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主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395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8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主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论文主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主体.docx

《论文主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主体.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主体.docx

论文主体

分类号:

10710-

硕士学位论文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导师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

会计学

论文提交日期

年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论文评阅人

 

ResearchOnVoluntaryDisclosureOfChinaListedCompanies

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

 

Candidate:

Supervisor:

 

Chang’anUniversity,Xi’an,China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向外界传达信号的有效方式,而信息披露制度是重要的市场监管措施。

在国外,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不仅通过强制性信息披露传达信息,而且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树立公司形象。

在我国,上市公司还仅仅局限在强制性信息披露,而且经常出现隐瞒真实信息、披露虚假信息的现象,导致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缺乏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与分析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印象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披露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区别与联系,从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辨析,为广大投资者了解、运用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进一步减少自愿性信息披露在信息使用者心中存在的困惑。

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问题辨析,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构想,主要包括公司层面实施披露构想和相关部门引导披露构想,这两方面构想是本文主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些构想,为公司提供披露原则和内容的指导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制度引导、环境支持、行为监管及保障措施上的帮助,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对以后的学者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所帮助。

关键字: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构想

 

Abstract

Informationdisclosureistheeffectivewayasthestockmarketsendsignalstooutside,whiletheinformationdisclosuresystemistheimportantmarketregulatorymeasures.Inforeigncountries,thelistedcompanyinformationdisclosurenotonlythroughthemandatorydisclosureofinformationtoconveyinformation,butalsothroughthevoluntarydisclosureofinformationtoenhancethecorecompetitivenessandestablishacorporateimage.InChina,listedcompaniesareconfinedtothemandatoryinformationdisclosure,andoftenappeartohideinformation,disclosurethefalseinformation,leadingtothattheinvestorsarelackofconfidenceontheinformationdisclosure.Inthiscontext,itisverynecessarytoresearchandanalysisthe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oflistedcompanies.

Thispaperanalysisthe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oflistedcompaniesunderthecurrentsituationbasedonprincipalagenttheory,signaltheoryandimpressionmanagementtheory,themainanalysisfocusesondisclosedmotives,influencingfactor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andatoryinformationdisclosureandthe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Thepaperstartsfromtheexistingproblems,analysisonebyone.Thetargetisprovidereferencetothevastnumberofinvestorstounderstandandusethevoluntarydisclosureofinformationforinvestmentdecision-making,atthesametime,itcanalsoreducethedifficultiesaboutthe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intheinformationusers’heart,Finally,throughtheoreticalanalysisandproblemanalysis,thispaperwantstomakeaconceptionon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oflistedcompany,includingcompanyleveltoimplementthedisclosureofconceptionandtherelevantdepartmentstoguidethedisclosureofideas,theseideasarethemaincontentofthispaper.Throughtheconception,itcanprovidedisclosuretheprincipleandcontentforthecompanyandprovidehelptotherelevantdepartmentsonleadingsystem,environmentsupport,behaviorcontrolandsecuritymeasures.Thepaperhopesthatitcanbesomethingvaluableabouttheresearchon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tolaterscholars.

Keywords:

ListedCompany,VoluntaryInformationDisclosure,Problem,Concept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

1.2国内外文献综述2

1.2.1国外文献综述2

1.2.2国内文献综述7

1.3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10

第二章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分析12

2.1自愿性信息披露基础理论12

2.1.1委托代理理论12

2.1.2信号传递理论13

2.1.3印象管理理论14

2.2自愿性信息披露动因分析14

2.2.1基于管理层是“经济人”视角分析14

2.2.2基于管理层是“社会人”视角分析15

2.3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19

2.4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关系20

2.4.1两者之间的区别20

2.4.2两者之间的联系21

第三章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问题辨析23

3.1自愿性信息披露会泄露商业机密23

3.2自愿性信息披露会增加公司披露成本25

3.3上市公司会选择性的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27

3.4自愿性信息披露加重会计信息失真28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构想29

4.1上市公司实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构想30

4.1.1自愿性信息披露指导原则30

4.1.2自愿性信息披露基本内容32

4.1.3自愿性信息披露基本方式38

4.2相关部门引导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构想39

4.2.1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制度引导39

4.2.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环境支持40

4.2.3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行为监管41

4.2.4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保障措施42

结论44

参考文献45

附录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

致谢51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证券市场也如雨后春笋版开放,各种证券产品与公司相继出现,作为证券市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桥梁,会计信息应运而生。

