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161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docx

新整理寓言语文教案

寓言语文教案

寓言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5个会认字,学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板书课题,认识“寓”。

  2.你听过寓言故事吗?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谁来给大家说说。

  3.听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吗?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一个道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的两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让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述: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2.在看课文之前,你是否听过、看过这两则文言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对照译文慢一点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

  4.指名学生说读的过程,需要帮助的地方。

  5.分别指名学生读两则寓言。

正音:

寓(yù)悯(mǐn)揠(yà)曰(yuē)槁(gǎo)鬻(yù)矛(máo)盾(dùn)

  6.老师范读,听的时候自己不会读的生字注音,不会停顿的做好标记。

  三、深入理解第一则寓言。

  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则寓言,对照译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把知道的字、词的意思用笔写上。

  2.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悯:

担心

  揠:

拔高

  者:

指代人

  芒芒:

匆忙的样子。

芒,通“忙”。

  曰:

  病:

指累了

  槁:

干枯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齐读。

读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译文的意思联系起来。

  4.挑战自己:

不看译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说一句意思。

  5.指名上台讲述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

揠:

拔。

助:

帮助。

  

(2)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2.讨论:

  

(1)这个人帮禾苗长高了吗?

为什么?

  

(2)想一想这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

寓、悯、曰。

  2.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

“寓”上下结构,下边不能写错。

  者:

上下结构,注意撇的位置。

  寓:

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的笔顺。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9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禾苗不长

  拔高禾苗禾苗干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揠苗助长》。

  2.从《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自相矛盾》。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自读自悟。

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②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①指名学生读。

  ②指名学生说句子的意思。

  ③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夸的语气)。

  ④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三、总结全文,明白含义。

  1.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

  “矛”字不能丢掉最后一撇,“盾”字是半包围结构,“陷”的右边框内两短横不能连在一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自相矛盾

寓言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一、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读《伊索寓言》教案。

  二、培养学生发现、研究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四、提高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研究探讨,深入领会”为教学重点。

目的是培养、教会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已知的内容,要训练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解决好这个疑问。

  本文的语言相当含蓄、隐晦,钱钟书先生又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性的思考来感悟《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所以教师在处理课文的过程中应以深入探讨语言的含义为本,尽量引导、启发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当年社会上的某些人或发生的某些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

  课前应布置好预习,扫除字词障碍,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上,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最好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探讨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或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或联系课文上下文等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讲述“南辕北辙”的故事,这条成语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答:

以此比喻目的和行为完全相反。

  那么,针对这条成语,我如果从反方向来思考,对这个人的行为给予肯定,可不可以呢?

  根据这个成语从两个不同角度的理解,大家想想,如果有人说“大胖子往往小心眼”或“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我们应该不应该给予肯定呢?

如果单从寓言本身来说,大家理解起来并不存在困难,可一旦有了深刻的含义,就不好理解了,而且本篇文章的语言又含蓄、隐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作品,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充分运用想象、联想能力来解决问题,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读《伊索寓言》教案》。

  二简介作者

  三寓言和《伊索寓言》

  这样一位大文学家,为什么对寓言发生了兴趣呢?

寓言究竟是写什么的呢?

  寓言,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四、文章内容的理解

  《伊索寓言》毕竟是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所作,寓言的内涵带有某些阶级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特点。

  那么,当时间转入到20世纪,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审定这些寓言的内涵呢?

  提问:

同学们,人的进化又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茹毛饮血到人们现在的煎炒烹炸;

  从草皮树叶到西服革履;从靠两条腿走路到汽车、火车、飞机;从儿歌“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到钢筋混凝士建筑还要加上防盗门。

  前面标志着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最后一种,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防范意识增强了,而这种防范意识来缘于人类的罪恶,也就是说,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的阴暗面也“进步”了。

  让同学们自己说出:

人类的进步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人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根据以上讨论的结果,从人类进化的正负面效应出发,我们一同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然后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解决不了问题的同学,启发他们从刚才分析的进化一词的含义入手,再加上本段最后:

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

运用联想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

”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了那些幼稚的见解。

实质上就是远比古代狡猾。

  (3)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同学们看完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大家明确,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对,一类是引申。

  反对的有,“蝙蝠的故事”、“牛跟蛙的故事”、“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驴子和狼的故事”等。

  引申的有: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天文学家的故事”、“乌鸦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等。

寓言语文教案3

  课题:

6寓言两则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

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多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学讲、表演寓言故事。

  3.认识11个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言:

首先解题《寓言两则》,告诉学生,“寓言”就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两则就是两的意思。

  二、通过第一则

  问:

《掩盖过失的猫》掩盖过失什么意思?

  区别“寓言”与“语言”

  文中的猫有几次“过失”?

他都是怎么掩盖的?

  这样做对吗?

你明白恶劣什么道理?

