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88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x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七)

1.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人口功能D.政治功能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C.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提高社会效益

D.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国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3.墨子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这体现的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自我决定论

4.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①主张国家利益至上②反对将人置于次要地位③主张个人造就自己④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⑤忽视个人的责任承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这体现了知识具有()

A.认识价值B.能力价值C.陶冶价值D.实践价值

6.以下选项不属于经验主义课程论观点的是()

A.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

B.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C.课程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生活的范围

D.课程应给儿童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

7.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是()

A.积极型正式组织B.消极型正式组织

C.积极型非正式组织D.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观的变革?

()

A.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B.从理论学习转向重实践操作

C.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D.从以教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9.“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应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

10.课程内容组织中,虽强调保护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念,并把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统一起来,这体现了课程逻辑规则的()

A.连续性B.顺序性C.整合性D.发展性

11.蒸汽时代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电气生产时代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水平,自动化时代要求工人具有高中和专科以上水平。

这说明影响教育培养规格的因素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政治经济制度

12.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①合作者②控制者③支配者④管理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阿亮痴迷网络无法自拔,李老师找阿亮谈心,聊互联网和比尔·盖茨,并肯定他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借此了解了阿亮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转变了阿亮。

李老师的做法最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B.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4.烹调、园艺等内容属于“杜威学校”哪一类课程的内容?

()

A.艺术类B.语言社交类C.研究探索类D.手工制作类

15.以下关于教学策略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教育策略具有指向性

B.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的执行

C.不同的教学策略只能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

D.教学策略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教学理论问题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的是()

A.教育过程即历史文化过程

B.师生关系中以教师为中心

C.教学过程与生活过程合一

D.课程组织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17.卢梭在《爱弥儿》中所秉持的教育思想属于()

A.实用主义B.自然主义C.现实主义D.后现代主义

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教育特点的是()

A.开放性B.多样性C.融合性D.先导性

1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建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制定了班级工作计划D.形了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

20.“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境陶冶法D.实践锻炼法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七)答案解析

1-5DCBBA

6-10DCBAC

11-15ADADA

16-20CBDDB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八)

1.某老师在作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那么这位老师更多地受以下哪种学习的影响?

()

A.联结学习理论B.认知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感觉记忆的时间短、容量小

B.长时记忆的时间长、容量大

C.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有意识成分是不同的

D.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不同的

3.某学生的成就动机不强,老师想提高其动机,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诱因价值B.增加练习强度

C.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D.提高学生期望水平

4.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起源、发展、结果等知识,按照知识的分类,这属于()

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③直接经验④间接经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感知力强,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写作能力强。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6.两三岁的儿童常常会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任务,例如吃饭、穿衣等等,这时候家长应该给儿童提供这样的机会,即使他们失败也不需要责备,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勤奋感B.自主性C.信任感D.角色同一性

7.小芳习惯阅读完一段课文后给该段课文提炼出一个标题,并用一句话概括该段的主要内容,小芳在学习上采用的是()

A.精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

8.课堂上知识点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学生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难易程度和正确性,对小学高段及中学低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的最佳呈现形式是()

A.图像表象B.符号表象C.语词表象D.动作表象

9.3岁前儿童的玩具、活动对其认知能力发展十分重要,该观点属于()

A.格式塔的认知理论B.托尔曼的认知发展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

10.乐乐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运球动作和上篮动作常常互相干扰。

关注运球对就容易错过最佳上篮位置,关注上篮动作时又容易进球失误。

乐乐的篮球技能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

A.认知阶段B.自动化化阶段

C.计划信息阶段D.联系形成阶段

11.某老师认为,通过做大量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应用题的作答正确率。

该老师的观点主要受以下哪一迁移理论影响()

A.关系理论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D.形式训练说

12.快下课了,学生们开始躁动,这时候老师说:

“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不安排额外的作业”。

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清退

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害怕,下列不属于恐怖症的是()

