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408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docx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五六单元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

期中两篇是精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

《长城》一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秦兵马俑》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17、《长城》

【教材分析】:

本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难点】: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2、观察彩图。

(电脑出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2、理解字词。

(学生自由汇报)

3、说说课文讲的主要内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

(如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

(出示课件。

(1)远景怎样?

(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么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

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结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

(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条石多重)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

三、作业:

搜集关于长城方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远景:

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长城 近景:

高大坚固垛子------瞭望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

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

伟大奇迹

18、《颐和园》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件,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

2.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

3.读听写词语,当堂检查识字效果。

(五)齐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讲其所当讲”。

(六)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2.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七)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分段的方法和依据: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3)按空间不同位置分段。

(4)按不同内容分段。

(5)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分段。

①总分式(包括总—分段式;总—分—总段式;分—总段式)②顺承段式③并列段式④因果段式⑤转折段式⑥递进段式⑦点面段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

(八)作业。

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长,“一眼望不到头”。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作者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中的第

(1)小题。

说出颐和园的长廊是什么样的?

(1)明确要求:

先说出长廊的整体特点“长”;再分层说出长廊的外部、内部和两旁各是什么样的,并以长廊的内部为主。

(2)学生练习。

(3)指名回答。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

它们各是怎样的?

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中的第

(2)小题:

登上万寿山,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色?

2.学生练习。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中的第

(2)小题。

1.出示这段话,说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2.说说这段话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3.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归纳总结: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要边读边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静的美来。

(七)学生对课文第二、三段这部分内容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八)作业。

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

(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指名朗读、齐读。

3.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中的第(3)小题。

(三)指导用“耸立、隐隐约约”两个词语造句。

1.找出词语在课文中的位置,读其所在的句子,明确课文是怎样运用的。

2.弄懂词义。

明确词语的使用范围。

思考:

词语经常在哪些方面?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可以和什么词语搭配合理使用?

3.学生能按指定的句式练习。

(或者不给出固定的句式。

例:

________耸立在________。

________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远处的________。

4.造出的句子要丰满,可以填加一些修饰性成分。

做到语法完整和语意完整。

例:

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眺望远处的高楼大厦,因为有雾,所以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

5.读一读句子,检查一下有无写错的字;用错的标志;句子是否通顺、完整;能否使人明白;是否合情合理。

(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

长、美、奇、

           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昆明湖:

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教学反思】:

 

19、《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件,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课文除了讲“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3段

1、提出要求:

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4、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有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6、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2)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一般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二、指导分段。

三、学习一、四段

1、指名读第1段。

(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3、齐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什么关系?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

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自主完成习作。

【单元教后感】: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朋友元二去安西上任时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搭石》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卡罗纳》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给予是快乐的》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20、《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朋友元二去安西上任时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

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西辞”“尽”。

(诗意:

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

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

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

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

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

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

(电脑出示)

(1)查字典解释不懂的词语: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讨论自读作业:

(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浥:

悒(yì)湿润。

客舍:

客店、旅店。

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

“进”。

故人:

老朋友。

此处指元二。

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

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

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

(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

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

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

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板书设计】:

下(去)

(西)黄鹤楼————扬州(东)

(湖北省)

【教学反思】:

 

21、《搭石》

【教材分析】: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