  三、读懂第二则

  问:

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表演,看谁表演的好。

  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营造情境,催发他们入情入境和角色同步合作。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引入。

  二、分角色激发兴趣。

  三、学习生字

  1.认读11个生字,会组词。

  2.会写11个生字。

  3.难学指导,突出重点。

  左右结构:

脸、掉、满、阵、根

  半包围:

逃、瘦

  上下:

等、冒

  5.实践活动:

  

(1)把这两则故事讲给家长听

  

(2)用简笔画画出下面的词语。

  吹嘘失望虚掩

  教学反思:

寓言语文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

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刻舟求剑》共三句话,分三层,先讲楚人坐船过江掉剑,在船上刻记号,然后讲停船后,楚人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找剑。

最后讲作者的评论,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

  《郑人买履》分两层,先陈说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

前后两局部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

  〖要点提示

  1.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考虑,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3.指导朗读是教学重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文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异。

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

主要方法是:

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测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

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

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译文可供借助,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战略。

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身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

教材中的注释,不只可以协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

要启发学生善于充沛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建议如下教学步骤:

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理解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演示船能活动的投影片,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上波浪线表示江水,把用硬纸剪成的小船挂在一条线上,再把纸剪成的宝剑从船上掉入江中,把纸剪贴在黑板上,拉动小船至岸边。

让学生从观察中知道,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

从而使学生懂得,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

必需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置事情。

情况变了,处置的方法也要跟着变化。

  4.理解买履的人为什么买不到履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履。

小组、班级讨论:

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

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的一个什么道理?

举出实例说一说。

  〖学习生字3个

  本课的三个生字应让学生注意读音。

矣:

为文言助词,相当于“了”。

  〖考虑交流

  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因为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

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的.。

  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

  因为郑人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他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履。

寓言语文教案5

  【定位】

  1.突破传统的寓言解读模式,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寓言。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探讨把握中心,深入领会文章内涵,要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体悟。

  【切入】

  方法一引用“狼来了”的寓言故事:

如果是一个人这样说你不相信,那么许多人说呢?

许多人说的是真实的你可以相信,如果他们自己也没有辨别真假,你又何去何从呢?

有一句值得思考的话:

谎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进而思考:

面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从寓言的解读导入对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学习。

  方法二由寓言本身的解读导入。

  指导学生看课文题目:

读、寓言。

(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提出了他的观点,你接受钱钟书的观点吗?

你有自己新的见解吗?

导入课文的解读。

  【探究】

  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主要情况:

生平、作品、风格、主要成就等,自我体会文章,写出体会要点。

钱钟书(1910—1998年),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的阅览和研究。

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是他的所有学术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

阅读课文要抓住这个特点。

  依据方法一

  1.读文章的九个寓言故事,了解钱钟书的解读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

钱先生对传统的浅薄见解一一做了纠正,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2.思考这些观点与你自己以前读寓言的感受一样吗?

并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

”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3.结合全文以及你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1)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

由每一段的关键句可以把全文大致划分为三部分:

1-3自然段;九个故事;最后的结论。

  

(2)通过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

如果把人类历史比做人的一生,古代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则是成人了。

那么就容易明白,古代的《伊索寓言》为什么那么浅薄、幼稚、简单。

同时成人是喜欢小孩子的。

从而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伊索寓言》又是在什么意义上喜欢它的。

  (3)在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讨论,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

可以精读最后一段强化理解。

  提示:

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

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会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

  (4)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

怎么重新审视寓言的“寓意”?

可以从九个例子中选一到两个例子的解读来分析。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拘一格。

  4.深入探究

  

(1)成人、小孩和寓言的关系。

  

(2)思考卢梭反对儿童读寓言与钱钟书反对之间的差异。

  (3)对苍蝇的话“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的自我理解。

  注意:

教师在学生思维开发上做方法指导。

  依据方法二:

  从寓言对人的教育作用角度思考:

寓言果真能起到那样的作用吗?

引出钱钟书的观点,再从结构上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社会体会入手解读文章。

以下步骤同方法一。

  【拓展】

  引用20xx年高考作文题中“智子疑邻”的故事: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的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呢?

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意:

要有新意,不要就事论事,应从新的观点角度解读;写出要点、文章均可,字数不限。

  【实践要点】

  1.教学中一定要权责明确:

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

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

重新审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2.抓住关键的问题即要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探究,不纠缠小的枝节问题。

  3.重点放在钱钟书先生对寓言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法上。

(陕西/杨岩)

寓言语文教案6

  重点:

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语文教案-《伊索寓言》两则。

  难点: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

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开展交流活动。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伊索寓言》两则》。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

(《龟兔赛跑》)

  6.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想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问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教案点评:

  寓言故事本身简单明了,因此不过多地揣摩字句,而要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多下功夫。

  探究活动

  1.可把《蚊子和狮子》编排成课本剧,或者作为极好的朗诵素材,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分角色朗读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以及搜集优秀的寓言故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语文教案-《伊索寓言》两则

寓言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

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

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