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029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docx

难忘作文之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

7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600字

【篇一:

难忘的一堂课(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

难忘的一堂课(600字)作文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堂语文课我至今还记得。

那个时候上课,我都知道老师提问的答案,但我没有勇气举手。

所以,我是大家公认的最差生。

而在班上,差生都会被别人看不起,都会受欺负。

所以,我决定上课时一定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上课铃响了,我情不自禁的看了看我的手。

我的心也加速怦怦地跳。

我看到了老师脸上带着笑容走进教室。

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课文,讲了十多分钟吧,就满怀希望地提问大家。

我听到问题,心想,真简单,举手回答问题吧。

于是,我的手颤抖着举过了头顶。

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

我本以为题简单,举手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我一个人举手,其他的人都好像还在思考。

我尴尬极了,立马把手放了下来。

但还是没来得及,被老师看到了。

老师开心地点了我的名字。

我慢慢地站了起来,低着头,脸红得像个大苹果,两只手一直相互交织地捏着,嘴里一直支支吾吾地抽个不停。

同学们像看笑话似的,笑声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呢,我隐约听到有人在说切。

我都不会,她还会吗。

真装。

哈哈哈。

真笑人。

哈哈。

这是我的眼泪连串地流了下来。

老师见状,叫大家安静了下来,对我说小东,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我知道,你是会的,你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是什么。

听了老师的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我,我竟奇迹般地抬起头来,看着老师的眼睛,满口流利地说出了我的答案。

这是,全班的眼睛就盯着老师的嘴。

只看见老师的嘴形是对字的形状,又听见对这个字。

全班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

这可真是难忘的一堂课呀。

初一:

2437247430

篇一:

小学作文:

难忘的一堂课

难忘的一堂课

自从我跨入小学的大门以来,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有妙趣横生的数学课,还有奥妙无穷的自然课。

其中三年级的一堂自然课让我记忆犹新,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星期二上午,临近放学,洪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那就是每人回家准备两个蛋壳。

听到老师布置这项作业,我们都愣了,有的猜,也许老师准备让我们用做手工制作;有的猜,也许老师准备让我们画彩蛋;我猜洪老师一定让我们做实验用的。

看着我们纳闷的样子,洪老师露出了“诡秘”的一笑,好像在说:

“下节课迷底自然会揭晓”。

上课了,大家急盼着洪老师赶快把谜底给揭开,洪老师猜透我们的心思,慢条斯理地说:

“同学们请把准备的蛋壳放在桌上,我们准备用这蛋壳做个实验。

”听到要做实验,我好不得意,我猜中了洪老师的意图。

“同学们,您们看这蛋壳,是拱形的那面容易破还是凹陷的那面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凹陷的那一面容易破呢”

“为什么?

”大家茫然不知其中的道理。

洪老师接着说:

“请同学们把准备的蛋壳拿出来,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吧。

我把蛋壳放在地上,拱形面朝上,举起手中的笔放在蛋壳上约5厘米的高度,轻轻一放,笔击中了蛋壳。

唉!

壳却安然无恙。

我想:

也许我没使上劲吧!

还是再试一次。

这次我索性用笔尖直接对准蛋壳的拱面用力一戮。

奇怪蛋壳还是完好无缺。

我环视四周,同学们和我一样也露出不解的神情。

看到我们茫然的样子,洪老师笑着说:

“同学们再用蛋壳的凹陷面试验一下,然后比较它们的差别。

我们将蛋壳反过来,让蛋壳的凹陷面朝上,用笔轻轻一戮,蛋壳破了。

原来蛋壳的凹陷面是这样不堪一击。

“老师,这是为什么?

”有些同学已耐不住性子,开始向老师发问。

洪老师顺手拿起前排同学桌上的一个蛋壳说:

“这就是薄壳结构原理,由于这种结构的拱形曲面可以抵消外力的作用,结构更加坚固。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悉尼歌剧院都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薄壳原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请同学们去发现和发掘。

”几年来,我也慢慢发现了安全帽,汽车的挡风玻璃?

?

