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技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9239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新闻摄影技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摄影技巧.docx

《新闻摄影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技巧.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摄影技巧.docx

新闻摄影技巧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2007年03月23日)

一、新闻图片,除了新闻性、时效性外,其成败还取决于抓拍的技巧。

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跟据平时业余爱好和近几年的新闻报道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新闻摄影的抓拍: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适合用摄影表现手法记录和传播的可视形象。

它不同于照像馆人像摄影,“以静对静”,可以说基本上是“一切听众指挥”,而新闻摄影,其基本规律是“动”,“以动对动”。

无论是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商业乃至突发事件的新闻,凡适合用新闻摄影表现的,基本上是“活动”变化的。

比如,领导到某一地区视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有时是不停地“运动”,边走边看,边走边问,要想用照相机把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真情真实而感人的拍摄记录下来并加以传播,那就不能“走慢点,等一等”指挥或导演拍摄对象。

这就要靠摄影者的抓拍技巧。

(二)拍摄角度对主体的影响:

在新闻摄影中,拍摄角度直接影响着主体,即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突出。

无论是在任何环境或条件下,摄影者必须始终注意新闻事件主体(主要人物)的变化,死死盯住不放,在其频繁的变化中掌握运用拍摄高度,抓住拍摄时机,充分利用有效的画面构图和现场有限的光源准确曝光,为一幅完美的新闻图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拍摄高度对主体形象的影响:

新闻事件主体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因拍摄高度的不同,直接影响主体形象,比如,在众多的反映抗洪救灾勇士的新闻图片中,摄影者并不是在同一条件、同一高度拍摄的。

(四)抓拍中构图是先决条件:

抓拍,这是新闻摄影中最基本的手法。

而抓拍中构图,构图中抓拍,又是一幅图片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假若摄影者在新闻事件中从头到尾不注意主体变化,见啥拍啥,主体成了陪体,甚至所要反映的主要事件(主体)被排斥在画面之外,或者说不应该突出的反而突出了,应该在画面中占主导位置的反而不见了,其结果是失败的。

光是突出主体的必要条件:

事件现场,其光源受环境影响,要么顺光,要么逆光,甚至微弱光源有时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摄影效果。

新闻摄影,必须追随新闻事件的主体,随其变化而变化,摄影者合理运用现场光源,恰到好处进行适度的辅助光,不但能弥补现场光源的不足,还能突出主体。

(五)拍摄时机对主体形态的影响:

除了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抢拍中构图,合理运用光源外,拍摄时机对于新闻主体形态影响极大。

具体讲,按快门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必须选择在新闻事件情景交融,人物感情融合的最佳时机进行。

否则,拍出的图片将是失败之作。

(六)准确的曝光对图片效果的影响: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曝光受新闻现场光源、背景制约,尽管目前照相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加齐备,但深色背景,浅色背景,逆光、顺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使用闪光灯,也会因明暗不同背景使底版曝光过度或不足,直接影响图片的层次。

在新闻摄影过程中,角度不同,高度不同,用光的不同,构图的差异,拍摄时机的快慢,底片曝光的过度与不足,都会对新闻图片产生不同的效果。

新闻摄影拍摄技巧探讨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

蒋齐生先生曾提出:

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

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

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新闻图片定义《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

“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

1

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

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

视觉冲击力定义视觉冲击力是指不需受众想象,直接呈现在受众眼前,并能在受众脑子里留下印象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力。

使新闻图片具有冲击力的物理拍摄方法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使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所做的只是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视觉冲击力效果。

另外,拍摄点的选取也要不落俗套,摄影语言要简洁明了。

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

新闻照片所浓缩的信息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也必然越有新意。

比如在荷兰,当一次车祸发生时,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

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到墙上,穿楼而出的瞬间。

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

结果,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

因为美联社记者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车辆相撞的结局,信息含量更大。

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

一是事实信息含量,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

一是事实信息含量,一是情感信息含量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有的新闻照片似乎并没有包含多少信息含量,但同样倍受读者青睐。

原因何在呢?

