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8327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各种钳子;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夹子;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切刀、剪刀。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各种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

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坚固不容易变形、拆装方便。

8、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行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9、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0、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原因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1、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

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第三单元能量

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4、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有机械能。

燃料、食物、化学物质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10、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能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11、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2、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13、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4、水能、风能、化学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源于太阳。

15、新能源有地热、风能、水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实验题:

1、奥斯特实验: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2、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实验:

线圈立着放,指南针越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越大。

3、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铁钉、导线、电池。

4、检验电磁铁的南北极: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指南针检验。

在电磁铁通电的情况下,铁钉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发生相斥或相吸的现象,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并能测出它的南北极,运用的原理是异极相吸,同极相斥。

5、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6、设计实验。

桌上的实验材料有电池、电池盒、粗细不同的导线、大小不一的铁钉、大头针,请你利用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检验电磁铁的磁力与_______关系的研究计划。

①、你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50种

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身体中有脊椎,构造比较复杂。

5、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7、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9、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

1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填空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4、杠杆尺平衡条件:

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

5、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运用的是杠杆的原理。

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7、制作杆秤:

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8、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9、轮轴的作用:

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0、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用力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滑轮组用多少力,要看动滑轮身上有几段绳子,那提升该物体就用了几分之一的力。

1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坡度90?

,用力最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3、(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4、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15、“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说这句话的人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

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

16、我们的手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臂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17、在小个子战胜大个子的游戏中,小个子是用力点,在小个子一方的同学相当于动滑轮,小个子对方的同学相当于定滑轮。

游戏中我们发现,小个子轻轻一拉,两位同学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两个大个子再使劲也拉不开,对方的同学最费力。

随着绳子绕在棒上的圈数越多,小个子所付出的拉力越来越小,说明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18、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 用

滑轮

动滑轮

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

不省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楼梯

20、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轮轴

二、探究实验

1、斜面是否有省力作用?

猜测: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可搭建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重物

实验步骤:

1、搭建斜面;

2、把重物挂在测力计下竖直提起,记录测力计的读数;做三次,取平均数;

3、把重物放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

做三次,取平均数。

4、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2、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一样吗?

猜测:

不同的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材料:

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测力计、重物

实验步骤:

1、搭建斜面;

2、把实验板展开,成为一个高度不变,坡度可改变的斜面。

用坡度较小的斜面,把测力计                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再加大坡度,把测力计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每个实验做三次,记录每次实验数据。

3、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3、研究轮与轴之间的秘密

实验材料:

一个大轮、一个小轮、一根长线、几个钩码

实验方法:

将大轮和小轮套在同一根轴上,用一根线同时栓在大轮和小轮上,在线的两头依次挂上钩码使轮平衡

看到的现象:

大轮挂的少,小轮挂的多

得到结论:

用大轮带动小轮省力,用小轮带动大轮费力

4、研究动滑轮的实验

实验材料:

测力计、钩码、滑轮、线

实验方法:

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钩码看有多少牛顿,做好记录。

将线一端固定后,另一端通过钩着钩码的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拉看有多少牛顿,做好记录,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

通过动滑轮提钩码比直接提起所用的力要少一倍

得到结论: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

三、找一找(找出下图中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并在图中标出)

 

                                    

 

四、在杠杆尺的右边画上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五、给滑轮组画上线,要求一组用力向下,一只组力向上。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2、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横梁的横截面都是长方形是(立着)放的,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抵抗弯曲的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改变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所以钢材多做成“工”“L”“U”“口”“T”形,既节省材料,还提高了抵抗弯曲的能力。

人们根据植物的茎如竹子、水稻、芦苇和动物的骨骼都是空心的制造了钢管,使其重量轻,能承载更大力。

4、瓦楞纸板不是单纯的弯折,也不是把纸单纯的平粘增加厚度,而是将平板纸和弯折后的纸粘合在一起,既节省了材料,还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使其抵抗弯曲的能力增强。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的更加紧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保护脑)、拱形的肋骨(保护心肺)、足拱(承载人体的重量)、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薄壳结构(如:

蛋壳、蚌壳)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把力沿整个壳体表面向四周均匀传递,使壳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并不大,所以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

9、塑料瓶的上部是圆顶形,中部瓶身是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的拱,竖着的拱,底部有向内凹进去的圆顶形,最厚的地方是瓶口,最薄的地方是瓶身,拱和圆顶形可以更好的承载力,使塑料瓶更坚固。

10、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好,省材料等特点,(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在四边形框架中(对角)加上(斜杆)可以坚固四边形,斜杆的作用是起到(推)或(拉)的作用,使四边形坚固不变形。

