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076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8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docx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

点拨中考物理试题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2分)(2013•黑河)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1.5m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

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题.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

解:

A、三层楼的高度接近10m,所以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2分)(2013•黑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防治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2分)(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钢笔“错位”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符合题意;

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水中筷子“变弯”,是光从水传向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钢笔“错位”,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4.(2分)(2013•黑河)将规格都是“220V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B.

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

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D.

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考点:

电功的实质.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分别接入220V的电路中,三个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实际功率相同(等于额定功率)、通电时间相同,根据W=Pt可知消耗的电能相同,通过分析三种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找出产生热量最多的用电器.

解答:

解:

∵U=220V,

∴三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P=P额=100W;

又∵W=Pt

∴三种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相同;

∵电视机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将电能大部分转化机械能,电烙铁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产生热量最多的是电烙铁.

故选D.

点评:

电流做功的实质: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能分析三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是本题的关键.

 

5.(2分)(2013•黑河)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可能温度保持不变发生物态变化.

(2)物体内能跟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3)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出现低温物体吸收热量,高温物体放出热量.

解答:

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选项错误.

B、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没有关系.选项错误.

C、同一物体的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选项正确.

D、温度越高的物体没有和其它物体发生热传递,也没有热量的吸收和放出,不能谈热量.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不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2分)(2013•黑河)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核桃夹

C.

镊子

D.

面包夹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A、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

C、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

D、面包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7.(2分)(2013•黑河)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改变运动方向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只要判断出小球在外力消失前的状态,那么在外力消失后,它仍会保持这一状态.

解答:

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会保持那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点评:

牛顿第一定律作为最重要的力学定律之一,我们应该熟记,并能运用它解释一些现象.

 

8.(2分)(2013•黑河)标有“12V12W”、“12V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

1

B.

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

1

 

C.

灯L2比灯L1亮

D.

灯L1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

1

考点:

实际功率.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已知两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求两灯的电阻,还知道两灯串联,所以电流相等.再根据选项所给条件逐一解决.

解答:

解:

A、两灯串联,所以电流相等,则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1:

1,故A错误;

B、R1=

=

=12Ω,R2=

=

=24Ω,则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1:

2;故B错误;

C、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由P=I2R可知灯L2比灯L1的实际功率大,故灯L2比灯L1亮.

D、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由P=I2R可知:

=

=

=,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阻的串联.关键是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9.(2分)(2013•黑河)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茶壶

C.

锅炉水位计

D.

三峡船闸

考点:

连通器原理.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解答:

解:

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B、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C、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D、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10.(2分)(2013•齐齐哈尔)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插座发生短路了

B.

进户的火线断了

 

C.

进户的零线断了

D.

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考点: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分析:

三盏电灯全部熄灭但保险丝完好,说明电路中干路上有断路,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两孔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

解答:

解:

试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进户线的零线开路了,故C正确;

插座处发生短路,会使保险丝熔断,故A错;

进户线的火线断了,试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B错.

因各灯并联,互不影响,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其它灯仍还亮,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修家庭电路的故障的方法.“电灯突然熄灭”好象就是某盏灯的灯丝断了,这是没有注意到家庭电路中各灯是并联的、互不干扰.

 

11.(2分)(2013•黑河)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B.

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

 

C.

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D.

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A、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C、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

解答:

解:

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乙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图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通电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所以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图丁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

 

12.(2分)(2013•黑河)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D.

动滑轮重为100N

考点:

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图中使用的是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速度是重物移动速度的3倍,即v′=3v;

(1)先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利用P==

=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2)根据η=

=

=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绳重和摩擦不计,利用F=(G物+G轮)求出动滑轮重.

解答:

解:

∵物体上升的速度v=0.1m/s,n=3

∴v′=3v=3×0.1m/s=0.3m/s;故C正确;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P==

=Fv′=250N×0.3m/s=75W,故A正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

=

=80%;故B正确;

∵F=(G物+G轮)

即250N=(600N+G轮)

G轮=150N,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等,由动滑轮的特点知道: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是v′=3v,这是本题的突破口;利用好P==

=Fv是本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项不全但都正确的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3.(3分)(2013•黑河)对于我们所学的电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通风散热

 

B.

电冰箱冷藏室内的灯泡和电动压缩机是串联的

 

C.

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防雷的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能量转化的现象.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用电器后盖上许多孔,大多是为了散热;

(2)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将消耗掉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4)高的建筑物需要采取防雷措施.

解答:

解: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通风散热,防止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烧坏某些元件;故A正确;

B、电冰箱冷藏室内的灯泡和电动压缩机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是并联连接,故B错误;

C、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化学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故C错误;

D、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防雷的,防止闪电带来更大的危害,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用电器的散热原理、串并联电路的识别、能量转化问题以及防雷措施等,考查内容较多,难度一般.

 

14.(3分)(2013•黑河)关于力学知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力越大

 

B.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

 

C.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

 

D.

用桨向后划船,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时间的估测;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受到的力无关;

B、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C、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解答:

解:

A、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一定值,与所受到的力无关,故A错误;

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受到惯性.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

D、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浆向后划水给了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给了船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运动.

故选C、D.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速度的概念、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5.(3分)(2013•黑河)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经过A点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50J,若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50J

 

B.

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D.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机械能.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因为是光滑的曲面,所以在斜面上滑下的小球没有能量的损耗,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解答:

解:

A、当滑到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50J,由于此时小球运动,所以在A点也具有动能,故此时小球的机械能大于50J;故A正确;

B、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因此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D、在下滑过程中,斜面是光滑的,若不计空气阻力,没有机械能损失,故机械能守恒,任一点的机械能都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因为是光滑的斜面,所以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是守恒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

16.(2分)(2013•黑河)“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升空,飞船在火箭的推动下加速上升,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航天员与地面进行语音交流时,信息是通过 电磁波 传到地面的.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解答:

解:

(1)飞船在火箭的推动下加速上升,飞船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航天员与地面进行语音交流时,信息通过电磁波传向地面的.

故答案为:

运动状态;电磁波.

点评:

本题借助“神舟十号”升空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电磁波的传播,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17.(2分)(2013•黑河)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 升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能量转化的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

(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2)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

升华;无规则运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和分子运动现象,内容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2分)(2013•黑河)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投影仪 (答出一个即可).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

解: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像距是40cm,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

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19.(2分)(2013•黑河)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250 cm3,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3.

考点:

密度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解答:

已知:

m总1=400g,m瓶=150g,m总2=350g,ρ水=1.0g/cm3

求:

瓶子的容积V瓶和液体的密度ρ

解:

(1)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瓶=V水=

=

=250cm3;

(2)液体的质量:

m=m总2﹣m瓶=350g﹣150g=200g,

∴ρ液==

=

=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

250;0.8×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20.(2分)(2013•黑河)小红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泰山旅游,乘坐观光缆车到达山顶时小红感觉胸闷,她想到这可能和所学的大气压知识有关,即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小红坐在观光缆车上时,感觉周围的景物在向后运动,这是选 缆车 为参照物.

考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