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510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章节知识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

1、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教育目的是表现神或天的意志,其他朱熹支持这见解

 

生物起源说:

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他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第一个教育学说

 

心理起源说:

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没心识的模拟。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学说,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原因:

 

教师肩负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重任;教师受过特地训练;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

 

4、教育的功能

 

作用对象:

个体发展(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方向:

正向和负向功能;表现方式:

 

显性和阴性功能

 

5、教育的历史发展:

①古代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初期有了学校;夏代,我国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埃及:

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印度:

婆罗门,佛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欧洲: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②现代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中兴时期

 

③古代学校教育特色:

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开;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内容重人文知识

 

④现代学校教育特色: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无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提高

 

6、二十世纪今后的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特色):

 

(1)教育的平生化

(2)教育的全民化: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而且必定接受必然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同样、公正)非专制(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教育目的:

培养贤人和君子②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③授课内容:

 

礼为中心④授课原则:

因材施教,启示引诱⑤重视学习与思虑的结合

 

8、西方萌芽阶段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教育依据

 

自然,友善教育主张;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

 

说家的教育,”模拟,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

 

9、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产生和发展

 

①夸美纽斯:

1632年《大授课论》,教育学独立发展道路标志。

1.教育适应自然2.泛智

 

思想3.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牢固性,自觉性等授课原则4.学年制思想,论证班级授

 

课制

 

②赫尔巴特:

年《一般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成立。

2.传统教育学:

教师中心,教材

 

中心,课堂中心。

3.“了然,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授课法4.第一个提出使教育学成为

 

科学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确立人

 

③杜威:

1.《民主主义与教育》与赫尔巴特唇枪舌剑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

 

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3.合用主义教育思想: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中学特色授课思想4.

 

活动课程论

 

④卢梭:

《爱弥尔》,自然与自由教育思想,人性本善--其他还有孟子;洛克:

《教育漫画》,

 

白板说,绅士教育;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解说的第一人

 

⑤布鲁纳结构课程,初期学习,发现学习;赞可夫实验授课;布卢姆掌握学习;苏霍姆

 

林斯基全面友善教育,活的教育学;朗格朗《平生教育引论》;瓦·根舍因模范授课。

裴斯

 

泰洛齐教育依据自然;马克思思想:

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第二章教育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教育关系:

 

生产力→教育:

规模和速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育→生产力:

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2、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关系:

 

政治→教育:

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限制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体系)

 

②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荀子,洛克,华生

 

③多要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要素:

 

①遗传:

物质基础,供应可能性

 

②环境:

使发展可能性成为现实,人接受环境影响是能动的

 

③教育: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最高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规定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有效的控制协调影响学生发展各种要素。

 

(3)学校有特地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室受过特地训练。

 

(4)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不但有即市价值,还有延市价值。

 

6、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序次行(皮亚杰,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不陵节而施)

 

阶段性(不搞一刀切,维果斯基近来发展区--学生立刻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差)

 

不平衡性(重点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合适形成的时期)

 

互补性

 

个别差别性(因材施教,少年得志,大器晚成)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导向,激励,谈论作用。

 

三个层次:

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种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授课的目标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根本路子

 

2、教育目的确实立理论(区分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①个人本位轮:

卢梭----确立教育目的依据人的本性

 

②社会本位轮:

赫尔巴特----确立教育目的是依据社会的要求

 

3、学制:

规定各级各种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联系

 

(1)产生和发展:

双轨制:

19世纪欧洲单轨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

 

分支制:

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今后中国沿袭

 

(2)中国学制:

壬寅学制:

1902年,未推行

 

癸卯学制:

1904年,第一个推行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资本主义性质,男女同校

 

壬戌学制:

1922年,633分断法

 

(3)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

 

①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打扫青壮年文盲

 

②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授课质量

 

③两重---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一批重点学科

 

(4)《国家中长远改革规划发展大纲》提出目标: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正,提高质量

 

