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225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测量方案.docx

钢结构测量方案

 

钢结构测量方案

 

1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2

 

一、编制依据4

 

二、工程概况4

 

三、材料准备5

 

四、施工测量6

 

五、测量校正13

 

六、注意事项14

 

3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1业主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图纸

 

1.2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规范规程

序号

类别

编号

名称

1

规范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规范

GB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面积

 

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丰台区南苑乡成寿寺南窑村

 

北京建都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高能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市曙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建筑高度

49.05米

30379m

钢管混凝土框架-组合

结构形式抗震强度8度抗震钢板剪力墙结构

 

4

 

建筑层数

地下三层,地上9层、12层、16层、9

使用功能

住宅+配套服务

质量标准

合格

北京市绿色安全文明

2016年2

月18日

文明施工目标

工地

开工日期

总工期

510日历天

竣工日期

2017年6

月30日

备注:

 

本工程1#和4#楼采用钢框架体系,2#和3#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

 

架-阻尼板墙体系。

 

三、材料准备

 

本工程准备投入测量仪器列表如下: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图示型号数量来源

 

1全站仪362R61台自备

 

2经纬仪J2级2台自备

 

5

 

DZS3-1

3水准仪2台自备

 

激光铅垂

4DZJ3-L11台自备

 

5钢卷尺50米3把自备

 

6拉力器2只自备

 

7

线

4只

自备

8

水平尺

4把

自备

9

2把

自备

10

对讲机

MOTO8只

自备

 

四、施工测量

 

4.1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施工的精度要求,进行施工测量之

 

前,必须谨慎地制定测量方案,选用适当的仪器,拟定出各种控制和

 

检测的措施以确保精度。

本工程为钢框架结构形式,主体施工时钢结

 

6

 

构的定位、测量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

为指导工程施工,确保

 

工程质量,我们认为测量工作应采取从整体到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

 

度的程序进行。

 

4.2测量准备工作

 

4.2.1熟悉工程特点。

通过认真学习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弄清各轴

 

线之间的关系,各曲线图形的性质。

只有熟悉图纸,分析工程的特点,

 

对测量工作质量的控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4.2.2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现场施工测量的技术性文件,工程师应认

 

真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测量方案,提出审查意见,重点审查测量精度

 

的控制、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以及测量工作制度等。

 

4.3工程定位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根据总承包方给定的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进行。

 

根据场地条件,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其主要点线分布情况,按便于观测,

 

长期保留使用为原则,首先在总平面布置图上设计一个平面控制网,

 

以网中确定的几条基本直线,作为施工放样的控制线。

(对土建平面

 

控制网进行复核)。

 

4.4控制网布设原则

 

4.4.1控制点位应选在结构复杂、拘束度大的部位,网形尽量与建筑

 

物平行,闭合,且分布均匀。

 

4.4.2基准点间相互通视,所在位置应不易沉降、变形,以便长期保

 

存。

平面控制网测定后,为防止控制点碰动造成测量差错,对控制点

 

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即用混凝土加固后再用砖砌或钢管围护。

 

7

 

平面控制网在施工期内定期进行检查复核,如发现控制点碰动可采用

 

三联脚架直接对控制点坐标进行校核。

 

4.5轴线控制

 

4.5.1自然地面上测设平面位置(对土建平面轴线网进行复核)

 

该建筑的平面位置放样以测定的平面控制网为施测依据,使用全站仪

 

进行测设。

 

4.5.2为便于测放平面位置,正式放样前先根据设计图所示关系尺寸

 

将待放点的测量坐标全部算出,经校对无误后再根据站点、后视点(起

 

始方向)与待放点间的关系进行坐标反算,即换算出放样所需的坐标。

 

4.5.3实地放样时,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先测设出地下室的主

 

角点、折线点、主要轴线点,然后再测放其余的桩点。

 

4.5.4桩点全部测设完毕,经自检确认无误后,填写定位记录单报现

 

场监理或建设单位复验认可。

 

4.5.5基础工程完成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要逐层向上投测轴线,

 

而轴线投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构的竖向偏差。

在楼板上预留孔洞

 

(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

 

