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64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

电机维修与测试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维修与测试

所属课程名称电机

实验日期2010.10.25-2010.10.29

 

班级自动化班

学号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1)掌握电动机修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2)树立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促进理论学习,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基本要求:

(1)综合运用电路、磁路、数电、模电以及电机学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修理项目。

(2)熟悉电机修理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熟悉电机、变压器的原理、结构、并掌握修理技能,学会对电机、变压器的拆装与调试技能。

(4)熟悉电机修理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实践技能、良好的实践工作习惯。

(7)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实验原理】

1、已知数据

Z1=24(槽数)m1=3(相数)Y=5(节距)

2P=4N=160L=30cm

Φ=0.44mm三相单层链式绕组

2、计算数据

极矩:

τ=Z/2P=6;

每极每项槽数:

Q=Z/2P*m1=2;

槽距角:

a=P*360/Z1=30度;

3、接线分析

(1)、分相

相带

A

Z

B

X

C

Y

槽号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

(2)A相绕组的构成

(2—7)(8—13)(14—19)(20—1)

(3)、A相绕组展开图及接线分析

B、C两相绕阻的首端和U相绕阻的首端依次相差120°和240°电角度,根据槽角距α=30°依次相差四个槽,即B相绕阻的首端在6号槽,C相绕阻首端在10号槽。

B、C两相绕阻的接线方式和U相绕阻的接线方式相同,只是线圈的组成和槽号不同。

 

B相绕组的构成及接线:

 

C相绕组的构成及接线:

 

 

4、下线分析

下线的定位槽:

以上层端部所在的槽作为下线的定位槽,碰着下层端部所在的槽不下线,此槽空着。

下线:

是几,先下的

个线圈首边悬着,末边下入槽中;从

+1个线圈开始,首末边都下入槽中。

【实验环境】

电机工程实践主要是学习如何安装电机、检修故障、以及测试电机的转速和空载时的电压、电流值。

实验过程中主要仪器以及使用方法:

1、万用表

测试接线状况,检查已经连接好的电路是否导通。

将万用表调到蜂鸣档时,红黑表笔与线圈接头相连如发生蜂鸣声说明已导通(万用表装有蜂鸣器可对线路的导通进行提醒).

MF-30指针式万用表面板

2、1000V兆欧表

1000V兆欧表兆欧表工作原理

3、MTL-1电机装置

MTL-1电机装置用于对我们重装的电动机进行空载测试

兆欧表用于测量电动机对地的绝缘电阻及检测电动机是否有漏电现象。

手摇式兆欧表主要由手摇发电机和表头两部分组成。

如图(4),手摇发电机可产生测量用电压,指针式表头可指示出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

表头内的线框上装有两个互成角度的线圈,其中一个线圈的电流直接来自发电机,另一个线圈的电流也是来自发电机,但中间要经过被测物体。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如图(5),其上有三个接线端子:

L、E和G。

L端子接被测物体;E端子接地;G端子为保护环。

在测电动机的对地绝缘电阻时,其导电部位与L端子相接,接地线或设备的外壳、基座等,与E端子相接。

4、划线板

在下线时可用划线板沿着槽口并顺着金属丝的方向轻轻向下划,使金属丝一点一点进入槽口。

划线板

5、压线板

压线板是将已下入槽内的漆包线压实,压平线圈的专用工具。

其形状如下图,一般的压线板的压脚宽度为槽上部宽度减去0.6~0.7cm为宜,压脚尺寸要合适,以便于封合槽口。

当金属丝完全进入槽口后,用压线板使绝缘纸包住金属丝,将压线板压在绝缘纸上沿着槽口向里慢慢推使绝缘纸包住金属丝。

压线板

6、绕线机

绕线机是用来绕制电动机线圈和计数线圈匝数的专用工具.如下图所示:

手摇绕线机电动绕线机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设计】

1、电机拆卸

2、记录维修数据

3、材料准备

①、线圈绕制

②、裁剪槽绝缘和相间绝缘

4、垫槽绝缘、电机下线

5、垫相间绝缘

6、电机接线

7、绕组端部绑扎及造型

8、电机组装

9、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大于20兆欧为合格

10、到测试台对电机进行检测,观察是否能正常运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11、测空载三相电流:

不平衡度小于5%。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步骤:

⑴、将电机的端盖打开拆下定子绕阻;

⑵、查线圈的节距、匝数,测线圈的周长、线径,测槽尺寸;

⑶、绕制线圈、裁剪槽绝缘和相间绝缘;

⑷、垫槽绝缘,电机下线;

⑸、垫相间绝缘,电机接线;

⑹、绕组端部绑扎及造型;

⑺、电机组装;

⑻、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⑼、到测试台对电机进行检测,观察是否能正常运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⑽、测空载三相电流,故障分析及处理。

2、实验记录数据:

序号

(v)

(v)

(v)

(A)

(A)

(A)

1

150.1

149.9

149.5

0.21

0.21

0.21

2

179.8

179.5

179.2

0.25

0.25

0.25

3

210.2

209.6

208.7

0.31

0.31

0.30

4

239.8

240.3

238.0

0.37

0.37

0.36

5

270.9

271.6

269.5

0.47

0.46

0.45

6

300.3

301.8

297.6

0.60

0.58

0.59

【结论】(结果)

1.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为70兆欧,远大于20兆欧,正常

2.空载运行时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

计算:

电机质量合格,必须满足:

经过数据分析电机空载运行时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均小于5%,电机运转正常。

3.故障分析及处理

(1)兆欧表测得的电动机漏电有以下几个可能:

铁槽中绝缘纸没有裹好,导致漏电导线接线出线没包好,导致漏电

线圈绝缘漆被刮掉,导致漏电。

线圈太大,碰到电动机外壳漏电。

(2)接电源时电动机不转有以下几个可能:

绝缘漆没打掉,不通电。

导线接线不良,不通电。

导线断线,不通电。

三相电源线圈接错,不通电。

封盖时,盖未封紧。

木签过高与转子有接触。

(3)在下线时线圈的造型非常重要,否则转子放不进去。

(4)在接线时一定要分清方向,不要接反了。

(5)绝缘纸一定要大小适中不要让绕组碰到绝缘纸,以免影响电机转动。

(6)用划线板划线时一定要顺着线划,以免把线划断。

5、【小结】

在这五天的实践中,我不仅掌握了电机的构造,还亲手制作了电机,从简单的缠线开始,下线,压线,到使电机绝缘,连线,封装,检查是否漏电,直到电机通电转动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动。

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是高兴,当然这和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实践时不小心划破的手,也是值得的.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也使得关系更加融洽了。

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友谊。

最后,感谢老师多天来的指导。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附件:

实验报告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要求与实验指导书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3.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符合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

4.实验原理:

简要说明本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5.实验环境: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6.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7.实验过程(实验中涉及的记录、数据、分析):

写明具体上述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实验过程中的记录、数据和相应的分析。

8.结论(结果):

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做出结论。

9.小结:

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

10.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报告内容,用简练语言给出本次实验报告的评价和价值。

 

注意:

∙实验报告将记入实验成绩;

∙每次实验开始时,交上一次的实验报告,否则将扣除此次实验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