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9644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docx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

(2008年8月13日)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法宣处

 

一、法律、法规知识

1、人民防空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答:

人民防空的目的是: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人民防空的任务是: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人民防空的方针是:

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人民防空的原则是:

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⑤公民的权利是:

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

公民的义务是:

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2、重要经济目标?

答:

重要经济目标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

3、人防工程定义?

答:

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4、防空组织名称?

答:

防空组织名称:

抢险抢修专业队;

医疗救护专业队;

消防专业队;

治安专业队;

防化防疫专业队;

通信专业队;

运输专业队;

高技术专业队。

5、人民防空教育目的?

答:

人民防空教育目的是:

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防空管制?

答:

防空管制包括:

治安管制、交通管制、灯火管制、无线电管制、音响管制。

7、人口疏散、掩蔽?

答:

人口疏散是指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将人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的行动。

掩蔽是指在城市或近效利用地形地物、人防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掩蔽的行动。

8、平时试鸣防空警报信号的规定?

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试鸣防空警报。

试鸣防空警报方案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通信、广播电视、公安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

省确定9月18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规定每年应组织试鸣防空警报一次。

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

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解除警报:

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

9、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意义?

答:

意义:

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地掩蔽,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途径,平时对抗震救灾保持地面建筑稳定极为重要。

同时,与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相比较,不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大大节省城市用地。

10、拆除人防工程的规定?

答: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拆除的,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拆除单位应当在限期内按照不少于原面积、不低于原防护等级的人民防空工程的标准补建或者予以补偿。

11、突发事件及级别?

答: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级别: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12、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

答: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

答: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14、国家建立社会动员机制的目的?

答:

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15、突发事件中单位和个人财产征用的规定?

答: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

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6、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答:

①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②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③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17、应该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单位?

答: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18、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的目的?

答: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19、各级人民政府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答:

①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须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③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须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20、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答: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21、城市消防规划内容?

答;城市消防规划内容有:

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

22、消防法规定的个人义务?

答:

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23、环境的定义?

答: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4、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措施?

答:

交通管制;

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须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25、违反人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以人防法为主)

答: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八章。

二、防护知识

26、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威力及室内人员发现核袭击瞬间防护方法?

答: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

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所放的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来表示。

室内人员发现核袭击瞬间的防护:

当听到核袭击空袭警报时,应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

如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可在墙角、墙根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进行防护。

冲击波过后,尽快离开杀伤破坏区,防止放射性灰尘吸入或落在皮肤上,及时戴上防护面罩、口罩,穿上防护衣或用被单等遮蔽身体,扎好裤口、袖口和领口。

转移到安全区域后,清除服装上的沾染物。

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地背风抖拂。

擦拭或水洗鞋子,最后摘除口罩,手套。

27、化学毒剂分类、中毒途径及防护?

答:

毒剂分类:

毒剂按毒害作用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素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六种。

中毒途径:

呼吸道吸入中毒、皮肤渗透中毒、误食染毒三种途径。

防护:

防护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

集体防护。

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具有“三防”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尔后穿好防毒衣、戴好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

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时,可利用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大衣、皮(棉)手套、塑料布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28、化学危险品分类及伤害途径?

答:

化学危险品分为八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化学危险品的伤害途径有:

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皮肤接触吸收及体外照射四种途径。

29、燃烧的条件?

答:

①可燃物质;②助燃物质;③火源。

30、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紧急避险?

答: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①窒息灭火法;②冷却灭火法;③隔离灭火法;④抑制灭火法。

火灾紧急避险:

①沉着冷静;②防烟堵火;③设法脱离险境;④发出求救信号;⑤勿因财物而贻误逃生良机。

31、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答:

灭火器是扑灭火灾的有效器具。

常见的有:

手提式轻水泡沫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1211”灭火器等。

灭火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用手握住灭火器的提把,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

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地方,拔出保险销。

一只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只手握住喷射喇叭筒,喷嘴对准火源。

射时,应采取由近而远、由外而里的方法。

32、伤口包扎要领是什么,常用止血和动脉止血的方法?