它的产生不仅为管理者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盈利情况及资金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而且为广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了信息参考依据,也为证券监管部门掌握上市公司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是,在我们国家,披露虚假信息、隐瞒真实信息的情况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却屡屡发生。

例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于2010年9月30日起对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隐瞒真实信息的严重问题。

又如银广厦事件的产生导致很多投资者对现行的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产生了疑虑。

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例欺诈发行案例的“绿大地”案件中,该公司2007年案发前频繁更换财务总监、三次更改审计事务所,其实已经显示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披露虚假信息的问题。

随着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提高,显然现行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客观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撑他们的决策,而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弥补强制性信息披露的不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信息。

从前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现行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完善,强制性信息存在很多缺陷,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体系就更不用说,也因此,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从2007年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很多中小企业有的面临破产,有的已经破产,它们的存在和消失引发众多的上市企业的管理层深思,上市公司要考虑怎么样让企业在危机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提升公司价值也成为管理层必须要深思的问题,而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公司管理层信息的披露。

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正好给他们进行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同时对于监管部门,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体制的越完善越有利于他们的监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企业披露的自愿性信息了解企业更多的运营活动、社会责任、员工情况等等,这样就能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1.1.2研究意义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丰富关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另一方面也能为公司管理者、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发展添砖加瓦。

尽管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其早已被许多人关注,不乏前面提到的三类人。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本市场更加繁荣,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向社会披露了更多的决策信息,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正随着信息的披露产生。

首先是缺乏相应的规范体制,披露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次是很多公司披露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利益,信息质量有待审查,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个大问题,最后对信息披露质量缺乏监管,导致的信息失真,这是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国外,像美国欧洲大陆等国家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很多,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所以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探讨可以使我们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本着研究探讨的心态出发,希望通过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探讨,能为学者投资者等理解会计信息披露实务有所帮助,为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证券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本文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能够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帮助,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为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辨别帮助,为信用评级行业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因为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中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国外学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做过很多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2)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的研究;(3)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4)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研究

在Meek、Robert和Gray(1995)的研究中,他们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分为战略性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三个方面。

其中战略性信息包括公司简史、组织结构、公司目标、公司特征、公司战略、市场占有率、研发信息、公司未来发展信息等;非财务信息包括与董事会有关的信息、与员工有关的信息、企业社会责任和附加值信息等;财务信息包括外币信息、股价信息及其他财务信息[1]。

Singleton和Globerman(2002)在调查自1990年以来在东京股票交易所(TSE)上市的日本公司是否改变了它们的自愿性披露行为时发现,日本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背景信息、经营概况和关键非财务信息三个方面。

其中企业背景信息包括公司的目标、公司战略、实现公司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实现目标的时间表、进入其他市场的障碍、竞争环境分析、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产品及其特征、主要的市场特征等。

公司经营概况主要包括资产回报率信息、净利润信息、权益利润率信息、最近8个季度的销售状况和利润状况等。

关键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雇员数量、人均报酬、订单总数、市场份额、今年新收到的订单金额、最近五年产品销售的百分比等[2]。

Chan和Gray(2002)实证研究1997年香港和新加坡的公司时,发现在自愿性披露的所有信息当中,财务信息所占的比例最低,但战略性信息却相对较高[3]。

Newson和Deegan(2002)对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约150个机构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本、公司战略、盈利预测、环境保护这四个方面的信息[4]。

Leventis(2004)研究1997年希腊87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分为公司环境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和财务信息。

公司环境信息包括:

经济环境概况、公司概况、公司特有信息和董事相关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

雇员信息和社会政策;财务信息包括:

分部信息、财务比率、财务状况评价、市场相关信息[5]。

Petersen(2006)选择1997—2000年丹麦36家工业上市公司年报为样本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和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关系,将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分为五方面:

战略信息、竞争和前景信息、产品信息、营销战略和人力资本信息。

(二)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研究

Myers和Majluf(1984)研究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发行证券通常被投资者认为是比较高成本的融资方式,所以当公司准备融资时,公司的经理人员会通过自愿披露来达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目的,从而降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成本[6]。

Trueman(1986)经过研究认为,有才能的经理人员往往有动机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来展示他们的能力与成就[7]。

Feltham和xie(1992)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在披露公司内部信息时会考虑两类竞争者,分别是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中的竞争者。

经理人员为了获得稀缺的资本而向资本市场披露好的消息,为了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该产品市场而披露坏的消息。

