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0320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青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时间排列为( )

A.南京、厦门、天津、杭州B.南京、天津、厦门、杭州

C.厦门、南京、天津、杭州D.厦门、南京、杭州、天津

2.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

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①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机构越来越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④这种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相一致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右图为张乐平在1940年创作的漫画《共荣圈》,左边穿衣

服的狗代表汪精卫。

能体现该漫画寓意的是( )

①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情绪 

②讽刺了汪精卫当上伪国民政府的主席

③揭露了日本“以华制华”的侵略罪行 

④表明了日本“共荣圈”梦想彻底破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888年4月《申报》载文: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

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这反映出( )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

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      

B.欧共体各国联合与美苏相抗衡

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D.欧洲的北约诸国依附于法国

6.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

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7.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

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

” 材料中的官最有可

能是指( )

A.美国总统B.德国内阁C.英国内阁D.法国内阁

8下表所列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较为合理的逻辑关系的是( )

 

 

材料

结论

A

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指出:

“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双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一边倒”政策冲击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我国基层民主和自治得到加强和扩大

D

2014年6月下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赴台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

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9.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

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

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11.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2.阅读图《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B.八大的正确指引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3.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1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5..普罗泰格拉提出:

“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C.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D.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6.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上表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8.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说: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生活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条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19.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20.数学史专家钱宝琮(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消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的态度。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C.《九章算术》的实埔性相对有限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21.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

“吴生虽绝妙,犹以画1工。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弼谢龙樊。

”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A.改变了王、吴二人往中国画坛的地位B.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

C.有利于文入画体系的形成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

22.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下说法正确的( )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③宋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 

C.即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24.发过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

现代欧洲文明源丁占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

”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人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25.清代学者储人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火;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火;。

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米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

二、综合题(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

(2分)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

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6分)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

这些主张对欧洲政治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10分)

27.(32分)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指出其时代特点。

(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18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8分 

 

历史答案

1-5:

CCCAC6-10CCDBB11-15CDDCB16-20ACACB21-25CCAAD

26答案 

(1)内涵:

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2)观点:

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意义:

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3)主张: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影响: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27.

答案

(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

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

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2)韩非子主张法治。

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

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