答:

伤口包扎应要领:

①快:

发现伤口要快,包扎动作要快;②准:

包扎部位要准确;③轻:

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口流血和疼痛;④包扎牢靠,松紧适宜,打结时避开伤口。

常用止血的方法:

(一)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二)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可压迫伤口止血。

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

但压力必须持续5至15分钟才可奏效。

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堵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

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

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

经过指压20至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为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当发现较大伤口时,可先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堵塞,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利用其压力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若遇到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带、绷带或布条紧扎出血伤口,但15分钟左右,要放松止血带几分钟,然后再扎紧伤口,以免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33、地震前的准备和震时避险及救援?

答:

地震前的准备:

①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防震应急措施;②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轻信地震谣言;③明确疏散路线、避难地点,准备好避难和营救的物品。

通常需要准备好手电筒、打火机、收音机,够三天用的食物和饮用水。

④加固室内家具杂物,把放在高处的小物件,镜框等物体转移到地板上,避免家具杂物在地震时翻倒掉落造成伤害事故;⑤分配地震时个人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离家时,应关好燃气灶,熄灭炉火、切断电源等;要保护老人小孩;避免震时忙乱,顾此失彼。

地震时的避险:

①发生地震时如果在住宅内,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躲藏,也可选择桌子、床下或坚固的家具旁躲藏,千万不要跳楼。

②发生地震时如果在教室内,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撤离教室。

③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办公室,应迅速关闭电源,就近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

④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商场、饭店、地铁等公共场所内,要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

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撤离。

⑤发生地震时如果在体育馆、影剧院,要护住头部,蹲、伏在排椅下面。

⑥发生地震时如果在行车过程中,要迅速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旁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⑦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开阔地带,要避开拥挤人群,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顾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⑧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室外,一定要避开危险建筑物,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

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变压器、电线杆等电器设备,不能使用电梯进行逃生。

地震救援:

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

34、家庭急救知识(触电、中毒、烫伤、冻伤、扭伤、脱臼、骨折、鼻子出血处置)?

答:

①触电的急救方法是:

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拉开电闸刀,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物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及时脱离电源。

并将脱离电源后的触电病人移至通风干燥处,使其仰卧,解开上衣扣,放松裤带,排除妨碍呼吸因素。

如触电病人有心跳无呼吸时,可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对其进行吹气。

如触电病人有轻微呼吸无心跳时,可用人工方法有节奏地对其挤压心脏,保持每分钟60-80次。

当触电病心跳呼吸全停时,应同时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

②中毒的急救方法是:

对中毒人员首先用手指或筷子枢压舌根,将毒物吐出,减少人体组织吸收。

然后,口服清水或2%小苏达水,用同样方法催呕吐多次,并尽可能多喝些甘草水、牛奶、豆浆,以缓解毒性。

对呼吸困难中毒人员要及时吸氧,并注射阿托品或安定10㎎,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烫伤的急救方法是:

如果烫伤处皮肤未破,可用冷水冲洗,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第一次冲洗后,为防感染应避免再次接触冷水。

如果烫伤处的皮肤已破,则禁止用冷水冲先,以防感染。

冷却后要小心地脱掉衣物,将烫伤处的皮肤擦干,并在创面涂些蓝油烃等药膏,要保持烫伤处皮肤清洁和干燥。

如有小水泡形成,注意不要弄破,让其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应到医院治疗。

(注:

冻伤、扭伤、脱臼、骨折、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可自阅。

35、安全、警示标志示别?

答:

详见《防空防灾知识》。

36、报警、求助服务电话?

答:

详见《防空防灾知识》。

37、人防工程“三防”设施、防护方式?

