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拔河比赛中使劲握紧绳子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21.一壶水烧开时,水蒸气会将壶盖冲开,这现象中水蒸气(D)。

A.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热能增加B.对壶盖热传递,使壶盖机械能增加

C.对壶盖做功,使壶盖热能增加D.对壶盖做功,使壶盖机械能增加

22.在黑夜中拍摄景物,所用底片必须对(D)光线敏感。

A.紫外线B.X射线C.可见光线D.红外线

23.声波的(B)使得夏日里雷雨时雷声隆隆不绝。

A.共鸣现象B.在云层界面发生多次的反射现象

C.绕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D.叠加干涉现象

24.森林火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C)镜。

A.反光B.凹C.凸D.都不对

25.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重力G与空气阻力f的作用,则这两个力的大小情况是(A)。

A.G>FB.G

26.下列飞行器可以在太空中飞行的是(B)。

A.汽艇B.火箭喷气式飞船

C.空气喷气式飞机D.螺旋桨飞机

27.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分子氧,来源于(B)。

A.CO2B.H20C.三碳化合物D.葡萄糖

28.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D)。

A.固定CO2时B.还原CO2时C.暗反应阶段D.光反应阶段

29.同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的是(C)。

A.葡萄糖B.淀粉C.脂肪D.蛋白质

30.要使两种溶液的沸点上升并且升高值相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B)。

A.溶质是非挥发性的B.溶质都是非电解质

C.溶质的摩尔浓度相等D.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31.用以制造食品包装袋的原料是(A )。

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聚乙烯醇

32.下列金属氧化物具有两性(酸性和碱性)的是(D)。

A.氧化钠B.氧化铁C.二氧化锰D.氧化铝

3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D )。

A.丙醇和异丙醇B.乙烯和乙炔C.苯和甲苯D.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

3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非金属无机物的是(B)

A.甲酸、乙酸、丙酸B.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

C.炭、石墨、金刚石D.苯、甲苯、氯苯

35.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内部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通过(C)作用,制造有机物。

A.还原B.氧化C.光合D.光照

36.在生活中常遇到内能转化的事例,以下现象中只有热传递发生的是(A)。

A.雪在阳光照射下融化B.用锤子叮叮地敲打金属

C.石块自由落下D.正在运转的电动机

37.将一块湿棉布手帕浸泡在酒精水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并将其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损。

对该现象,正确解释是(C)

A.这是一种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上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着火点升高

38.棉被拿到太阳下晒了后,盖起来变得松软暖和,是由于( A )。

A.纤维受热,空气膨胀B.热传递C.太阳能储藏得多D.棉被产生了很多热

39.地震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B)。

A.气温骤降B.井水冒泡C.洪水暴发D.雷声隆隆

40.喝汽水感到清凉,是由于( C )。

A.汽水温度低B.汽水放了糖,有甜味

C.汽水中冒出二氧化碳,带走了口腔中的热量D.汽水有香味

41.常见有报道,有人用浓硫酸使别人毁容,是由于( B )。

A.浓硫酸有粘性,可以粘在皮肤上B.浓硫酸是强酸,可以脱除皮肤中的水

C.浓硫酸有刺激性,可以使人不舒服D.都不对

42.洗衣粉比肥皂优越的方面在于( B )。

A.洗衣粉香B.洗衣粉易溶于水,与水中的钙、镁离子不生成沉淀

C.洗衣粉好保存D.洗衣粉价廉

43.“刻舟求剑”故事,是说某人乘船出游,宝剑掉到了江里,于是他在船帮上宝剑掉下去的位置刻了个记号,继续他的旅程,船到目的地停下来去打捞。

他失败是由于(C)

A.刻记号的位置不对B.宝剑被水冲走了

C.他不懂运动的相对性,没有选好参照物D.都不对

44.下列体育活动属于有氧运动的是(B)

A.男子百米赛跑B.110米高栏赛B.慢跑D.女子60米赛跑

45.吃烹制的鱼感到美味是由于(D)

A.鱼的骨头硬B.鱼的眼珠亮C.鱼的鳞片滑D.鱼在烹制的过程中生成谷氨酸钠

46.原子核能来源于(A)。

A.核子的结合能B.中子的动能C.电子的势能D.质子的内能

47.以下各例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A.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B.阳光照射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

C.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红磷温度升高到红磷的燃点

D.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温暖些

48.钻石经琢磨后,即能灿烂夺目,主要原因是(D)。

A.钻石的折射率很小B.钻石质地细致,光线不易透过

C.射入钻石的光不易射出D.钻石的临界角小,射入的光线易发生全反射

49.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过21h绕地球14圈的太空飞行后,返回舱顺利着陆。

为避免因高速与空气摩擦生热被烧毁,返回舱表面要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D)。

A.材料受热分解、熔化、气化,吸收了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摩擦生热

C.材料坚硬,不怕热D.材料熔点高,不会被烧化

50.美国的世贸大厦的A,B楼被恐怖分子袭击而坍塌。

其原因是( D )。

A.建筑材料硬度不够B.建筑材料导热性好,设计不合理,结构松垮

C.高楼太高D.构件在高温下软化

51.21世纪开头4年的一连串的重大事件,其中直接与材料物质的性能有关的是(B)。

A.2001年的9.11纽约世贸大厦坍塌。

B.2002年10月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人质解救。

C.2003年4月的伊拉克石油争夺战。

D.2003年延续近半年的SARS灾难。

52.合成纤维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或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等而制得,品种较多。

