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83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docx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

202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

篇一: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计划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

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

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

系统的了解都要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个环节。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的科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

在熟悉这些之后呢,特别邀请加强对试题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

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最近规划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专业不同特点分析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点面限的知识做最好地回答。

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范围思路结合考核要求内容的分析能力,根据你的水平处于中等你自己也会知道,在英语上拉分的几率太小英语能过线就可以。

外语的要求总体相对较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只需按照老师的建议进行就好。

而恰恰专业课往往会成为各位考生的短板。

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安排时间,给众多考生以正确的引导。

五答题技巧:

1辨析题的中心话题多是考试大纲中的重点、难点或容易发生要求的内容,其观点分析进行,考生解答时往往容易。

这类优势有助于改变考生在学习中的把握问题不全面现象,突出了对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考生答题时要先明确认真分析,然后再进行书写。

由于题目本身难度较大,因此安排时间分析时要先围绕前半句解析,然后围绕后半句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攻科掌握。

考生答题时也要适当展开,最好按照平时答论述题的方式回答,并且注意条目清晰、要点准确。

另外,围绕要点所作的解析相对严谨和条理介绍确切。

2.论述题的考核比较灵活,不限于书本知识结构。

考生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明晰,而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阐明,再联系实际作相应陈述。

若给出一定的文本材料,考生要加大注意文本,尽量顺应给定文本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并适当引用文本中的语言作答。

考生解答分析论述题要能体现自己扎实的理论修养和相对独简介观点,这一阶段要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温故和学习。

要注重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以及对乃至的运用,把考核和答题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行模考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3已经掌握教案重点和难点知识,但是知识点很多这一阶段考生要在准备时间的基础上回归试题,依据大

纲把过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重点复习以前的内容。

在整个过程中就会理解所以这时就要针对大纲仔细把相关内容细节梳理,因为一分之差而失去复试资格。

要结合历年试题模拟题,借此熟悉这种整个考试过程。

要安排好答题时间的分配,答题的总体原则是按分值分配时间,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篇二:

各学历毕业生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各学历毕业生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总体报告:

名校研究生就业率100%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20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其中就业率达100%的高校全国只有一所——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8%-100%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2.43%,主要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5%-98%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9.19%,主要包含的大学有: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为95%及以下的大学占比为43.24%。

主要包含的大学有: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专业统计:

教育管理专业的首次就业率仅为5%

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获得5.9个面试平均获得2个工作机会。

从不同专业来看,工学、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求职成功率较高的专业,而哲学、文学求职成功率则普遍偏低。

据千里马校园网发布的《2020年研究生群体就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首次就业率高达100%的专业有计算机、新闻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医学、教育管理、中外政治学等专业则较低,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硕士首次就业率低至5.56%。

记者从中山大学公布的《2020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中看到,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有法律史(33.33%)、急诊医学(33.33%)、文物与博物馆硕士(40%)、民俗学(50%)、口腔临床医学(50%)、生理学(50%)、遗传学(58.33%)、植物学(58.33%)、中国现当代文学(62.5%)等,其中,中山二院分子医学只有1人毕业,就业率显示为0。

薪资待遇:

起薪最低竟不足2000元

记者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研究生就业单位多为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党政机关、科研单位等。

由于所进单位性质不同,待遇也是参差不齐,有年薪超10万元的,也有年薪不足3万元的。

据千里马校园网发布的《2020年研究生群体就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平均月薪最高的为工学(8000元),最低月薪如果排除医科类毕业生就业前5年收入没有达到正常水平的情况,最低为劳动经济学(3000元)。

从研究生就业单位类型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

集团企业平均月薪较高。

附表一研究生低就业率名单

专业名称首次就业率

教育管理5.56%

中外政治制度41.67%

伦理学47.06%

中西医结合基础52.63%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52.94%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60.00%

生物物理学60.00%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60.87%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63.33%

中医儿科学63.64%

中医五官科学66.67%

法律史66.67%

刑法史68.00%

体育学68.18%

针灸推拿学68.47%

设计艺术学68.85%

海洋生物学69.44%

附表二研究生高就业率专业名单

专业名称首次就业率

计算机与技术100%

新闻与传播硕士100%

电气工程100%

控制工程100%

材料加工工程100%

车辆工程100%

临床医学博士100%

机械设计及理论100%

工业工程100%

工商管理100%

制浆造纸工程10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00%

系统理论100%

制糖工程100%

护理学100%

计算机系统结构100%

附表三研究生专业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位

专业名称平均月薪/元

临床医学博士3000

劳动经济学3000

中医学3000

中医临床基础3000中医外科学3000中医骨伤科学3000中医妇科学3000中医五官学3000中西医结合基础3050中医内科学3500中西医结合临床3500针灸推拿学3500音乐学3500现代教育技术3700护理硕士3500名族学3700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800保险硕士3800附表四研究生专业平均月薪最高的前20位专业名称平均月薪/元无线电物理8000工商管理硕士8000软件工程7800计算机软件及理论7500计算机技术7000法医学7000心理学7000计算机应用技术6800计算机系统结构6700通信与信息系统6700电子与通信工程6600电路与系统6600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6600基础心理学6500信号与信息处理6400集成电路工程6000管理科学与工程6500会计学6500计算数学6000控制工程6000附表五研究生不同就业单位的平均月薪最高前20位就业单位类型小类平均月薪/元外商投资企业7500应征入伍7000其他国有企业6500集体企业6500

