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9785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ocx

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处

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EDESIGN(THESIS)

 

设计(论文)题目浅析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

 

学生王伯义

教学中心山西临汾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徐磊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摘要

近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能耗方面,钢铁工业耗能量占我国总能耗的11%左右,对比世界先进水平,吨钢能耗就高出10%;在客户服务方面,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加之金融危机为国内的冶金行业发展又增添了许多变数,冶金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内忧外患”。

钢铁冶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给人民创收,给国家添富的同时,钢铁行业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基本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产品需求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钢铁冶金行业未来的就业趋势。

关键词:

钢铁工业;现状;前景;就业趋势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changesinturntheworldupsidedowntheironandsteelenterprisesfaceexternalcompetitionenvironment.Intermsofenergyconsumption,energyconsumptionofironandsteelindustryaccountsforabout11%oftotalenergyconsumption,comparedwiththeadvancedlevelintheworld,DunGangenergyconsumptionisabove10%;incustomerservice,customersonthesteelvarieties,specificationsandotherrequirementsaremoreandmorediversified,theproductqualityanddeliveryrequirementsareincreasinglystringent.Andthefinancialcrisisforthemetallurgicalindustry,domesticdevelopmentandaddsmanyvariables,thedevelopmentisinmetallurgicalenterprisesis"domestictroubleandforeigninvasion".Ironandsteelindustryisanimportantbasicindustryofthenationaleconomy,people'sincometonationalwealth,atthesametime,italsobringssomeproblemsinironandsteelindustry.ThispaperismainlyabouttheironandsteelmetallurgyindustryinChina'sbasicsituationanddevelopmentprospectsanddemandcharacteristicsofthestudy,analysisofemploymenttrendsinironandsteelmetallurgyindustryinChinainthefuture.

关键词:

钢铁工业;现状;前景;就业趋势

Keywords:

Ironandsteelindustry;presentsituation;prospect;employmenttrends

目录

1、传统钢铁工业的发展----------------------------------4

2、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5

3、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10

4、目前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12

4.1从中国钢铁产品消费的行业结构分布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13

4.2、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比例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13

4.3、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率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13

4.4、从不同钢材品种的进口比例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14

5、钢铁冶金行业的就业趋势------------------------------15

5.1由来已久的优越感——广阔的就业前景-----------------------------15

5.2别被“前景”所迷惑——紧张的就业形势---------------------------16

5.3总结-----------------------------------------------------------17

6、结论------------------------------------------------18

7、参考文献--------------------------------------------19

 

引言

我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有了巨大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钢铁工业的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比如,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取得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国际钢铁界的地位和影响提高的显著成绩。

生产粗钢48924.08万吨,比上年增加6625.22万吨,增长15.66%;生产生铁46944.63万吨,比上年增加6189.22万吨,增长15.19%,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9.3%,但出口金额却同比上升7.6%。

由此可见,成绩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钢铁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它的长足发展,为了能够持续保持高增长的水平,带给国家更多的财富,也为了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将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1、传统钢铁工业的发展

冶金工业是指对金属矿物的勘探、开采、精选、冶炼、以及轧制成材的工业部门,包括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两大类,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部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金属材料,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在大连、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同时,在内地的包头、太原、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钢铁和铁合金、耐火材料等辅助原料企业。

在黑色冶金工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先后建设了一批大型氧化铝厂、电解铝厂和铝材加工厂。

还在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地建立了大型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

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

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

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1996年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1位,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扭转了长达40年的被动局面。

1999年达到1.22亿吨,连续四年居世界各国之首,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从1949年的不到0.1%提高到15.8%,坐定了产钢大国的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来,是我国冶金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

冶金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使我国钢铁工业在建国以来所创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粗钢总产量超过26亿吨,是“十五”期间粗钢总产量的2.2倍以上。

与此同时,粗钢消费量持续增长,2006-2010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平均增幅达到11.41%。

在满足国内对于钢材数量需求的同时,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绝大多数钢材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质量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

我国在1993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后,到2001年以前,出现钢铁市场供大于求、企业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

这期间国家对冶金行业提出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行业政策。

几年中,宏观调控对稳定钢铁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到了2001年以后,宏观调控已无法对钢铁生产总量进行控制。

2001年和2002年全国钢产量分别达到1.67亿吨和1.82亿吨,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整个行业效益大幅增长。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形成了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生产组织格局,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

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钢材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实现了由钢材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

民营企业积极介入钢铁业的动力,源自于其和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

民营企业有机制灵活、劳动力便宜、没有国企的养人负担等优势,使生产成本平均比国企每吨钢减少300~400元,这就促使很多民营企业在建设中,并不是以提高产业水平为前提,而是以快速规模扩张为主,是许多国有中小型钢铁企业的模仿再建。

他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老国企的周围,用国企的人才和成熟的技术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

如:

高炉以300m3左右为主,转炉以20吨左右为主,轧材以线棒材为主。

盲目扩大规模,导致了钢铁行业布局不合理程度加剧、产业集中度降低,有些地区钢铁产能过剩加重,造成运输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原有国有企业因人才外流严重,难以在提高生产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上有所作为。

当然,我们应当肯定,有许多企业能够自觉自律,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完成了一些“大手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值得我们引以自豪。

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钢铁企业整合重组。

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预计到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市场需求拉动我国钢铁冶金业生产能力适度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从经济周期的中长期波动角度来看,我国日前仍处于中长期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规模仍在快速扩人。

经济的不断扩张必然引起钢材需求量的增长。

与经济周期相对应,钢材需求量也处在一个上升时期。

在这种趋势下,我国钢铁业出现快速发展,钢铁产量已连续1O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1996年突破1亿吨,2003年突破2亿吨。