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竖向轴线的依据。

 

4.6标高控制

 

4.6.1标高基准点的设置,在现场土质比较坚硬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

 

设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

 

选定,这三个标高基准点计划一点多用,即既可用来控制地下室和楼

 

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点。

 

8

 

4.6.2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从建设方指定的等级水准点上采取往返测量法将高程引测至标高基

 

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O.5n1/2mm(n为测站数)。

 

4.6.3标高基准点埋设后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并对基准点采取必要的

 

安全保护措施(砖砌或用钢管围护)。

 

4.6.4基坑标高传递,坑内的标高由坑内临时水准点进行控制。

临时

 

水准点的标高由地面上的标高控制点按水准测量法进行传递。

 

水准仪

塔尺

ba

HA

 

标高控制点

 

水准仪

dc

HB重锤

 

坑内临时基准点

 

图2.基坑标高传递

4.6.5基坑标高传递

 

具体做法是:

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

 

1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

 

为了将地面标高控制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

 

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

 

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的高程HB按下式计算:

HB=HA+a-(b-c)

 

-d

 

9

 

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

 

为确保标高传递精度,对(b-c)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

 

(也可利用塔吊钢架传递高差)

 

4.6.6楼层标高传递: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边柱和传递孔向上

 

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

 

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

 

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

 

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

 

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

 

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

 

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

 

作校核。

 

10

 

水准仪传递标高传递示意图

 

全站仪传递标高传递示意图

 

11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仪器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4.7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措施

 

4.7.1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

为了保证布网精度,在方格网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度,方格踟的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

重点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

 

4.7.2沉降观测控制。

按照现行规范规定,所有多层建筑物施工过程

 

中必须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核查现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与位置是否满足要求。

多层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而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的特点确定,高低层建筑物交接处的两侧,建筑物的沉降缝两侧,在建筑内中部设内墙点。

其次多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

 

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m~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4.7.3确保测量精度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竣工测量图与

 

拨地测量图能进行同精度比较,对于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非常

 

高,一般要求不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度。

 

12

 

4.8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会同总承包方和监理对外墙大角轴线、墙面

 

垂直度、平整度、建筑物全高、建筑沉降等进行实测复核,以此作为

 

单位工程验收的依据。

 

五、测量校正

 

5.1钢柱垂直度测量:

先将拟测钢柱的纵、横轴线各向内侧引出800mm作为基准控制线(基准控制线应从首层向上测设),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架设两台经纬仪,调节经纬仪,使经纬仪望远镜内的十字光标与引出基准控制线重合。

测量时,先用靠尺(带磁性)紧贴拟测钢柱翼缘,再通过经纬仪读数,如发现靠尺读数与理论值的差值超出规范,说明此钢柱垂直度偏差过大,需进行校正。

 

5.2缆风绳校正:

用2t卸扣依次将4根缆风绳固定在柱耳板上,缆风绳(Φ12mm)通过2t手拉葫芦与地面上的固定桩(预埋在混凝土内)连接。

缆风绳呈90度角分布,与地面夹角60度左右,收紧手拉

 

葫芦,使缆风绳处于受力状态,准备工作做好后,拧松地脚锚栓螺母,

 

通过收紧手拉葫将钢柱垂直度拉回规范值内,最后再拧紧螺母。

 

5.3千斤顶校正:

先在拟测钢柱四侧布置缆风绳(方法同上),将千

 

斤顶“L”型支座焊在待测钢柱一侧,拧松安装螺栓,利用千斤顶施

 

加给钢柱的水平力将钢柱垂直度拉回规范值,最后再拧紧安装螺栓。

 

5.4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

 

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

先用水准仪

 

13

 

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

 

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

 

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

 

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

 

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

 

在±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

 

六、注意事项

 

6.1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

 

入内。

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6.2高强螺栓要放置好,避免掉落砸到他人,不允许上抛或下抛螺栓

 

和小型工具。

 

6.3已安装的柱子,绝不许单根过夜,否则应拉好缆绳。

 

6.4如遇大风,应做好应急准备,设有必要的加固工具及消防设备在

 

相应的楼层上。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