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79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修养”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

“修养”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贯之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各家各派当中,都有很多关于“修养”的讨论,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和佛家当中也有很多关于“修养”的思想。

不仅如此,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有关“修养”的理论非常丰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甚至阴阳家,里面都包含有关“修养”的思想。

所以,“修养”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每一派单独所倡导的理念,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学问共同贯穿的一种基本思想。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修养问题?

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总是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修养不好,一方面他自身活得不会很幸福,在成功的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的坎坷和曲折,他可能接受不了来自于外部的挑战;另外一方面,对别人可能也会带来伤害和负面的影响。

我们今天想先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这个题目当中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学”,第二个是“修养”,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含义。

一、何谓“国学”?

既然我们讲国学,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

“国学”严格说来,古代的中国人是不把自己的学问称之为“国学”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学问是为一切可能意义上的人服务的,不是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服务。

国人的国家观念跟今天也不一样。

学问是为全天下服务的,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决定了古人没有“国学”这个概念。

不使用“国学”这个术语,就好比今天的英国人不会把流动力学称之为“英国学”,德国人不会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之为“德国学”,更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德国学”,因为它本身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是为哪个民族服务的。

(一)“国学”概念的形成

它的研究方法也是普世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民族性和特殊性。

古人也是这种观念,中国人也是这种观念。

但是,为什么后来形成了“国学”这个概念呢?

这是因为甲午战败以后,很多中国人到日本,首先在日本学到了“国学”概念。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深深感受到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强调日本的民族性,所以,把自己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部分称之为“国学”,这种“国学”概念是带有强烈的日本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在里面。

中国人把日本人建立起来的“国学”概念挪运到中国,二十世纪初开始被中国人广泛地接收。

“国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问,也就是中国人学问的研究方法,人们发现它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称之为“国学”。

所谓“国学”,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或者是研究中国固有学术的学问。

胡适甚至把“国学”称之为旧学或者国固学。

(二)“国学”的几种概念

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有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呢?

应该是没有的。

究竟什么是国学?

有点说不清楚。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人们所使用的“国学”概念,它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有几种不同意义上的“国学”概念。

1.泛指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个是把“国学”理解为泛泛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学”跟我们过去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同义词。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气功、太极,有京剧、黄梅戏,有书法,所有这些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的范畴。

这样一种“国学”的范畴是具有泛泛而谈的意义,过于广泛。

学者一般不将这个意义看作是“国学”概念。

但是在民间和社会上,这种使用方法是存在的。

2.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

另一个现在影响最大的“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是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

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过去传统学术思想的主体(其主要成份是儒道释)这样一种观念,把“国学”理解为是有这三家学问构成的整体。

但是这个理解也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远远不限于这三家。

3.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除了这两种不同的“国学”概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一种相对比较狭义的,或者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为重心的学术思想,同时把诸子百家的学问,当成是依附于儒家思想,或者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它们构成了一种边缘的学术思想的整体。

有这么几种观点,比如马一浮,他认为“国学”就是以六艺或者经学为核心的学问,甚至可以说国学就是六艺之学。

这是马一浮先生的说法。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也就是说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

子学包括诸子百家在内,小学是指文献考据和考证为内容的学术思想。

方克力先生总结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四部及其相关的学问。

其“国学”概念是在章太炎先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钱穆先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整个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都包括在内,包括先秦的诸子之学、汉代以后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南北朝到隋唐的佛学,以及清代的考据学,诸如此类,统统属于“国学”。

这样的理念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国学”的,不是以哪一家、哪一派作为中心,凡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的思想体系、思想学说称之为国学。

这一种“国学”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国学”这个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其中第三个理解相对更狭义一点,是以儒学为线索,或者说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学术思想潮流为线索来理解国学的概念。

这是国学的问题。

二、何谓“修养”?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地讲一下“修养”的概念,我们今天讲“修养”,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修养”?

(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修养”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巨著当中是什么意思?