以下不属合成纤维的是(B)。

A.聚酯树脂B.聚苯乙烯C.聚酰胺D.聚丙烯腈

53.面粉发酵揉制馒头加入碱时进行的化学反应是(A)。

A.酸碱中和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沉淀反应D.聚合反应

54.科学家发现60个碳原子可以组成一个足球状的结构,并命名为巴基球。

金刚石和石墨也是碳原子组成的,则巴基球、石墨、金刚石(B)。

A.是碳的三种同位素B.是碳的三种不同单质C.是三种同分异构体

D.金刚石、石墨是晶体,巴基球是非晶体。

55.OoC的水和O0C的冰,两者温度应该为(B)。

A.OoC的冰温度低一些B.相同C.OoC的水温度低一些D.℃的水温度高一些

56.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D)。

A.氧元素B.氧原子C.氢元素D.氧分子

57.候鸟的迁徙是由于(B)起了重要的信号作用。

A.光照长短B.温度高低C.水分多少D.空气的运动的变化

58.用秋海棠的叶来繁殖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D)。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配子生殖D.营养生殖

59.绿色开花植物就是(A)。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

60.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繁殖方法是(C)。

A.扦插繁殖B.分根繁殖C.嫁接繁殖D.种子繁殖

61.俗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D)。

A.进化现象B.遗传现象C.繁殖现象D.变异现象

62.在亲本基因型为DD*Dd的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百分比是(A)。

A.25%B.50%C.100%D.0%

63.植食动物是( A )。

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

64.人体中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C)。

A.胃B.肝脏C.小肠D.大肠

65.人体分泌胆汁的结构是(B)。

A.胆囊B.肝脏C.胰腺D.肠腺

66.下列不属于同源器官的是(C)。

A.马的前肢和蝙蝠的翼手B.人的上肢和鸟的翼

C.鸵鸟的足和骆驼的前肢D.企鹅的鳍状翼和鲸的鳍

67.人类和高等动物唯一的生殖方式是(A)。

A.卵式生殖B.同配生殖C.异配生殖D.孤雌生殖

68.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能进行(C)。

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生命活动D.物种繁殖

69.生物的不同种类、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取决于(B)的不同,其次也与外界环境有关。

A.外表B.遗传物质C.骨骼结构D.都不对

70.假酒使许多人致盲或死亡,这是由于( B )。

A.酒的度数大B.酒中含有大量甲醇C.酒更价廉,利润更大D.酒中乙醇浓度高

71.在2004年出版的《英国牙科杂志》刊登一份研究报告称,碳酸饮料会使青少年(C)。

A.胃部消化受抑制B.肝脏受到损害C.牙齿受到腐蚀D.眼睛受刺激

72.水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B)。

A.海水倒灌B.城市工业废水C.生活废水D.农业废水

73.20世纪末世界人口相当于20世纪初人口的(B)。

A.8倍B.4倍C.2倍D.1倍

74.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是( B )。

A.增加土地面积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社会生产力

C.迁移到人少地方D.大量劳动力向国外输出

75.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B )被称为破坏大气的元凶之一。

A.雾气B.温室效应  C.火山喷发D.都不对

76.人类发展的正确观念是(A)。

A.可持续发展观

B.传统发展观

C.可持续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有机地结合

D.都不对。

三.简答与计算题

1.简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书P11)

2.什么是宇宙?

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体类型?

(书P33)

3.简述“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原因。

(书P422)

4.简述光的折射定律。

(书P382)

5.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书P303)

6.5kg重物体沿水平移动了1.5m,如图所示,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是0.4。

问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作功多少?

画出受力分析图。

(书P181)

d

沿水平面滑动的物体

 

7.一个身高1.7米的人站在照相机前照像,人离镜头的距离是3米,如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7.5厘米,感光胶片的面积是(2.5×3)厘米2,能不能得到全身像?

(书P386)

已知:

=3m,

=7.5cm,

=1.7m,求:

像高

   

8.有一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电流为3安,电动机本身的内电阻为1欧。

求电流的功率、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电动机工作1小时产生的热量。

(书P342)

9.在我国沿海发生的某次战斗中,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发现正前方5千米处有一艘敌方的航空母舰正在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llOkm/h的鱼雷,问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母?

(指导P50)

四.叙述题

1.如何划分天文四季?

各季有何天文特征?

(书P199)

2.生物有哪些跟非生物不同的基本特征。

(书P112)

3.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书P115)

4.试述光合作用与自然界的关系。

(书P225)

5.叙述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书P461)

6.怎样预防遗传病?

(书P276)

7.为何瑞雪兆丰年?

8.什么是生态平衡?

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

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

(书P471)

9.目前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类?

(书P488)

10.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方面?

其中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如何分支?

请您结合具体实际,对如何保护水资源谈谈你的看法。

(书P4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