都出自于薄壳原理,洪老师的这堂课留给我许多的思索。

篇二:

一堂难忘的作文课

一堂难忘的作文课

作文课的铃声响了,我远远的望见,教我们语文的渊明老师从办公室里出来,可手里只拿了一本作文本?

?

同学们都很纳闷:

“老师平时都拿着全班同学的作文,拣出好的作文读了,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让我们修改作文,今天为何只拿了一本作文本,难道?

?

老师走进教室,那他的嗓音提高到了80分贝,开始了他的滔滔不绝:

“上一次,我要求你们写一篇想像作文,我认真看了,唉,大约有30%的可以过关,当然,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没有为你们没有过关的70%的人而感到伤心。

因为在这30%的人的作文中,我发现一篇相当好的文章,那会是谁写的呢,我暂时保密,好了,我们下面讲讲写想像的重点?

?

”(渊明老师就是一个总是在关键镜头时,插上一段广告的人,急死人了!

)听了老师刚才的话,我便是“心潮澎湃”,我祈祷着幸运女神能在这时候把幸运的事降临在我头上,我也祈祷着老师能在那本珍贵(物以稀为贵嘛!

)的作文本上以响亮的读出我的名字?

?

我在心里把所有我所了解的真主都祈祷过了,就等着老师的那句话了。

一分钟后(那一分钟此时就像一个世纪那样的漫长),渊明老师一字一顿的公布了答案:

“今天的佳作是——王小刚的作文。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扫向我,我欢喜得无法形容,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了。

“王小刚同学的这篇作文,立意新颖,是一篇‘现代版’的武侠续集?

?

”老师的话此时听来是那样的动听,就如天籁之音,我心中一阵窃喜(是啊,谁说武侠作品只是大人的专利?

谁说他只是成人的娱乐?

“他写的文章叫《金庸群侠传后记》,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有五面之多,我就挑其中的精华为你们分享吧,‘只见四名高手?

?

’”这篇文章的所谓精华部分足足读了十分钟,一时间,我都有些飘飘然了,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金庸的

老师读完我的

“杰作”,便把作文本还给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本子翻起来,很快,我愣住了:

我那引以为傲的作文有好多地方都已经改过了,大到段落、句子,小到标点,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帮我改过了,整篇作文已是红通通一片了。

看着老师为我改得这样细致,我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原来以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是那样的高,现在看来,这篇作文都是老师帮助我改好的呀!

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渊明老师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头说:

“文章不厌百回改,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谁的习作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修改,文章才会充实啊!

”“老师?

?

”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暖流,真的开始手足无措了,可此时,是因为感动、羞愧?

?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它或许只是我成长经历中的精彩一瞬,可能很快就会如过眼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老师的那番话,以及那句话背后传递的深情却是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头。

篇三:

六年级作文: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3篇)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有好多节课使我难以忘怀,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节自然课了。

上课铃刚刚响完,自然老师便走入了教室,告诉我们这节课学习“细胞”。

大家一听细胞,感觉到陌生而又好奇。

自然老师首先问到:

“大家知道什么是细胞吗?

”大家默默不语,老师解答了什么是细胞“细胞就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并且告诉我们这节课观察洋葱的细胞。

我们看看桌上的学具,疑问出现了。

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

“这个蓝色的是显微镜,你们只要把洋葱片放在显微镜中间的口那里,再从圆筒似的显微镜口往里看,就能看见洋葱的细胞了。

”实验开始了。

“嗨!

嗨!

你快看,洋葱的细胞原来是这样的啊!

”旁边的同学惊奇地叫到。

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狠不得抢过显微镜来看一眼。

终于轮到我了,我从显微镜里一看,“哇!

”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原来这就是细胞啊!

”通过显微镜,我看见了一个个由横线和圆圈组成的粉红色细胞。

我又从另一个洋葱片里看到了不同的样子,一条一条的纵横交错的黑色和粉红色的线。

原来一个洋葱片和另一个洋葱片的细胞还不一样。

洋葱的细胞就像变换的图片,每个跟每个的不同,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直有曲。

下了课以后,我问老师“老师,是不是每个生物的细胞都像洋葱的一样呢?