私营企业6000

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国家机关6000

自主创业6000

联营企业58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50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5500

其他高等院校5500

其他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5500

其他科研设计单位5500

股份有限公司5500

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政法系统5500

有限责任公司5500

县(辖市、旗)属的国有企业5500

其他企业5000

股份合作企业5000

地市(州、盟、省辖市)厅局属的国有企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篇三: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20年考研经历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20年考

研经历

准备篇

1.心理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考研,首先得有心理准备。

老调重弹,总结为四心:

决心、耐心、恒心、信心。

这些不用赘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理论大家都知道,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

要管得住自己,克服惰性。

最好能找到一到两个研友,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是其他专业,不建议找异性研友(当然有男女朋友一起考研除外)。

2.专业选择

我觉得首先是选择专业,如果你很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或者你有非常热爱的专业,那么你才考虑跨专业,而且跨度要合理。

比如理工跨专业“经管文”偶见,但反过来绝对凤毛麟角。

同类的专业跨度较小(比如制药工程和化学工程),相比要容易些。

在决定跨专业前,你一定要对你想报考的专业有较详细的了解,因为当你深入了解后你可能就改变了心意。

专业决定后再选择招生单位(学校或者研究所)。

在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1)质量高低。

在质量高的单位你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更高的平台也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判断质量通常可以参照这几个方面:

所报专业的排名,导师质量,近年来学术成就,科研经费等。

2)名气大小。

名气往往是单位质量的外在指标。

名气大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3)自身实力。

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位置等原因,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差异很大。

结合自身实力,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录取概率。

最终目标的选择,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4)意向工作地。

一般本地的企业倾向于聘用本地院校的毕业生,所以这点也需要考虑。

此处差不多就这样,既然选择华科了,就好好加油,看下面

3.学习方法

静心+坚持+合理计划+及时巩固(融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开始复习不在于早,而在于你是否全身心投入。

大多数人是在大三暑假开始投入复习(有的开学后才开始),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

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认真复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

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5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

也没必要每天12小时花在复习上,长期的话大多数人都受不了。

我复习时每天8点左右起床(早了起不来),洗漱完就去自习室,路上买点吃的。

中午吃完饭回宿舍午休(有时候还开电脑上会儿网),下午两点半左右去自习室。

5点左右晚饭,吃完饭就去自习室,手机上会儿网再开始学习,晚上10点到10点40间回宿舍,12点左右睡觉。

自习的时候不能浮躁,心要静,否则很难面对长期的枯燥复习。

考研过程不乏犹豫忐忑纠结之事,只有你坚持复习,最后才可能成功。

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计划既要定时,也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

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什么阶段做什么,这是总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

最后让你焦头烂额,无从下手。

复习过的知识点要及时巩固,特别是专业课和数学。

半个月不看,好多东西都模糊了。

巩固的方法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并分析,或者看自己整理的笔记或者就看教材。

英语篇

英语是一门应引起充分重视的科目,每年很多人因为英语不过线而惨败而归。

确切地说,考研英语难度是相当高的。

不少人喜欢拿考研英语和六级进行比较。

当然,两个考试侧重点不同(考研英语更重读、写能力),但一句话足以区分:

六级能过的考研英语不一定能过;考研英语能过的过六级基本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真题的作用比其他几门要重要得多,一定要反复研究,达到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能理解,每篇文章都能翻译,能做到这几点,英语过线轻而易举。

资料推荐:

1)单词:

星火的不错,其实什么版都可以

2)真题:

英语真题非常重要,推荐一本,张剑的黄皮书。

最近一两年的要留到最后一个月再下手,可以检验自己,并提醒自己那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3)阅读:

建议买一本阅读的书,比如胡敏的。

每天做几个,日积月累。

但只是练手,和真题不是一个档次的。

4)写作:

书店有很多写作方面的专项书,比如星火的。

到后期还有一些小册子,可以买一本看看,不要信什么押题。

“押题人的成功就是命题人的失败”。

5)模拟题。

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

到最后的时期可以做几套,不宜多。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英语水平确实一般,上大学没什么长进。

考研期间真题重视程度不够,且后期作文练习不足,所以成绩不行。

那些70+,80+的才是牛人。

但是他们大多英语基础不错,不信你问下TA六级考多少。

这个计划适用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同学。

1)5月初——暑假前:

A.制定计划背单词。

至少两遍,多多益善。

我背单词的方法是:

先把昨天背的复习一遍,再背今天的。

准备一个小本子,把不会的记上,随身携带,有机会就看。

有人说单词背了就忘,没用。

我认为不对,背了忘是因为背的次数少。

背,有可能会;不背,肯定不会。

B.单词背了一两遍之后,找本阅读书做。

不求快,但要认真分析。

可以每天做2篇,然后分析。

一本阅读书文章不要太多,100篇足矣。

目的:

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2)暑假放假——9月1日:

这段时间除去回家的时间,大约剩余一个月。

背单词和做阅读,阅读做完的话再找一本做。

可将大二的英语教材(或者新概念三四)拿出来复习。

3)9月1日——9月30日:

每天2.5—3小时,把真题按专项做一遍(用张剑的真题),最近两年的建议别碰。

抽时间巩固单词。

4)10月1日——11月10日,每天3小时。

真题详细分析。

争取做到达到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能理解,每篇文章都能翻译。

发现哪个专项薄弱就找本对应的书练。

抽时间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

5)11月10日——11月30日:

每天3小时。

真题一套套做。

保留最近两年的。

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找到没有注意的知识点,培养做题感觉。

6)12月1日——12月31日,每天2小时,英语大小作文专题训练。

买一本考研写作的书学习。

历年的优秀范文背诵几篇。

收集亮点词,精彩句子。

每隔几天写一篇练笔。

抽时间看以前记的单词。

7)1月1日——考试。

每天3小时。

模拟题做两三套。

保留的近两年真题掐时间做,然后修改,分析。

背诵英语作文。

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数学篇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这两门直接影响初试成绩高低,也决定最终是否能被录取。

只凭数学一门课,比别人高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这个分数对于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

就比如今年数二我考完感觉还好,可后来发现有大题的题目看错了,还有的算错,最后成绩为128分,我已经满足了。

我认识好几个朋友就是因为数学不到100导致总分偏低。

复习数学的要点是:

A.注重基本概念、定理;B.多动手做题,千万不要眼高手低,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会就不去做。

资料推荐

1)教材。

高等数学(同济版),线性代数(同济版)。

2)陈《复习指南》和李永乐《复习全书》。

优劣因人而异,二者择一即可,我选的复习全书。

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做比较。

普遍看法是李永乐的简单、陈的难。

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

李《复习全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400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

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选择《复习指南》就不用再买这本。

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

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李永乐《400题》,强烈推荐。

有相当难度,前两轮复习不建议做。

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5)历年真题:

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都行。

我做历年真题时,基本没下过120,好的时候能到140。

建议留一两套最后10天才做。

6)模拟题:

最后一个月去书店买一本。

还是推荐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是考数二的,所以这个计划可能对考数一数三的同学帮助不大。

1)5月初——暑假前:

课本、课后题,我当时还看了本校出的一本高等数学辅导书。

这时不求多做题,只需要对知识点有较详细的了解。

2)暑假放假——9月15日:

每天3小时。

课本再复习一遍,同步做复习指导书。

目的:

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9月15日——10月15日:

每天2.5小时。

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同步做李永乐400题。

目的:

夯实基础,掌握选择题计算题技巧。

4)10月16日——11月15日,每天2小时。

做历年真题,建议保留最近一两年的。

做完后详细分析。

目的:

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11月16日——12月15日,每天2小时,复习指导书再过一遍,查漏补缺。

6)12月16日——12月31日,每天2小时,做模拟题。

7)1月1日——考试。

每天2小时。

做最近一两年真题,模拟题几套。

看总结的东西。

目的:

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专业课篇(我考的是华科的材料成形原理,有需要的加我917492913,)

专业课和数学一样,也是提分的一门科目。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专业课科目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但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跨专业考生。

可以说,要想考上,专业课不能低。

初试要上350,主要靠专业课和数学,要上400的话,每门都得好。

其实对于数学和专业课,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各种方法千万不要只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找到更适于自己的方法。

备考资料

专业课本+配套习题集(部分教材有)

历年真题(大多数都能找到或者买到,极个别的可能不公布)

给本科生授课的课件

题库+练习题集(如果有的话)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专业课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复习的次数很多,最后的成绩也是我最满意的。

不少人建议10月1日开学再开始复习,重点放在11月。

我认为不太好,因为越到后来,时间越紧。

早开始复习,能为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期政治的复习留出充足的时间。

专业课各异就不说了,考材料成形原理的可以加我单聊,其他专业我不太清楚,帮不了大家了。

身情况合理调整,这样效率才会更高。

几点注意:

第一就是单词。

单词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觉,最好每个阶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时候打盹)。

也许背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记不住,但是事后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许多单词。

还有一定不要忽略谚语之类,没准写作时就用到了,总之让背单词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就是阅读。

一定要持之以恒,练习重要,分析尤甚。

对某一道题目,搞清为什么选,也要搞清为什么不选,要找到自己真正信服的理由,而不是解析上给出的理由。

单是练习而不分析,效果事倍功半。

第三,新题型要尽早熟悉,但时间可以用的少一些。

最后充分重视作文,这一项是最容易得分的,一个漂亮的单词便足以拉开一个档次。

作文一般开始较晚,但还是推荐经常动笔练习,哪怕是几行字的随笔。

还有就是:

吃透真题!

复试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