答:

人防工程“三防”设施主要有:

密闭、滤毒通风、洗消等设备。

密闭设施由防护密闭门、防毒通道组成。

滤毒通风设施由滤尘器、滤毒器、风机、管道等设备组成。

洗消设施主要包括洗消间、消毒药品、洗消器材等。

人防工程的防护方式有两种:

①隔绝式;②过滤式。

38、个人防护器材及使用?

答:

个人防护器材是个人用于防护毒剂、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各种器材的总称。

它包括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和简易个人防护器材。

制式个人防护器材主要包括:

呼吸道防护器材(防毒面具)、皮肤防护器材(防毒衣、防毒手套)和个人防护盒等。

戴防毒面具的动作要领是:

当听到“戴面具”的口令时,立即闭眼、憋气,左手握住面具袋底部并移至胸前,右手捏紧面具袋盖,用两手合力打开面具袋,右手取出面具,两手分别握住面罩两侧头带,拇指在内、拉开头带,身体前倾,下额微伸,并将面具套住下额,由下而上,由前到后,迅速戴上面具,然后两手对称调整头带,使面具密合,深呼一口气排除面罩内的毒气,睁开眼睛。

穿防毒衣的动作要领是:

当听到“穿防毒衣”的口令时,打开防毒衣袋取出防毒衣,两手抓住胸襟,先穿上两腿,尔后两臂伸进两袖内并穿好,头罩撩于脑后,由上而下搭紧胸襟,系好腰带和鞋带,将鞋及帽子装入防毒衣袋内,背上防毒面具和防毒衣袋,戴好防毒面具并将头罩与其眼窗上沿密合,系好颈带,卷起外袖,将套环套于拇指,戴好防毒手套,放下外袖即可。

39、利用人防工程掩蔽应注意的事项?

答:

①当听到预先警报后,要保持沉着冷静,携带个人防护用具和生活必须品,禁止携带有异味、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宠物及体积较大的物品进入人防工程。

②要熟悉人防工程的位置及地点,当听到空袭警报后,应迅速有序地进入附近的人防工程,禁止在工程口部造成人员拥挤、混乱及影响他人进入工程。

③进入工程后,要服从命令,按指定位置坐卧,要保持体力,尽量少活动、少饮水、不吸咽、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残余食物、垃圾要密闭集中存放。

严禁使用明火,不准乱动工程内的各种设备。

④如若工程内局部发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时,掩蔽人员不要惊慌、混乱,利用个人防护器材进行防护,并听从指挥,有组织的进行转移或隔绝防护。

⑤当听到解除警报后,掩蔽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服从指挥,携带个人物品,禁止拥挤,有序地依次撤出人防工程。

40、人民防空标志识别?

答: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

“中国人民防空”用英文缩写为CCAD,图案外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

三、防空防灾相关知识

4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大战场?

答:

欧洲和北非战场;苏德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

42、广岛、长崎事件?

答:

①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国在广岛投下当量为1.5万吨TNT、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造成约14.4万人伤亡,整个城市的绝大部分建筑被破坏和摧毁。

②1945年8月9日18时58分,美国在长崎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造成约8.6万人伤亡,整个城市约60%的建筑被破坏和摧毁。

43、伊泊尔毒气战?

答:

1915年4月22日下午6时05分,在伊泊尔地区,德国以突袭的方式,将预先装填在3万个吹放瓶中的180吨氯气利用适宜的风向,开始向英、法军阵地施放。

德军为了加强效果,还在阵地侧面,用105毫米口径的大炮发射催泪弹。

这次袭击,英法军队共15000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5000人被俘,德军缴获大炮60门,重机枪70挺。

伊泊尔毒气战开创了现代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毒气的先例。

44、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答: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四号机组爆炸,大火燃烧了6天,放射性物质大量处泄,扩散范围南北4000千多米,东风2000多千米,波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真接遭辐射受伤人员300余人,死亡33人,30千米以内的13万多人撤离。

45、印度博帕尔惨案?

