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174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docx

07数据网接入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1

国电宿州“上大压小”热电工程

2×350MW超临界机组

第五批辅机设备招标文件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

 

分包号:

GDCX-FJZB10-290-07

 

第二卷技术部分

 

招标人:

国电宿州热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二〇一〇年八月

 

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1概述

1.1一般要求

1.1.1本技术规范书为国电宿州热电有限公司购买一套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而提出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内容包括设备的供货范围、功能规范、技术要求、验收试验、工程管理及所有必需的其它事项。

1.1.2本次工程招标采购的买方为国电宿州热电有限公司,卖方为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及技术服务集成商。

1.1.3本技术规范书中提出的仅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必须仔细阅读技术规范书的全部条款,提供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最新版本的标准和完全满足技术规范书所规定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和相应的技术服务。

1.1.4卖方应在投标时提供本公司相应的资格文件。

卖方必须取得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代理商必须具有供货厂(商)授予的代理经销授权书。

投标的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有关行业管理检测机构的检测试验和中国电力行业的入网检测,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1.1.5卖方应在投标时提供本公司相应的工程业绩表(特别是电力行业内的业绩)。

卖方提供的数据网接入设备必须具有在安徽电网内稳定运行3套以上及2年以上的业绩。

1.1.6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权属于买方。

未经买方同意,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对技术规范书做出任何修改。

在未经双方商定作为合同技术附件之前,买方单位保留技术规范书修改的权利,可以及时提出变更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与相关系统接口要求改变以及安装环境发生变化等所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事项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1.7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第一附件,与合同正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工程的其它技术文件,如设计联络会纪要、双方确认的测试和验收文件等与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1.8本技术规范书中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协商确定。

1.2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扩建2*350MW热电机组,以2回220kV出线接入安徽220kV网架。

根据安徽省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及目前《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第二平面项目》建设方案,电厂应通过数据网双平面实现与安徽省调和宿州地调的通信。

通过对原有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的改造形成省调接入网,并扩充数据网第二平面形成地调接入网,故本工程配置二套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包括二台路由器、四台交换机、二台纵向加密认证装置、二台防火墙)接入安徽省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电厂各类调度数据(远动系统、电能计量系统、保护子站信息、功角测量系统)向安徽省调调度自动化主站的传输。

1.3投标须知

1.3.1卖方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技术方案,内容涉及本规范书的各章各项。

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所有要求逐项如实答复,并附有详细、全面的技术资料,否则将被认作没有回答。

1.3.2卖方的投标建议书必须清楚地指明所响应规范书中各章各项要求的实际指标值,以说明是否满足其要求。

如果不满足规范书要求,卖方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招标文件的意见和与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3.3对于本技术规范书未能提出但卖方系统已具有的功能及相关技术性能指标,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

如果卖方认为本技术规范书所描述的功能、接口、设备等与目标系统要求有所不一致或部分要求不合理,可在响应原要求后给出建议方案及设备配置,此建议在评标时将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

1.3.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买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最新版本且更高一级的标准执行。

1.3.5卖方在其投标建议书中应对建议的每个硬件和软件(包括型号/部件号)必须逐一准确说明,对每个单项产品,卖方必须提供原厂商的正式技术指标说明材料。

卖方认为需特殊说明的部分应附有详细的技术资料,否则由于评标理解不同,产生的后果由卖方负责。

1.3.6卖方建议书的内容应该包括买方要求的全部设备及其相关的连接设备、电缆等,其它需要报价的也应在清单中给出,以保证所购设备得以正常连接和运行。

否则,相关连接设备的费用被视为已包含在报价中或视为免费。

1.3.7本技术规范书在内容或技术指标上如果存在错误(包括印刷错误),卖方可在技术建议书中提出,经双方确认后对错误内容进行修正。

1.3.8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提供交货、运输、现场测试、验收、培训和设计联络会等项内容的日程安排。

1.3.9卖方的投标建议书要求以中文书写。

卖方应保证对本次招标所有技术说明文件保密,在招标前和招标后不得向其他单位公布招标项目单位的有关材料。

1.3.10卖方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所有设备必须为新设备。

1.4买卖双方的职责

1.4.1卖方的责任

(1)提供合同规定的所有硬件设备和软件(包括合同范围内的所有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和连接设备),并保证系统完全符合最终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果系统中含有第三方提供的设备,卖方也应负有和卖方提供的设备相同的责任。