充分披露的情况只可能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发生:

要么经理人员只关心一种市场,要么一种市场反应的重要性压倒另一种市场的反应。

只要经理人员同时考虑平衡两种市场的反应,就难以实现充分披露,并肯定会存在部分披露均衡[8]。

Skinner(1994)发现,经理人员对坏消息提前进行自愿性披露可以降低诉讼成本[9]。

Bernman(1999)发现,在遇到控制权争夺时,目标公司更有动机进行盈利预测等自愿性信息的披露,从而提高被兼并成本[10]。

Aboody和Kasznik(2000)认为,在股票权到期之前,持有买入期权的经理人员会延迟对好消息的披露而加速释放坏消,以便在到期时增加套利收益[11]。

Narayanan(2000)考察了经理人员在拥有内部信息并能依据内部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时,其仍然会有自愿披露内部信息的动机。

研究发现,经理人员自愿披露的程度随着经理人员给予报酬之间的敏感程度、公司质量、内部人获取内幕息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而降低。

研究还发现,内部交易管制规则的严格实施会导致公司更多的披露;而对内部人短期内卖出股票的禁止却会导致公司披露得更少[12]。

Healy和Palepu(2001)从资产定价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关系出发,认为外部投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构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在驱动原因。

在对披露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后指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有以下六点:

资本市场交易假设、公司控制权竞争假设、股票报酬假设、法律成本假设、经理人员才能示意假设、独占成本假设[13]。

Newson和Deegn(2002)通过欧美等国150个机构投资者对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三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化策略[4]。

Chena、Defondb和Park(2002)解释了为什么经理人员会在季度盈利公告中自愿披露资产负债表信息。

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在当前盈利相对缺乏信息含量、或者未来盈利更为不确定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在季度盈利公告中披露资产负债表信息[14]。

El-Gazzar(2008)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

发行债务较频繁的公司为了使其披露的信息更加可靠,更乐于去公开发布管理层责任报告,从而减少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障碍[15]。

(三)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众多,国外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时,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几个视角进行研究,其中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研究视角的居多。

Chow和Wong(1987)实证研究了墨西哥制造业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公司规模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财务杠杆和资产占用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6]。

Meek,Gray和Roberts(1995)把公司年报中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公司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上市情况(是否异地上市)以及公司所属行业”是几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

Simon和Wong(2001)以香港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衡量上选取了四个指标,分别是“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是否存在审计委员会、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以及董事会中家族成员所占比例”。

通过研究发现,是否存在审计委员会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线性影响,并且两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家族成员所占比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线性影响,并且两者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其余两个指标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的线性影响[17]。

Eng和Mak(2003)考察了在新加坡上市的158家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对公司自愿性披露影响,研究显示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程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明显正向关系[18]。

Kwak(2004)研究结果表明:

离任CEO和新上任的CEO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会影响公司的自愿性披露政策,原CEO离任方式对公司的自愿性披露有影响,如:

原CEO非自愿离任比自愿离任在CEO变更前自愿披露正面信息要多。

但新上任的CEO的方式对自愿披露几乎没有影响。

自愿披露季度国外分部数据的水平是相反的关系。

Nerissa(2005)通过研究发现,同一行业或同一类型的公司之间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会相互影响,以至于会出现自愿披露的“行业羊群行为”,即公司的自愿披露决策与其他同业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正相关。

同时,自愿披露的羊群行为在高科技和亏损行业表现尤为明显[19]。

Rahman、Asheq和Razaur(2007)研究发现,规模大、成长快、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信息越多[20]。

Wang,Claiborne(2008)选择2005年110家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与国有股持股比例、外资股持股比例、公司业绩和审计师的声誉正相关。

(四)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国外学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和提高股票流动性两个方面。

Diamond和Verrecchia(1991)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高的公司会比较有信心,这会使看好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增多,从而使得这些公司的股票交易变得活跃,最终投资者会给出这些公司的股票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得以提高[21]。

Botosan(1997)实证研究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

如果公司有较少的分析师进行追踪,那么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能对公司资本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公司有较多的分析师进行追踪,那么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不会对公司资本成本产生影响[22]。

Wi11iajnR.Scott(2000)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评估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现金流量、投资分红的可能性[23]。

Gelb和Zarowin(2000)检验了公司股价信息性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作用,发现高水平的信息披露会导致较高的股票价格,说明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会影响相关信息传递到股票价格上的速度。

Wesley(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