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2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docx

大学生消费参考内容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大学生达2900多万,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一,每年大学生消费达800多亿,他们有较高的学历,较广博的知识面,较复杂的知识结构和多层次的理论水平,他们是思维最活跃,反应最敏捷,易受时尚潮流影响,接受新兴文化最快的高智力群体,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由于生活方式的多变和多种消费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受到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超前消费,月光族,享乐主义等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学者们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趋势,目前大学校园中的消费结构复杂,名目繁多,从基本日常消费、人情消费,娱乐消费、通讯消费、以及各种考证等,而且在消费中追求标新立异、争强好胜、表现自我的心理,希望以标新立异的形象,向周围的人展示自身的魅力和树立区别于周围同学和朋友的形象,来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新的消费趋势又将对社会环境的改变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于自己的家庭,所在的学校,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影响。

而且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消费时非常注重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反应了现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同时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健康状况和校园消费文化。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了解大学生消费健康状况,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

积极倡导合理、科学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行为。

形成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养成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于一个民族要富强,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生力军,要坚持健康的消费行为,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这不仅有助于对自身的素质和健康的生活,同时大学生最终会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社会上健康的消费文化起到推进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进行消费之时认真思考,积极努力完善自身消费结构,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崇尚科学理性消费观念,引领健康和谐消费文化,势在必行。

张干群主要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以及他们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

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为8个维度构成:

攀比炫耀、时尚流行、他人主导、张扬个性、小心谨慎、鲁莽冲动、调节情绪、勤俭节约。

同时在文章中提出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都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

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大学生消费行为模型。

张东虎在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文中指出消费主义、社会不良价值观、学校不重视以及自身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而且从这四方面提出了改进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相关建议。

在文章中是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忽略了区域、消费氛围,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等其他一些消费问题,如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普遍还存在储蓄观念淡薄和盲目攀比心理的消费问题等。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人,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

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

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

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

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引导工作。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

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表格1

消费支出

食物支出

衣物支出

休闲支出

学习相关支出

其他支出

整体看各部分占总支出比重

41.0%

35.5%

4.3%

6.1%

13.1%

大一

42.0%

37.0%

4.1%

5.0%

11.9%

大二

40.9%

33.5%

4.5%

6.3%

14.8%

大三

40.1%

36.0%

4.3%

6.0%

13.6%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

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13.1%。

休闲娱乐占4.3%,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6.1%。

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

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

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60.8%学生集中在300—500之间,500—1000元之间的约为33.9%,低于300元的占5.3%。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

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60%的被调查者饮食支出占总生活费的四成。

约25.3%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

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校外的小餐馆和一些火锅城是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购物、娱乐的费用支出较多,据观察,周末去一些娱乐场所的学生比较多,大多都是成群结队而去的。

该两项占每月消费的21.1%。

由于娱乐而产生的一些交通费占到了5.4%。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而且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

随着手机的普及,它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也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它的距离也并不再是十分遥远。

在调查中发现手机的拥有率已经达到98%。

手机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由此必然会对这个特殊群体产生影响。

经了解,其中有点名要一些比较高档的手机,比如诺基亚N95等占有一定的比例。

  

当被问及身边的消费有无攀比现象时,有44.1%的人认有没有,26.6%认为有,还有29.3%的人选择不清楚。

平常的生活中,还是有一些人会发现有攀比现象的,只是不那么明显。

对于一件不需要但又正处在促销中的商品,大约会有近六成的人选择会去购买,而当被问到是否有理财习惯时,有71.5%的人表示无理财习惯,但是知道自己生活费方向。

这表明大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透支曾在大学生是个热门的话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10.6%的人是经常透支,32.8%的人偶尔透支,还有56.6%的人表示从来都没有透支过。

还有一些对外的支出,比如请同学吃饭,给朋友过生日等支出,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比较实惠的方式来进行。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节约的。

在收入方面,有78.2%的人表示是父母给的,有10%是自己勤工助学的报酬,还有8%的人是通过做家教,做兼职获得的报酬。

当谈及被调查者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看法的时候,有43.6%的人表示比较理性化。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

1.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也就是所说的随大流,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因此是一种有意无意、自己或不自觉的“随大流”或“意志不坚”的心理现象。

很多大学生追求名牌和新款服饰,还有时尚的IT产品,认为这样可以增强自信、提升自身形象,可以获得比人的尊重。

并且,一旦别的同学有了就会模仿,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学新生一般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所以很多事情即使暂时没有兴趣,但还是会听从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当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消费。

这种从众的消费心理直接导致学生个体丧失自我,成了群体的附庸着,造成大学生的经济浪费和支出不合理的现象。

2.缩减饮食支出用于其他消费

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一些学生看来,吃饭是最无关紧要的一项支出。

很多学生为了其他开支,诸如:

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美容投资等的需要,不惜花掉生活费的一半,甚至缩减饮食费用,用于购买其他非必需品,消费结构普遍不合理。

例如,一些女同学为了追求漂亮,而购买化妆品和时髦服装;一些男生因为沉迷游戏,经常省掉早餐而把钱用于购买游戏卡和电脑软件上。

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3.炫耀消费

炫耀消费往往不是大学生必需的消费,大学生进行这种消费一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突出自我。

