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97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docx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

时间:

2020年08月01日编稿:

作者三

第一篇:

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

形式与政策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低碳生活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形式与政策论文

——低碳生活

一.‚低碳生活‛浮现的背景

1987年世界银行的《世界进展报告》中,列出了33项经济进展附表,但是其中没有一项有关生态环境的指标。

将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说:

‚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仍然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极度‘增产’甚至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惊险。

‚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

‚由于基于制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进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制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

‛还在80年代中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起草的报告中已提出,臭氧层遭到明显的破坏,90%应归于氯氟烃和聚四氟乙烯体。

氯氟烃是对世界环境的一种潜在惊险。

目前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大量使用了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等化合物。

全世界大约10亿台电冰箱和数以亿计的空调器中使用了氟利昂,各种喷雾剂、发泡剂、及电子器清洁剂也含氟利昂,这类产品每年在75万吨以上,氟利昂的滞留寿命在50-100年,要恢复平衡则要一个世纪的时光。

美国是造成威胁世界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它拥有2亿多辆汽车,排放出大量废气。

世界性环境爱护浪潮是从29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发达国家开始的;环境爱护意识的推动则是通过长期倡导爱护环境的威斯康星州联邦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呼吁设立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

在大学生丹尼斯•海斯组织、发动下美国2000所大学、1万所中学、1000个社区进行了全国性环境示威,参加地球日活动,这一年是第一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

迄今世界地球日已经是第36个年头。

一些环境爱护论著的发表来推动的。

在整个环保问题中,全球变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

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芬兰和德国学者发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假如照此进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

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逝在汪洋中的岛国。

美国媒体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

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

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生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

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分量级头衔。

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无数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纵然世界各国照旧减排问题举行着艰难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二.‚低碳‛名词范围中的各个定义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首先,减碳主要降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辟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脚迹‛。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

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省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情愿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固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省、不白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举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三.‚低碳生活‛概念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竭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殊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情愿和大家共制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味,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但关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白费着巨大的能源。

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放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

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放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

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

假如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纳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约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惟独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

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假如说爱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省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进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将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

人类意识

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浮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慎重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慢慢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低碳生活的浮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怀,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

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四.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

洁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汲取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远性的筷子、饭盒,尽量幸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幸免白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姓名:

曾聪聪

学号:

08300306班级:

0130803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营造绚丽的世界

2009年12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解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之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此召开。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不仅给了人类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同时也将“低碳”概念在中国推向了一个高度,标志着“低碳”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近。

随着可持续进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一时光包括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甚至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人生等在内的各种“低碳”概念在中国坊间和媒体间争相传播。

但毕竟国内谁在真正“低碳”?

怎样才干证明人们“低碳”了?

仅仅是少开一天车?

仅仅是少买衣服?

或者仅仅是少用一次性筷子?

“低碳”除了给予人们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外,除了传递给老百姓更多的理念或概念外,还能与老百姓有哪些更实际的关系,还能带给企业哪些更多的利益。

“低碳进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天一晚就能改变的,低碳进展也不是完全靠节省就可以了,因为进展是核心,那么低碳之路能否走好,假如中国要和进展国家同步的话,那么一方面我们需要全体人们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巨大的市场,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创新的办法。

如今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掀起少喝瓶装水的倡议,好莱坞明星们也正兴起“自带水杯,喝健康温水”的小行动。

因为生产瓶装水要比生产自来水所消耗的能源高1万倍,而那些瓶装水留下的聚酯瓶,无法自行落解,造成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白费。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指出,瓶装水在开封之后,假如短期之内不及时喝完,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发生变质,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外,由于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透明剂、色母剂等物质,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成为健康隐患。

而一次性纸杯的大量使用则让我们听到了森林的哀吟。

董金狮介绍,纸杯是一种存在较多隐患的饮水容器。

首先有一些纸杯原料就是利用各种废纸创造的,尤其是纸杯上浮现黑点、有异味,绝对不能使用;其次是无数纸杯都使用了荧光增白剂,而这种物质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由于纸杯都是“杯杯相套”放置的,所以纸杯的内壁也很容易被其他纸杯的外壁荧光增白剂所污染;同时,某些纸杯上所使用的油墨是劣质产品,其中所含的各种苯化物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损害。

因此,最好不要长期使用纸杯作为日常饮水工具。

自带水杯,就可以让我们不但爱护了环境,远离安全但不够健康的纯净水,还能让饮用水免受不安全饮具的污染,用新奇活力的开水滋养身体,营造我们健康的身体水系。

塑料袋、方便筷——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形象地展现了地球“发烧”的历程:

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耗费石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次性纸巾和卫生筷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树木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汲取。

研究证实,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

疾控专家指出,低碳生活应拒绝一次性用品。

出门用餐可自带餐具,既环保,又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健康又卫生;外出购物携带环保购物袋,尽量使用棉布质地的手帕;而随身携带水杯,还可以防止纸杯中荧光增白剂带来的健康危害。

此外过度使用电脑等电器,不仅辐射大,对身体伤害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应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空调在制冷时,尽量操纵在26℃或以上。