严格说来,“修养”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巨著当中并没有直接出现。

古人所使用的是跟“修养”这个词含义相近的一些概念,比如以“修”打头的概念,有“修身”、“修己”;以“养”打头的“养生”、“养性”、“养气”、“养勇”。

以“修”打头和以“养”打头各有一系列相关的术语,后人认为这两种术语的含义有相通之处,都是指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培养。

但具体来说,“修”和“养”的含义还是有所区别的。

1.“修”的含义

首先,这个“修”,我们知道,下面有三撇,如果仔细观察繁体字,可以发现,繁体字当中有很多跟发须有关的字有三撇的,比如说胡须的“须”,头发的“发”,还有一些其他的汉字,都有三撇。

“三撇”在甲骨文里,据我的理解应当是指头发或者说发须之类的东西。

修理的“修”,严格说来是一个形声字,其中三撇的部分是指它的含义,跟发须有关。

去掉三撇剩下来的部分,原来的写法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应当代表“修”这个字的读音。

所以,“修”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应当是说头发梳理的很整理的样子,这是“修”字的本意。

2.“养”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看“养”这个字,“养”的繁体字,大家仔细观察,上面是个“羊”,今年是羊年,骏马羚羊的羊,下面是食物的“食”。

根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说法,“养”这个字是从食,羊声,上面的“羊”是代表它的读音,下面的“食”代表它的含义,所以“养”的本意是以食物来供养。

这也是一个形声字。

3.“修”和“养”的区别

“修”和“养”这两个字的含义应当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修”代表一种强制性的或者说人为刻意的、带有一定造作性质的努力。

就像我的头发很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标准,一次性的、强行地把它梳理整齐,而不需要去尊重头发本身的意愿,头发本身完全受我们支配和控制。

这是“修”,是一种强制性、人为的,完全按照主观标准来改变一个对象。

“养”是有所区别,“养”是强调一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和成长的法则来改变一个对象。

就好比说,你家里如果养了一棵盆景,一棵小树,你发现这棵树长歪了,它的树干扭曲了,你想让它长直,强行把它扳直是不行的,因为它可能断掉;你可以通过调整这棵树的方位,或者改变阳光射入的角度等一系列方法,通过缓慢地引导、诱导的方法来改变它,不能够强行去改变它,你要改变它,就得尊重它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法则。

尊重一个对象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改变一个对象,可以理解为就是“养”。

4.“修养”的含义

“修”和“养”都是对对象的一种改变,但改变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把“修”和“养”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术语来理解,所谓的“修养”,是指对人的改变,既包括强制性的、人为的改变,也包括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和理解我们自身生命成长的法则、规律来改变自己。

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是对人改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这是“修养”的本意。

我们现在讲这个“修养”,身心修养的“修养”,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修养的问题呢?

我想谈两个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概念。

(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刚才我们只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修”和“养”两者的区别。

现在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修养”。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儒家经典《大学》,也就是后来“四书五经”里面的第一本书,“四书”的第一本书《大学》,是以修养、修身为核心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修身的不朽经典。

这本书里面曾经引用《诗经》当中的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君子修身养性的过程。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对这句话有一个发挥,说“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

”朱熹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说,所谓修养或者修身,就是好比是工匠加工玉石,一块玉石从矿山上采回来,你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卖出一个好价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

首先,你要用刀和锯把它锯成你想要的一个形状,把它雕琢成你想要的形状,就好比是切和磋;有了切和磋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要对它进行反复地打磨,让它散发出光泽,让它熠熠生辉,让它精美无比,就好比是琢和磨。

严格说来,“切”、“磋”、“琢”“磨”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加工玉石或者是加工一个对象的过程和方法。

朱熹想要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

“修身”就好比工匠加工玉石一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修理,修理和打磨的功夫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是儒家经典《大学》和朱熹所解释出来的“修养”的含义。

