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6099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docx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SPF级环境设施工作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SPF级环境设施工作条例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与海洋药物实验室编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SPF级动物房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质量,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范围为本设施及其工作人员,包括需要在动物房内进行实验的实验人员。

第三条:

进入动物实验设施的实验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动物房进出工作条例

第一节人员进出SPF级和普通级动物房工作条例

第四条:

进出SPF级动物设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流动走向,按箭头所指方向行进,不可逆反,详见附图。

附图SPF级人员进出动物房消毒管理运行路线图

第五条:

详细操作程序:

一、人进入一更室应脱去外衣,将个人物品放入自己的衣袋中,在鞋柜前换专用拖鞋。

二、在淋浴间进行淋浴清洁。

三、进入二更室,然后穿戴隔离服、帽和口罩并套上鞋套。

风淋3min后打开清洁走廊向的门,进入清洁走廊。

四、人进入清洁走廊后,通常先进入洁净贮藏间,取笼器具、饲料、垫料等回到清洁走廊,再进入动物饲养室和实验室。

五、在动物饲养室,实施饲喂与清洁操作后或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工作后,打开通向污染走廊的门,废弃物、换下的笼器具推入污染走廊,关好通向污染走廊的门。

六、人可打开指向清洁走廊的门回到清洁走廊,然后再进入另一饲养室,在每一室都应注意随手关门。

七、工作完后,人从饲养室或实验室从次洁净走廊,进入污染走廊,收集推入污染走廊的废弃物,笼器具推入洗消间,回到一更室,脱下工作农、帽、鞋和口罩,放入洗衣筐,换上自己的衣服和第一次换鞋时穿着的鞋离开一更室。

八、在换鞋柜前,换上自己的鞋,在一更室外更衣柜换上自己的外衣,取回自己的用品,离开动物房。

第二节物品进出动物房工作条例

第六条:

动物房的物品包括笼具、工作服、饲料、垫料、饮水和动物房的废弃物。

饲料和饮水不在本节内,另辟一节。

第七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使进出动物房的物品严格遵守流动走向及消毒、灭菌程序,防止发生污染。

笼具应按箭头所指方向行进,不可逆反(附图-2)。

附图物品进出动物房消毒、灭菌管理路线图

第八条:

笼具进出动物房详细操作程序:

一、饲养人员将笼具送入洗消间,关好通向洗消间的门。

二、笼器具应用水冲洗,再加洗涤剂刷洗,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三、笼器具经消毒渡槽的消毒与传递:

消毒水池位于洗消间与动物室之间,消毒用水首选1:

200的次氯酸钠,消毒操作由2人合作进行,一人于消毒间(屏障外),不断地将洗净的笼器具通过传递渡槽传入动物室(屏障内),另一人于动物室(屏障内)将传入的鼠盒口朝下堆放好。

四、笼器具的高压灭菌与传递:

本实验室选用双门高压消毒灭菌柜,一扇高压灭菌柜门打开时,另一扇门必须关闭。

打开通向洗涤消毒间的一扇门,放入笼器具,关上门,并旋紧安全螺杆,选择与调节控制按钮,开启灭菌器,释放高压蒸气,压力达到1.2kg/cm2保持20min,动物房(屏障内)的操作者,在开启内侧一扇门前,先抽去灭菌器内的湿热蒸气,旋动安全螺杆,打开内侧门,取出灭菌的笼器具。

五、笼器具经传递窗的消毒与传递:

小而少量的笼器具宜采用本法传递。

灭菌传递窗应具有双扇窗,一扇门打开时,另一扇窗必须关闭。

打开通向洗涤消毒间的一扇窗,放入鼠盒并口朝下堆放好,关闭通向操作间的窗,开启灭菌紫外线灯,照射1h后,开启通向动物室(屏障内)的窗,将笼盒传入动物房。

第九条:

工作服、工作鞋的使用规范:

