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58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7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docx

吉林省通化市高考化学经典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过程中不可能产生Fe(OH)3的是

A.蒸发FeCl3溶液B.FeCl3溶液中滴入氨水

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D.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2.X、Y、Z、Q、R均为短周期元素,且Y、Z、Q、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X与Y同主族,X与Q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Q

R

Y

Z

A.原子半径:

r(Z)>r(Y)>(R)>r(Q)

B.气态化合物的稳定性:

QX4>RX3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2QO3>XRO3

3.短周期主族元素M、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M的气态氢化物变蓝色。

含X、Y和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R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酸性强弱:

HClO3>HN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Y>Z>M>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M>X

C.加热单质甲与品红溶液反应所得的“无色溶液”,可变成红色溶液

D.常温下,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R,水的电离程度可能增大

4.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

B.联氨(N2H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5.硫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NH4)2SO4=6NH3↑+3SO2↑+SO3↑+N2↑+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BaSO4

B.白色沉淀为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且n(BaSO3):

n(BaSO4)约为1:

1

C.白色沉淀为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且n(BaSO3):

n(BaSO4)约为3:

1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最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6.常温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1的HA溶液和HB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己知lg2≈0.3)

A.HB是弱酸,b点时溶液中c(B-)>c(Na+)>c(HB)

B.a、b、c三点水电离出的c(H+):

a>b>c

C.滴定HB溶液时,应用酚酞作指示剂

D.滴定HA溶液时,当V(NaOH)=19.98mL时溶液pH约为4.3

7.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充分利用,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厨房菜蔬与残羹回收处理后作肥料

B.旧报纸等废纸回收再生产纸

C.电池等电子产品有毒需特殊处理

D.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掩埋处理

8.亚砷酸(H3AsO3)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

向1L0.1mol·L-1H3As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KOH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pH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AsO3的电离常数Ka1的数量级为10-9

B.pH在8.0~10.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3AsO3+OH-=H2AsO3-+H2O

C.M点对应的溶液中:

c(H2AsO3-)+c(HAsO32-)+c(AsO33-)+c(H3AsO3)=0.1mol·L-1

D.pH=12时,溶液中:

c(H2AsO3-)+2c(HAsO32-)+3c(AsO33-)+c(H3AsO3)>c(H+)+c(K+)

9.从粗铜精炼的阳极泥(主要含有

)中提取粗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浸出”时为使确元素沉淀充分,应加入过量的硫酸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C.“还原”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D.判断粗碲洗净的方法: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10.下列反应中,与乙醇生成乙醛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A.CH3CHO→CH3COOHB.CH2=CHCl→

C.

D.CH3COOH→CH3COOCH2CH3

11.已知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

同主族,

同周期,且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

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

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

的单质

D.丁为黑色固体,且1mol甲与足量丙反应转移电子3NA

12.有X、Y、Z、W、M五种原子序数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M同主族;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X与W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序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

r(Y2-)>r(W3+)

B.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

C.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X、M均能与氯形成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

1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6mol电子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14.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部分产品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有①⑤⑥,加成反应有②③

B.氯乙烯、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反应⑥的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

D.可用乙醇萃取Br2的CCl4溶液中的Br2

15.25℃时,部分含铁元素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4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FeO4-)>c(H2FeO4)>c(FeO42-)

B.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15×10-4

C.B点溶液加NaOH溶液到pH为4的过程中,

减小

D.B、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化学课外小组在制备Fe(OH)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该小组同学对产生灰绿色沉淀的原因,进行了实验探究。

I.甲同学猜测灰绿色沉淀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设计并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向2mL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C溶液)

液面上方出现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灰绿色,长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实验2

取实验1中少量灰绿色沉淀,洗净后加盐酸溶解,分成两份。

①中加入试剂a,②中加入试剂b

①中出现蓝色沉淀,②中溶液未变成红色

(1)实验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是利用了该物质的___性

(3)实验2中加入的试剂a为___溶液,试剂b为____溶液。

实验2的现象说明甲同学的猜测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Ⅱ.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猜测灰绿色可能是Fe(OH)2吸附Fe2+引起的,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实验5。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3

向10mL4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FeSO4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素C溶液)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沉淀(带有较多灰绿色)。

