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5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能认、读、写0,知道0能表示起点。

2.让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学生:

1,2,3,4,5。

教师拿出4个纸盒放在讲台上。

教师:

这是几个纸盒?

学生:

4个。

教师:

这4个纸盒装的什么东西呢?

我们请4个同学打开看一看。

抽4个同学打开纸盒。

教师:

装的什么?

学生甲:

糖。

教师:

有多少颗?

学生甲:

3颗。

学生乙:

我这个盒子里是2颗。

学生丙:

我这个盒子里是1颗。

教师:

不管是3颗、2颗还是1颗,你们的盒子里都有糖。

(问学生丁)你的盒子里呢?

学生丁:

我的盒子里一颗也没有。

教师:

一颗也没有,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0”。

板书:

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

我知道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2个气球,他把这2个气球放飞以后,就1个也没有了。

教师:

这个小朋友手中拿着2个气球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学生:

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教师:

全部放飞以后呢?

学生:

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教师:

这和我们前面的糖果盒一样,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0”,并告诉学生0的读法,引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

下面按要求拿小圆片。

请同学拿出5个小圆片来,看小圆片说1个数;再去掉1个小圆片,看着剩下的小圆片再说1个数;再去掉1个小圆片,看着剩下的小圆片再说1个数……这样连续做5次。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拿小圆片边说数。

教师:

谁来说一说你拿小圆片的过程?

学生:

我拿出5个小圆片,去掉1个,还剩4个;再去掉1个,还剩3个;再去掉1个,还剩2个;再去掉1个,还剩1个;再去掉1个,就1个也没有了。

教师:

最后一次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学生:

1个也没有了,就用0表示。

教师:

能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我笔盒里1支铅笔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树上的小鸟全飞走了,也可以用0来表示……

教师:

同学们真聪明,说了这么多用0表示的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10,11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把断头尺放在视频展示台上。

教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在这把尺子中找到你学过的数吗?

指导学生找出尺子上的0,1,2,3,4,5。

教师:

直尺上的0排在哪里?

学生:

排在1的前面。

教师:

这把尺子是从0开始排的,所以0在尺子上也表示起点。

它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比1还要小。

你能说出直尺上的哪个数最大吗?

学生:

5最大。

教师:

5后面还有数吗?

学生:

还有。

教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

因为这是一把断头的尺子,后面的数被折断了。

教师:

能想到这一点,真不错。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1页,先独立完成第5题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教师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教师:

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从上往下看,小方格一个一个地在增加;从左往右看,小方格一个比一个多……

教师: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3.教学例3

教师: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0,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数。

要把0写好,首先我们看一看0像什么呀?

学生:

0像一个鸡蛋。

教师:

所以我们在写0的时候,要像画鸡蛋一样,两头小,中间大。

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书写示范,然后请学生在书上书写,边写边读。

写完以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大家评议。

三、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呀?

0表示什么呢?

写0的

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

给大家介绍一下。

教学反思:

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例3及相关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比较5以

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形成比较能力。

3.经历比较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

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小蜻蜓和小蜜蜂都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好热闹呀,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

学生:

想!

出示教科书第12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

从图中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

图中有3只蜜蜂、4只蜻蜓和3朵花。

教师:

你知道这些花儿和小动物在花园里议论什么吗?

学生:

不知道。

教师:

我们听听。

花儿说:

“花比蜜蜂多。

”蜜蜂说:

“蜜蜂比蜻蜓多。

蜻蜓说:

“错了,应该是蜻蜓比蜜蜂多。

教师:

知道它们在做什么了吗?

学生:

它们在比多少。

教师:

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它们比较。

板书课题:

比较。

二、进行新课

1.教学“同样多”

教师:

怎样比较呢?

我们先来看蜜蜂和花儿是怎样比较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

先是1只蜜蜂停在1朵花上,然后蜜蜂飞走,像右图一样定格。

教师: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

答:

我发现一只蜜蜂对着一朵花,刚好对完,蜜蜂和花同样多。

教师:

对了。

一个对着一个,刚好对完,我们就说两种东西同样多。

教师板书:

同样多。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摆圆片,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摆。

先请一个同学把4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另一个同学在他摆的小圆片下面再摆小圆片,要求摆的小圆片与前面那个同学摆的小圆片同样多。

学生摆小圆片后,集体订正。

然后照这样多摆几次,加深对同样多的理解。

教师:

你是怎样摆出同样多的小圆片的呢?