2.“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在他的一篇文章《修身篇》里也谈到了“修身”的含义,即“治气养心之术”。

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修身”或者“修身养性”的另外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和前面朱熹的解读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荀子强调的“修身”或者说“修养”,包括“治气”和“养心”两个方面。

“治气”是指一个人的气需要改变,有的人气质比较刚,有的人气质比较柔弱,需要自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养心”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需要反复地去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养心”同时也指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得到营养。

不然,人在心力枯竭、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有好的生活的,也可以说是系幸福指数很差。

这是从“治气”和“养心”两个角度来理解“修身”或者“修养”的问题。

三、“修养”的必要性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修身”或者说“修养”的必要性究竟有哪些?

我认为,其必要性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气质之偏

第一个方面,我称之为是气质之偏。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从童年时代起,或者说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受到父母的遗传;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环境当中成长,会养成自己的性格特点。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区别,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可能都有自己的片面之处。

“气质”是指,有的人性格很急躁,有的人性格很缓慢,有的人更在乎金钱,有的人更在乎人际关系。

总之,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或者说考虑问题的偏好、癖好有所不同,而这种癖好或者偏好很可能是有片面性的,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负面影响。

所以,修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要治气。

用荀子的话来讲,这是“气质之偏”的问题。

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幼年时期的生长环境所导致的。

(二)心理疾病

我觉得第二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是有心理疾病的。

所谓“心理疾病”,就是人的心理不健康。

我看到过一个调查,说中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其比例在16%左右;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严重的人占20%到25%左右。

2005年,全国几大网络媒体联合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职场员工有25%左右的都有相当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困扰人类的最大问题之一。

现在,我们中国一年自杀的大概至少有60万人以上,中国的平均自杀率是全球平均自杀率的3倍左右。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自杀?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特别是患有抑郁症。

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应当从它的来龙去脉上去诊治,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心理世界出了问题。

虽然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标准来看,世界上心理百分之百健康的人几乎没有,即使再正常的人,心理健康也有出现偏差或者问题的时候,但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可能还是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所致。

比如,我们童年时代所经历的一些事件,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创伤,长期挥之不去;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施加给我们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过于强大的压力,在我们心理留下了伤痕;个人情感上的失败、事业上的失败、学业上的打击,在我们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所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修养,如果就其养心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让人的心理从有病的状态得到滋养,让本来不健康的心理得到正能量。

这就是所谓的“养心之道”。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自己的任务,认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识自己心理疾病的根源在哪里?

虽然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心理世界背后的矛盾问题或者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或者如果我们愿意彻底地冷静下来,面对自我和反省,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疾病,还是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实际上,虽然现在有心理医师、精神分析师等专家帮助人们克服心理疾病,但是最好的心理医师应该是自己。

因为很多患者都在误导心理医师,心理医师面对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有时恰恰是人们不愿意面对自己,即使在大夫面前也不愿意彻底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让大夫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没有办法给他治病。

假如我们有足够的自我分析能力,就能够引导和调治自己的心理疾病,那么,不需要依靠心理医师,我们也能够找到医治自己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

这也是古人所讲的“养心之道”。

所以,这是修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生存环境

我认为,需要修养的第三个理由是生存环境。

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竞争是无比的激烈,外部的压力也是无比的强大。

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对于人生的很多事情还来不及想清楚,就已经不得不盲目地投身其中,甚至我们在几十年来都没有把很多问题想清楚的情况下,就已经匆匆忙忙地度过了。

说是我们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罢,性格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人生选择当中的一些问题也罢,我们本来应当可以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但是由于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反省、来不及自我调整,在强大的外部压力面前、在过于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会潮流面前,我们被淹没了。

在这种被淹没的情况下,我们的一生都活得很茫然。

所以,修养的重要性就是,让我们暂时放慢自己的脚步;让我们在非常忙碌和匆忙的环境当中安静下来,好好地去面对自己;让我们在泰山压顶般的挑战和压力面前,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面对自己、反省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之所以需要修养,与今天生存的过于浮躁、过于急迫、过于功利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非常强大的压力,不得不随着时代的车轮快速地行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所谓的“修养”也就无从谈起。