答:

1984年12月2日子夜,印度博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三个地下储气罐之中的一个压力急剧上升,罐内装有45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

3日零时56分,由于反应剧烈而升压过高使储气罐的控制阀门失灵,罐内剧毒化学物质漏出,以气体形式迅速向外扩散,40多分钟漏出25吨毒物,12月3日白天45吨毒物全部漏完。

当时工厂及周围毒气云团的覆盖面积达40平方公里,博帕尔市及附近四分之一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几天时间内,2500人中毒死亡,2万人受到严重毒害,5万人眼睛失明,15万人接受治疗,20万人逃离博帕尔市。

46、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从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上起飞了183架飞机,向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

1小时后,日军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对珍珠港实施第二次攻击。

其结果共击沉美战列舰5艘,毁损其他舰艇10艘;击毁飞机188架,击伤291架;美军官兵死亡2408人,伤2000余人。

日军仅损失微型潜艇5艘、飞机29架,战死者不足百人。

日本偷袭珍珠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47、海湾战争?

答:

海湾战争,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科的入侵而引发的。

战争历时42天,空袭为38天。

1月17日至2月23日的38天为“沙漠风暴”空袭作战行动。

2月24日至2月28日为“沙漠军刀”地面进攻行动。

海湾战争充分展示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48、两伊战争?

答: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49、唐山大地震?

答: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4秒,在唐山发生了7.8级震,即北纬39度38′,东经118度11′,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发生了6.9级地震。

242469人死亡,703600受伤。

50、四川汶川大地震?

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烈度11度。

截止到7月31日,已有69207人遇难,18194人失踪。

51、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

1939年9月1日以德国袭击波兰为标志,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52、战争的几种形态?

答:

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53、“五环目标打击”理论?

答:

1986年,美国空军上校约翰.沃顿在《空中战役制定作战计划》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五环”理论。

“五环”理论的基点在于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

“五环”就是针对敌方的军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作用与地位来进行区分,进行打击目标的选择。

“五环”由内至外的打击顺序是:

领导层环,也是最核心的一环;

系统关键要素环;

基础设施环;

民众环;

军队环。

54、C4I系统?

答:

C4I系统是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的集成,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军队和武器进行指挥与控制。

55、飞机识别?

答:

侦察机:

侦(C),电子对抗机:

电(D),反潜机:

反(F),预警机:

警(G),轰炸机:

轰(H),歼击机:

歼(J),强击机:

强(Q),加油机:

油(R),运输机:

运(Y),直升机:

直(Z)。

56、古代兵器?

答:

古代兵器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种,主要是冷兵器为主。

中国古代兵器有:

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等十八种兵器。

57、海底隧道?

答:

海底隧道是为了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而又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底下的海洋建筑物。

58、我军在历史上的名称?

答:

“八一”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国民苦命军第八路军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59、海峡?

答:

被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叫海峡。

我国三大海峡有:

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60、万里长城、“九大雄关”?

答: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东起山海关,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8个省市、自治区。

号称万里长城。

九大雄关:

居庸关、山海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娘子关、剑门关、友谊关、嘉峪关。

61、海湾地区?

答:

海湾四周,从东向南,围绕着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8个国家,被称为海湾国家或海湾地区。

62、日内瓦公约?

答:

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签订。

我国政府于1956年11月5日批准。

63、成语与人物

答:

马革裹尸---------东汉,马援

割发代首---------三国,曹操

三令五申--------春秋,孙武

围魏救赵--------刘国,孙膑

64、马力公式

答:

75公斤·米/秒=1马力

65、马拉松赛跑的由来?

答:

古希腊人在马拉松地方作战胜利,派一士兵到雅典报捷,长跑42195米,报捷后心脏停止跳动,为纪念这一奇迹,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了近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正式将此列为奥林匹克的竞赛项目。

66、利用地图测量距离?

答:

首先用直尺量出图上两点间距离,然后根据地图比例尺就可换算出实地距离。

四、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论述

(1)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

——1956年2月毛泽东

(2)老百姓怎么办?

就是每个房子都挖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