这是因为新闻照片的信息含量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

许多新闻照片尽管事实信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样受人欢迎。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比,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

在《全校师生》中,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象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

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纯朴、执着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让你无法逃避。

正因为如此,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

善于捕捉象征性瞬间

它是一种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见长的瞬间,其画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种画外之间的内涵,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

这种瞬间形象每每不把传递的信息直观地、清楚地表现在画面上,而是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调动读者的“再创造”、引起受众深层次的思索补充完成,因此,信息容量更大,新闻价值更高,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富有新意。

此外,象征性瞬间不追求反映事件的全貌,只是把事件中最深刻、最具有象征性的一角、一部分凸现出来,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因而,为记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出富有新意的画面,提供了广泛而自由的空间。

世界著名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印]帕布劳·巴塞洛缪摄)和《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美]((迈克·韦尔斯摄)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两幅报道灾难新闻的照片都没有正面地详细地描述灾难,只是选取灾难中最有象征性的一角来展示灾难,新颖独到,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前者选择了掩埋中毒致死孩子的瞬间,突出地表现了受害儿童那双圆睁着受到致命伤害的眼睛,象征着他死不瞑目;微微嚅动的嘴唇似乎还残留着他临终时的呻吟与控诉。

后者的画面是白皙宽厚的手掌与一只类似鸡爪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特写镜头,用干枯瘦小的手掌来象征乌干达干旱的恶果。

善于捕捉幽默瞬间

在大多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乏幽默瞬间。

这是一种表面上似乎与事件的意义,本质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侧面反映事件意义、本质,又能启人心智、令人轻松愉快的瞬间。

捕捉这一瞬间需要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幽默思维,幽默思维能够使人们扯断事物之间习以为常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

幽默瞬间画面常常赋予形象以神奇、新颖的意义,采摄这一瞬间是新闻照片拍出新意和有视觉感受的主要途径。

1987年12月7日,美苏关于裁减中程战略核导弹的谈判历时七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签署了中导协议。

美摄影记者蒂姆·克拉里在这一非常程式化和严肃的新闻事件中,采摄到了一个幽默瞬间——

2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签署协议交换文本后,将要握手祝贺而手又未握到一起的瞬间。

在拍摄出的照片《成交了》上,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宛如商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了交易,非常富有新意,视觉上尽管没有太强的冲击力,但却冲击了人们的思想。

善于采摄新颖瞬间

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于记者特殊的拍摄位置和角度,所采摄到的新闻事件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

这种瞬间以画面的新颖、独特见长。

新闻摄影所面临的题材中,有一大部分是那种程式化、很少变化的题材,如体育比赛中的获奖,每年的人代会等等。

捕捉新颖瞬间是让自己的照片拍出新意、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人一筹的主要方法。

如每年的人代会,主席台都是一样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似乎很难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照片。

然而,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一位摄影记者把照相机绑在自己的手上,把胳膊伸出去,这样,拍摄点就向前移动了几十厘米,拍摄角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因而,他拍出来的会议照片使读者觉得新鲜。

胡越拍摄的《新记录诞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以2.38米的成绩打破了男子跳高世界记录,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中,朱建华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

此时许多摄影记者纷纷涌上前,追随拍摄,胡越则冷静地站在看台上,拍摄了《新记录诞生》这幅独具一格的新闻照片——后面是热情激扬的观众和体育记者,前面是朱建华向观众欢呼致意——画面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拍摄出独家照片

富有新意的新闻照片常常是新闻现场的独家照片,必须做好充分的采摄准备,除了必要的采访准备和技术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要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坤拍摄的独家新闻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照片内容是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为悉尼时,在北京电视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现场人们或惊异、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异的一瞬。

这是一张独家照片,其拍摄成功,无疑得益于记者事先的现场观察。

在当时的拍摄现场,只有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可以在会场正面摄像,所有的记者被安排到二楼,只能看到直播大厅众人的背影。

刘占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甚至从哪个门冲到会场正面的距离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

当牵动亿万人心的一刻来到时,他悄悄迅速地冲下楼,灵活地蹿到会场正面,非常冷静地拍下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