”“不是的,每个生物的细胞都有不同的样子和颜色。

”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突然感觉到了自然的神奇。

这节课让我记忆尤新,迟迟不能忘怀。

难忘的一节课上课一开始,刘老师笑容可掬地打开了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和课题相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画面牢牢地吸引了我们。

接着,李老师开始提问了:

“晏子是谁?

”“晏子为什么要出使到楚国?

”“晏子到楚国后受到了什么待遇?

”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可高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生怕老师不叫他。

随着学习的深入,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最有趣的要数李老师让我们自由发挥,为课文中晏子的一段话配上动作。

同学们一听,便跃跃欲试,个个都想大显身手一番。

李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动起来。

我把手举过头顶;胆小的钟佩林边挥手边害羞地看着人家;调皮鬼童健把手放在额头上,再用力向下甩;中队长官羽毫不干脆和同桌你一言我一语地演起了情景剧?

?

过了几分钟,李老师拍了一下手,我们立刻安静下来。

李老

师笑着说:

“你们做得真好,何不站起来,放大胆展示一下呢?

”我们一听,一下子更来劲了,纷纷站起来比划着。

比如:

一朵云就用手做一个云,下一阵雨就用手模仿下雨时的动作;肩擦肩,脚碰脚,就用肩膀去碰同桌的肩膀,用脚碰同桌的脚?

?

我们这些滑稽的动作把来听课的老师逗得捧腹大笑。

课堂中,老师的笑声和同学的笑声融在了一起,分不清到底是谁的声音了?

?

“叮铃铃?

?

”下课铃响了。

听课老师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边走边议论,我们呢?

还沉浸在自己导演的情境中呢.这节课真难忘啊!

难忘的一节课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的已经淡忘,可是4月20日那天上的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因为那天是我们督导的日子,也就是我们全校同学要和区里的领导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一天。

4月20日那一天到了,我们全校同学统一着装,与往常一样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铃声弥漫着整个校园,同学们听到铃声马上进入教室,开始了一天学习。

前几节课都非常轻松。

篇四: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上课铃叮叮的响了,我们开始上作文课了。

老师来了,说: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

好!

我们异口同声的说。

我们来玩做动作,猜成语!

我们班的炎文先上去,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然后蹲在井里,双手捧着下额。

同学们看见了,都在议论。

他做的是什么呢?

这么奇怪!

我想了想,站起来说:

坐井观天。

同学们听了,又说:

这个成语我们学过了,怎么忘了?

班长上去了,画了一个[]的符号,同学看了,异口同声的说:

左右开弓。

对了!

班长说。

海萍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苹果,好像几天没吃饭的吃着,一边走上讲台,班长站起来说:

狼吞虎咽。

海萍听了,便红着脸的走下讲台。

这时候,我发现坐在旁边的伟聪看见海萍的苹果,都流下了口水,我对同学们说:

看伟聪完成了一个什么成语。

大家看了,说:

垂流直下。

伟聪听了,还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成语呢。

后来,老师对同学们说:

你们能把今天的这件事写下来吗?

原来老师是为了让我们写好一点作文才做的游戏。

但我们心里都有底了,不到几分钟,一篇作文就完成了。

【篇二:

难忘的一堂课(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

难忘的一堂课(700字)作文

在小学六年来,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但是,有一节课却令我终身难忘。

记得上三年级时,张老师组织了一次有趣的活动拿自己愿意吃的水果、零食,到学校中吃,不过,前提是:

一定要学会分享。

到了下午,也就是快要开始疯狂吃零食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可惜,必须打第一节上课铃时才能开始。

所以,有些同学就在午练时偷偷地吃了起来,但是这不可能逃过张老师的慧眼:

小馋猫,吃什么?

嘻嘻!

那个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专心致志的练起了字。

终于,打上课铃了,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互相送东西表示庆祝,然后入座。

同学们带的零食各式各样,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都乐的不亦乐乎,因为同学们都非常大方,洒脱的抓一把零食,来,你的!

而不是小气鬼说:

就这点儿了,不给你!

还有的同学拿出一些零食给老师送去,虽然老师说不要,但是她的心里一定会是暖暖的吧!

而照这样算起来,一个人倒是能吃63种零食呢!

(因为我们班有63人)忽然,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吃零食了,看我的!