一、实验动物饲养室的工作服应特殊的标记,专人、专用不得乱穿。

工作服不允许穿着于其他场所,如一经发现则按违章操作处罚。

二、工作人员每进入一次动物房需更换一套经洗涤消毒、灭菌的工作服。

三、消毒或灭菌过的鞋应放置在二更室,其穿在工作人员的脚上进入动物房的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最后回到动物房的一更室时从工作人员的脚上脱下。

四、脱下的鞋刷洗、1:

100的次氯酸钠或1:

200的百毒杀药液浸泡消毒后与清洁工作服一起放在二更室。

第十条:

垫料的管理使用:

一、垫料的运行路线:

垫料→灭菌(121℃,30min)→传递通道→清洁贮藏间→动物房。

二、垫料的验收:

实验动物的垫料应是无毒、清洁、少尘、无异味、没有营养不被动物食用、吸水性强的材料,通常选用干净的木屑。

三、垫料的外包装擦干净后经121℃高温高压灭菌。

采用双扇通道灭菌器的,直接打开动物房侧的门,将灭菌后的垫料传入动物房清洁贮物间。

四、垫料在清洁贮物间内装入经晾干的鼠盒,然后将带垫料的鼠盒推入动物房换盒。

五、对于不打算清洗的鼠盒,可将垫料带入动物房,先将使用过的垫料倒入污物桶,再装入清洁的垫料于鼠盒中。

第十一条:

废弃物的处理:

一、废弃物运行路线:

废弃物(产生于动物房)→塑料袋打包→次洁净走廊→污染走廊→清洗消毒间→医疗垃圾处理场。

二、动物的废弃物按垃圾分类丢入污物桶相应的塑料袋内,并扎好袋口。

三、每天将动物房扎好袋口的废弃物经污染走廊送入洗消间,与洗消间袋装封口的废弃物一起运到楼外。

四、废弃物应及时送到医疗垃圾处理场,不得在动物室外停留,以防蚊蝇、野生动物的叮咬,污染环境。

第三节动物进出动物房工作条例

第十二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使进出动物房的实验动物严格遵守流动走向及消毒程序,防止发生污染。

第十三条:

详细操作程序:

一、动物的运行路线:

动物进入动物接收走廊:

带动物的包装箱→消毒剂擦拭外包装→传送窗内紫外照射→检疫间取出动物→动物饲养室

二、动物进入动物房的管理规范

(一)进入屏障动物房的动物必须来自广东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并持有SPF级别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书。

(二)将带有动物的包装箱运到动物接收走廊传递窗前,消毒剂擦拭外包装后将其放入传递窗中,关上传递窗的外侧门。

(三)开紫外灯照射10min后在检疫间打开传递窗的内侧门和包装箱的盒盖,把小鼠抓入预先准备好的鼠盒。

(四)动物包装箱内的动物取完后,关闭传递窗的内侧门,包装箱由传递窗退回动物接收走廊之后,工作人员将鼠盒放入动物饲养室。

第四节饲料和饮用水进入动物房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使进出动物房的饲料和饮用水严格遵守流动走向及包装、灭菌程序,防止发生污染。

第十五条:

详细操作程序:

一、实验动物饲料首选商品化的全价营养配合颗粒饲料(经辐射灭菌)。

二、实验动物饲料的灭菌方法:

饲料购进后连外包装置于传递窗内紫外灯照射15min,进行灭菌,然后从洁净贮物室一侧取出灭菌好的带外包装饲料,置于洁净贮物室内专用饲料盒中备用。

三、饲料的运行路线:

灭菌饲料→洗消间→传递窗→清洁贮物间→动物饲养室

四、水的运行路线:

纯净饮用水→装入耐高温饮用水瓶→灭菌柜121℃,20min→洁净贮物室→送入动物饲养室使用

第五节空气进入动物房

第十六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使进出动物房的空气严格遵守灭菌程序,防止发生污染。

第十七条:

详细操作程序:

一、空气进入动物房的运行路线:

室外空气→吸风口→机房→初效过滤器→空调机→中效过滤器→进风管道→高效过滤器→动物房→室内排风口→初效过滤器→排风管道→排风机→通风竖井→室外

二、空气的运行与管理

(一)室外的空气由于机房风机所形成的负压,每天检查保持吸风口的通畅。

(二)空气经初效过滤器被吸入进风机,每半月要清理一次空调机进风口的空气过滤网,每周更换一次初效过滤器的过滤材料,以减少进风的阻力。

(三)空气经中效过滤器进入通风管道,穿过位于动物室顶层上的高效过滤器,进入动物房,每年更换高效过滤器一次。

(四)动物室空气经排风口、初效过滤器、排风管道、排风机送入通风竖井,最后排放于屋顶。

为了保证排气畅通,每月要更换一次初效过滤材料。

(五)每周检测一次各排风口的风速,以便及时更换因过滤材料阻塞而使风速减小的初效过滤器。

第六节外来人员进出动物房

第十八条外来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所有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防止污染及错误操作发生。

第十九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外来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需经有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

二、实验人员要进入实验动物实验室,必须进入一更室更衣,淋浴间淋浴,二更室穿隔离服,戴工作帽、口包、换专用拖鞋、并套上鞋套、戴上手套。

三、打开清洁走廊门,进入清洁走廊。

四、实验人员穿的隔离服等防护性用品每次使用后经洗涤、灭菌。

五、动物实验室内禁止大声喧哗;一切与实验无关的东西禁止带入。

第三章动物房内部相关工作的工作条例

第一节喂饲、喂水与更换垫料的工作

第二十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实验动物的喂饲、喂水与更换垫料严格遵守本节条例,防止发生污染。

第二十一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实验动物自由采食、饮水,不能断料、断水,啮齿类动物的采食主要在夜晚,白天鼠盖上的饲料略有剩余即可。

二、每天上班后和工作结束前两次全面检查各鼠盒,注意观察饮水瓶是否漏水,鼠盒内垫料的潮湿度,应及时更换漏水的水瓶和潮湿的鼠盒。

三、大、小鼠的喂饲

(一)每天上午上班时和下午下班前各给鼠盒加料一次,加料时打开饲料袋,戴上一次性手套或用加料勺向盒盖上加料。

(二)加料的量取决于动物的大小和数量,以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检查时每盒剩下1~2根鼠料为宜。

(三)应注意观察记录动物采食的量。

四、大、小鼠的喂水

(一)每周2次更换饮水瓶、换水瓶时将洗涤灭菌的饮水瓶放在饮水瓶箱中,装满4/5水瓶水,紧紧盖上瓶塞。

(二)将饮水瓶箱搬入动物房,从鼠盒的盒盖上取下用过的水瓶,丢入空饮水瓶存放箱中,同时取一新装满水的水瓶插在盒盖上。

(三)每插上一个水瓶,细细观察一会儿,确信饮水瓶不会漏水后,再换下一鼠盒的饮水瓶。

漏水饮水瓶不得再使用。

(四)大、小鼠饮水采用更换水瓶的方式和不采用向瓶中加水的方式,更换下的水瓶需传出动物房,送到洗消间,经清洗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

五、大、小鼠换盒

(一)在清洁贮物间,用手将灭菌垫料放入消毒晾干的鼠盒中。

(二)将盛有垫料的鼠盒一盒盒垒起,送入动物房

(三)从鼠盒架上取下鼠盒放置于工作车上,颠倒饮水瓶,取下鼠盒盖放于鼠盒旁。

(四)用镊子或手轻轻抓住鼠尾近根部,将鼠提起放入盛有新鲜、灭菌垫料盒中,盖上原鼠盖,插上饮水瓶,放回鼠架上。

(五)换下的盒子叠放在一起,最后经次洁净走廊、污染走廊送入洗消间。

第二节动物房的清扫与卫生管理

第二十二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动物房的清扫与卫生管理严格遵守本节条例,防止发生污染。

第二十三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应保持动物房的地面、墙壁、顶棚、室内一切设施洁净无尘,无饲料、垫料碎屑,无脏污。

