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765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docx

世界地理概况学习教案doc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世界海陆分布面积

世界海陆分布:

陆地29%1。

49亿平方千米,海洋71%3.61亿平方千米

 

(二)七大洲—六大陆

1、概念:

大陆:

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2、七大洲面积与分布:

大洲面积:

万平方千米

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分布:

分布在东半球亚非欧洲在西半球南北美洲跨东西半球南极洲

全部在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地跨南北半球亚非大洋洲南美洲

界线:

亚、欧: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

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

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

德雷克海峡

欧、非: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俄罗斯、美国、埃及、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

3、七大洲的海陆轮廓特点:

亚洲:

较完整,缺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内海,东部、东南部多半岛、岛屿非洲:

北宽南窄,海岸平直,半岛、岛屿不多欧洲:

海岸线最曲折,多内海、半岛、岛屿

北美:

北宽南窄,北部、东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南美:

北宽南窄,海岸线较平直,大陆西南部海岸线曲折

大洋州:

海岸线较平直,东北部有大堡礁

南极洲:

半岛、海湾不多

(三)四大洋

1、概念:

大洋:

世界海洋的主体部分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

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域

2、四大洋特点:

面积

半球

位置

重要界线

太平洋

第一大洋

跨东西半球

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

平方千米

17860万

南美洲、南极洲之间

巴拿马运河、

大西洋

第二大洋

西半球

欧洲、非洲、北美洲、

德雷克海峡、巴拿马运

 

1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9160

南美洲、南极洲之间

河、丹麦海峡

印度洋

第三大洋

东半球

亚洲、非洲、大洋洲、

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

7610

南极洲之间

河、曼德海峡

北冰洋

最小的洋

北半球

亚洲、欧洲、北美洲环

白令海峡、丹麦海峡

1470

 

太平洋:

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

呈“S”形

 

印度洋:

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

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如何描述海峡、运河地理位置重要性

 

描述位置:

在哪儿?

连接的水域;

 

说明重要性:

 

1.交通地位——捷径、唯一通道、必经之地、咽喉要道、交通要道、缩短航程

 

2.战略地位——联系几洲、几洋,交汇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

二、世界地形

(一)陆地地形及基本特征

1、概念

地形是指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

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2、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海拔

著名地形区

坡度

地表起伏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

平坦开阔,起伏较

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边缘较陡顶部开阔平缓

米以上

山地一般海拔在500

米以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

坡度较陡地面起伏大

山、科迪勒拉山系

 

2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丘陵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中国东南丘陵坡度和缓起伏较小

 

 

盆地周围被山岭或高原环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较陡边缘起伏大,中间

 

绕峻地势低平

(二)海底地形及基本特征

大陆架:

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m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

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渔场、石油

深海锰结核

 

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生长边界

(三)各大洲地形特点:

 

主要地形:

参看地图册标注:

大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1)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

(2)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主要地形:

8大高原: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小亚细亚高原、伊朗高原

亚洲

8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恒河、印度河、美索不达米亚、图兰、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8条山脉:

喜玛拉雅、昆仑、天山、阿尔泰、兴都库什、大兴安岭、乌拉尔、大

高加索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地面地伏不大;

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⑶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主要地形:

非洲

3大高原:

埃塞俄比亚、东非、南非

2条山脉:

德拉肯斯、阿特拉斯、1个山峰:

乞力马扎罗(最高峰)

1大盆地:

刚果1大沙漠:

撒哈拉1大裂谷:

东非裂谷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欧洲

主要地形:

3大平原:

东欧、中欧、西欧

2大山脉:

阿尔卑斯、斯堪的那维亚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厄尔布鲁士山最高峰)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

北美洲

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3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主要地形:

2条三脉:

科迪勒拉山系、阿巴拉契亚山脉(最高峰:

麦金利山)

2大高原:

墨西哥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大高原

1大平原:

中部平原包括密西西比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主要地形:

3大平原:

奥里诺科、亚马孙、拉普拉塔

南美洲

3

大高原:

圭亚那、巴西、巴塔哥尼亚

1

条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空加瓜山

⑴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

大洋洲

原,西部为高地

主要地形:

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维多利亚沙漠、西部高原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

南极洲

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南极高原、文森山)

(四)地形成因:

地形的形成受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

地壳引动(挤压和张裂)