学生甲:

我是1个小圆片对着1个小圆片摆的,刚好与上面的小圆片对完。

这样,上面的小圆片和下面的小圆片就同样多。

学生乙:

我看上面的小圆片是4个,我就拿出4个小圆片来摆在下面。

这样,上面的小圆片就和下面的小圆片同样多。

教师:

下面我拿小棒,要求同学们拿出的小棒与我拿的小棒同样多。

教师拿出5根小棒,学生也拿出5根小棒;教师拿出2根小棒,学生也拿出2根小棒,如此反复几次。

教师:

两边的东西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

板书:

3=3。

教师:

请同学们用等号表示4和4同样多,5和5同样多。

学生写出4=4,5=5后,引导学生读两遍。

2.教学“多些、少些”

教师:

刚才我们说1只蜜蜂对着1朵花,蜜蜂和花就同样多。

如果飞走1只蜜蜂或是飞来2只蜜蜂后,花和蜜蜂还是同样多吗?

学生:

这时蜜蜂和花的数量就不是同样多了。

教师:

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引导学生说出:

如果花的朵数没有变,飞走1只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少些;如果飞来2只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多些。

教师:

好!

我们下面就来研究多些、少些。

多媒体演示有3只蜜蜂和3只蜻蜓,1只蜜蜂对着1只蜻蜓。

教师:

这时比较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

蜜蜂的只数和蜻蜓的只数同样多。

教师:

为什么?

学生甲:

因为1只蜜蜂对着1只蜻蜓,刚好对完。

没有多的蜜蜂,也没有多的蜻蜓,这时我们就说蜜蜂和蜻蜓同样多。

学生乙:

因为蜜蜂是3只,蜻蜓也是3只,3和3同样多。

多媒体课件演示又飞来1只蜻蜓,排在原来的3只蜻蜓的后面。

教师:

现在呢?

学生:

现在的蜻蜓比蜜蜂多1只。

教师:

如果用蜜蜂的只数与蜻蜓比呢?

多媒体课件随教师的语言指示,谁与谁比(如图)。

比多,比少。

学生:

蜜蜂比蜻蜓少1只。

教师:

也就是用4与3比,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我发现4比3大,3比4小。

教师:

我们用4>3表示4比3大,“>”是大于号,读作4大于3;

用3<4表示3比4小,“<”是小于号,读作3小于4。

引导学生读两遍。

3.教学例2

教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符号?

学生:

等于号、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师:

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3页,在例2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符号。

学生写符号,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4.教学例3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3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再在这3个小圆片下摆小圆片,使下排的小圆片比上排多2个。

学生摆小圆片,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教师:

你们在下排摆了多少个小圆片?

学生:

5个。

教师:

你能用大于、小于说一说你摆的小圆片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5大于3,3小于5。

教师:

请同学们在3和5之间填大于号或小于号。

学生写后,教师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5,5>3,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1题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符号?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你掌握了哪些比较方法?

你还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5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的联系,认识加号、加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5张花的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

抽学生回答出:

0,1,2,3,4,5。

教师:

说一说,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

从0到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

在演示时,嘴和手要配合好,边说边做。

学生演示手指数数:

0添上1是1,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请一名学生上台,教师发给他2支铅笔让他左手拿着。

教师:

现在这位同学的手里有几支铅笔?

教师又发1支铅笔给他,让他右手拿着。

教师:

现在他的两只手里有几支铅笔?

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左手拿着的铅笔和右手拿着的铅笔合起来就是3支。

教师:

对,这里的“合起来”用得非常好。

板书:

合起来。

·28·

教师:

你能用一个动作来演示“合起来”吗?

指名演示,然后引导台上的学生与其余学生一起用手演示“合起来”。

教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师: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好多人都买了车,车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出示例1挂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直走的有2辆车,又从支路上开来1辆。

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就是3辆车。

教师:

说得真好!

