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31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docx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在爱的面前,一个人的生命很渺小,杰克会为自己的爱而放弃自己的性命。

爱,可以让人欢笑,也可以让人痛苦,但救了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一部令我深受感动的电影。

它的名字叫《泰坦尼克号》。

  1998年版《泰坦尼克号》由著名导演卡梅隆执导,多名国际著名明星联手演绎。

他们用他们的智慧与精湛的演技为我们谱写了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穷贵族出身的萝丝偶然在泰坦尼克号上认识了穷小子杰克,而这一切都来自萝丝因不堪母亲逼迫与有钱人结婚而要自寻短见的一刻。

杰克救下了她。

后来,萝丝爱上了杰克,但杰克却不受母亲与未婚夫的待见。

在片末,泰坦尼克号沉入大西洋时,杰克将木板让给了萝丝,而自己却冻死在了冰冷的大西洋海水之中。

萝丝到达纽约后,很快隐居了起来,并雪藏了这个秘密,直到人们发现并探索泰坦尼克号的那一天。

  影片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特点都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敢爱敢恨的杰克和萝丝;唯利是图的卡尔与萝丝的母亲;忠心耿耿却冥顽不灵的老仆赖福特;体贴认真、负责的工程师安德鲁;过分自信但可靠负责的老船长;刚正不阿、负责认真的督查以及体贴、谅解穷人的茉莉太太……每一个人物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而正是因为人物的生动形象,才使得这部电影中的故事那么真实感人。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们对待"上等人"和"下等人"的态度。

一些富人对穷人十分体贴,比如安德鲁与茉莉太太;有人自始至终视穷人为蝼蚁,比如萝丝的母亲与卡尔。

当然,也有人正负两面俱全,对待富人毕恭毕敬,但对穷人却翻脸不认人。

餐厅的侍应生便是这样的类型。

这三种人的出现,正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一个社会中,只有各个阶层团结一致,携手互助,这个社会才会发展与进步。

  令我最感动的,也是令父亲最感动的一段,便是那几位与船同沉的勇士决定留下来的那一幕。

他们在别人惊慌的时候沉着冷静的留了下来。

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痛苦留给自己。

船长、安德鲁对自己的失误感到愧疚,他们出于神圣的职责感而与船同沉;勇敢的老绅士身着盛装,喝着白兰地,坐在椅子上坚毅地看着水位一点点升高;恩爱的老爵士夫妇手拉手躺在床上,任凭床下水流翻滚……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那四名音乐家。

他们本可以乘船逃生,但是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的信念使他们留了下来。

奏出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直到海水淹没他们的头顶……

  与之相对的,还有几个人的行为令人发指:

卡尔东拐西骗,上了救生艇;赖福特在船沉时将杰克锁在屋中;萝丝的母亲因为害怕被人拖下水而不肯回头去救落水的人……最后,20多条小艇只有一条调头,1500多名落水者中只有6个人活着回去……而这个时候,杰克将生的希望留给了萝丝,海中的人互相鼓励。

最终,海中的人在北大西洋中被活活冻死,而艇中的人却还在讨论要不要救人。

自私自利的人无法取得未来,而懂得关心别人的人,不仅自己受益,还会为世界而铭记。

卡尔与杰克便是最好的对比。

  在这次的事件中,人们的本性显露无遗。

有人惊慌失措,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逃命,有人泰然自若,勇敢地面对死亡。

其实,逃与不逃都无可厚非。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欲望,是与生俱来的;而部畏惧死亡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所以,面对死亡,无论选择生,还是面对死,其实都是正确的。

这部电影,使我和父亲十分感动。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平常无法体会到的生死豪情,令人慨叹不已。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十分喜欢《我心永恒》,所以又回顾了一遍五年前看过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最后几幕的时候哭了,被主角对生存的渴望和执着的爱感动。

  年轻的杰克·道森和露丝·戴维·凯特在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识,并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

不幸,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

  提起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爱、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丝的眼神。

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

于是,极度的恐慌,和因此而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

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

这些现象多么可恶而现实。

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

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的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就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

  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

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露丝曾有这么一段内心独白,大致如下:

“我的生活永远被乏味的事所占据。

无休止的聚餐、舞会、赛马、划艇,交往的就这几个人。

没有人真正地关心我。

我感到自己就像站在一座高高的悬崖边,无法回头。

”露丝的父亲死后,露丝所拥有的家产不多了。

母亲为使女儿嫁给富豪的儿子,逼她继续在相互奉承、崇拜金钱的乌烟瘴气的上流社交圈中过着淑女的生活。

她就像坐在秋千上,高高地荡起,心却忽然空掉,很空很空。

于是她选择了跳海,但被杰克解救了,杰克还解救了她的心。

他在头等舱的晚宴上勇敢地谈论着自己的观点“享受每一天”。

并带着露丝在无拘无束、真诚、热情的三等舱聚会上尽情地玩耍。

他使露丝感受到了充实、快乐的平民生活,告诉了她生命的意义所在。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