(5)到2020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战略目标: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6)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连结

 

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浸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种类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沟通

 

5、①素质教育:

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敬爱学生

 

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侧重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色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注:

能不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立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差别③怎样推行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推行策略

 

(1)提高认识、更新见解

 

1认识到推行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必然选择

 

2成立素质教育见解

(2)成立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1发挥政府作用

2加大教育监导力度

3提高教育谈论科学性

4

加强各级各种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连结

 

(3)成立素质教育的运行体系1改革内部管理体系2提高校长教师素质3完满课程系统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

专业人员,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1994年《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教师

 

的专业地位

 

2、教师的职业特色(多角色):

 

一般角色:

学者、学习者;知识教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新课程中角色:

学生学习促进者;教育授课研究者;课程资源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的劳动特色(复创-连广-长间-主示)

 

(1)复杂性、创立性---因材施教,授课方法不断更新,教育体系

 

(2)连续性、广延性(3)长远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教师声威:

权益声威+佩服声威

 

成立教师声威的路子:

1.培养自己优异道德质量2.培养优异认知能力和性格特色

 

优异的仪表风范和行为习惯4.给学生优异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5、教师的职业涵养

 

3.侧重

道德涵养: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知识涵养:

政治理论涵养;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基础知识;必备教育科学知识

 

能力涵养:

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授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崇敬师德;欢喜感情;优异人际关系;健康人格

 

6、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

7、①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国家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2、拟定法律法规3、供应经济保障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2、恒与研究3、勤于思虑4、勇于实践

 

②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专业理想成立;专业知识拓展与深入;专业能力提高;专业自我形成

 

8、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见解认识学生:

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拥有巨大的潜能;处于发展中的人;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到的人:

学生是完满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到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别

 

(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有必然主体性;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

 

(4)学生是责权主体

 

9、学生时代的心理特色

独生子女积极心理特色:

1

智力发展水平较高2进步心强3求知欲广,兴趣广

4思想活跃

独生子女消极心理特色:

1

自我中心2依赖性强3心理承受能力差4骄气实足

10、师生关系:

 

①师生关系怎样成立优异师生关系

 

(1)认识和研究学生

(2)成立正确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己素质(4)弘扬教育民主

 

(5)正确办理师生矛盾

 

②我国新式师生关系特色:

(1)尊师爱生

(2)民主同样(3)授课相长(4)心理相容

 

③师生关系内容:

授课上授受关系,人格上同样关系,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

 

④师生关系种类:

专制型,任凭型,民主型

 

⑤师生关系作用:

授课顺利进行,实现授课相长,成立友善校园,满足学生需要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真切意义最早出现:

朱熹,西方: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理论主要研究:

课程设计,课程推行,课程谈论

 

课程详尽表现为或课程详尽设计涉及: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2、课程分类:

按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设计形式:

学科课程(最广泛---六艺,武士七技);活动课程(杜威)

 

按拟定者(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3、限制课程的主要要素(社会--知识--儿童)

 

(1)社会发展与供应的可能

 

(2)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

 

(3)学生年龄特色,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4、课程理论门派:

泰勒《课程与授课的基根源理》现代课程理论的确立石

 

(1)活动课程论---杜威

(2)要素课程论---巴格莱(3)结构课程论---布鲁纳其中活动课程论和结构课程论存在本质差别

 

主要的课程理论门派: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赫尔巴特,斯宾塞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杜威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布拉梅尔德其他还有要素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6、编写教科书应依据的原则(教科书编排有直线式和螺旋式)

 

(1)表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重申基础性与适应性

 

(4)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授课法要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一致

 

(5)表达的确(6)加强联系性(7)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

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谈论课程

 

(2)过程模式:

斯滕豪斯

 

课程(谈论)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目的游离模式---斯克里文(3)CIPP模式(4)CSE模式

 

8、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或结构构想

 

1.设置九年一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科为主,初中分科和综合)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

 

主3.小学至高中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设置为必定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

 