大家循声望去,不约而同的把嘴巴长成了o形。

有的揉了揉眼睛,不会吧!

有的推推旁边那人,喂!

这是真的吗?

天哪,竟然是一个大甜瓜。

可是虽然好吃,可怎么打开呢?

这时,大力士王海龙挺身而出,看我的!

他蓄了蓄力,呀!

砰!

瓜成了两半,真厉害,有的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我们吃起了甜滋滋的瓜那天,我们快乐的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并且每个人都学会了一种珍贵的品质分享。

真希望再举行一次这样的课堂!

六年级:

小可爱2000篇一:

小学作文:

难忘的一堂课

难忘的一堂课

自从我跨入小学的大门以来,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有妙趣横生的数学课,还有奥妙无穷的自然课。

其中三年级的一堂自然课让我记忆犹新,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星期二上午,临近放学,洪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那就是每人回家准备两个蛋壳。

听到老师布置这项作业,我们都愣了,有的猜,也许老师准备让我们用做手工制作;有的猜,也许老师准备让我们画彩蛋;我猜洪老师一定让我们做实验用的。

看着我们纳闷的样子,洪老师露出了“诡秘”的一笑,好像在说:

“下节课迷底自然会揭晓”。

上课了,大家急盼着洪老师赶快把谜底给揭开,洪老师猜透我们的心思,慢条斯理地说:

“同学们请把准备的蛋壳放在桌上,我们准备用这蛋壳做个实验。

”听到要做实验,我好不得意,我猜中了洪老师的意图。

“同学们,您们看这蛋壳,是拱形的那面容易破还是凹陷的那面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凹陷的那一面容易破呢”

“为什么?

”大家茫然不知其中的道理。

洪老师接着说:

“请同学们把准备的蛋壳拿出来,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吧。

我把蛋壳放在地上,拱形面朝上,举起手中的笔放在蛋壳上约5厘米的高度,轻轻一放,笔击中了蛋壳。

唉!

壳却安然无恙。

我想:

也许我没使上劲吧!

还是再试一次。

这次我索性用笔尖直接对准蛋壳的拱面用力一戮。

奇怪蛋壳还是完好无缺。

我环视四周,同学们和我一样也露出不解的神情。

看到我们茫然的样子,洪老师笑着说:

“同学们再用蛋壳的凹陷面试验一下,然后比较它们的差别。

我们将蛋壳反过来,让蛋壳的凹陷面朝上,用笔轻轻一戮,蛋壳破了。

原来蛋壳的凹陷面是这样不堪一击。

“老师,这是为什么?

”有些同学已耐不住性子,开始向老师发问。

洪老师顺手拿起前排同学桌上的一个蛋壳说:

“这就是薄壳结构原理,由于这种结构的拱形曲面可以抵消外力的作用,结构更加坚固。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悉尼歌剧院都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薄壳原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请同学们去发现和发掘。

”几年来,我也慢慢发现了安全帽,汽车的挡风玻璃?

?

都出自于薄壳原理,洪老师的这堂课留给我许多的思索。

篇二:

一堂难忘的作文课

一堂难忘的作文课

作文课的铃声响了,我远远的望见,教我们语文的渊明老师从办公室里出来,可手里只拿了一本作文本?

?

同学们都很纳闷:

“老师平时都拿着全班同学的作文,拣出好的作文读了,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让我们修改作文,今天为何只拿了一本作文本,难道?

?

老师走进教室,那他的嗓音提高到了80分贝,开始了他的滔滔不绝:

“上一次,我要求你们写一篇想像作文,我认真看了,唉,大约有30%的可以过关,当然,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没有为你们没有过关的70%的人而感到伤心。

因为在这30%的人的作文中,我发现一篇相当好的文章,那会是谁写的呢,我暂时保密,好了,我们下面讲讲写想像的重点?

?

”(渊明老师就是一个总是在关键镜头时,插上一段广告的人,急死人了!

)听了老师刚才的话,我便是“心潮澎湃”,我祈祷着幸运女神能在这时候把幸运的事降临在我头上,我也祈祷着老师能在那本珍贵(物以稀为贵嘛!

