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671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与信息技术.docx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1单元第1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本自备光盘(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

二、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2、学习感悟:

任何事物都包含特定的信息,认识信息和有效地获取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

3、实践创作:

调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信息、信息技术的含义;

②、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2)、教学难点:

①、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5、内容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6、学生分析:

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学策略分析: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

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这一课的多媒体课件;

(2)、揭示课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

①、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基本特征?

②、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③、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2)、学生自学书本2至13页,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解答问题,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4)、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适当讲解;对于难点二进制编码,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

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有效获取信息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1单元第2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广播系统、电脑联网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文稿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熟练掌握信息搜索、信息管理的方法;

②、能熟练掌握保存网页、文字、图片、动画、软件下载的方法;

③、能运用贴切的关键字进行信息的搜索。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贴切的关键字进行信息的搜索,并会下载保存、分析加工、评价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②、能共同分析、管理所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活动体验养成运用因特网探究其它学科问题的良好习惯,掌握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②、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③、通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②、网上信息的下载。

(2)、教学难点:

①、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3、内容分析:

《有效获取信息》这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内容主要有信息的需求分析、获取信息的途径、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信息的甄别和引用、信息的管理。

这节课的内容联系实践,在生活学习中有重大作用。

4、学生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中学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5、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采用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式“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将教学目标分解到一个个任务中,以详细的图文讲解配以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课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观看演示动画,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

今天有哪些重大新闻?

如何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2)、导入新课(有效获取信息)

设计意图:

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①、了解信息的需求分析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②、掌握使用搜索引擎;

③、掌握网上信息的下载;

④、熟悉信息的甄别和引用;

⑤、掌握信息的管理。

设计意图: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明确展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

(2)、学生自学书本14至28页的内容,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以小组为单位,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学生一方面可以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观看演示动画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对于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做适当讲解;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

增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乐情。

(三)、拓展内容,师生互动

(1)、打开“XX”网站,查找有关“网络安全”的信息?

(2)、关键字的选择对搜索结果有什么影响?

(3)、如可科学地管理个人文档?

 

设计意图:

拓展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启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使用。

在学生解答的时候,教师来回巡视,对于有疑问或薄弱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师生的互动。

(四)、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分组教学和以学习网站为教学平台的使用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学习、分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以竞赛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竞争与合作的机会,整个课堂设置较有创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整个课堂从课前组织上课到竞赛题目到最后的课堂小结和教师赠言无从渗透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

认识计算机教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第1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

设计虚拟购机方案计算机各部件图片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计算机系统得基本组成;

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廖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分类;

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

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节的内容。

本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及第一单元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

5、教学策略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几种外观设计非常有创意、非常新颖的计算机。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尽管它们的外观千奇百怪,其实基本构件是一样”,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

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

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学生自主学习,如遇到问题先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展示计算机的部件,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加深师生的了解,培养师生的感情。

(三)、课堂实践、设计虚拟购机方案

(1)、通过网络、电脑公司等渠道了解目前电脑市场行情。

(2)、登陆“模拟装机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配置,填写“我的电脑配置单”。

设计意图: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大的操作基本没有。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虚拟购机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实践操作设计,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教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2单元第3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网络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

杀毒软件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学会使用防护墙实时监控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计算机安全的含义;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2单元第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分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两部分。

书中详细计算机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及如何防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4、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对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课有极大的兴趣。

对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这些神秘的东西也有着很高的乐趣。

5、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在以往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理论总是不感兴趣,如何防治这类事情的发生是本节课成功的一个关键。

由于本节课的特殊性,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等知识深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这为本节课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熊猫烧香病毒的图标,师问生:

你们见过这样的图标吗?

(生回答:

有或没有)

(2)、教师答疑,这是一种病毒图标,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计算机的病毒及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

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情。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①、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学生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提问,学生解答。

学生如有问题一方面可以跟同桌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向教师提出。

教师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能力。

增强师生的互动,增进师生的感情。

使课堂在有序正常的条件下进行。

(4)、学生运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给与一定照顾。

(三)、归纳总结,实践操作

(1)、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做一个梳理,归纳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

归纳总结,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教师提问:

防病毒软件能够查杀未知病毒吗?