这里的2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1辆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辆车呢?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213

教师:

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就是3辆车。

这里的2,1,3我们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

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7页自学,集体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

2和1之间用“+”来连接,“+”叫加号。

用“=”来连接1+2和3,表示2加1等于3。

同时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

2+1=3。

教师:

“+”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以后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知识———5以内的加法。

板书:

5以内的加法

(一)。

教师:

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抽学生读算式,教师板书:

2加1等于3。

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

2+1=3,这个算式除了可以表示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学生甲:

可以表示2支铅笔和1支铅笔合起来是3支铅笔。

学生乙:

可以表示2个人和1个人合起来是3个人。

学生丙:

可以表示2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3朵花。

学生丁:

可以表示2本书和1本书合起来是3本书。

……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

秋天到了,菊花也渐渐地开放了。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例2图,左边贴3朵花,右边贴2朵花,再把花圈起来。

教师: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说出是把3朵花和2朵花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

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抽学生回答:

用加法来计算,算式是3+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

3+2=。

教师:

对,把两部分合起来是用加法来计算。

那么3+2等于几呢?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

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

学生甲:

我是1朵1朵地数的,1,2,3,4,5,就是5朵。

学生乙:

3和2合起来组成5,所以3+2=5。

学生丙:

我是从3的后面接着数2个,就是5。

学生丁:

我用的是伸手指的方法,先伸出3个手指,加1个是4,再加1个就是5。

教师: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

有的用了数数的方法,有的用了接着数的方法,还有的用了伸手指的方法。

这就告诉我们: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简单,你也可以试试。

教师: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7页,看看例2,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

请大家将“田”字格里的算式描一描,并把算式补充完整。

在书写时,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学生甲:

数字的写法不变,只是在写完一个数字之后不用再留空了。

教师:

对,但是为了清楚、美观,我们在写完一道题后再留空。

学生乙:

“+”要写在两个数的中间,“+”的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横线上。

学生丙:

“=”的写法也要注意,它的两横要写在“田”字格中间的

横线的两旁,而且是一样长的。

3.教学例3

教师:

我们会算、会写加法算式了,现在请孩子们拿出小棒,先摆4根小棒,再摆1根小棒。

学生摆小棒。

教师:

一共多少根小棒呢?

你能根据你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个加法算式吗?

学生甲:

4+1=5。

(教师板书:

4+1=5)

教师:

同意吗?

学生:

同意!

教师:

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乙:

我写的是1+4=5。

(教师板书:

1+4=5)

教师:

大家同意吗?

学生:

同意!

教师: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问题要问这两位同学吗?

学生观察提出疑问:

为什么同样的小棒,却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引导学生发现一位同学是左边的小棒数加上右边的小棒数,而另一位同学正好相反。

教师:

两位同学列的算式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都是4和1相加,结果相同,都是5。

教师:

那你能写一个式子来说明4+1和1+4的关系吗?

学生:

4+1=1+4。

(教师板书:

4+1=1+4)

教师:

请孩子们拿出小棒。

你能任意摆一组小棒,说出像这样的

(教师指“4+1=5”和“1+4=5”)两个算式吗?

学生同桌摆小棒说算式,教师再抽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说一说,填一填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图意,如:

1只母鸡和3只小鸡合起来是4只鸡,1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3只小鸡用数字3表示,4只鸡用数字4表示。

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2.课堂活动第2题: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先根据算式来画图。

如:

3用3个三角形来表示,1用几个三角形来表示呢?

把它画出来后,再利用图形计算出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填出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反思:

5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例4、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数的分解与减法的联系,认识减号、减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对口令

教师:

我说1。

学生:

我说2,1和2合起来组成3。

教师:

我说1。

学生:

我说4,1和4合起来组成5。

……

3.出示3本书放在讲桌上,教师拿走1本

教师:

谁能把刚才老师演示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说出桌上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桌上还剩下2本。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与书同样多的小棒代替书来把这个过程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教师:

同学们已经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来计算,那像同学们刚才摆的这个过程,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

有几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荡秋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4挂图。

教师:

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教师:

像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这样的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

减法。

教师:

你知道减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吗?

减法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页,自己看一看、学一学。

学生翻书自学,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要求学生明白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减号;算式是3-1=2,读作:

3减1等于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

3-1=2,读作:

3减1等于2。

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

谁能说说算式里数字3表示的意思?