(2)提供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3)提供所有合同设备的备品备件、系统安装和维护所需的专门工具和试验仪器仪表(包括编程、调整、测试和校核)。

(4)负责提出所提供的设备对供电、接地、消防、运行环境及安装等要求。

必须保证所提供的设备能够安全地安装在指定地点。

(5)负责在卖方地点举行的设计联络会,参加在买方地点举行的设计联络会。

(6)负责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包装、运输。

(7)负责进行系统的工厂验收、现场调试、现场安装和参加现场验收。

(8)负责完成与买方另外购买的其它设备的接口连接调试工作。

(9)负责对买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硬件设施和培训资料。

(10)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现场技术服务。

在系统现场设备安装、功能调试和试运行期间,派遣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11)在保质期内提供必要的保修服务。

卖方应保证及时免费维修或更换任何并非由买方人员非正常操作而导致的设备缺陷或故障,并应提供限时到达现场的维修服务。

(12)按合同要求为买方提供必要其它的服务。

1.4.2买方的责任

(1)提供与本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参数(如电源状况、设备现场布置要求等)。

(2)确认卖方提供的系统设计文件和验收文件。

审议并确认工程进度、功能规范、设计联络会程序、培训计划和验收试验计划。

(3)负责在买方地点举行的设计联络会,参加在卖方地点举行的设计联络会。

(4)参加工厂验收试验并负责现场验收试验。

(5)参加技术培训和系统生成工作。

(6)参加系统的现场安装。

(7)提供现场工作所需的便利条件。

2供货需求

2.1供货需求一览表

卖方应确认下表,并对之进行补充、细化,提出自己的完整详细的供货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技术参数及要求

数量

备注

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

包括软件

1

路由器

H3CMSR5060

3个以太网口、4个广域网口

2台

具备MPLSVPN功能

2

网络交换机

华为三层交换机架式24口10/100M自适应

4台

无风扇

3

横向(正向横向隔离装置)

2台

满足工程要求

4

纵向二次防护系统

Ⅰ区纵向:

IP加密认证装置

Ⅱ区纵向:

防火墙

满足工程要求

4.1

加密认证装置

Netkeeper2000

2套

满足工程要求

4.2

防火墙

具有3个10/100MBASET自适应接口,能支持快速以太网接口、并发连接数不小于40万

2套

满足工程要求

5

数据网设备屏

1面

包括光配线架、尾纤盒等配件(满足现场需要)

6

2M同轴电缆

SYV-75-1-1*8

400米

备注:

(1)交货期是指从合同生效之日起到合同设备运抵现场的时间。

(2)未经买方的许可,卖方不得擅自变动交货时间。

(3)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应满足安徽电力公司要求。

2.2供货需求说明

2.2.1供货范围内所有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或光缆)和连接设备均由卖方提供。

2.2.2承包商提供的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必须是成熟的、完整的,而不是正在开发和准备开发的,并且能很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特点。

全部设备应具有全新材料、先进结构和一流的工艺水平。

2.3图纸和技术文件

2.3.1概述

2.3.1.1为确保卖方所提供设备的验收、安装、投运、运行和维护,卖方应提供所有设备设计、安装、运行所需的图纸、文件和说明书,并对其所提供的全部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2.3.1.2卖方提供的文件和资料应能满足用户进行系统维护和进一步开发的需要。

2.3.1.3卖方提供的图纸应符合ISO标准规格,并提供图纸清单,注明图纸的序号和名称。

2.3.1.4卖方应提供的图纸,同时还应提供可编辑的电子版文件。

2.3.1.5初设图是指卖方提供给买方要求确认的图。

2.3.1.6最终图是指卖方已经确认或作了设计修改后确认的图。

2.3.1.7安装图是指交货时描述设备最终完整状态的图。

2.3.1.8说明书是指设备的功能描述、原理框图、技术参数、联接方式、布置、存放、装配、运行、检验、维护、备品备件以及软硬件系统等方面的说明,说明书应由制造厂提供并注明其就近服务的授权机构。