11、对正方体的框架进行加固,可以在6个面各加一根斜杆,也可以在它的内部斜着加。

如果承受向下的压力时,考虑到节省材料可以上、下面不加,只在(四周)各加一根。

12、不容易倾倒的框架塔具有: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框架结构)等特点。

13、用大小不一的瓶子建高塔时,将大瓶放在下面,小瓶放在上面,用吸管和胶带做一个大些的底座,大瓶内装入水或沙使其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可以用电风扇用相等的距离对着塔用不同的风档吹的方法。

记录并比较。

14、石拱桥的优点:

就地取材、耐久性好、外形美观、桥下行船容易,但跨度小。

拱在桥面下:

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拱在桥面上:

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向外的推力(青藏铁路大桥)

15、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6、从桥的结构上看有:

梁桥、(拱桥)、(钢索桥)、(浮桥)。

17、拉索桥具有跨度大的特点,由钢揽、桥面、桥塔组成,钢揽能承载较大的重量,高高的桥塔可以降低钢揽的拉力。

主钢缆被桥下——锚碇紧紧拉住,将力传递给巨大的地基基础。

18、造桥时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

材料、载重、形状结构、跨度、美观等,根据不同的要求,再根据各种桥的承载能力的大小,以及跨度进行设计。

二、实验探究:

1、纸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影响

我的猜想:

纸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

改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改变的量:

纸的厚度、搭纸桥的高度、纸桥中间的距离

实验材料:

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各一张,两个一样高的木块,垫圈若干

实验方法:

依次将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放在距离相等的木块上做纸桥,然后再桥上放垫圈,直到纸桥低部刚碰到课桌,依次记录所放的垫圈数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

在1倍宽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少,在4倍宽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多。

我的结论:

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2、(*)纸的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影响

我的猜想:

纸的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

改变的量:

纸的厚度

不改变的量:

纸的宽度、搭纸桥的高度、纸桥中间的距离

实验材料:

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各一张,两个一样高的木块,垫圈若干

实验方法:

依次将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放在距离相等的木块上做纸桥,然后再桥上放垫圈,直到纸桥低部刚碰到课桌,依次记录所放的垫圈数进行比较。

看到的现象:

在1倍厚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少,在4倍厚的纸上放的垫圈最多。

我的结论:

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在导线上方和下方的指南针偏转的角度相反。

导线绕成线圈立着放,磁力最大,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成90°。

2、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5、逆时针绕法是从里往外绕,顺时针绕法是从外往里绕。

6、(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都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有关:

线圈与铁芯距离近磁力大,距离远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磁铁运用的领域:

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炮、磁带等

9、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转子上面有(三组)线圈。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0、电动机里电流是由:

电池(正极)→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负极)。

10、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原理是: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1、使转子转动速度加快的方法有(加大电流)、(磁铁靠近转子)、(用两块磁铁)、(用强力磁铁)。

12、改变转子转动方向的方法:

A同时改变两块磁铁的两极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向

13、能量有(电能)、(热能)、(声能)、(光能)和(化学能)等多种形式,运动的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15、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16、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

能量的转化是守衡的,是不会消失的。

17、课本第62页的漫画,能量是这样转化的:

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动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

18、所有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空调

热、(光、声)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9、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20、(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1、(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22、农村用的(沼气)是永远用不完的“天然气”。

23、煤是古代的植物,被泥沙掩盖后,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经过亿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24、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能)、潮汐能、(原子能)等。

25、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粗细)(铁芯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等。

26、(*)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因素,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铁芯大小、粗细)(铁芯与线圈之间的距离)等。

27、磁场强度大小的单位是“奥”

28、录音机里的录音磁头是电磁铁,录音原理:

录音带上有磁份,当录音时声音转化成电流,经过磁头,磁份被磁化,磁化程度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声音就被记录下来。

放音时反过来,磁转化成电,电转化成声音。

二、实验探究:

实验证明:

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用指南针检测:

在通电情况下,电磁铁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我们可以判断这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同样,铁钉的另一端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南极相斥,这说明这端是电磁铁的南极。

六上科学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复习提纲

一、填空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到450万种。

2、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3、校园里生活着鼠妇(潮虫)、瓢虫、苍蝇、麻雀、燕子、蚯蚓、蜈蚣、蝗虫、蚂蚁、蜻蜓、蚜虫等动物以及松树、柳树、苔藓、杜鹃、狗尾草、杨树和凤仙花等植物。

4、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5、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6、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7、我国的几种珍稀生物有

藏羚羊       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大熊猫       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区

杨子鳄       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白鳍豚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

珙桐         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8、(*)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

9、(*)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分为:

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荷花为水生植物,其他植物为陆生植物。

      根据茎的特点分为: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荷花玉兰、大叶黄杨、雪松、圆柏为木本植物,牛筋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