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8517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初中句式变换与仿写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拣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浸满(________)   譬如(________)    花团锦cù(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

A. 完、尽                          

B. 优美的                          

C. 赢、胜利                          

D. 能担任、能承受

(4)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不改变句意)________

【答案】

(1)jìn;pì;簇

(2)拣起;捡起

(3)A

(4)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解析】【分析】

(1)“浸”的意思是“泡,使渗透”,应读jìn;“譬如”的意思是“比如”,“譬”应该读pì,不要误读作bì;“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簇”应该是竹字头。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捡”的意思是“拾取”,“拣”的意思是“挑选”,此处应该用“捡”。

(3)“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是“尽”,故选A。

(4)把反问句改为肯定句,应该把肯定词“有”改为否定词“没有”,去掉疑问词“吗”,并且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

⑴jìn;pì;簇;

⑵拣起;捡起;

⑶ A;

⑷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⑶解答此题,要结合词义及具体语境及关联词的常见用法辨析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

明白各种句式特点和句式结构即可改写,注意句末标点的改写。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文化________(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________(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

(1)给语段中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沧桑

________浴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中华文化________(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

在精神世界里与________(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

(3)对文中划线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B. 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 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 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āng;沐

(2)B;A

(3)B

(4)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解析】【分析】⑴属于易错题目。

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字音字形。

沧桑:

cāngsāng,两字都是舌前音,“沐浴”和水有关,都是三点水。

⑵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搭配关系。

1空。

“浩如烟海”指数量多,内容繁杂,搭配合适。

“烟波浩渺”指水势大,水面宽阔,不合语境。

2空,“志同道合”合适。

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让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

装备:

配备的一些设备,引申指游戏中的非消耗性道具:

衣服,腰带,首饰及武器等。

文中是比喻义,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⑷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故答案为:

⑴①sāng;②沐。

⑵①B;②A。

⑶B;

⑷①学习先辈事迹;②汲取精神的力量(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⑵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

答题时应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⑷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续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学植根于你灵魂最柔软的地带,她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suì________的思想让你沉醉其中,她跨越时空,引领你穿梭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帮助你养成纯萃无xiá________的心灵,无忌流言与诽语,勇于追寻,且歌且叹。

让我们以爱为犁,以美为耙,________________,以思想为养料,在文学的天地里努力耕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

(1)邃;瑕

(2)萃—粹;诽—蜚

(3)示例:

以智慧为种子

【解析】【分析】

(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邃”“瑕”书写。

深邃:

基本意思是深奥,深奥的哲理,难懂的哲理。

无瑕:

完美而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纯粹:

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蜚语:

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3)结合上下文分析。

上文有“犁、耙”,下文有“养料”。

唯独缺少“种子”。

应该用“以……为种子”的句式续写,符合语境即可。

故答案为:

⑴邃;瑕;⑵萃—粹;诽—蜚;⑶示例:

以智慧为种子

【点评】⑴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⑵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仿句的几个注意点:

1.话题一致。

2.句式一致。

3.修辞一致。

4.结构一致。

5.衔接一体。

6.情感色彩一致。

4.“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随。

”我国竹资源丰富。

竹文化源远流长。

为更好地传承竹文化,某校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两个建议。

如:

在校园张贴悬挂竹画、竹诗。

(2)请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进行仿写,注意语言连贯得体。

中国人自古爱竹,不但因为它形、色、音的自然美感,更因其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的意蕴之美。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日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3)请将下面收集到的新闻用一句话告诉你的同学。

(不超过15字)

为充分展示竹文化,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及“4·18”国际经贸旅游节的到来,4月1日上午,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在北区草坪拉开帷幕。

此次“竹文化节”的主题为“竹韵悠扬”,包括“丝竹雅韵”音乐会、琴咏个园、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选、空竹大赛、万只风铃展、“畅游江苏悦赏繁春”全民随手拍等十项主题活动。

整个活动将持续到6月15日。

“竹文化节”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不一般的“竹文化”,既丰富了游园内涵,又提升了游园品质,向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4)学校准备举行“丝竹雅韵”音乐会演,请改正下面通知中不恰当的地方。

通知

为了弘扬和继承竹文化,我校将于4月1日在学校礼堂举办“丝竹雅韵”音乐会演。

请我校广大师生准时参加。

2017年3月26日

××中学

【答案】

(1)组织竹乐社团、竹画社团、竹刻社团等定期活动;制作竹制环保垃圾篓及班牌;种植盆竹。

(2)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日奉献;竹玉树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3)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拉开帷幕。

(4)①将“弘扬”和“继承”调换位置;②将时间具体到某一时刻,如“4月1日上午8点”;③将署名和日期调换位置。

【解析】【分析】⑴紧扣“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随”的活动主题,设计一种活动情景,比如和日常生活联系、和中华文化联系等,组织社团活动、宣传栏、黑板报、知识竞赛、讲故事等。

⑵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围绕竹子外形、气质、形状、色彩等角度表现竹子正直、坚韧、不屈不挠、谦虚谨慎的性格。

⑶从主要事件、经过、结果的角度概括归纳要点:

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拉开帷幕。

⑷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问题有:

“为了弘扬和继承竹文化”属于语序不当,时间不具体,具体,署名和日期位置不当,据此逐一修改即可。

故答案为:

⑴组织竹乐社团、竹画社团、竹刻社团等定期活动;制作竹制环保垃圾篓及班牌;种植盆竹。

⑵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日奉献;竹玉树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⑶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拉开帷幕。