2.3.2格式要求

全部图纸都应标上全标,所有技术文件、说明书应用中文书写,并采用国际(SI)单位制。

2.3.3资料内容和进度要求

2.3.3.1供确认的图纸和资料。

在合同生效后2周内,卖方应以邮件(快件)提供下列买方认可和了解的主要资料和图纸,但不限于下列图纸和资料。

在收到买方对图纸的最终认可之前,卖方因提前采购材料或加工制造而发生的任何风险和损失由卖方自行承担。

虽经买方认可,但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应负的责任。

(1)全部设备的配置和构成图,包括系统设计、原理图、方框图、设备尺寸等。

(2)全部订购设备应提供型号、技术特点和性能参数。

(3)所有主要部件和联接电缆的材料规格。

(4)与买方设备连接的接口资料。

(5)工厂培训的建议日期、时间表和课程表。

(6)工厂检验的建议计划和试验大纲。

2.3.3.2最终图纸和资料。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1周内,应提供下列供设计的图纸。

(1)卖方应提供经过认可和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技术资料和说明书,并提供相应的图纸资料清单。

(2)全部设备的内部连接图、外部布置图、详细的端子排图和相应的说明书。

(3)电缆型号、长度及连接图。

(4)卖方认为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所必须的其他图纸、和资料。

2.3.3.3说明书

(1)系统总体描述

(2)系统的技术参数

(3)运行手册

(4)维护手册

(5)装配、安装、布置手册

(6)包装、运输、存放要求

(7)全部订购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说明及随机资料.

2.3.4发送套数

合同生效后,在双方确定的时间内,卖方应至少提供3套下列可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其中提供给设计单位1份,业主2份。

随机终版资料16套,电子版3套。

2.4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试验仪器

2.4.1卖方应提供足够的备品以满足需方维修的需要。

2.4.2卖方应列出持续运行三年所必需备品的清单,以供买方参考。

2.4.3所有备品必须是新的,且能同原件互相更换,具有相同的技术规范、试验质量、材料、工艺要求和匹配性。

2.4.4所有备品应装箱储存以防损坏。

备品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与设备分开装箱。

2.5交货

交货进度中规定的交货期不经需方许可,供方不得更改交货时间。

3

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

3.1应用的标准及规范

除非另作特别规定,所有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及特性都必须遵照最新版本的IEC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及电力行业(DL)标准。

如果这些标准内容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引用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标准

●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

●EIA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标准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上述标准仅规定了通用要求。

只要卖方认为有必要并提请买方认可,即可超越这些标准,采用更好、更经济的设计。

3.2设备运行条件要求

3.2.1一般工况

(1)海拔高度:

≤1000m

(2)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

45℃

●最低温度:

-10℃

●最大日温差:

25℃

(3)相对湿度(环境温度为20℃时)

●日平均相对湿度:

≤95%

●月平均相对湿度:

≤90%

(4)抗震等级:

●水平加速度:

0.2g

●垂直加速度:

0.1g。

3.2.2安装和存放条件

所有设备均放置在无屏蔽、无防静电措施的机房内。

3.2.3辅助电源

(1)交流电源

●额定电压:

单相220V,允许偏差-20%~+15%。

●频率:

50Hz,允许偏差+0.5Hz。

●波形:

正弦,波形畸变不大于5%。

(2)直流电源

●额定电压:

110V。

●允许偏差:

-20%~+10%。

●纹波系数:

不大于5%。

3.2.4接地

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线均应与电厂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3.2.5抗干扰

(1)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发生误动作。

(2)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

3.2.6可维修性要求

机柜中的插件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3.3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的功能规范

3.3.1路由器功能要求

3.3.1.1具备路由器全面的业务能力,包括完善的路由、MPLS、VPN、安全、QOS等业务能力。

3.3.1.2灵活的组网能力。

融合路由器、入侵防御、VPN网关、宽带接入网关、二层交换机等设备的功能,适应网络集成一体化的组网要求,并能根据应用环境的特点灵活的实现多种设备功能与业务的组合。

3.3.1.3应能实现IP、ICMP以及其它相关协议的互联网协议。

3.3.1.4应能根据连接到的数据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即网络所支持的最大数据包的大小),实现发送/接收、交换IP数据包。