A.坐电梯时面色苍白、手心冒汗

B.看见猛兽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C.与人接触时面红耳赤,不敢说话

D.在空旷的地方时,感到头晕胸闷

14.每次去美术馆参观时,阳阳都能很快把握住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构架及其所传达出的情感,却很少能注意到画家们对绘画作品细节的处理,由此可以推断,阳阳的知觉类型最可能属于()

A.分析型B.综合型C.混合型D.分析-综合型

15.以下属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主张的是()

①培养知情合一的人②学习在已有知识经验上进行

③有意义的自由学习④有意义的接受学习⑤以学生为中心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6.《教育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机会。

”,这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

A.方向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平等性原则D.保障性原则

17.侮辱、殴打、打击报复教师,应承担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是()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法律责任

18.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中小学校和教职员工可以依法分别称为法律关系的()

A.主体和主体B.主体和客体

C.客体和客体D.客体和主体

19.某小学一节课结束后,任课老师抱着学生刚交的作业本离开教室,一名来交作业的学生急忙追赶,不慎摔倒在地,将门牙摔掉一颗,在此事件中,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学校B.任课老师C.学生自己D.学生监护人

20.以下不属于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有()

①学校让严重违纪的学生转学②学校指定购买教学参考书

③学校没收学生上课偷玩的玩具④学校公布作文比赛获奖名单

⑤学校公布学生违纪处分决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⑤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八)答案解析

1-5DABBD

6-10BABCD

11-15DBBBB

16-20CCADC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九)

1.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作用。

A.导向B.激励

C.评价D.总结

2.自()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A.1992年B.1993年

C.1994年D.1995年

3.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A.用眼神提醒学生

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

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

E.暂停讲课,批评违纪学生

4.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C.难度适中

D.便于检测

E.总结性评价

5.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

A.教师修养

B.教师义务

C.教师良心

D.教师公正

E.教师荣誉

6.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D.经济发展水平

7.研究性听课可以帮助后进教师提高教学、改进教学。

(判断题)

8.同辈群体是指有相同辈分和共同兴趣的人员组成的群体。

(判断题)

9.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是具有意志成分。

(判断题)

10.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适宜用尝试教学法。

(判断题)

11.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权利是()

  A.学术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

  C.获取报酬权D.参与学校管理权

12.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

  A.行政渠道B.司法渠道

  C.仲裁渠道D.调节渠道

13.师德的灵魂是()

  A.关爱学生B.加强修养

  C.认真教学D.提高业务水平

14.李老师在教师节收了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盆盆栽,李老师的行为所违背的教师师德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D.廉洁从教

15.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

  A.宣传演讲法B.榜样教育法

  C.自我修养法D.对话教育法

16.成人的时间知觉比儿童更加精确,这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时间知觉的差异?

()

A.情绪B.兴趣

C.态度D.个人知识经验

17.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

A.胆汁质B.多血质

C.黏液质D.抑郁质

18.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A.心理定势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19.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中,心理教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莫依曼C.杜威D.桑代克

2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九)答案解析

1.A

2.C【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3.ABC【解析】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应以不影响课堂教学为优先选择。

4.ABCD【解析】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适中;便于检测。

5.BCDE【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和教师威信。

6.ABC【解析】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有: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解析】研究性听课是指在确定的教学内容内,研究小组设计好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由开课教师实施于课堂教学后,听课者与开课教师共同探讨其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并使之完善以便推广的教学研究活动。

而指导性听课则是帮助后进教师提高教学、改进教学,帮助有成就的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升华。

8.×【解析】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9.×【解析】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各种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刻,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具体表现为:

(1)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4)高级情感的发展,主要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发展,此时尚不具有意志成分。

10.√【解析】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中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运用尝试教学操作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它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范围较小;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也不适合于应用该操作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也不完全适于应用该操作模式。

11.B【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权利。

12.A【解析】法律救济的渠道有四种:

即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主要方式是行政渠道,包括申诉和复议。

13.A【解析】略。

14.D【解析】收受礼物,财务,违背了廉洁从教。

15.C【解析】略。

16.D【解析】个人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人的时间知觉,成人相对于儿童其知识经验更加丰富,故时间知觉比儿童更加精确。