沉淀下沉后,部分灰绿色沉淀变为白色

实验4

向10mL8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FeSO4溶液(两溶液中均先加几滴维生素C溶液)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沉淀(无灰绿色)。

沉淀下沉后,仍为白色

实验5

取实验4中白色沉淀,洗净后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______________

(4)依据乙同学的猜测,实验4中沉淀无灰绿色的原因为_____。

(5)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5的实验现象,间接证明了乙同学猜测的正确性,则实验5的实验现象可能为____。

Ⅲ.该小组同学再次查阅资料得知当沉淀形成时,若得到的沉淀单一,则沉淀结构均匀,也紧密;若有杂质固体存在时,得到的沉淀便不够紧密,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会更大。

(6)当溶液中存在Fe3+或溶解较多O2时,白色沉淀更容易变成灰绿色的原因为______。

(7)该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制备Fe(OH)2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的适宜的条件和操作有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SO42-+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足量的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

工艺流程是:

首先需要溶浸与分离,见下图:

(1)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______。

(3)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浸与分离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杂质离子是______,进一步“除杂”环节见下图。

可先加入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5)中过滤得到的母液中含有大量的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其中溶质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麻黄素”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CH3C

CH+H2O

(1)F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

(2)B→C的反应条件是__,反应类型是__,E的结构简式为__。

(3)写出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4)麻黄素的分子式为__。

(5)H是G的同系物,也含醇羟基和碳氮双键,相对分子质量比G小28,且苯环上仅有一个侧链,则H的可能结构有___种(不考虑

结构)。

(6)已知:

R-C

C-R

R-CH=CH-R,请仿照题中流程图合成路线,设计以乙醇为起始主原料合成强吸水性树脂

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及溶剂任选__。

19.(6分)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Q(Q>0);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2L容器中,10分钟内,气体密度减小了8g/L,则CO的反应速率是___。

(2)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

(选填编号)

a.减压b.增加SO2的浓度c.升温d.及时移走产物

(3)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

(选填编号)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当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热效应不同

硫酸工业尾气SO2用NaOH溶液吸收后会生成Na2SO3。

现有常温下0.1mol/LNa2SO3溶液,实验测定其pH约为8,完成下列问题:

(4)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___。

该溶液中c(OH-)=c(H+)++___(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浓度表示)。

(5)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吸收SO2,则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用编号排序)

A.Na2SO3B.Ba(NO3)2C.Na2SD.酸性KMnO4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蒸发FeCl3溶液,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故A正确;

B.FeCl3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铵,故B正确;

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错误;

D.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遇到氧气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故D正确;

故选:

C。

2.C

【解析】

【分析】

X、Y、Z、Q、R均为短周期元素,X与Q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则X为H,Q为C,X与Y同主族,则Y为Na,结合Y、Z和R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为Mg,R为N,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Q为C,Y为Na,Z为Mg,R为N。

A.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

r(Y)>r(Z)>r(Q)>r(R),A项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化合物越稳定,则NH3的稳定性大于CH4,即RX3>QX4,B项错误;

C.X与Y形成NaH,含离子键,C项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大,则硝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即:

XRO3>X2QO3,D项错误;

答案选C。

3.D

【解析】

【分析】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可以形成强碱的是Na元素,所以强碱戊为NaOH。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Cl2,单质只有Cl2。

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R可能是NaClO。

M的气态氢化物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M为氮元素。

综上所述,M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

【详解】

A.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M为氮元素,Cl-、N3-、O2-、Na+的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

B.X为氧元素,M为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O>N,H2O的热稳定性比NH3强,故B错误;

C.若气体甲为氯气,则加热“无色溶液”,由于次氯酸漂白后较稳定,溶液不变色,故C错误;

D.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能够发生水解,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正确;

答案选D。

4.C

【解析】

【详解】

A选项,1mol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故A错误;

B选项,联氨(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B错误;

C选项,过程II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过程IV中N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选项,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到N2H4化合价升高1个,NH2OH到N2H4化合价降低1个,它们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利用化合价升降进行配平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5.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2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SO2+H2O+2NH3=(NH4)2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SO3+H2O+2NH3=(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依据反应定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铵,1mol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消耗氨气2mol,则4mol氨气和2mol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得到的沉淀为1mol硫酸钡,2mol亚硫酸钡,剩余SO2和亚硫酸钡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钡,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则:

n(BaSO4):

n(BaSO3)=1:

1;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BaSO4和BaSO3,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可知,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C错误;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质为亚硫酸氢钡与氯化铵,故D错误;

答案选B。

6.B

【解析】

【详解】

A.20.00mL0.100mol·L-1的HB溶液,pH大于1,说明HB是弱酸,b点溶质为HB和Na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溶液显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中c(B-)>c(Na+)>c(HB),故A正确;

B.a、b、c三点,a点酸性比b点酸性强,抑制水电离程度大,c点是盐,促进水解,因此三点水电离出的c(H+):

c>b>a,故B错误;

C.滴定HB溶液时,生成NaB,溶液显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正确;

D.滴定HA溶液时,当V(NaOH)=19.98mL时溶液氢离子浓度为

,则pH约为4.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D

【解析】

【详解】

A.厨房菜蔬与残羹成分为有机物,回收发酵处理后可作有机肥料,故A正确;

B.旧报纸等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回收后可以再生产纸,故B正确;

C.电池等电子产品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可以污染土壤和水体,需特殊处理,故C正确;

D.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难降解,不能掩埋处理,故D错误。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H3AsO3的电离常数Ka1=

,A错误;

B.pH在8.0~10.0时,H3AsO3与OH-反应,生成H2AsO3-和H2O,B正确;

C.M点对应的溶液中:

n(H2AsO3-)+n(HAsO32-)+n(AsO33-)+n(H3AsO3)=0.1mol,但溶液体积大于1L,所以它们的浓度和小于0.1mol·L-1,C错误;

D.pH=12时,溶液中:

c(H2AsO3-)+2c(HAsO32-)+3c(AsO33-)+c(OH-)=c(H+)+c(K+),但此时溶液中,c(H3AsO3)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是两性氧化物。

Cu2Te与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TeO2,硫酸若过量,会导致TeO2的溶解,造成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故A错误;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故B错误;

C.Na2SO3加入到Te(SO4)2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固态碲,同时生成Na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O32-+Te4++2H2O=Te↓+2SO42-+4H+,故C错误;

D.通过过滤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获得粗碲,粗碲表面附着液中含有SO42-,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故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乙醇生成乙醛为氧化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

A.CH3CHO→CH3COOH,为氧化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故A选;

B.CH2=CHCl→

为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B不选;

C.

为苯环上H的取代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C不选;

D.CH3COOH→CH3COOCH2CH3为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与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类型不同,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11.D

【解析】

【分析】

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Fe;

同主族,

同周期,可知A、B、C、D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为H,D为Na,由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C为F;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Fe3O4,则B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

A为H,B为O,C为F,D为Na,E为Fe元素;甲为Fe,乙为H2,丙为H2O,丁为Fe3O4;

A.H、O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

B.O和Na组成的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F2溶于水生成HF和O2,故C正确;

D.丁为Fe3O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

Fe3O4+4H2可知1molFe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

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X是C,Y是O,Z是Na,W是Al,M是Si。

【详解】

A.O2-、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大小:

r(Y2-)>r(W3+),A正确;

B.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因此二者可以发生反应,B正确;

C.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等,Y也存在同素异形体,若氧气与臭氧,C错误;

D.X、M均能与氯形成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CCl4、SiCl4,D正确;

故选C。

13.B

【解析】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具有氧化性的ClO-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l-是生成物,根据所含有的NH4+和N2,其中NH4+有还原性,故N2是生成物,N元素化合价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ClO-+2NH4+=N2↑+3H2O+3Cl-+2H+;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为Cl-,故A错误;B.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B正确;C.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故C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具有氧化性的ClO-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l-是生成物,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有氧化必有还原,根据所含有的微粒,可知NH4+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为N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ClO-+2NH4+=N2↑+3H2O+3Cl-+2H+,以此解答该题。

14.C

【解析】

【分析】

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为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③为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反应④为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⑤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⑥为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乙酸,据此解答。

【详解】

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为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③为1,2-二氯乙烷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