3.3.1.5应支持将IP地址与连接到的网络的链路层地址相互转换。

例如将IP地址转换成以太网硬件地址等。

3.3.1.6应能响应网络支持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3.3.1.7应能完全基于硬件的接收及转发数据包,并负责缓冲区管理、拥塞控制和转发的公平性。

3.3.1.8应能按照路由表信息,为每个IP数据包选择下一跳目的地。

3.3.1.9应能提供系统网络管理和控制机制(包括存储/上载配置、诊断、升级、状态报告、异常情况报告及控制等)及提供包数、字节数、端口、业务类型等信息统计功能。

3.3.1.10应能提供物理层传输接口和适配功能(多种可选),并能提供组播功能和拥塞控制功能。

3.3.1.11应能提供同步和定时功能。

卖方所提供的路由设备的同步方式应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应有三种同步方式可供选择:

外定时方式、线路定时方式和内部时钟定时方式。

●外定时方式要求路由设备应设置外定时源输入接口,从BITS获取定时,同步输入接口可采用2048kb/s或2048kHz。

接口数量不少于2个。

●线路定时为从STM-N线路信号中恢复定时并用于同步。

路由设备应具有线路定时方式。

当不能使用外定时方式时,可采用线路定时。

●路由设备应配备内部时钟。

路由器内部时钟应采用二级或三级时钟设备。

卖方应提供内部时钟的保持稳定度、自由运行频率准确度以及牵引范围等指标。

3.3.1.12应能提供保证网络安全的措施和具备完整的QoS解决方案。

3.3.1.13应具备自愈功能,能够在网络发生故障时自动重选路由,快速恢复通信。

3.3.1.14应能可靠地支持MPLS协议,支持MPLSVPN功能。

3.1.1.15应能完全和方便地按照“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IP地址编码分配方案”的要求进行地址编号的编排。

3.1.1.16应能支持管理用户的不同权限,如“特权”与“非特权”等访问权限。

特权访问允许用户对路由设备进行完全的配置;非特权访问允许用户查询路由设备信息,但无权对路由设备进行配置。

3.1.1.17网络管理功能。

●网络安全

集成CA、包过滤防火墙、动态防火墙、ISPKeeperDOS防御系统、NAT、用户认证、安全日志、设备安全、250Mbps以上硬件VPN加密,业务隔离(VR)等安全特性,在时间、空间、网络层次上制定安全策略。

●可靠性

采用备份中心技术提高网络可靠性提供多种形式的备份可以保证对高可靠性网络支持VRRPVirtualRouterRedundancyProtocol,使路由器作网关时能够利用热备份机制提高网络与外界连接的可靠性。

●中英文界面

路由器提供的命令行用户接口遵循业界流行的路由器配置方法,用户无需特殊培训便可全面配置中文提示和帮助信息。

3.3.2路由器端口类型及特性要求

3.3.2.1应能支持10/100BaseT自适应接口:

应符合IEEE802.3。

3.3.2.2应能支持至少2个E1电接口:

物理层特性应符合ITU-TI.432、G.703建议,接口类型应为75ΩBNC接口。

3.3.2.3应能支持通用串口。

3.3.2.4具有16个10/100M以太网口

3.3.3路由器性能指标

3.3.3.1路由设备的吞吐量:

路由设备的CPU用于包转发的处理能力≥350kpps。

3.3.3.2路由设备的丢包率:

路由器的IP包丢包率在轻载条件下(端口吞吐量≤10%)≤0.1%;重载条件下(端口吞吐量≥80%)≤0.3%。

3.3.3.3路由设备的转发时延:

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本工程的路由器设备对于1518字节长度及以下的IP包的转发时延应≤1ms。

3.3.3.4路由表容量:

能够至少支持20000条路由。

3.3.3.5路由设备的系统可用率

●为确保数据网络的可用率,本工程路由设备的可用率应≥99.999%。

●系统的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50,000小时。

●系统故障恢复时间:

≤20分钟。

●必须支持在线热插拔功能。

3.3.4路由器硬件结构的要求

3.3.4.1能够同时支持2个E1接口(最大容量可扩展到8个)、16个快速以太网接口。

3.3.4.2路由器采用冗余结构,为双引擎、双电源配置。

3.3.5路由器软件结构的要求

3.3.5.1路由设备的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模块之间的通信应按规定接口进行。

