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2258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电子备课

 

科目: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备课人:

吴亚荣

日期:

2017年3月

 

伊宁市园艺场2016-2017学年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

班级

 四年级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吴亚荣

 

制定日期:

2017.3

 

教材分析

 

要求:

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情况分析

要求:

1、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作出分析2、建立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名单

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2、做好提优补弱工作的措施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植物写生》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解、演示、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

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

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

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放学了》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讲解、示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

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

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

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

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

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

复杂的背景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快乐的人》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造型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收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小学资源网ht

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学习材料

各种线材、钳子、皱纹之、毛线……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从而爱好美术学习!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做做快乐

1.听《健康歌》,师生共同律动。

2.感受:

手舞足蹈。

教学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研究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看看快乐

1.动作小,但快乐。

(休闲)

2.动作大,但不快乐。

(竞技)

3.作大,又快乐。

(舞蹈)

教学意图:

感受各种不同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三、研究快乐

1.简介动感雕塑。

要求:

工具材料:

铁丝

2.线造型步骤:

a概括:

骨式人物。

b夸张:

头、躯干、四肢

3.教师演示:

缠绕、盘、拽……

教学意图:

分析结合示范,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四、快乐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

每人用线材至少制作一个快乐的人,注意安全和卫生。

2.学生制作。

3.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引用装饰的方法。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展示

1.展示作品。

2.线材作品的其他材料。

3.生活中的装饰与美化。

4.快乐的格言:

“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的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的信心。

”——果戈理

教学意图:

体验成功感,感受线材造型艺术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建立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课题:

《材质的美》

课时:

1课时

课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解、示范、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

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

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

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

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

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

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

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

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

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

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

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

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

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

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

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

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

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

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

高18.5厘米。

锤击成型,两半焊接。

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

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

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有人脸的器物》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教学具准备:

橡皮泥(纸薪土)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

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

“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

学生回答(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

紫沙泥。

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8.教师示范:

(1)手捏成型法

(2)盘条成型法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有人脸的器物

表情装饰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巧用对称形》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解、示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2.难点:

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ppt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形)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

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

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

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

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特点)

教师:

这就是对称的美。

3、教师示范:

为自己的手提包设计一个对称图案。

方法:

1)、选用喜欢的颜色纸;

2)、对折;

3)在对称轴一边画图案;

4)剪出、整理粘贴;

三、作业提示

1、教师:

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为自己的生活日用品装饰对称图案:

例:

书包、笔袋。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

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设计生活标志》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

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解、示范;

情感目标:

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

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标,请学生欣赏。

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

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

设计生活标志。

(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

标志类型:

商标、徽标、公共标志等

标志组成:

图案、文字

(2)标志有哪些用途?

引导、指示、识别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

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简洁、醒目)和作用(引导、指示、识别)。

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4、标志是怎样设计的呢?

1)、利用文字变形;

2)、利用实物变形;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

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

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用彩墨画鱼》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过程与方法:

讲解、示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爱中国绘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认识中国画》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并可以随意画一张写意花鸟画。

 学具准备:

 

毛笔、毛毡、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等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向学生问好并自我介绍,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自己,进行课前材料检查。

组织学生以找不同游戏的形式欣赏国画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欣赏的画属于什么画,画面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从中感受工笔画和写意画所带给自己的不同视觉感受。

发给学生生宣和熟宣,让学生亲自在生宣纸和熟宣纸上随手画,从中发现两者材质的不同和各自的属性,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绢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富于传统特色。

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也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二、向学生介绍中国画,引导学生从题材、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的分类】:

 按技法分:

 

1、工笔画。

 

2、写意画(小写意画、大写意画)。

 

按内容分:

 

1、花鸟画(花鸟鱼虫,飞禽走兽)

2、山水画(亭台楼阁,自然现象) 

3、人物画 (人物肖像,生活场景) 

【画材介绍】:

 

一得阁墨汁、宣纸(生宣、熟宣、半熟宣)、毛笔(羊毫、狼毫、) 生宣:

吸水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主要用于写意画。

 熟宣:

吸水性弱,主要用于工笔和白描。

 羊毫:

质地柔软,携水量大。

 兼毫:

软硬适中。

 

狼毫:

质地较硬,主要用于勾线,皴、擦等技法的实施。

 

【中国画的形式】:

 

中堂、条幅、小品、镜框、卷轴、扇面、长卷、斗方等、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笔法。

(中锋,侧峰,逆峰,拖笔) 

简单的演示各种用笔的方法,讲解用笔产生的效果。

 

中锋用笔是指毛笔笔尖与纸面垂直,笔锋在墨线中间行走,用力要均匀,其效果圆浑稳重。

 

侧峰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逆峰用笔是指笔锋逆行(也就是说和习惯的运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拖笔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

 2、认识中国画的墨法。

 

泼墨法、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墨泼色、色泼墨)积墨法 

3、认识国画的墨色。

(五墨六彩) 

中国画的五墨:

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中国画的六彩:

黑、白、干、湿、浓、淡 

4、组织学生赏析《泼墨仙人图》和《墨梅》。

 

5、教师演示几种笔法和墨法在绘画中的运用。

 

四、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进行笔墨练习。

 

1、进行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的练习。

 2、要求学生随意画一张写意中国画。

 

(小组实践,老师随机指导,) 

五、展示创作成果,师生共同评点。

 

六、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汉字的联想》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

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教法:

讲解、演示

学法:

欣赏、实践、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猜一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

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

(课件展示字谜图片)

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

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甲骨文。

(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

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一、讲授新课

1、了解汉子的发展:

谁知道经过什么样发展而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纹样呢?

甲骨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2、看一看

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汉字与绘画的结合),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

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家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