这些小细节小行为既减少能耗,还减少了垃圾,也有利于我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进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宝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宝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进展。

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在人类环境系统的进展中,始终贯通着人类与环境这一基本矛盾。

生态环境问题也并非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之后才浮现的,而是古已有之,只是在生产力进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只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而大工业生产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在更深的层次上作出反思和批评,这就是低碳生活观提出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进展模式,破解进展难题,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新的进展模式,通过进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

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进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

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阔学子所推崇,成为一种“低碳时尚”。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别计算器。

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将来的战略挑选,低碳生活在“80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

有大学生表示:

“热衷于节能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80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有大学生这样认为:

“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在“80后”逐渐深入人心,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大学生这样说:

“我改变了以前认为名牌才是时尚的想法,闲暇时光看书、做手工、做运动、参加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时尚。

作为一名常年住校的大学生,我们能做到的也有无数。

比如,晚上规定熄灯时光,不能向来亮着到深夜;早上走的时候也要把灯关了;洗脸洗衣服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水龙头,用接到盆子里,尽量节省每一滴水;不用一次性筷子,可以自己带餐具或者用公用的消毒筷子;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出门少坐车,自行车就很好,短程可以步行,健身又减排„„

其实,“低碳”行为都是一些我们可以随手做到的小事,每一件生活用品,大到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每一样物品的生产都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都会带来碳排放,不再购买不必要的新的生活用品,也自然会落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

只要我们大家一块努力,挑选“低碳生活”,我们就一定能营造一个绚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携手打造低碳新家园吧!

第三篇:

形势与政策-低碳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味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味

这次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体味最深的就是了解了低碳生活,学会了低碳生活。

生活中的陋习在不自觉地增加着地球的负担。

宾馆内,有人夏天盖着被子开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则高得让人流汗,办公室里的电脑始终不关,打印纸从来没有双面用过,出门不是开车就是打的。

这些高碳生活的陋习害人害己。

除了飞机旅行外,开车、用电、吃肉、吸烟、装修等都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的碳排放。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一个人践行“低碳生活”来减少碳排放。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竭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扣动了人们忧患意识的扳机,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举行着艰难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首先,减碳主要降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辟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脚迹”,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

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进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辟,一定程度上地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等物品价格的上涨。

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将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

第1页共4页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味

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省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光保障。

特殊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在我国,虽然有丰富的碳减排资源和极具潜力的碳交易市场,但碳金融的进展相对降后,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

其次是低碳经济观念还没有普及,大众的接受和实施才是低碳经济的根本动身点,我们应从思想上去普及,树立良好和积极的观念,还有我国的传统产业和创造业产业结构当中仍然是主体,包括钢铁等高耗能工业。

因为,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进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这些行业的需求强度仍将维持一定的时光。

调整经济结构,但是不能把这些产业全部从经济当中砍掉或者过分抑制其进展。

所以低碳经济不可盲动,而是在调整中寻到突破。

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省。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假如说爱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省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假如想抵消掉的碳排放,可以购买碳汇林或种树。

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治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汲取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创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低碳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

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第2页共4页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味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别计算器。

更让大家关注的是“9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将来的战略挑选,低碳生活在“90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

有大学生表示:

“热衷于节能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90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有大学生这样认为:

“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呢?

多运动,少看电视机,少上网,多与家人和朋友聚聚,多出去散散步;尽量吃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类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尽量幸免;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瓦数(功率)尽量低点,照明够了就行,而且房间亮度低点更浪漫更有情趣;近距离外出,尽量使用非机动车(步行或自行车);不乱丢垃圾,举行垃圾分类;没人或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灯、不使用空调;多开窗多通风,随手关灯。

关紧水龙头,关紧煤气灶关电视,关空调,关电脑;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准备一个大桶盛起来,可以浇花,冲厕所,做到生活废水再利用;烧饭可以先把米在水里泡段时光再烧,做绿豆汤不用高压锅,晚上把绿豆泡在热水瓶的开水里,早上就可以美美的喝了;手机晚上最好关上,一个省电,一个有利于歇息,固然有要紧事情除外;有些包装纸,广告纸反面是空白的可以用来做便签或草稿纸;合理使用冰箱,定期除霜。

电脑,电视机,音响,人暂时离开时,进入待机状态,以节约能源,不用时直接关机;选购商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档,有用,性价比高就是好商品,幸免白费;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尽量扇电风扇,或是扇扇子,能

第3页共4页

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味

手洗衣服,尽量不用洗衣机洗;抽水马桶贮水桶中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号可乐瓶,减少贮水量。

最好能设计两个开关,一个用来冲大便,另一个冲小便;充分利用自然能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能不用电梯就尽量走楼梯,可以省电又能锻炼身体.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省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情愿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固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省、不白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治理学系09级人力一班

吴美琳

2010年12月18日

第4页共4页

第四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_绿色生活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

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将来的生存与进展。

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

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也许,无数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兴许还有无数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创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

2009年11月初,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郁,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

但11月10日,气温骤落,当晚突落暴雪。

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蓦地电闪雷鸣!

12日,落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

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浮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假如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

简单讲,假如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

假如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