任何一层的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应不影响其它模块。

3.3.5.2路由设备的软件应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一般小的软件故障不应引起系统再启动。

软件设计应有防护性能,软件的差错应可限制在本软件模块内。

配置数据与处理程序应有相对的独立性。

设备应具有软件运行的故障监视功能,一旦软件出现重大故障,应能自动再启动并作出故障报告。

3.3.5.3路由设备在达到设备最终容量前,增减设备容量时应只需要变更配置数据并仅需使用一般人机接口命令,不应影响正常通信。

3.3.5.4软件应满足如下功能要求:

●具有完善的实时操作系统,完善的各类协议处理和路由处理功能。

●具有网管子系统及处理相应业务的功能,要求具有路由变更控制功能和输入业务量、输出业务量控制功能。

●具有完善的系统结构控制功能,可以灵活地组合路由器中的完好设备部分,构成运行系统。

●具有对硬件测试的功能,对软、硬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完善的故障告警及故障后处理功能。

●具有完善的、方便的人机通信控制功能。

●具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功能,具有配置的维护管理、业务量观察管理、软件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功能。

其中,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在不中断通信的情况下,完成程序打补丁的功能,如补丁过多(超过100个)。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还要求系统软件能在线升级,不需要重启动。

3.3.6路由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3.3.6.1路由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系统构成应具有冗余和容错等安全措施。

●路由器多套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的备份

●路由器软件的自动故障隔离

●电源系统的冗余备份

●处理器模块的冗余热备份

●局域网接口的备份

●多链路的数据均衡负载

●多链路的动态路由备份

3.3.6.2路由设备应具有网络故障和软、硬件故障告警功能。

3.3.6.3路由设备应有冗余度,在处理器软硬件故障时,具有倒机(自动CPU任务转移)、分级再启动及系统再生成等性能。

处理器系统具有故障脱机自动诊断功能、过负荷控制措施。

3.3.6.4路由设备应实现以下配置安全:

认证SNMP报文诊断。

支持SNMP-V2或SNMP-V3。

普通用户和特权用户的登录身份检验。

定期检查配置信息。

3.3.6.4路由设备必须提供一种机制来审计与安全性相关的故障与冲突。

3.3.6.5路由设备应提供一种方法来记录配置的改变。

记录内容应包括登录时间、帐号、实施的操作和时间等信息。

3.3.6.6路由设备应支持OSPF、RIPv2、BGPv4的MD5路由认证。

3.3.6.7路由设备应具备监控能力,支持基于IP接口的合法的信息截取。

3.3.7网络交换机技术要求

3.3.7.1用于本地业务接入的以太网交换机应至少提供24个10/100BASE-TLAN端口。

3.3.7.2以太网交换机应具备对VLAN二层的支持能力。

3.3.8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功能要求

3.3.8.1为电力调度数据网通信提供具有认证、与加密功能的VPN,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保护。

3.3.8.2高强度密码保护、抗密码分析攻击的能力。

3.3.8.3报文快速度加密功能

3.3.8.4完善的密钥管理机制

3.3.8.5采用专用嵌入式安全操作系统,系统无TCP/IP协议栈。

采用高效的基于流过滤的状态检测技术和黑洞式防火墙机制,具有硬件防火墙的基本功能;集成应用层安全控制功能,可以对电力特殊应用协议进行选择性保护,充分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3.3.8.6网络环境适应性强,对用户完全透明,支持明通和密文传输,内部网无须做任何改变,就可实现各种信息的保护传输。

3.3.8.7完善的日志审计功能

3.3.8.8基于数字证书的图形化界面

3.3.9防火墙功能要求

3.3.9.1卓越的网络及应用环境适应能力

支持众多网络通信协议和应用协议,如VLAN、ADSL、PPP、ISL、802.1Q、Spanningtree、IPSEC、H.323、MMS、RTSP、ORACLESQL*NET、PPOE、MSRPC等协议,适用网络的范围更加广泛,保证了用户的网络应用。

3.3.9.2多级过滤的立体访问控制

采用了多级过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