所以炫耀消费的消费品往往档次比较高,价格也不低。

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同学之间在某些方面会相互比较,有些同学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有什么,甚至超过别人所拥有的。

在消费的时候,这部分同学一般会比较看重品牌,当然,他们也要为品牌商品的附加值付出更多的代价。

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希望通过这种炫耀性的消费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他们一般会出手比较阔绰,以此达到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的目的,甚至得到更多的尊重。

4.享受高于一切

如今大学生的电脑拥有率越来越高,但真正用于学习的只占少数,大多数是用于上网聊天和玩游戏。

有的学生为了提高电脑的速度,为了求新、时尚,频繁更换显示器。

另有少数同学家境富裕,可供支配的生活费高于常人,于是就在校外租房居住,并且经常打的下饭馆,每个周末去娱乐场所消费。

5.通讯网络费用过高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0%,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

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20元~3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10元以下。

也有32%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40元以上。

四、应对措施

1.加强大学生消费心理引导,提倡理性消费。

当今的多数大学生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在消费观上部分学生仍处于盲目从众状态.受周围环境影响.冲动消费较大。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明白当时中心任务是学习而不是纯粹的消费。

对日常消费开支要合理分配.加大学习方面的支出.减少娱乐和交际方面的支出。

2.加强理财管理。

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消费.学会一种理财观念.考虑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开支是可有可无的。

钱要花在刀刃上。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进行日常消费。

分析自己的基本情况后来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并尽量按计划执行,量八为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

结合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契机,通过途径建立”节约型校园,以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风气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的消费观念。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洞察其深层成因。

高校要建构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适度、公平、和谐的消费道

德,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求适合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是实实在在的“消费一代”,他们每月从父母手里接过生活费,或者从学校获得一定的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在大学校园里过着自己的校园生活。

如何安排手中的钱,怎样去消费,完全由大学生自主支配。

然而,当把眼光投射到大学生身上,看看他们是如何“自主”时,却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心理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现代青年人崇拜金钱和高消费,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心理。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金钱

除了本身所固有的使用价值外,还有符号价值。

有钱进行高消费,就是一种消费能力的标志,它向人们彰显着拥有者的身价、财富、地位和品位等等,这也许就是许多年轻人追逐消费的心态。

因此,研究和探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把握整个社会消费趋势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该决策过程除消费者本人外,旁人无从知晓,故又常被称为消费者“黑箱”(blacktank)[1]。

虽然消费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观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

大学生同其他消费者一样,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种过程。

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

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消费结构

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

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

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

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文体活动消费。

另外还有购买服装、电话费、男生的烟、酒,女生的化妆品开销也比较大。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是早熟消费:

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增速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作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

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4]。

陆汉文基于经济材料在现代———后现代中的脉络,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他得出结论: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有很困难的学生———11.9%的学生月总支出不到200元,也有比较“阔绰”的学生———月总支出500元以上者占50%。

男女生的月总支出没有明显差别,但男生的食品支出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衣着支出明显高于男生[5]。

这同一般人的认识或传统认识是一致的:

女性爱美,男性随意。

就此而言,在消费结构上,社会认同或期许仍有强烈影响。

(三)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

服装的质量和价格一般被认为直接同使用价值相联系,即被看作人们消费理性的诉求对象,因此,陆汉文以服装的选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服装消费的感性取向比较突出,但这种感性主要源于朴素的实用观念,是从感性出发对服装使用价值的强调,既不同于完全的理性抉择,也迥异于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调查同时还发现,大学生对日用品的选择,多数人注重质量,但又不具有准确鉴别质量的能力,于是便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效应,受广告引导、他人示范的影响,这是在理性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消费依据个人经验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5]。

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

此外,大学生还有一些特殊消费:

1.旅游消费: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节假日时和家人同学或朋友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

2.电脑消费:

1995年电脑开始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择业时能为自己增加一块有分量的砝码的考虑”。

目前,据笔者调查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部分宿舍高达3-4台。

而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家里,也有来自“节省的生活费”、“勤工俭学”和“奖学金”。

3.手机消费:

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以及手机厂家促销大战的升温,很大程度调动了大学生的购买欲望。

手机对大学生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生活的必需品。

根据笔者对沈阳市某高校大学生的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一年用在手机方面的费用则在3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是由“家庭特别提供”。

4.恋爱消费:

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

爱情,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

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一是为弥补感情的空白,作为一种消除寂寞、消遣时光的理想方式;二是为选择伴侣取经,锻炼自己恋爱的感觉与技巧,增进人生体验;三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比较投缘,能够找到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相互勉励和安慰,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又逍遥自在。

据1992年刘宗劲的调查显示,当时的大学生恋爱消费为每月21.62元,1994年沈小革的调查资料显示已上升到每月40-50元左右;而2000年李永华的调查却显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大学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3]。

时至今日,恋爱消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

笔者认为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四)消费特点

1.消费的不平衡性。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

2.消费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等几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

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

3.消费的主导性。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6]。

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苦”了在外的孩子。

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

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二)社会原因

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三)自身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

此外,还有虚荣消费和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现象。

(四)其他原因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

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

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开设的众多餐厅、歌厅、咖啡馆、网吧和桌球室等时刻吸引着大学生的消费。

大学生消费现状带来的深刻思考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何勤勇认为应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7]。

宫立波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没有高素质的消费者,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而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