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673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礼仪与和谐社会.docx

礼仪与和谐社会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自古以来便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今天在强调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重温礼仪教育依然应该同步而行。

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

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

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荀子曾讲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这就是说一个不讲礼仪的人,一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件不合礼仪的事,一定很难办成;一个不重视礼仪的国家,一定政局不稳,不得安宁。

因而他强调“礼者,节之准也”,“强国之本”,他认为礼仪是人们言行的准则,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一种高尚的行为如果只有少数人能做,由于它不普遍,所以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明。

但是,一种很普通的,最起码的礼仪,诸如礼貌用语、文明举止、仪表端庄等等,尽管没有传奇式的伟大,却为人人遵守,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那就形成了十分深刻的道德力量。

它虽不光彩夺目,却有着持久而隽永的魅力。

由于一个时期,传统礼仪文化被彻底予以批判,全盘否定了礼仪的积极作用,使得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礼仪感到十分陌生。

而道德伦理和文明礼仪方面教育的欠缺,致使许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伦理和文明礼仪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也有一部分人就根本不重视道德伦理的修养,无视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因而在道德操行方面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在大范围上表现为市场经济发育和健全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水平有大滑坡现象,以及在个体行为上表现为对社会缺乏责任、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私欲膨胀、拜金主义盛行等,进而在社会交往中,缺乏诚信,不能以友善和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人,造成不良的心理障碍,不利于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加强礼仪教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必须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为基本途径,彼此密切配合。

加强对全体公民礼仪教育,正确地认识和继承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对提高其文明礼仪的修养,涵养道德意识,节制贪欲,严格自律,完善道德情操,培养优良气质,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不仅帮助人们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各级领导、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讲文明、讲礼貌;各行各业要改进服务态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各级社会机关、教育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宣传,加强监督,广造舆论,从而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仪道德规范,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使人与人之间达到高度的和谐有序,推动社会礼仪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礼仪文化与和谐社会:

礼仪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和谐文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礼仪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礼仪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礼仪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和谐文化

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它与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相联系,反映着社会文明风尚的程度,既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

它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和”文化思想。

“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形成了繁

多的仪式和在日常生活中区别尊卑等级、协调人际关系的礼节规则,有了内容比较完备的礼仪体系。

透视这浩翰的礼仪体系,无论是做人之道、从业之道、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包含着最为关键的要素,即“和谐”。

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无论是从礼仪文化的本质还是从其发挥的功能来看,以“和”为中心的礼仪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并构成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的形势与社会背景下,礼仪文化建设既要汲取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也要寻求创新性的发展。

赋予礼仪文化以时代内涵

礼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文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礼仪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这一方面取决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时礼仪文化又不断地被总结、提升、传承和发展,反过来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科技、文化、教育都日益趋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礼仪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

古代传统礼仪以“致中和”为主体,推崇仁敬、正义、诚信、辞让、慈孝,在此基础上,新型的礼仪文化更为注重民主与文明。

一般而言,礼仪文化的内容有三个来源:

一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所包含的传统礼仪文化资源;二是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三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现代礼仪文化既要继承中华礼仪传统,同时也要在与其他文明的学习交融中不断推进。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矛盾、价值观冲突、道德失范等问题,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礼仪文化及观念的树立,将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礼仪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创新性地提出了新阶段的礼仪标准与要求,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发扬光大。

多渠道推进公民礼仪教育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当代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体而言,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家庭教育是礼仪文化的启蒙阶段,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将礼仪教育视为少年儿童的必修功课。

孔子就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不学礼,无以立”。

朱熹曾在《童蒙须知》中从礼服冠履、言行步趋、洒扫涓洁、写字读书等方面对儿童礼仪作出过严格规定,明代王阳明也将学习礼仪列为儿童每日的必修课程。

虽然当代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化已不及古代社会繁琐和严格,但礼仪教育仍然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渗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

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从儿童启蒙阶段抓起,将礼仪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规范化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单位以及社区予以引导推进。

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外,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

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礼仪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

——中国古代礼仪与构建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实现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人的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与现实内容。

而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古代礼仪中的精华部分对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时,应当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去发展礼仪文化,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起源和发展,而且也是从由起源不断向前发展的。

研究中国古代礼仪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不妨先从古代礼仪的角度来看一下和谐社会。

一、古代礼仪——和谐社会

1、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传世警句,这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必须相亲相爱、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才能做到“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

历史也证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创“人和”的理想局面,是事业成功、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总之,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而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协调人们之间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即要发挥礼仪的作用。

礼仪作为协调人们交往活动的准则,可以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行为,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礼仪的长期践行,必将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礼仪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礼仪作用的发挥。

2、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

比如,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讲“知和曰常”,墨家提倡“非攻”、“兼爱”,法家主张制定和实施法律以维护社会稳定等。

这些思想虽然带有历史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要发挥今天人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

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强调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值得继承和弘扬。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开拓创新精神。

但市场本身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的腐蚀剂和社会矛盾的催化剂。

如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有效防止市场的负面效应,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就需要礼仪文化的力量来协调和改善

由以上可见礼仪蕴涵于和谐中,也对和谐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现在反过来,让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一下礼仪文化。