叙述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外力作用形成地貌:

5大外力作用,地貌形成主要有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搬运作用不形成地貌,是参与的过程。

风化地貌比较少命题。

花岗岩球状风化(物理风化—热胀冷缩)

 

4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5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三、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1、气温:

.影响气温的因素:

(1)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纬度:

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②大气环流/大气自身条件:

气流来向对气温的影响

(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下垫面(海陆分布、洋流、地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海陆分布:

(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

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

热冬季寒冷。

洋流:

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

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山脉的走向

植被:

主要指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

此外冰雪的反射率

水文: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④人类活动:

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另外:

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①锋面活动:

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

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暖锋相反。

②天气状况:

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③季风④西风

(2)等温线判读:

等值线共同特点:

一看是什么线(根据单位和图例题意);二看数值怎么变(标好大小);

三根据等值距补标等值线数值;

四看等值线分布规律(陆地上闭合弯曲地形原因、海洋弯曲洋流原因,海陆弯曲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原因,纬线方向延伸纬度原因,海岸线延伸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原因。

五看数值大小(相邻等值线数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值距,闭合内部数值大于大的,小于

小的;弯曲凸向高值数值低,凸向低值数值高(同纬或同一水平水平面两点比较)

等温线判读: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高高低低):

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

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6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4.分析数值特征:

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

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一些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

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

 

半球。

南南北北规律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

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

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

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处等温线向高纬凸

 

出,气温低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

等值线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大陆等温线向北,太阳直射在北半球(7月);大陆等温

 

线向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1月);

4、判断寒、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

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

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

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④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

⑤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

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

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若等温线在海岸附近弯曲,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成南北走向,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在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

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

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

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

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

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

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

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7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盆地(谷地、洼地)地形:

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

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

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

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3)分布特点:

时间变化:

日变化:

一日最高气温在14点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气温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

空间分布: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稀疏,北

半球密集

③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

向低纬弯曲,表明陆地气

温高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④受地形影响,陆地等温

线曲折复杂;海洋沿海等

温线受洋流影响弯曲明

显。

⑤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北

非沙漠,最低温出现在西

伯利亚北部;世界最低温出现在南极

2、降水:

(1)降水类型:

降水类型成因

降水特征

分布

对流雨

近地面湿热空气受热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的雷暴雨

地形雨

空气受地形阻挡暖湿空气抬升

强度较大、有雨影区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爬升

强度小、历时长、范围

中高纬地区我国夏季东部地区降水

温带气旋

广

台风雨

低气压中心气流旋转上升

强度很大、历时短、范

热带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我国东部沿海

热带气旋

围较小

(2)影响因素:

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

——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

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

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大气环

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其中低压带控制地

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季风环

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锋面:

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8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4)、洋流:

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

用。

例如,澳大利亚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的广大地区,除副高控制外,还受信风和西

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再如,英国和挪威的海港终年不冻就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

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

(3)等降水量线判读:

①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②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③判断地形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④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

⑤判断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且暖流对大气底部有加热作用,易使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低,且寒流对大气底部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产生对流,降水偏少

⑥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亚热带大陆东岸受季风或来自海洋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更多。

 

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⑦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

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4)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最多,由赤道向两极总体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④南北两极地区降水少

⑤世界“雨极”为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为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9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二)气候类型判读及其成因、特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带性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非地带性因素:

特殊气候分布:

地形、风、洋流

(三)各大洲气候特点:

洲名主要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经纬度位置的影响:

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10°至北纬80°

 

之间,跨了寒、温、热三带,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

 

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海远气候干旱。

 

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

 

亚洲各地差异很大)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②季风气候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①干燥少雨,干旱面积广(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

 

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

 

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

非洲

②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

 

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

 

③气候类型南北呈带状对称分布(赤道的位置、地形的单一、海岸的平直)

①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②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

欧洲

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

 

③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

 

10

人大附中高二世界地理学案之世界概况

 

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

 

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

 

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

北美洲

②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

 

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③中部平原大陆性气候显著,西部气候受山脉影响狭长分布

 

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

 

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

 

②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

南美洲

占优势。

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

 

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

 

寒带气候)

 

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大,西岸寒流加大干旱程度)

大洋洲

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

 

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烈风、暴雪和酷寒干燥的极地气候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