二、每天擦拭地面一次,每两天擦拭墙壁一次,每周擦拭顶棚一次。

三、空气消毒:

每天工作结束,开启紫外线灯30min。

四、换垫料后用灭菌消毒液擦拭饲养架、层流架和动物房的各种器具、设施。

五、饲养区内各类饲养用具、物品要摆放整齐,并保持清洁,与饲养动物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或存放在饲养区外。

六、每天工作结束,将动物房的垃圾袋扎好,经次洁净走廊及污染走廊送出。

七、专用消毒液:

过氧乙酸(0.5%~1%喷雾),百毒杀或消毒灵(0.2%~0.5%空气喷雾,0.1%擦拭),新洁尔灭(0.1%表面擦拭),漂白精片(每5000ml水加2片拖地),次氯酸钠(1%空气喷雾)。

第三节动物房的空调、通风、灭菌设备的维护管理

第二十四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动物房的空调、通风、灭菌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遵守本条例,防止发生误操作与损坏仪器。

第二十五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每周对空调机擦拭一次,清理空气过滤器,降低进阻力。

二、每年春、秋分别对空调机进行两次保养、检漏,充足氟里昂。

三、每年春、秋分别对风机进行两次保养,紧固螺丝、轴承加油或更换轴承。

四、每周更换一次初效、6个月更换一次中效、1年更换一次高效过滤材料,以减少通风阻力。

五、使用压力容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岗位证书。

六、压力容器开启前应先检查水位、压力表头、安全阀等,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七、每月对高压灭菌容器进行一次保养,每年由压力容器安检部门校检一次。

第四节动物房的使用与维护工作记录

第二十六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动物房的使用与维护工作记录严格遵守本条例,防止发生误操作与损坏仪器。

第二十七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工作日每天上、下午记录或观察实验室和饲养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各一次。

二、动物笼盒应有容易识别的标牌,标牌上应有笼盒编号,笼盒放在笼架或层流架上时,必须按笼盒标牌的编号次序一一放置整齐。

三、标牌上的各项记录必须认真、及时、完整地填写。

四、认真做好工作日记。

记录当天的主要工作(包括实验项目记录、始止时间、给药周期、实验负责人等情况),并记录各种异常情况。

五、建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主管人员,并协同处理。

第五节实验室安全操作

第二十八条:

为保障进入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的工作人员工作过程的安全保护而制定。

第二十九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布置、安排和检查。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例行体检及预防免疫注射。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各种危险物品的性质、使用要求及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及中毒、受伤急救措施的培训,做好个人防护。

二、实验室应保持实验台面、地面、各种仪器设备的干净、整洁。

禁止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及携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实验操作时须穿戴工作衣、帽、手套。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三、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定期做熏蒸消毒处理。

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使用后用70%的酒精消毒台面,对实验废弃的物品进行消毒、高压灭菌处理。

四、常规试验用过的培养基、试剂、试管、平皿、吸管等试验用品须经有效的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或清洗。

五、每日上班后检查温箱、冰箱的工作情况,并建档记录温度升降情况。

下班前检查水、电、气、门、窗,确保安全。

发现隐患,及时报主管领导。

六、在存放、操作有毒试剂的设备上和存在对工作人员健康危害的地方加贴危害标记和安全提示语。

七、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试剂管理规定》的各项要求去做。

八、实验室应备有适用于各种火灾的小型灭火器,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学会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发现火灾及时报警。

第六节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理

第三十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理严格遵守本条例,防止发生污染与错误操作发生。

第三十一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实验动物尸体的处理

(一)实验处死的动物及饲养人员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发现动物尸体时,应在笼子标签上记录死亡只数,并将动物尸体放入准备好的黄色胶袋中;交本次实验负责人,做好动物死亡记录及大体解剖检查分析;最后再放入指定垃圾袋内。

(二)感染实验的动物尸体、粪尿等,未经消毒和灭菌处理不准废弃。

二、实验系统废弃物的处理

(一)实验中的废弃物及用过的垫料等废弃物均需放入指定垃圾袋内。

第七节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严格遵守本条例,防止发生误操作与损坏仪器。

第三十三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按中山大学设备处要求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其内容包括:

设备名称、厂家、型号、仪器编号、校编号、单价、购买日期、固定资产日期、仪器使用情况、仪器放置地点和保管员等等。

每物一卡,长期保存。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要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位(固定放置位置)、定人(固定管理人员)、定操作规范。

三、使用、保管有关仪器设备的人员,须熟练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保养要求,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四、对于超过10万元以上的仪器需按照学校规定设立贵重仪器的使用登记簿。

每次用毕,使用人员须登记仪器使用情况。

五、各种仪器设备须定期维护、校正。

六、外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使用本单位的贵重仪器时,凭单位介绍信和本人工作证接洽,经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并在贵重仪器使用登记簿上登记,酌情收取使用费。

七、仪器设备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维修,并先报告《设备维修登记表》,由实验室办公室安排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属于本单位无法维修范围,则由办公室负责联系仪器厂家进行维修工作,要求仪器出现故障后一周内落实相关检修工作。

八、仪器设备需作废处理的,提出书面申请,经中山大学设备处固定资产管理科核实后,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九节实验器材的洗涤、包装和灭菌

第三十四条:

实验工作人员务必对实验器材的洗涤、包装和灭菌过程严格遵守本条例,防止污染发生。

第三十五条:

详细工作程序:

一、玻璃器皿(大小鼠饮水瓶的清洗工作)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

1、用过的不带病原微生物的玻璃器皿:

先用洗涤剂洗涤,后用自来水冲洗,然后晾干或烘干,再放入硫酸-重铬酸钾液中浸泡过夜。

取出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分别冲洗4~6遍,晾干或烘干,包装。

2、带病原微生物的玻璃器皿:

先浸泡在5%来苏尔液或5%NaOH溶液或1~5%盐酸溶液(依病毒、细菌种类而定)中一天以上或高压灭菌,再按“用过的不带病原微生物的玻璃器皿”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3、新购的玻璃器皿

用1%盐酸溶液浸泡过夜,再按“用过的不带病原微生物的玻璃器皿”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二)玻璃器皿的包装和灭菌(实验用给药瓶或细胞室用具等)

1、培养瓶、培养皿:

内用一层硫酸纸,外用一层牛皮纸双层扎瓶口。

单个或几个培养皿或已包好瓶口的培养瓶再用牛皮纸作外包装。

2、吸管:

用棉花填塞管口,然后直接装入吸管筒或单个缠绕包装后装入吸管筒。

3、将包装好的玻璃器皿在160℃~170℃干热灭菌2小时或121℃高压灭菌30分钟。

二、塑料制品(大小鼠饮水瓶等)

(一)塑料制品的洗涤

用过的塑料制品在消毒剂中浸泡过夜后,按4.1.1.1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二)塑料制品的灭菌(细胞室用具及微生物室用具等)

塑料制品可高压的要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的参照下列方法灭菌:

30w紫外灯(距离20cm)照射60分钟。

60℃~80℃干热灭菌。

三、橡胶制品

(一)橡胶制品的洗涤

1、新购的橡胶制品

先在2%NaOH溶液中煮15分钟,自来水冲洗,再用4%盐酸溶液煮15分钟,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5~7次,晾干。

2、用过的橡胶制品

在洗涤剂中煮15分钟至30分钟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5~7次,晾干或烘干。

(二)橡胶制品的包装和灭菌

将上述晾干的橡胶制品装入适当的容器中,121℃灭菌30分钟。

四、解剖器械及其他金属用品

(一)新的解剖器械及其他金属用品的洗涤

用洗涤剂洗去油渍,自来水冲洗干净,擦干或温箱中干燥。

(二)用过的解剖器械及其他金属用品的洗涤

用消毒液浸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擦干,再用75%酒精棉擦拭,放温箱中干燥。

(三)解剖器械及其他金属用品的包装和灭菌

分别用纸包扎或置适当容器内,121℃灭菌3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