二、当前和谐社会——礼仪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而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即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乃至事业成败,对一个家庭的和睦兴旺以及对一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发展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从这几点出发,我们可以找到古代礼仪的相关论述。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在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方面,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司法公正,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然而古代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的却是中国的宗法制。

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而到了现代,古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与发展,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经过改革发展的礼仪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所以说,中国古代礼仪中的一些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起着很大的作用,二者实有联系的。

法制就好像古代人们心中的鬼神,在五行或有形中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说公平正义与古代礼仪的关系,要先从义和礼的关系说起。

孟子说: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孟子·万章下》)这就告诉了我们:

义是通达礼门的必由之路。

舍此无他。

相比较而言礼又是被义奠基的。

所以说义对勾连仁和礼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义被仁奠基而又奠基礼,从仁到义再到礼,由内而外逐步显发。

如果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

由人之安宅(仁)而出,通过人之正路(义),才能找到门(礼)。

这里会带出一个问题。

从字面上看,有人会问:

此礼门是否作为人之安宅的仁之门?

如果是,那么作为人之正路的义又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此门又是何宅之门?

荀子首先使用了“正义”一词。

基本上形成了儒家的正义思想。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篇》)“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不苟篇》)“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正名篇》)“行义以正,事业以成。

”(《赋篇》)在孟子那里,义就是行事之宜。

义之端是人的羞恶之心,只有合宜即和义的问题。

即是说在根源处讲义天生就是正的。

而荀子对着孟子讲,从义的发用流行处着眼。

重点阐发义在现实社会中的显发,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落实。

把礼义连起来讲。

强调社会制度的建构,把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落到实处。

再说正义”(justice)。

其基本义项有:

正义、正当、公平、公正、合法、司法、审判等。

在希腊早期的文献中它主要也是用于人的行为。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著作中都是如此。

然而,在近现代的西方思想家那里,正义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地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当代的公平正义从某种程度上,正是礼仪的又一个表现形式。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这就要求我们团结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形成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实施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重点的诚信建设工程,强化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把每一个身边的人都看成自己的亲人,真诚的对待他们,这就是诚心友爱的基础,也是古代礼仪中的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6、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得不作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常说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

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建设和谐社会应关注生态健康,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

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次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的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

这些方面看,古代礼仪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现在社会的状况是否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呢?

三、当前社会在文明礼仪上的负面表现

中国素以礼仪之帮闻名于世。

尊老爱幼、讲究礼让、待人以诚、相互理解、礼貌待客、尊重妇女、维护民族尊严„„,这些都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礼仪失范的现象。

1、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行为举止缺乏个人修养。

在公共场所举止不文明,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在阅览室、音乐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大声交谈;在社交活动中,言语粗俗,动作粗鲁,不仅使别人受到侮辱,同时也贬低了自己的人格;不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违规,车辆不按道行驶,行人乱穿马路;购物不排队,乘车争先恐后,乱拥乱挤;社会交往中信用缺失,不遵守契约,言而无信,言过其实。

2、在公众服务领域,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一些从事社会服务行业的人员对顾客态度生硬,对顾客不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缺乏应有的热情;也有的服务人员态度过于热情,不考虑顾客的实际需要,向顾客一味推销产品或服务,使顾客处于两难境地;有些服务人员不注意着装的整洁卫生,满身油污,使服务对象产生反感。

在政府机关工作环境,礼仪服务意识薄弱。

有些公务员在正式公务场所不注重仪表,衣着随便,不修边幅,或不分场合,当众修饰整理仪容;有的公务员,中午喝酒喝得面红耳赤,上班时剔着牙签、叼着香烟;有的满嘴黄段子、粗话;在工作中,对服务对象不认真接待,语言不礼貌,“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市民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涉外服务工作中,一些人不尊重对方隐私,询问其个人秘密,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如收入支出、个人状况及信仰政见等等;在参与外事活动时,不讲究自尊自爱,表现得畏惧自卑,丧失了国格和民族尊严。

3、在生活中的礼仪呢,生活礼仪是家庭美德的具体形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可是不赡养公婆,虐待儿童,邻里不和的是也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礼仪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两者还没有完美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加强礼仪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使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礼仪应在和谐中发展,也应在发展中促和谐

首先,要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

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

要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走、文明游览、文明就餐、文明观赏等,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言语、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

这就是从社会礼仪的方面进行修正

其次,要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和创建文明行业、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完善各行各业、各工作岗位的文明礼仪规范。

要针对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抓好党政机关、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等。

生产经营单位,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信用企业、信用单位建设,有效规范人们的职业行为。

从职业礼仪入手使人民在服务中提升起满意度。

再次,要结合家庭美德教育和文明家庭、文明社区评创活动,利用各种节日,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讲究卫生、体态端庄、穿着得体等文明礼仪。

要针对当前生活礼仪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宣传尊老爱幼、礼让友好、团结和睦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进一步建立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和万事兴。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实,我们在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着眼于解决道德规范和礼仪行为中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交通规范、窗口服务、公共卫生、场馆秩序、旅游观赏、校园文明、企业诚信及涉外活动等方面的礼仪宣传和礼仪规范,把各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

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

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