“修养”无从谈起,很可能做事的时候就乱了分寸,一错再错,甚至有时候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这是我们需要“修养”的第三个重要的理由或者说原因。

(四)贪婪之心

第四个重要的理由或者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人的贪婪之心。

我们之所以修身、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认识人心的贪婪,认识我们自己在多年的成长道路上,可能由于疏忽,可能由于麻痹,可能由于环境的误导,对自己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己人心的贪婪认识不足。

人总是有贪心的,在生活和工作的中,在需要自己做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贪婪之心就会暴露出来。

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他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屡见不鲜。

修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是所谓的“自省”,所谓的“慎独”。

自省也罢、慎独也罢,都是让我们对自己人性当中那些丑陋的东西、肮脏的东西、不光彩的东西、贪婪的本性有非常清醒地认识。

我们认识了自己人心的贪婪、丑陋、堕落,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因为我们的人性弱点在其他人身上同样暴露出来。

比如,你开车的时候,看到别人跟你抢道,你可能很生气,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有时候也会去跟别人抢道,无论是你抢别人的道,还是别人抢你的道,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都体现出人性的共同的本性,那就是贪婪。

假如我们知道,别人跟我抢是因为人性的弱点,这在自己身上也同样存在,可能我们的心态会稍微平和一点,不会那么生气。

假如我们对人性堕落、丑陋的东西看得更深刻一点,那么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可能会更加清醒、更加理智地去面对他,不至于情绪化、非理性地起冲动起来,或者走上不光明正大的小人之道。

“修身”或者说修养有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是因为我们人性在气质上有偏颇,可能是由于天生的因素或从小生长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气质之偏;第二,可能是因为我们心理世界的一些不健康问题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潜意识、下意识当中隐含着的某些疾病、某些问题不被我们所清醒地认识,但实际上,它在深深地决定和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心理疾病治理的需要是我们修养或修身的第二个重要理由;第三个重要理由,是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压力太大、节奏太快,对我们的影响太强,如果我们不能够修身或者修养,很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去面对来自于环境的挑战和压力;第四,是人性需要我们去认识,特别是人性的丑陋、阴暗、贪婪,我们要不断地去认识,只有深刻地认识了人性、丑陋与贪婪,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才能更好地应付和他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

这是我们讲的“修养”或者“修身”的理由,古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说法和理论。

比如儒家经典《大学》当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天子,无论你这一辈子打算做一个轰轰烈烈、功成名就之人,还是只打算做一个平常普通的百姓,都需要修身、都需要修养,因为这是决定我们人生是否活得幸福、精神是否保持健康、生命是否实现自身意义与价值的前提条件。

所以,都要以“修身”为本。

四、“修身”八条目

《大学》提出“修身”的八个条目。

我们下面就简单地讲一下“修身”的方法问题。

前面是讲修身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含义。

那么,修身的这些方法或者具体的内容或步骤,在儒家经典《大学》当中提出了所谓有名的“修身”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方面,怎么来理解呢?

(一)外王

我们首先简单地熟悉一下这八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人们一般认为,从格物、致知一直到修身这五个条目,借鉴于内慎,所谓“内慎”,就是内心世界的自我完善。

“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所谓“外王”是在外部世界取得了公认的成就或者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好评。

外王的“王”字,按照汉代学者董仲舒等人的解释,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所以“王”贯通天、地、人。

这个“王”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称王、称霸的“王”,国王的“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孟子讲所谓的“王道”“王阵”,都是从贯通天、地、人这个角度来理解。

什么叫做“贯通天、地、人”?