)的作文本上以响亮的读出我的名字?

?

我在心里把所有我所了解的真主都祈祷过了,就等着老师的那句话了。

一分钟后(那一分钟此时就像一个世纪那样的漫长),渊明老师一字一顿的公布了答案:

“今天的佳作是——王小刚的作文。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扫向我,我欢喜得无法形容,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了。

“王小刚同学的这篇作文,立意新颖,是一篇‘现代版’的武侠续集?

?

”老师的话此时听来是那样的动听,就如天籁之音,我心中一阵窃喜(是啊,谁说武侠作品只是大人的专利?

谁说他只是成人的娱乐?

“他写的文章叫《金庸群侠传后记》,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有五面之多,我就挑其中的精华为你们分享吧,‘只见四名高手?

?

’”这篇文章的所谓精华部分足足读了十分钟,一时间,我都有些飘飘然了,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金庸的

老师读完我的

“杰作”,便把作文本还给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本子翻起来,很快,我愣住了:

我那引以为傲的作文有好多地方都已经改过了,大到段落、句子,小到标点,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帮我改过了,整篇作文已是红通通一片了。

看着老师为我改得这样细致,我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原来以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是那样的高,现在看来,这篇作文都是老师帮助我改好的呀!

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渊明老师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头说:

“文章不厌百回改,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谁的习作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修改,文章才会充实啊!

”“老师?

?

”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暖流,真的开始手足无措了,可此时,是因为感动、羞愧?

?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它或许只是我成长经历中的精彩一瞬,可能很快就会如过眼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老师的那番话,以及那句话背后传递的深情却是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头。

篇三:

六年级作文: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3篇)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有好多节课使我难以忘怀,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节自然课了。

上课铃刚刚响完,自然老师便走入了教室,告诉我们这节课学习“细胞”。

大家一听细胞,感觉到陌生而又好奇。

自然老师首先问到:

“大家知道什么是细胞吗?

”大家默默不语,老师解答了什么是细胞“细胞就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并且告诉我们这节课观察洋葱的细胞。

我们看看桌上的学具,疑问出现了。

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

“这个蓝色的是显微镜,你们只要把洋葱片放在显微镜中间的口那里,再从圆筒似的显微镜口往里看,就能看见洋葱的细胞了。

”实验开始了。

“嗨!

嗨!

你快看,洋葱的细胞原来是这样的啊!

”旁边的同学惊奇地叫到。

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狠不得抢过显微镜来看一眼。

终于轮到我了,我从显微镜里一看,“哇!

”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原来这就是细胞啊!

”通过显微镜,我看见了一个个由横线和圆圈组成的粉红色细胞。

我又从另一个洋葱片里看到了不同的样子,一条一条的纵横交错的黑色和粉红色的线。

原来一个洋葱片和另一个洋葱片的细胞还不一样。

洋葱的细胞就像变换的图片,每个跟每个的不同,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直有曲。

下了课以后,我问老师“老师,是不是每个生物的细胞都像洋葱的一样呢?

”“不是的,每个生物的细胞都有不同的样子和颜色。

”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突然感觉到了自然的神奇。

这节课让我记忆尤新,迟迟不能忘怀。

难忘的一节课上课一开始,刘老师笑容可掬地打开了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和课题相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画面牢牢地吸引了我们。

接着,李老师开始提问了:

“晏子是谁?

”“晏子为什么要出使到楚国?

”“晏子到楚国后受到了什么待遇?

”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可高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生怕老师不叫他。

随着学习的深入,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最有趣的要数李老师让我们自由发挥,为课文中晏子的一段话配上动作。

同学们一听,便跃跃欲试,个个都想大显身手一番。

李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动起来。

我把手举过头顶;胆小的钟佩林边挥手边害羞地看着人家;调皮鬼童健把手放在额头上,再用力向下甩;中队长官羽毫不干脆和同桌你一言我一语地演起了情景剧?

?

过了几分钟,李老师拍了一下手,我们立刻安静下来。

李老

师笑着说:

“你们做得真好,何不站起来,放大胆展示一下呢?