仔细观察人物动作

表情、动作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部表露,是揭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关键所在。

新闻摄影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必须通过人的动作,动作是新闻摄影用以“说话”的形象最基本的特征,即活动形象,或者是群体活动中的某种情节形象。

在新闻摄影中用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必须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即通过人物在动作中富有特征的表情和姿态显现的情绪,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现出来。

适当运用摆拍

对于摆拍现象,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王文澜曾称:

“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抓拍、摆拍的争论是在‘文革’结束,因为那时候对拍摄方法的区别来自于‘文革’很多照片的弄虚作假,持续地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从荷赛的照片来看,有很多都是经过摆拍、设计、策划,比如像科技类二等奖的面膜,但是没有丝毫影响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和可读性,反而通过画面的设计,提高了冲击力。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拍摄,抓拍、摆拍,你要达到画面的效果,应该是你成败的惟一标准。

”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摄影的长处:

即视觉冲击力。

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是要具备镜头感。

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

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新闻性和画面构图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

新闻图片冲击力与图片大小无关目前,报纸中出现一种虚“大”现象。

即报纸版面,无图不活,但新闻图片编发的“大”与“小”,应有一个“度”。

把握这个“度”的命运的尺子,只能是“新闻含量”的“大”与“小”。

然而,在某些编辑记者(包括少数总编辑在内)眼里,认为把图片发得越“大”,视觉效果越好,冲击力越强。

于是,图片编发的贪“大”之风似有加剧之势。

长而空的文字,常常被读者贬为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

3

裹脚”,同样,没有“新闻含量”的大而空的图片,就是一种“泡沫”。

这种新闻图片虽然看起来篇幅很“大”,但由于内容平淡,无味,苍白,空洞,不仅没有丝毫的冲击力,只能挤占、浪费甚至污染寸土寸金的版面。

新闻摄影抓拍有感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是照片成败的关键,这一瞬间的获得非常难。

从表面看。

“喀嚓”一下,好似很简单、很潇洒,实际上是作者全部学问、功夫、修养、经验的一次总结。

早一点或晚一点按动快门都意味着永远丧失了最关键的那个瞬间。

什么叫好摄影记者?

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

别人没看见的,你能看见;别人没发现的,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了但没有抓住的,你能抓住;别人做不出来的照片,你能做出来。

自己梦想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与真正在实践里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布勒松为什么被称为“抓拍大师”,是因为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总能“抓”出几张绝活儿来。

具体讲:

(1)要特别注意抓动作。

在形象艺术里,摄影是最不怕动的艺术。

没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

而拍摄对象动得越历害,照片就有可能越生动、越活泼、越自然、越真实。

加拿大的卡什说,他并不在乎人物是老是小,好看不好看,关键要跳出外形美的束缚,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而人物性格的展露往往蕴藏在动作之中。

(2)注意抓住高潮。

高潮是某一个事态、某一个动作过程中最饱满,表现力最强的高峰时刻。

经验告诉我们,抓取高潮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

正如一位摄影家所说:

如果你在取景框里已经看见了这个事物的高潮,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高潮。

这是因为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

(3)抓神态。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的神态。

人物的表情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4)抓细节。

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细节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会导致照片平淡乏味;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

美国FSA摄影群体的领导人曾说:

“你们要注意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节,抓住那些使千百年后的学者们认为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5)抓特点。

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反映事物独特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

(6)抓悬念。

英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句名言:

悬念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有力的手段。

许多成功的作品里都有悬念,因为它们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关注将要发生的事情。

(7)抓特写。

特写是特别细腻的描写。

由于繁杂、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难站下脚来仔细观察一个事物,所以如果把取景的范围推向极端,近到无法再近,少到无法再少,画面精练至极,就会得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特写的表现力不可忽视。

(8)抓矛盾。

有矛盾就有问题,有问题,就能引人注目、耐人寻味。

矛盾也是一种对比,艺术创作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对比,那么艺术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

对比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

对比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拓展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对比的因素越丰富多样,照片的味道就越浓厚。

