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6756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

2018年秋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二期中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满分:

30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126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

C.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都会减慢

D.淋巴细胞既存在于血浆中,也存在于淋巴液中

2.下列生理活动在生物体内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3.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吕克·蒙塔尼,以表彰他们分别发现了人乳突状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宫颈癌的致癌基因属于病毒致癌因子

B.找到致癌的病原体,有利于研制出相关的防癌疫苗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DNA

D.人类免疫缺陷病简称为HIV,感染后会患AIDS

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种群中幼年个体将逐渐减少

C.若图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量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若环境条件改变,则K值也会发生改变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

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C.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6.科研人员对某湖泊中一个岛屿上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社鼠种群在冬季时,因为天冷,繁殖能力减弱,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社鼠种群在夏季时,因为气候适宜,繁殖能力增强,种群数量增大

C.社鼠种群增大过程中,种群的雌雄性别比例下降,且雌性死亡率低

D.性别比例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

7.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以上。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颁布了多项法规。

以下各种物质哪种与酸雨的形成无关

A.SO2B.NOC.NO2D.CO2

8.0.1mol·L-1Na2CO3和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前后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为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肯定

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

10.常温下,向0.1mol·L-1的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

a<b<c<dB.溶液的导电能力:

a>b>d>c

C.a、b溶液呈酸性D.c、d溶液呈碱性

11.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

①NaOH溶液②水玻璃③Na2S溶液④Na2CO3溶液⑤NH4Cl溶液⑥澄清石灰水⑦浓HNO3⑧浓H2SO4

A.①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⑥⑦⑧D.⑤⑦⑧

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

a为电池的正极,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O2在a电极被氧化D.电流从a电极经用电器流向b电极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

Ba2++H++OH—+SO42—=BaSO4↓+H2O

B.用铜作电极电解硫酸溶液:

2H2O

电解

=

2H2↑+O2↑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ClO—+SO2+H2O=HClO+HSO3—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

Al3++4Na+2H2O=AlO2—+4Na++2H2↑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为多选题,少选得3分,多选错选与不选得0分,全对得6分)

14.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以速度v向螺旋管靠近,下面几种说正确的是

A.螺旋管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B.螺旋管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C.只有磁铁的速度足够大时,螺旋管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D.只有磁铁的磁性足够强时,螺旋管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15.如图所示,三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a、b、c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c车上有一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的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车上没有走动便相对a车静止.此后

A.a、c两车运动速率相同B.三辆车运动速率关系为vc>va>vb

C.a、b两车运动速度相同D.a、c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16.如图所示,在电键S闭合时,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键S断开,极板电量将减小,电压降低

B.电键S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极板间电量减小

C.电键S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极板间电压减小

D.电健S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带电液滴向上运动

17.下列关于电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圆心,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场强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C.取走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后,该点的场强为零

D.正电荷周围的场强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场强大

18.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abc所示.

图中的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粒子的重力,则可以断定

A.粒子受到静电引力B.粒子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C.从a到c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D.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于在a点的速度

19.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线圈的周期为T,转轴

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2Ω,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了60°的感应电流为1A,那么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A

B.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4W

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D.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20.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合金材料圆环粗细均匀,直径PQ左右两侧村在垂直圆环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但方向相反,圆环的电阻为R。

一根长度为d、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MN绕着圆心O以角速度

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金属板MN与圆环始终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MN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B.金属棒MN中电流的有效值为

C.金属棒MN的电功率为

D.金属棒MN旋转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21.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物块从底边长相同、倾角不同的固定斜面最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且下滑到底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斜面光滑,两物块一定同时运动到斜面底端

B.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倾角大的斜面上的物块所受摩擦力冲量大

C.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在两斜面上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D.若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大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卷非选择题(174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全为必做题,本次考试没有选考题;期中22-26为物理题,27-30题为化学题,31-35题为生物题)

22.(6分)甲乙两个同学做有关平抛的实验。

甲同学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图,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分别经过O、a、b三点,方格坐标每一小格边长为10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以O点为坐标原点,向下为y轴正方向,小球水平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则由图示可知:

(1)小球抛出速度________m/s

(2)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以cm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_

(3)图a所示为乙同学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做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水平部分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53°,实验获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F-x图象,则由图可求得小球的质量m=______kg,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半径R=___m.(已知sin53°=0.8,cos53°=0.6,g=10m/s2)

23.(9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

”的字样,某同学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动率,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

A.电流表头G(

,内阻为

)B.电流表A(

,内阻约为

C.电阻箱(

)D.滑动变阻器R(

)E.学生电源(直流

,内阻不计)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

的电压表,则应该将表头与电阻箱_____(填“并联”或“串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______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请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4)该小组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若将2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

.内阻为

的电源组成闭合回路,每个小灯泡的功率约为___________W(保留两位小数)。

 

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导轨间距d=0.5m,所接电源的电动势E=2.0V,内阻r=0.2Ω,定值电阻R1=1.6Ω,金属棒的电阻R2=0.2Ω,与平行导轨垂直,其余电阻不计,金属棒处于磁感应强度B=2.0T、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0角的匀强磁场中。

在接通电路后金属棒保持静止,求:

①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

②若棒的质量m=90g,此时导轨对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分别是多大(sin530=0.8,cos530=0.6)

 

25.(15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6kg,电量q=+2.0c的微粒,由静止开始出发,加速电压U加=105V,带电微粒垂直进入偏转电场中,板长l=20cm,两板间距离d=4cm,两板间偏转电压U偏=4×103V(不计重力),试求:

(1)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侧移是多少?

