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9451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docx

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娄底学业考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史实与其不符的是〔〕

A、推行郡县制B、罢黜百家

C、修筑长城D、统一文字

2.〔2017·泰州模拟〕“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

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明朝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的主要内容

3.〔2017·呼和浩特中考〕〔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4.某班要出版一期西藏历史知识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唐与吐蕃”的小专栏,请你帮他们推荐一下可以选用的素材〔〕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③唐蕃会盟

④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⑤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

5.〔2017·宜昌学业考试〕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6.〔2017·菏泽学业考试〕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以下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①③

7.〔2017·河北中考〕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

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

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2017·苏州中考〕2017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数据显示:

“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

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

……”为西藏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D、西部大开发

9.〔2017·重庆中考〕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以下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0.〔2017·滨州学业考试〕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

”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1.〔2017·南京模拟〕1997年7月1日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会展中心灯火辉煌,0时整,伴随着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从这一刻起〔〕

A.香港社会制度改变了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

C.香港经济特区成立了

D.香港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2017·东阳学业考试〕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到2017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

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7·徐州中考〕国

家统一,民族融

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高祖曰: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假设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引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

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中的“西域”狭义上是指今天我国的什么地方?

该地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

1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那些有利

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那么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

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

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

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

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其中,中国政府于哪一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又于哪一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独具〔2017·无锡中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

清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是什么?

〔2〕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

在近代。

现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回答:

①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

谁最终率军收复了台湾?

②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

③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④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⑤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那么是什么?

⑥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统一文字都是秦朝巩固统

一的措施。

罢黜百家是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2.【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的“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判断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这建议迎合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思想。

3.【解析】选A。

题干的中心意思是“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违者免其官职”。

应选A。

4.【解析】选A。

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亲。

8世纪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

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唐蕃会盟碑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④⑤发生于清朝。

5.【解析】选B。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

6.【解析】选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清朝时期,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所以D符合题意。

②④是清朝时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

7.【解析】选C。

中央人民政府在命令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进行谈判。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手段收回伊犁。

故③不符合左宗棠收复新疆。

8.【解析】选C。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了主人。

9.【解析】选B。

从四张图片的内容可以看出,

其反映的主题都是与少数民族发展有关的,故得出答案。

10.【解析】选B。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1.【解析】选B。

根据题干时间和描述的情景判断从1997年7月1日0时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的社会制度未变,A项错。

它是特别行政区,不是经济特区,C项错。

D项与香港无关。

12.【解析】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澳门回归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②不符合题意。

13.【解析】西汉时期,人们把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今新疆地区。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据此回答第〔1〕题。

根据材料二中“魏书”“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判断材料二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由此回答第〔2〕题。

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区”,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

答案:

〔1〕新疆。

西域都护的设置。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4.【解析】“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据此回答第〔1〕〔2〕题。

第〔3〕题根据材料二中的“荷兰殖民者”“台湾”可知是郑成功

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功实践于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答案:

〔1〕秦始皇;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郑成功;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

〔4〕一国两制;1997年;1999年。

独具【解析】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据此回答第〔1〕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战败,退守台湾,造成了今天大陆与台湾的分离。

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依据上述分析回答第〔2〕题。

答案:

〔1〕元朝。

驻藏大臣。

〔2〕①荷兰;郑成功。

②《马关条约》。

③抗日战争胜利后。

④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败退台湾。

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