务。

 

第六章授课

 

1、授课是实现教育目的根本路子

 

①授课工作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指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备课:

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三方面准备---研究教材,认识学生,设计教法;三种计划---学年授课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

授课中心环节

 

(3)学业成绩检查有:

平时观察和考试

 

②教师上好一堂课标准: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使学生思想活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个别

 

学生获得照顾

 

③上好一堂课基本要求:

授课目的明确;授课内容正确;授课机构合理;授课方法合适;讲

 

究授课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2、授课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首要任务

 

(2)发展智力,培养创立力(3)发展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崇敬的审美情味和能力(5)培养优异思想道德,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个性质量

 

3、授课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色)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一致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一致规律(高分低能)

 

(4)教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一致规律----教育性作用

 

4、授课过程结构:

惹起学习动机,意会知识(中心环节),牢固知识,运动知识,检查知识

 

5、授课原则:

 

直观性、

 

启示性(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

 

牢固性、

 

次序渐进(学不躅等,不陵节而施)

 

因材施教、理论联系本质、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6、常用的授课方法

 

(1)语言传达为主---解说法、发言法、谈论法、读书指导法

 

(2)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

 

(3)本质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引导研究为主(5)感情陶冶为主

 

7、现代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最早--清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

 

特色:

以班为单位、按课授课、准时授课

 

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体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4、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

 

不足:

1、难于因材施教2、难于形成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便性

 

辅助形式---个别授课和现场授课

 

其他形式---复式授课;分组授课;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特朗普制

 

8、授课谈论的种类(区分,如提问摸底考试是什么谈论,回答诊断性谈论)

 

(1)诊断性谈论---摸底考试

(2)形成性谈论---口头提问、书面测试

 

(3)总结性谈论---期中期末考试(4)相对性谈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

 

(5)绝对性谈论---升级毕业、合格考试

 

第七章德育

 

1、德育过程构成要素和德育构成要素分别是什么+德育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道德为

 

德育过程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道德的规律

 

(2)知情谊行一致发展的规律:

品道德为是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志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变的规律

 

(4)品的形成的长远性与屡次性的规律

 

3、①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模范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本质锻炼法(5)道德涵养指导法

 

(6)道德谈论法(包括:

奖励-处分-评比-操行评定;花小红花,插小红旗)

 

②德育路子:

 

思想道德课和其他学科授课;课外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活动;校会、

 

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工作。

 

③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社会模拟模式(班杜拉)

 

④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开导原则,敬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结性原则,因材施

 

教原则。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够---开导原则)

 

(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敬爱一个人---敬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最早提出班级一词:

埃拉斯莫斯

 

2、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的意义)

 

(1)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声威、民主、任凭型

 

(3)协调办及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1)认识和研究学生---首要任务

 

(2)组织和管理班集体---中心环节

 

(3)组织课外活动、课余生活

 

(4)评定操行、评比三好学生

 

4、班级管理的内容及模式

 

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授课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模式:

老例管理--执行规章制度

 

平行管理--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成员遵从班级的前提下,参加班级管理

 

目标管理--德鲁克提出,设置总目标,转变成小组及个人目标

 

5、怎样培养优异班集体(区分怎样成立优异师生关系)

 

(1)确立发展目标

(2)成立集体中心(3)成立正常制度

 

(4)组织教育活动(5)培养优异班风(6)加强非正式集体教育

 

6、班集体的特色

 

(1)明确共同目标

(2)必然组织结构

 

(3)必然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同样,心理相容氛围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1、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公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形式);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色:

自觉性;灵便性;实践性

 

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广阔眼界,获得悉识

 

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专长

 

有利于德育教育

 

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1、①教育科学研究过程:

研究的构想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推行,成就的解析与总结

 

②研究文件收集的方法:

检索工具查找法;参照文件查找法

 

③怎样设计研究方案:

 

1、确立研究种类和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解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④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1、察见解2、检查法3、实验法4、个案法5、比较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