”我们一听,一下子更来劲了,纷纷站起来比划着。

比如:

一朵云就用手做一个云,下一阵雨就用手模仿下雨时的动作;肩擦肩,脚碰脚,就用肩膀去碰同桌的肩膀,用脚碰同桌的脚?

?

我们这些滑稽的动作把来听课的老师逗得捧腹大笑。

课堂中,老师的笑声和同学的笑声融在了一起,分不清到底是谁的声音了?

?

“叮铃铃?

?

”下课铃响了。

听课老师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边走边议论,我们呢?

还沉浸在自己导演的情境中呢.这节课真难忘啊!

难忘的一节课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有的已经淡忘,可是4月20日那天上的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因为那天是我们督导的日子,也就是我们全校同学要和区里的领导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一天。

4月20日那一天到了,我们全校同学统一着装,与往常一样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铃声弥漫着整个校园,同学们听到铃声马上进入教室,开始了一天学习。

前几节课都非常轻松。

篇四: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上课铃叮叮的响了,我们开始上作文课了。

老师来了,说: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

好!

我们异口同声的说。

我们来玩做动作,猜成语!

我们班的炎文先上去,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然后蹲在井里,双手捧着下额。

同学们看见了,都在议论。

他做的是什么呢?

这么奇怪!

我想了想,站起来说:

坐井观天。

同学们听了,又说:

这个成语我们学过了,怎么忘了?

班长上去了,画了一个[]的符号,同学看了,异口同声的说:

左右开弓。

对了!

班长说。

海萍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苹果,好像几天没吃饭的吃着,一边走上讲台,班长站起来说:

狼吞虎咽。

海萍听了,便红着脸的走下讲台。

这时候,我发现坐在旁边的伟聪看见海萍的苹果,都流下了口水,我对同学们说:

看伟聪完成了一个什么成语。

大家看了,说:

垂流直下。

伟聪听了,还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成语呢。

后来,老师对同学们说:

你们能把今天的这件事写下来吗?

原来老师是为了让我们写好一点作文才做的游戏。

但我们心里都有底了,不到几分钟,一篇作文就完成了。

【篇三:

难忘的一节课600字】

难忘的一节课600字

在六年的小学时光里,我上过无数次课,学到了无数知识。

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四年级的一次科学课了。

四年级,我们班来了位新老师——晋老师,她教我们数学和科学。

晋老师说话既精辟又和蔼,她对数学知识十分了解,时常给我们出奥数题来扩展思维。

她不仅布置的家庭作业特别少,还对学生特别亲切,所以深受同学们喜欢。

记得在那年冬天,几乎没怎么下雪,到了本该春暖花开的时候,却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

同学们都想下课出去玩雪,但出乎意料的是,晋老师竟然主动提出讲完科学就提前出去赏雪!

同学们不仅对这位新老师

更加喜爱!

一提起晋老师,我最先想起的就是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一直以来,我认为上科学课是最无聊的事,一翻开书,那一列列,一行行蝌蚪般的文字便令我望而生畏。

硬把知识往脑子里塞,实在是枯燥乏味的过程,你看——读一遍,便想把书合住,读两遍,便想出去玩……如此反复读下去,不但一点儿收获也没有,还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这可真是令人头疼的事。

不过,自从上了晋老师的那堂课,我便爱上了科学课。

科学课,我们照例要背一些知识,不过,晋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新招——理解记忆。

只见科学书上印有一个插图,记录了蝴蝶生长的全过程:

卵——幼虫——蛹——成虫,我们的背诵任务就是这些。

晋老师先让我们看书读,然后看着书上的插图背,最后看着黑板背,再有慢到快。

在背诵过程中,我脑子里不仅浮现出一组连环画:

一个圆圆的卵里,爬出一只令人望而生畏的毛毛虫——蝴蝶的幼虫,这个幼虫经历几次脱皮,把自己结成蛹,挂在树上,过了几天,幼虫破茧而出,成为成虫,也就是漂亮的蝴蝶,然后蝴蝶再生下卵……周而复始,大自然向我们展现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越背越快,也越背越有兴趣。

这不再是背书,而是一场游戏,谁背得熟练,谁就是冠军!

在我们忘情地背的同时,读书的诀窍——理解,也悄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任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