2006年达到4.3亿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钢铁工业企业4000余家,拥有员工超过250万人,完成年工业总产值超过lOOOO亿元。

(3)工艺结构逐步改善。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

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

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截止2003年中期,全国连铸比已经达到9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791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31千克。

(4)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2001年,我国年产钢5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5家,占290家产钢企业的19%。

55家企业产钢13,263.85万吨,占全国产钢量的89.1%;产钢材11,996.71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的76.2%(资料来源:

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5)中国钢铁行业前景看好。

虽然近段时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行业收到了一些措施,但是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钢铁前景依然光明。

目前的经济问题不是过热,而是供应小于需求(主要是能源供应短缺),从而导致了瓶颈约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我认为这也是当时政府决策的失误,前几年停止对电厂、煤矿的投资,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我国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越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带动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由过去的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对钢铁需求急剧扩大,由此带动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钢铁需求量大于钢铁生产量,2003年我国钢铁产量约2.2亿吨,而国内钢铁消费量为约2.6亿吨。

我们预计,2004年我国钢铁产量将达到2.5亿吨,而钢铁消费量有可能突破3亿吨。

(6)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很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4年一季度季业绩又有大幅度的提高。

这几天又有10几家钢铁类上市公司预测2004年中报业绩增长50%以上。

(7)目前中国大陆钢铁有三项列世界世界第一。

钢铁生产量世界第一!

钢铁消费量世界第一!

钢铁净进口量世界第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繁荣”和“空间”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的规模扩张,不仅发生在民营企业,也同时存在于某些国有企业当中。

个中原因不外乎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只管局部利益的本位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越权审批等。

钢铁项目涉及各种资源、各种原燃料的平衡发展及合理配置和交通运输、港口建设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以“市场说了算”、“企业有自主权”为由,来削弱宏观控制的作用,都是有意回避问题的“不作为”行为。

我们的各级政府、业内人士、企业决策者必须直面市场形势,抓住机遇,认真吸取国外钢铁业发展的教训,通力合作,克服本位主义,实现优势互补;统筹规划,减少浪费,少走弯路,尽快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早日由钢铁大国迈入世界钢铁强国的行列。

3、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平均人均收入已经越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

和过去相比,吃饭、穿衣的花费所占我们的收入比例正在减少,而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花费所占我们收入的比例在明显地提高。

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说要求轻纺、食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要求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等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这些产业都是钢铁需求大户,由此带动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节能减排,是我国较长时期内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钢铁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对于冶金装备制造业而言,钢铁业的节能减排赋予其巨大的市场机遇,前景十分可观。

政策密集出台节能减排蓄势待发

进入“十二五”,国家围绕节能减排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把节能减排当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

而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位居榜首的节能环保产业,目前成为市场投资炙手可热的领域。

有机构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1.54万亿元的投资额增加121%。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已经通过国务院批准。

环境保护部人士表示,中国环保产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长速度,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

由中国工程院和环保部牵头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未来中国环保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达到GDP的3%以上。

“十二五”末期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国务院会议讨论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节能环保产业置于七大重点产业之首。

在规划中,国务院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的要求是:

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从上述国家陆续出台的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规划、措施可以看出,实施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能否实现的一件大事。

这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更是必须不折不扣、全面实施,打响一场节能减排攻坚战,对于当前的钢铁企业来说,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任重而道远钢铁行业孕育商机。

4、目前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4.1、从中国钢铁产品消费的行业结构分布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可以看出,从目前中国钢铁产品消费的行业结构看:

建筑业是大头,占35.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各占10%左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8%左右;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采掘业占6%左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占2%至3%。

4.2、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比例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可以看出,我国对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比例是不一样的,目前消费的大头仍然是长线产品,其次是板带产品。

4.3、从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率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可以看出,我国对不同品种钢铁产品的消费增长率是不一样的,长材和小型材产品消费增长率在下降,而板带材的消费增长率在提高。

4.4、从不同钢材品种的进口比例看我国钢铁产品需求特点。

可以看出,板带产品进口比例占我国钢材产品进口比例很大,长线和其产产品进口比例很小,说明我国板带生产绝对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同时我国板带产品进口比例在逐年提高,说明我国板带产品缺口在扩大。

另外,在所进口的板带产品中,各子产品的比例由不一样,普通薄板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别是中厚板、不锈钢等,这说明我国对普通薄板的需求旺盛,国内缺口较大,需要靠进口来满足。

5、钢铁工业的就业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就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另外,该领域在国内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对学生外语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5.1由来已久的优越感——广阔的就业前景

要说到钢铁冶金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前景,历年来,钢铁冶金专业的就业率都是名列各专业前茅,甚至在很多时候都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让冶金很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充满自信,可谓后顾无忧。

下面是本人搜集的一篇资料,从中不难从宏观的角度看出冶金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前景时多么广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钢产量连续居于世界前列,足见国家的重视和其迅速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诚然,现代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些高科技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

但是,冶金材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优势和特性依然是其他材料所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目前,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非常有限,而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实际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倍。

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也为该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由于钢铁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同时,又具备冶金和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加之,冶金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因而,毕业生择业面宽,适应能力强。

毕业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感觉现在钢铁、冶金类专业的大学生太吃香了。

”在东北大学2005举办的一次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钢铁冶金类专业毕业生述说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好机遇。

的确,祖国蓬勃的建设事业需要冶金工程方面大量的专业人才,众多的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企业等都是学子们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就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另外,该领域在国内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对学生外语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从上述的的材料不难看出,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冶金技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对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等冶金材料的需求量的确很大,也是其他材料在一段时期内无法取代的。

而现在这种人才紧缺的状态的确造就了冶金专业学生广阔的就业前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