1表示什么意思?

2呢?

要求学生说出:

3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1表示走了的1个小朋友;2表示剩下的2个荡秋千的小朋友。

教师:

这里为什么要用减法?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明白因为这幅图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这3个小朋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走了的1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个小朋友。

从3个小朋友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教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像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的这种问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5以内数的减法。

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

5以内数的减法。

教师:

3-1=2除了可以表示这两幅图的意思,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甲:

可以表示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还剩下2本书。

学生乙:

可以表示原来有3根小棒,拿走1根,还剩下2根小棒。

学生丙:

还可以表示原来有3只蝴蝶,飞走1只,还剩下2只蝴蝶。

2.教学例5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5根小棒。

从5根小棒中拿走2根,还剩下几根?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说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下3根小棒。

教师:

这个操作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表示。

(教师一边画一边引导

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明白实线框里的5根小棒是原来的,虚线框里的

2根小棒是拿走的,在实线框里虚线框外的3根小棒就是剩下的。

教师: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抽学生回答:

算式是5-2=3。

教师:

你是怎样计算5-2的?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甲:

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

5根小棒,拿走2根,数一数剩下的小棒只有3根。

所以,5-2=3。

学生乙:

5减少1个是4,再减少1个是3。

所以,5-2=3。

学生丙:

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学生丁:

因为2+3=5,所以5-2=3。

……

3.教学例6

翻开课本第19页例6:

说一说,算一算。

教师:

同学们,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

我看到一共有5只兔,其中1只是白兔,4只是灰兔。

学生:

我看到一共有5只兔,其中4只是灰兔,1只是白兔。

教师:

求灰兔多少只怎样算呢?

求白兔多少只又该怎样算呢?

请大家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

请大家将书上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算一算,写一写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强调书写工整,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课堂活动第2题:

划一划,填一填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要划一划,再让学生表达每个

算式的意思,要用上“原来”、“划去”、“还剩”等词语。

3.课堂活动第3题:

圈一圈,填一填

先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填出算式的结果。

再让学生结合算式

用虚线圈一圈,完成3-2=,5-3=。

四、拓展练习

小老鼠背着5个土豆,高高兴兴地往家跑。

在路上,口袋被弄破了,回到家后,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

教师:

要想知道小老鼠的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我们先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要求还剩几个土豆,先要知道路上掉了几个土豆。

教师:

你觉得小老鼠掉了几个土豆?

学生自由回答。

如:

我觉得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

教师:

如果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几个呢?

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4个。

算式是5-1=4。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据自己的说法列出算式。

注意写出的算式与说出的想法要相对应,相一致。

五、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减法运算的符号是什么?

减法算式怎样读?

你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了吗?

学生回答。

六、课堂作业

学教学反思:

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4,5题,要求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6~10的认识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7页的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例1、例2、例3和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6~10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

2.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能规范地书写6~10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

图中有多少个人?

有多少棵树?

你还能从图中发现些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

图中有10个人,9棵树。

学生乙:

图中还有8只鸟,7把铁锹,6个水桶。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6,7,8,9,10。

教师:

6除了可以表示6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

还可表示6支铅笔、6块橡皮擦、6个书包……

教师: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6,7,8,9,10表示?

2.教学例2

教师:

我们不但要会认这些数,还要会写这些数,你们觉得老师写的这些数漂亮吗?

学生:

漂亮。

教师:

下面老师来教你们写这些数,注意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这些数,写完后问学生:

“老师是怎样写的,你觉得写这些数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请学生翻开教科书第25页,看例2的要求,先用手指比一比,再画一画,然后

边读边写6~10的数。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业。

3.教学课堂活动第1题

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说一说生活中6~10的数。

4.教学例3

教师:

同学们,现在拿出你们的10根小棒,用小棒摆出6,7,8,9,10,边摆边数。

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教师:

小朋友们,根据前面学的5以内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这样摆:

5根小棒添1根是多少根呀?

6根添1根呢?

7根添1根、8根添1根、9根添1根呢?

请小朋友们试着摆一摆,再说一说你们摆的过程。

学生:

5根添1根是6根,6根添1根是7根,7根添1根是8根……

教师:

我们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