即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会引起天怒人怨。

比如,现在很多坑蒙拐骗的行为,虽然没有被有关司法机关管理部门惩罚,虽然他发了大财,但是惹得天怒人怨,这就叫不能够“贯通天、地、人”。

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不仅让自己得到了幸福和快乐,也让全世界或者说所有跟你行为有关的那些人和对象能够从中受益,就是“贯通天、地、人”。

这就是“外王”。

“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当于外王。

(二)内慎

“格、致、诚、正、修”相当于内慎。

“格、致、诚、正、修”什么意思呢?

“格”是格物,格物是研究事物;“致知”中的“知”就是智慧的“智”,它是一个通假字,指获取智慧;“诚意”是说自己在意念上、在动机上的一种诚实、实在;“正心”是端正自己的心态。

这五个条目从格一直到修,实际都是在讲“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也可以拉入到广义的“修身”的范畴之内。

这是《大学》用八个方面来讲的修身的含义,也可以说是修养的含义。

这八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从低到高,但是这个从低到高,不一定是指时间上的先后,而是指一种逻辑上的层次关系,层层递进的概念。

如果把它理解为时间上机械的从前到后的关系,那是不对的。

王阳明就说过,“八条目者一条目也。

”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条目,什么条目呢?

就是“修身”,或者说“修养”。

用王阳明的话也可以理解为“知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这样来理解也可以的。

五、“修养”的九大范畴

我曾经也在《儒家修身九讲》这么一本小书当中,讲到“修身”的九个方面,我在这本书里,把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的思想,结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从九个方面加以探讨。

绝对不是说我讲的这九个方面足以充分地概括古人有关“修身”或者“修养”思想的全部,主要是基于我自己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认为这九个方面比较重要,或者说对我们现代人尤其重要。

古人有关“修养”的思想,还有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甚至对现代人也同样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可能没有全面地去概括。

我讲的这九个方面,包括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

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九个方面的含义。

(一)守静

第一个方面是守静,古人认为人的修养问题,首要的一条是要恪守内心的平静,人的心理就好比是一潭浑浊的水,如果长期得不到安定,在浑浊状态下,它是不可能透明、不可能照见万物的。

同样,人心如果不能安定下来,也照不进万物、照不进自己,那么,人在这样一种浑浊不堪的心态之下,不仅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缺乏对自己的清醒把握。

诸葛亮曾经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为什么非宁静无以致远呢?

因为人心静不下来的话,就不可能保持高度的清醒和理智,就不能够致远,不能够走得更长远。

1.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

我们现在发现,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从先秦一直到明清时期都非常重视守静的功夫。

除了诸葛亮的例子,到宋代以后,学者们在静养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心力,也可以说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功夫,不仅仅佛家和道家花大量的时间去静坐,儒家学者也提出“半日读书,半日打坐”。

宋代学者陈怡和朱熹等人都对“静坐”非常重视,王阳明也非常重视“静坐”这个问题。

可以说古代的士大夫们,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儒家士大夫们在“静坐”方面投入的功夫,超出了我们今人的想像。

朱熹和他的老师李延平在一起静坐的时候,有时候,师徒二人终日相对不发一语。

曾国藩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近代史上忠信名丞之一,清朝末年的大学者,他曾在自己日记里写道,“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

”不管多么的繁忙,要保持半个时辰,相当于今天一个小时的静坐和静养的时间。

近代学者包括钱穆先生、梁漱溟先生、郭沫若先生也都有非常丰富的静坐和静养方面的功夫和体验。

我们今人在修养方面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缺乏或者不懂得守静的重要性。

2.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我在清华大学开《儒家经典导读》这门课,每次上课前,让所有学生跟我一起集体静坐5分钟时间。

结果发现,一学期课程下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作业里面,都或多或少地讨论到“静坐”。

在课程的网上自由讨论区里面,也有一半以上的帖子都是有关于“静坐”的。

一学期课程文章里面,写得最精彩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讨论“静坐”的问题。

这让我感觉非常惊讶。

我每个星期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加在一起是90分钟,去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