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

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地说话,只有不停地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

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

除705人获救外,1515人患难。

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

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

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地寻找活着的人。

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地想唤醒杰克。

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

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

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

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

“Comeback,comeback,comeback……”露丝孱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涵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地与死神搏斗。

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

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

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

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

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

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

黑暗过去了。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触。

记得五年前看这部影片时,被其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偶尔也会在心中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足迹。

但现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动了,也将它深深地印入了记忆之中。

甚至在除夕夜放烟火时,看到那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绽放,再落下,竟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

烟火同样上升至辽阔的星空,绽放,落到无垠的海面上。

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丽的烟花而高兴地笑了。

想起来仍觉得心痛。

人的感触总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号》当作惊险片,而如今却被它深深感动。

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会从这部经典的影片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感悟。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早在1997年时,便知道《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了,只是那时朦朦胧胧中,只知道是一艘豪华巨艇发生了遭难,并没有从头到尾看过。

20××年4月10日,距离发生灾难那一年,已经相隔一百年了。

知道这次《泰坦尼克号》又来了,而且是3D的,于是,我放下一切繁琐,来到电影院,细心品味。

  船厂因为过于自信与高傲,掉与轻心、莫不在乎,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艘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第一次出航便沉没了,演变了一场可悲的后果。

到船身即将沉没与北大西洋底时,他静静的,一个人选择与他这一生的巨作共存亡。

这些些,让我谨记,人,真的不能过于自满,不然,得为自己的傲慢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卡尔,一个利益熏心人,他以为有钱就可以做任何事,当船员把那叠想与他做协议的前,砸在他头上的,他也许还不明白,钱是买不到生命或者爱情的。

更让我觉得可恨的是,他竟为了自己能坐上救生艇,随便抱了一个小女孩,自称是其最亲的唯一亲人,使之可以理所当然的坐上救生艇。

可上船后,对其小女孩不理不睬。

卡尔,为了个人安全,不择手段,如此真实、如此露骨、如此现实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卑劣。

  游艇上的救生衣远远不够穿,那些没有救生衣穿的人们,为了那一丝存活的意念,竟把别人的头往海里按,借以可以让自己浮在水面。

  救生艇上的人为了自己的安全,竟没有去救救身边那些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

总共有四十艘救生艇,只有一艘,一艘啊,如此之少,只有一艘回来,试图看看还有没有存活的人。

  那么可恶,然而,却又那么现实,我看得很揪心,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做呢?

其实,人,在面临这种灾难与死亡,真的是极度恐慌的,所以,那些些平日里极力掩饰的恶行便会表现得如此一览无遗。

  我还是相信人,有着最美好的一面的,始终相信。

一个母亲,知道存活的渺茫,于是,对着两个孩子讲着完美的童话,哄他们安恬入睡,我想,妈妈讲的那美好的童话,一定会出现在你们的梦里;一对年老的夫妻,十指紧扣,紧紧相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惧怕,没有慌乱,虽然流着泪,却是如此淡定的等待死亡的降临。

我想,他们一定期待着来世再续前缘,可以坐着摇椅慢慢聊,然后一起慢慢变老,直到哪儿也去不了,他还依然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船上的演奏者们视生死度外,拉着一曲曲曲子,来缓和氛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又一次的合作,好像等待他们的不是生与死,而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

我想,他们一定看到了台下有千千万万的听众,为他们喝彩;沉着冷静的船员,极力的为自己的职责,有条不紊的安排,让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我想,他们一定做好的殉职的准备,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还有杰克和萝丝,被席卷而来的汹涌海浪狠狠追逐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子,面对滚滚即将淹没自己的海水,无措又无助的哭喊爸爸的时候,杰克毅然说:

“不能丢下他!

”便抱起孩子一起逃亡;萝丝,在救生艇上,看到杰克还在游艇上,坚决不苟活,毅然纵身跳回游艇上,我想,还有什么比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更快乐的事?