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和同学交流呢的看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病毒、黑客这些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是本节课上好的关键。

这节课以任务驱动法为先驱,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特别是本课的实践操作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计算机教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2单元第2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网络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

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演示动画、应用软件的安装流程演示动画、奇虎360安全卫士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流程,学会优化系统。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奇虎360安全卫士优化操作系统;

能处理计算机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安装操作系统;优化操作系统。

(2)、教学难点:

处理计算机的常见问题。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系统的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4、学生分析: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都有使用电脑的经历,有些学生还是上网高手。

在使用电脑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本节课正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学生学习的乐趣很高。

5、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比较长及电脑课的特殊情况,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演示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情况是不恰当的。

我首先在安装过程用flashcom抓捕下来,设置相应的时间,提供演示动画给学生自学。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师提问:

同学们都使用过,如果你的电脑发生了问题或者崩溃了,你该怎么办?

生回答:

重新安装电脑。

(2)、师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及如何优化计算机。

设计意图: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①、安装操作系统;

②、安装应用软件;

③、系统地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2)、教师提供演示动画,学生观看演示动画自主学习。

(3)、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可以积极与小组内的学生讨论,也可以向老师反映。

(4)、教师答疑,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的乐趣。

加深师生的互动,增进师生的感情,使教学课堂在积极有序地条件下进行。

(三)、归纳总结、拓展内容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设疑,你遇到过死机吗?

你是如何处理的?

设计意图: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鉴于本节课的特殊性,不可能给学生演示如何安装操作系统。

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首先用捕捉工具将安装步骤捕捉下来,供学生自主学习。

一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学生破坏电脑。

 

文本加工工具教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第3单元第1节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网络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

书本自带光盘(常见应用文档)、软件(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常见的应用文档;

②、了解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特点;

②、鉴赏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档,体验其创作思想,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选择合适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积极、合作、进取的品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不同文字处理软件。

(2)、教学难点: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3单元第1节课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应用文档,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节介绍了当前流行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为利用Word设计、制作作文选做好必要的准备。

4、学生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学过有关文字处理的知识,对文字处理学生学起来兴趣极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5、教学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探究、充满创新、充满实践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通过调查、观摩和实践等活动,学会观察生活,发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加工文本信息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加工应用文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对于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软件的特点,了解不同软件和不同类型文件的异同,并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进行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日常生活中,漂亮的信函、广告、海报、明信片、贺卡等作品。

提问:

这些作品漂不漂亮?

我们想不想做?

(2)、导入新课(文本加工工具)。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情。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书本48至50页,了解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

(2)、教师稍作讲解,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师生的感情,使课堂在有序正常的条件下进行。

(三)、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通过实际调研或上网搜索,了解人们在办公和生活中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利用文字处理软件?

(2)、尝试用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等软件分别打开TXT、DOC、WPS文件,观察实践结果。

四、教学反思

学生上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无丝毫难度。

这节课主要是为第2节制作作文选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缺少的只是我们的发现。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

 

制作作文选教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

制作作文选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环境:

极域广播系统、安装office软件

5、课前准备:

制作word作品素材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合并文档的方法及编辑文字、段落的技巧;

②、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方法;

③、掌握页面设置和打印的方法;

④、掌握绘制、编辑和修饰图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作品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②、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合并文档的方法及编辑文字、段落的技巧;

②、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方法;

③、掌握页面设置和打印的方法;

④、掌握绘制、编辑和修饰图形的方法;

⑤、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技巧;

⑥、掌握制作、编辑和修饰表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

①、对word作品的设计;

②、对word作品的美化。

3、内容分析:

《制作作文选》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3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应用文档、制作卷首语、制作正文、制作目录、制作封面和封底、打印或发布、作品评价。

本节内容利用word完成封面、封底、卷首语、目录、正文的制作,培养血学生综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的加工、组织,体验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创新之处,从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4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学生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学过有关文字处理的知识,对文字处理学生学起来兴趣极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5、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以制作《生命的拔节》作文选为主线,让学生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

活动过程中,教师建议学生的个人文件夹档案袋,学生每节课完成的作品都保存在各自的文件夹中,方便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教师多准备素材,让学生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参加2007年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小报作品?

(2)、提问:

这些小报漂不漂亮同学们想不想学?

(学生回答:

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