(2)全过程中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为多少?

(3)若在偏转电场右侧距离为S=20cm处,放一竖直荧光屏,则带电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距中心O的距离?

 

26.(2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绝缘斜面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

,在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绝缘弹性挡板。

质量m=0.2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与挡板相碰撞后以碰前的速率返回。

已知斜面的高度h=0.24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滑块带电量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求: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被挡板弹回能够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14分)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

常见的滴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滴定等等。

(1)酸碱中和滴定——用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酚酞作指示剂),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5.01

2

25.00

1.56

26.56

3

25.00

0.21

25.20

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2)氧化还原滴定——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注:

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将Na2S2O5全部转化成SO2;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

I2+SO2+2H2O

2HI+H2SO4

①滴定时,I2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酸”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溶液时,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保持30s不变。

②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所测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_________g/L。

③下列情形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滴定持续时间稍长,溶液中部分HI被空气氧化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盛装标准I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浅黄

砖红

Ksp

1.77×10-10

5.35×10-13

1.21×10-16

1.12×10-12

1.0×10-12

A.NaClB.NaBrC.NaCND.Na2CrO4

28.(15分)I.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K2FeO4常用做高效水处理剂,其两种作用分别是_____。

(2)制备K2FeO4可以采用湿式氧化法,流程如图:

己知:

①温度较低时,Cl2通入KOH溶液生成次氯酸盐;温度较高时,Cl2通入KOH溶液生成氯酸盐;②Fe(NO3)3溶液与KClO溶液在强碱性环境中生成K2Fe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生产工艺应在_____(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②写出产生K2Fe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室模拟工业电解法制取K2FeO4,装置如图.

①此装置中电源的负极是______(填“a”或“b”).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II.常温下,如果取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填“>”、“<”或“=”)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29.(14分)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硬币材料分别为:

1元硬币为铜芯镀镍合金,5角硬币为铜芯镀铜合金,1角硬币为硬铝合金.请回答:

(题目中的百分含量均为质量分数)

(1)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________(填物质类别名称).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分别盛放足量的溶液,电极及溶液如下表所示:

电极

a

b

c

d

e

f

石墨

石墨

溶液

NaCl溶液

CuSO4溶液

CuSO4溶液

通电后电极a上可产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①上述装置中M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 极(填“正”或“负”),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②若在钢币上镀铜,应选择_________烧杯(填“乙”或“丙”),当电极a上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0mL时,理论上可在电极________ (填字母)上镀铜________ g.

(3)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nH2O,含少量的氧化铁和石英等杂质)为原料生产铝.为除去铝土矿样品中氧化铁和石英杂质,要将粉碎、筛选后的铝土矿样品溶解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

(4)已知硬铝中含Cu:

2.2%~5%、Mg:

0.2%~3%、Mn:

0.3%~1.5%、Si:

0.5%,其余是Al.1角硬币单枚质量为2.20克,若想制得1角硬币1百万枚,理论上至少需要含Al2O390%的铝土矿约________ 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30.(15分)

(1)把0.2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X(g)+5Y(g)=nZ(g)+6W(g);2min末生成0.3molW。

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计算:

①2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mol/(L·min)

②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

2SO3。

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减少20%,计算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l)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的A的同时生成4nmol的C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31.(12分)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甲图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乙图所示结果。

(本题中涉及到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____,c表示的调节效应是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甲图的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乙图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图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写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茎的伸长生长可能是GA促进了细胞壁的伸展性。

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乙图中C组和D组之间。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

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33.(10分)图甲是测定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变化示意图,图乙为神经元间某种联系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丙表示图乙中的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测量的是神经纤维在__________时的膜内外电位差。

(2)图乙中有______个突触,其中①中含有的物质释放后可以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

②是轴突1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其形成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

(3)刺激轴突1后,兴奋传递到神经元3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的是_____。

A.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B.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比较图丙中的两条曲线,与曲线A相比,在曲线B所示情况下,由于轴突2的兴奋使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导致神经元3______。

34.(10分)2016年6月,英国科学家揭示了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的机理,又向肥胖症的治疗迈进了一步。

如图为肥胖症发生机理的部分示意图(“+”表示增强),请冋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肠道中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增多,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细胞会分泌_________作用于胃黏膜分泌细胞,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的产生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又会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

胃饥饿素产生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效应器是___________。

(2)胃饥饿素的分泌还可使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兴奋,动物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同时还可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从而引起肥胖。

(3)副交感神经兴奋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产生,从而引起血糖含量_______,进入脂肪细胞内的葡萄糖可________,进一步导致肥胖,该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5.(10分)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1)冬泳时,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冷水剌激,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继而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引起汗腺分泌减少,_____________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