⑷①将“弘扬”和“继承”调换位置;②将时间具体到某一时刻,如“4月1日上午8点”;③将署名和日期调换位置。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主题活动。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社会经验,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虚拟一个活动形式,然后学生策划、设计,从而考察学生组织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⑵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内容协调一致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⑶本题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就是根据试题的要求,经“筛选”之后,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综合、归纳、概括相关的信息作答。

⑷本题考查拟写通知。

答题时应注意,通知的一般格式是:

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

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

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

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5.某中学各班学生召开以“谨慎交友结交益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如下活动:

(1)(活动一:

抄名言警句)请你将下列句子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抄写时勾抹或者有错别字扣一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请在下列名言、警句、成语典故中,找出不是与“交友”有关的词语。

(   )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伯牙绝琴                      C. 莫逆之交                      D. 人迹罕至

(3)(活动二:

明交友意义)依据例句仿写一句内容相关的话

益友像一束阳光,可以驱散我们心灵里的阴霾;益友像一面明镜,可以照出我们人生的足迹;益友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

【答案】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D

(3)一束火把;融化我们内心的坚冰

【解析】【分析】

(1)抄写汉字,要做到:

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人迹罕至: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此词语交友没有关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择友的问题。

“伯牙绝琴”是失去好友后的行为。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这三个词语都与交友有关。

(3)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益友像一束阳光,可以驱散我们心灵里的阴霾”的句式结构。

从修辞上讲是比喻句。

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

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⑵D;⑶一束火把;融化我们内心的坚冰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要求考生抄写汉字,做到:

准确、规范、端正、整洁,注意平时在汉字书写时自觉要求自自己,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对词语意思的正确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答案】无论是振奋人心的成功,还是令人灰心丧气的失败,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解析】【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此题是一道续写式仿写的题目,注意后面的特征概括要和前面的意象相符。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

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合规格。

此题是一道续写式仿写的题目,注意后面的特征概括要和前面的意象相符。

7.仿写句子,要求与所给的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都相同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大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例句,分析其格式,分析其修辞。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句义相关,格式相同,修辞相同。

例句将“家”比喻成“花园”“树林”,所以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围绕“家”来写。

故答案为: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大海。

​【点评】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①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②词性要相当。

8.仿照示例,把你对“母爱”的理解写下来。

母爱是一把小伞,夏天给我撑开一片阴凉,雨天为我撑开一方晴空。

母爱是________。

【答案】一束阳光,阴天给我带来一些温暖,晴天为我带来一丝明朗;母爱是一缕微风。

初春给我送来一份惬意,深秋为我捧来一片阴凉

【解析】【分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对母爱的理解即可。

故答案为:

一束阳光,阴天给我带来一些温暖,晴天为我带来一丝明朗;母爱是一缕微风。

初春给我送来一份惬意,深秋为我捧来一片阴凉。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9.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1)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________。

表达效果:

________。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________。

表达效果:

________。

【答案】

(1)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2)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于句式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1)由感叹号可知,为感叹句。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是闻一多先生对于反动派的痛斥,因此表达效果为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2)由问号以及语气可知,为反问句。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是闻一多在义愤填膺的状态下发出的呼喊,因此效果为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故答案为:

(1)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2)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点评】本题的考查将句式语气知识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难度中等,主要在于理解内容。

10.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心灵的舒畅;关爱是________,给人________;关爱是________,给人________。

【答案】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仿写题,考查学生的仿写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仿写前先要观察例句的形式,本题的例句是一个“关爱是……,给人……“的句式,仿写时就要按照这个句式,选择不同于例句的内容,写出流畅的句子。

故答案为:

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1.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请你另外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________。

微笑是________。

【答案】夏天绽放的花朵,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儿;寒冬里的骄阳,可以温暖我们那冰冷的心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

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

如:

微笑是冬日里的阳光,可以照亮我的心房。

故答案为:

夏天绽放的花朵,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儿;寒冬里的骄阳,可以温暖我们那冰冷的心。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1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答案】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解析】【分析】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首先看清题干要求,弄清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其次,仔细阅读语段,可发现第一个分句写的是春天,第二、四个分句分别写的是夏天和冬天,因此要仿写的句子肯定是有关秋天的。

再分析每个分句,内容上写的是每个季节的特色,那么,仿写当然要抓住夏天的一些重要特色来写。

最后要注意仿写的句子与前后要构成排比句。

故答案为:

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点评】考生做仿写题时要审视句子的结构,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一致,其次要注意内容上要与主题有联系,同时要在修辞上与句子保持一致。

13.仿照下面句子,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示例: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________,能________;

谅解是________,能________。

【答案】一缕温的阳光;驱散笼罩在人们心间的阴霾;一双温暖的巧手;解开缠绕在人们心中的死结(谅解是一盏明亮的神灯,能驱除遗留在人们心中的黑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注意对应关系:

春风消融坚冰;阳光驱散阴霾;巧手解开死结;神灯驱除黑暗等。

故答案为:

①;一缕温的阳光;②驱散笼罩在人们心间的阴霾;③一双温暖的巧手;④解开缠绕在人们心中的死结(谅解是一盏明亮的神灯,能驱除遗留在人们心中的黑暗)。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续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4.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

相思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相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泓清凉的泉,总在酷热的荒漠中涌出;相思是一座坚固的桥,总在布满沟壑的路上架起

【解析】【分析】仿写要求如下:

结构一致;话题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