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0871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docx

相位表相量图分析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图解

三相四线相位表查错误接线方法与步骤

(完全根据个人的经验总结,肯定有不完善甚至不正确的地方,仅供参考)

第一步:

测各元件电压

目的:

判断各元件电压数值是否有异常,57V为正常(不带电压互感器时220V为正常),且三相电压数值相接近为正常。

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压断线。

U1n=VU2n=VU3n=V

测量U1n接线图如下:

测量U2n、U3n方法与上面图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零线不动。

注意档位

第二步:

测量各元件对参考点Ua的电压

目的:

测出对参考点电压为0的该相确定为A相

U1a=VU2a=VU3a=V

测量U1a方法如下图:

U2a、U3a测量方法与上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接参考点的连线不动。

注意档位

第三步:

测量三个元件的相电流

目的:

判断各元件电流是否正常,正常是三相相电流相接近,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流开路或短路。

I1=AI2=AI3=A

测量I1的方法如下图:

测量其它相与上图类似,移动黑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流进线端。

注意档位

第四步:

测量第一元件电压与各元件电流的相位角

目的:

根据测出的角度来画相量图及功率表达式

测量

测量第一元件电压与其它相电流的相位角相类似,电压线可以不动,逐相移动钳子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电流进线端。

注意档位

第五步:

测量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电压间的相位角

目的:

用来判断接线是正相序还是逆相序,一般来说测出的角度为120为正相序,240度为逆相序。

(其它情况如为300度则为正相序,但B相反接。

如为60度,则为逆相序,B相反接,有点难,一般不会来这种)。

测量方法如下图:

注意档位

第六步: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一)分析各元件对应的电压相序

1、根据第二步:

对测量参考点电压为0的该相定为A相

2、根据第五步:

U1U2=120度为正相序,U1U2=240度则为逆相序

3、标示出各元件对应的电压相序:

例1:

如第1元件(U1)对参考点电压为0V,那么第1元件为A相,而且U1U2=120度,可以确为正相序,标示如下:

123

ABC

例2:

如第1元件(U1)对参考点电压为0V,那么第1元件为A相,而且U1U2=240度,可以确为逆相序,标示如下:

123

ACB

例3:

如第3元件(U3)对参考点电压为0V,那么第3元件为A相,而且U1U2=240度,可以确为逆相序,标示如下:

123

CBA

例4:

如第2元件(U2)对参考点电压为0V,那么第3元件为A相,而且U1U2=240度,可以确为逆相序,标示如下:

123

BAC

例5:

如第2元件(U2)对参考点电压为0V,那么第2元件为A相,而且U1U2=120度,可以确为逆相序,标示如下:

123

CAB

方法:

第几元件对参考点电压为0,那么第几元件就标A。

如果是正相序则A后面的那相为B,如是逆相序则A后面的那相为C。

…….

第七步:

画相量图

举例说明

假如测量的数据情况如下:

1各相电压:

U1n=57VU2n=57VU3n=57V

2对参考点电压:

U1a=100VU2a=0VU3a=100V

3各相电流:

I1=1.5AI2=1.49AI3=1.51A

4电压与电流相位角:

5电压与电压相位角:

分析:

U2a=0V说明第二元件为A相;

因此排列如下:

123

BAC

(1)如下图先画出互为120度的电压相量:

(2)再把对应的U1U2U3填上

123

分析后对应情况是这种:

那么Ub处填U1,UA处填U2,UC处填U3,

BAC

如下图:

(3)画出各元件电流相量:

根据第四步测量的角度,以U1为基准顺时针绕相应的角度,画出各元件电流相量。

根据本题测量的数据:

先画I1,因为

注意:

画出I1后,在边上标上Ic(通过画图可以确认I1就是Ic。

这是根据正常情况下同一相的电流与电压相位相接近,并且电流在电压后面一点点的原则)

同样办法画出I2,因

如图:

注意:

画出I2后,根据正常情况下同一相的电流与电压相位相接近,并且电流在电压后面一点点的原则,I2可以看出来是Ia的反向线(相当于该相电流接反),所以在边上标上(-Ia)。

再用同样办法画出I3,因为

如图:

注意:

画出I3后,在边上标上Ib(通过画图可以确认I3就是Ib。

这是根据正常情况下同一相的电流与电压相位相接近,并且电流在电压后面一点点的原则)

到这里相量图就画好了。

第七步:

写出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的接线组别

第一元件电压电流

第二元件电压电流

第三元件电压电流

可以在相量图中找出对应的电压电流

上面例题相量图

第一元件U1对应的是电压是UbI1对应的电流Ic

第二元件U2对应的是电压是UaI2对应的电流-Ia

第三元件U3对应的是电压是UcI3对应的电流Ib

因此填写如下:

第一元件电压Ub电流Ic

第二元件电压Ua电流-Ia

第三元件电压Uc电流Ib

第八步:

写出实际接线的功率

根据相量图

约算出每个元件角度

P1=UbIcCOS(120+Φ)

P2=Ua(-Ia)COS(180+Φ)

P3=UcIbCOS(240+Φ)

P0=P1+P2+P3

=UbIcCOS(120+Φ)+Ua(-Ia)COS(180+Φ)+UcIbCOS(240+Φ)

第九步:

求更正系数:

K=P/P0

=3UICOSΦ/P0

=3UICOSΦ/UbIcCOS(120+Φ)+Ua(-Ia)COS(180+Φ)+UcIbCOS(240+Φ)

再划简我也不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