(9)抓极端。

许多摄影者不善于把握事物的极端发展和变化,极端化的表现会使作品更加强烈、刺激。

(10)抓本质。

事物的本质经常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外表之下,这就要求摄影要培养特别敏锐的感觉、特别深刻的眼光,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人人看得见的地方,看出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在平凡的地方拍出不平凡的照片”,“把没有意义的事物拍得有意义”。

我们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应该记住:

摄影,并不仅仅是看见,更重要的是要有所发现。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2009-08-31

本刊编辑部

本期嘉宾:

本期嘉宾:

《金融时报》首席摄影记者主办部门:

主办部门:

集团品牌管理部

燕平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

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相关员工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

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摄影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传播方正品牌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如何利用好现场光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

执相机的方式进行室内拍摄,这就要求快门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用28-70mm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应控制在1/30-1/60秒左右.如何使用好闪光灯如何使用好闪光灯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灯是指外置闪光灯,其闪光头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闪光灯直打被摄主体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把闪光头调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反光板,光源通过反光板和天花板进行反射.这样操作可以消除被摄主体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响;如果会议现场空间狭小,被摄主体距镜头相对较近,可以将闪光灯调整到90度,通过天花板和周围的墙壁反光,打亮被摄的主体.在日常的新闻摄影实战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闪光方式,不断积累闪光灯的使用经验.在拍摄领导人讲话,或者转瞬即逝场景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把闪光灯调整到TTL自动模式上,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拍摄的成功率较高,保险系数更大.如何拍摄领导讲话和会场全景拍摄领导讲话,演讲等场景之前,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告诉他们在讲话中可以适当保持微笑,调整好坐姿,在感知到摄影记者准备拍照时,尽量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合.摄影记者在准备拍照前,也可以给领导一个手势或暗示,把握最佳的拍摄时机进行连拍与抓拍.在会议拍摄中,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演讲者的动向.发现演讲者渐入佳境进行脱稿讲话时,要立即上前进行连拍,将其最佳的表情和手势收入镜头中.需要注意的是,会议现场的麦克,水瓶等物品可能会对被摄主体造成遮挡,破坏构图.我们在会议摄影中要注意寻找最佳的角度,尽可能避开遮挡物.会议现场拍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场光和闪光灯.在拍摄动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时,我们要在构图中全盘考虑观众,主席台领导及主席台展板等要素,这个时候要巧用闪光灯.我自己摸索出一个窍门:

将外置闪光灯向上略微调整一个角度,这个时候,闪光灯输出的是最大的闪光量,保证距离较远的主席台曝光充分,而距离镜头较近的物体也不会造成曝光过度.在会场现场光足够的情况下,则可以关闭闪光灯,选择较大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注意上述提到的最低快门限度)并以主席台背板的LOGO,或者主席台上就座的人物为标准进行平均测光.如何挑选新闻照片新闻照片的发稿形式主要包括单幅照片,组照和专题摄影.单幅照片是摄影记者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发稿形式.单幅图片拍摄的基本要求是:

表现有形象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间,注意细节,人物情感及体态语言.组照可以是对同一新闻现场不同侧面的描述与表现,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场景的组合.组照多用于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深化主题.我每年都会参与全国两会的新闻摄影报道.两会结束后,我会把会议现场,代表讨论的现场,以及代表和委员考察,交流,撰写议案等场面的照片挑选出来,形成组照,进行刊发.专题摄影是指通过多张照片,多个角度反映一个新闻主题.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情节,要有开头照片,高潮照片及结尾照片,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专题摄影要注意大场景,中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采用,以及横竖版照片的配搭,时间跨度较大,淡化时效性.我们最终选择发布的照片要具备以下要素:

一,被摄人物的动作,表情自然;二,最能代表新闻事件

本质的瞬间;三,兼具特写与大场面;四,图片构图合理且具观赏性;五,图片动感较强;六,抓拍得到的图片.

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指定报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0幅新闻照片,发现同学们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照片的新闻价值是处于第二位的.当笔者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不是首先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许多同学说,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从报纸的文字报道或电视,广播上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