17.B【解析】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特征是:

强,均衡,灵活。

18.B【解析】刻板效应就是把某人归为某一类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个类别的特征。

19.A【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本身不具备独立性以及特殊性,只是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将教育心理学看作普通心理学的附属物。

20.D【解析】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十)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常常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时代性B.社会性C.继承性D.规定性

2、有小学一年级学生把6与9混淆,这说明该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3、刘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是德育方法中的()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

4、杜威认为,教育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把课程看作()

A.知识的传授B.经验的获得

C.文化再生产D.社会改造

5、某教师的教案中有“通过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质”。

该教师确立的课程目标属于()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C.情感与态度D.问题与解决

6、小婷学会了朗诵儿歌“布娃娃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聪明又可爱,人人都爱他”。

她问老师:

“我妈妈说我是小眼睛,我是不是就不可爱了?

”老师最好的回答是()

A.你妈妈说的对,你就是小眼睛

B.你妈妈说小眼睛不可爱吗

C.你是小眼睛,老师觉得你还是很可爱

D.你妈妈骗你的,你是大眼睛,很可爱

7、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

A.以分科课程为主B.以综合课程为主

C.以活动课程为主D.以实践课程为主

8、某着名学者高考数学成绩非常低,但国文、英文成绩非常突出,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是被着名高校破格录取。

如果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可能拥有多种智能

B.该学者的“言语-语言”智能水平高

C.该学者的“逻辑-数量”智能水平低

D.该学者的“言语-逻辑”智能水平高

9、一个校长在新学期开始时,倡导每个教师都为自己帮扶的贫困学生购买文具,教师们纷纷响应。

对这件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教师的做法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B.体现了师生之间在特定环境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C.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本身就有教育意义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融合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10、某校组织学生到红军长征中的战斗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该活动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实习作业法

11、一个教师在课堂分组教学时,每组都有成绩水平分别为优、中、低三类学生,教师要求小组各自独立完成课堂任务。

针对该教师的分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

B.会造成一部分学生骄傲,另一部分学生自卑

C.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

D.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

12、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帮商家推广一种“心算”教材,但并未强制家长们购买,该班主任的做法()

A.凸显了敬业精神B.违背了师德规范

C.违反了教学规律D.体现了求真务实

13、关于“教学反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即是反思的主体,也是反思的客体

B.反思过程要自觉地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认知加工

C.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与自我批判

D.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持续的改进,达成定式思维与习惯

14、以下对《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校应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

B.班主任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状况

C.班主任不一定产生于任课教师队伍

D.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的折算方式

15、孟子说: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体现是()

A.人格感化B.艺术陶冶

C.环境熏陶D.语言教育

16、上海市教育局先将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110米栏金牌的运动员刘翔的事迹收入教科书,又把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推荐给上海的中小学生、这里体现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是()

A.社会、儿童B.儿童、知识

C.知识、兴趣D.兴趣、社会

17、凹凸不平的路面有很多积水,3岁的锐锐踩积水坑,老师怎么制止也不听,于是老师就生气的说:

“那你就一直踩个够吧!

”锐锐一听,踩得更欢了。

锐锐不理解老师的反话,是因为幼儿的理解具有()

A.概括性B.表面性C.形象性D.抽象性

18、星星参加全国高考,分数刚刚达到普通本科省控线,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后,他认为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还不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好,于是决定再复习一年,争取明年考上重点大学。

星星的想法可用以下说法来解释()

A.成就动机强,外部可控的归因

B.成就动机强,内部可控的归因

C.成就动机弱,内部不可控的归因

D.成就动机弱,内部不可控的归因

19、教师认为,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赏强化。

这位老师可以从心理学家()的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

A.斯金纳B.布鲁纳C.布鲁姆D.马斯洛

2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自己组织学习材料,不太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与这种学习风格相对应的认知风格是()

A.整体性B.系列性C.反省型D.冲动型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十)答案解析

1-5AADBC

6-10CBDBA

11-15BBDCA

16-20ABB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