哪怕是面对死亡,萝丝那种不顾一切的举动深深的打动着我。

  萝丝,虽然身处豪门,可她一点也不快乐,她最终,挣脱了一切世俗,哪怕已经是卡尔的未婚妻,她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纵使飞蛾扑火,仍然,为爱而爱,不顾一切,选择与杰克在一起。

我被萝丝这种为爱而爱的精神感动了。

她坚决的让杰克,在船一靠岸,就带她走。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船,还没靠岸,杰克就已经先沉没与北大西洋底。

生命如此短暂,脆弱得不堪一击。

我的心,也跟着碎了一地。

  整艘游艇沉没以后,萝丝与杰克,借着一片游艇的残骸,然,那片残骸,却只融一个人的重量,萝丝在残骸上,和杰克拼命的说话,其实,经过这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然而,活下去的意念,让他们知道只有如此了。

在生命最后一刻,杰克要萝丝发誓,答应自己,一定要活下去。

  当那一艘仅有回来施救的救生艇,船员用照明灯来回寻找存活的人,萝丝以为,这下和杰克有救了,当她拼命的想要叫因为疲惫与寒冷沉沉睡去的杰克,才发现,杰克,已经,没有了呼吸,无力醒来。

为了兑现杰克的承诺,萝丝一定要活下去,两行滚烫的热泪滑过萝丝冰冷的脸庞,她无限痛苦轻轻一吻杰克的手,将杰克的尸体放入西洋中。

  萝丝不能违背对杰克的誓言,所以她一定要活下去,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着游向已死去的一个船员,拿起挂在他脖子的口哨,吹响了对世间万物的眷恋,照明灯返回来。

我看见了灯光照在萝丝坚强的脸上,我看见了萝丝眼里的执着。

  这是萝丝在年老时,回忆84年前那惊心动魄的真正故事。

特别喜欢影片的最后一段情节,回忆了过去的老萝丝在夜深人静之际走到了探险船护栏边,她突然感到百感交集,因为她脚下深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正是见证着她和杰克爱情地方,一种莫名的力量使她地爬上了护拦,海风吹拂着苍老的脸膀,隐约中掏出了口袋中的海洋之心,却一不小心掉到了深海,老人有些失落但马上又感到一丝安慰……那一晚萝丝睡的特别安详,在梦中她似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号上,在众人的欢聚下和杰克拥抱在了一起。

这部影片,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深刻的体现了人类本性的丑恶与善良,高贵与卑微。

此刻,那些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依然震撼我,撞击着我的心灵。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首航美国纽约;4月14日晚上11时40分左右,铁达尼号在大西洋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处,撞上冰山,并在两个半小时后沈没。

  当97年《泰坦尼克号》中国公映时候,作为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大片的感觉还是记忆尤新,记得那时候还在读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着这本来势汹汹的大片,我们的英语老师还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候和我们聊这部电影,看第一遍时还是那时候刚刚流行的录象带,班里几个同学男男女女都到了我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电影看了,应该说那时候除了Jack为裸体的Rose画画和沉船前情侣的缠绵看的我们这些初中生面红耳赤之外,整部影片都使自己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漫长的前奏稍显烦琐但直到沉船的那些片段还是看的让所有人是惊心动魄。

  很难把这本影片归到哪一类,爱情、灾难、悲剧、人性、艺术、甚至海底考古都有所涉及,有的人感动于Jack与Rose的凄美爱情,有的人感动于沉船前“妇女儿童先上”的人性光辉,有人感动于沉没最后一刻亲人间的生死离别,有人感动于小提琴师在恐惧和绝望中最后拉的《NearerMyGod》安眠曲,也有人感动于满面皱纹的老Rose在回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候的怅然若失,总之JamesCameron的煽情片段吸引了怀抱这种心理去看这本电影的人,不得不承认去看《泰坦尼克号》时是将自己作为这首巨轮上的一名乘客的角度去看的,当你如实的感受到海水无情地涌入泰坦尼克号,而耳边充斥着人们或绝望或坚定或信仰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时候,自然能深刻体会到“生死两茫茫”的滋味,海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死亡,可以让生命的价值变得伟大——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我们来观望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的感慨与唏嘘。

如虫子一样平凡的人太多,能够居处于现实而超脱现实的人太少了。

太多的人在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是抱着一个缺憾离去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之余,亦该反省自己的生活。

  《泰坦尼克号》还原了百年前的浩劫,通过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来唤起沉睡在深深大西洋海底的记忆,在我看来这深深的海底下的残骸不是一堆荒芜的废铁,而是一座沉寂在海洋深处的墓碑,承载着那几千遇难者的生活、情感。

  《泰坦尼克号》之后出来的关于泰坦尼克号海底考察的记录片,更令我无法对这本电影作为一般的商业片看待;一个是还原的历史灾难,一个是如今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残骸,两者的完美结合把现实和历史相互映照。

  特别喜欢影片的最后一段情节,回忆了过去的老Rose在夜深人静之际走到了探险船护栏边,她突然感到百感交集,因为她脚下深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正是见证着她和Jack爱情地方,一种莫名的力量使她地爬上了护拦,海风吹拂着苍老的脸膀,隐约中掏出了口袋中的海洋之心,却一不小心掉到了深海,老人有些失落但马上又感到一丝安慰……那一晚Rose睡的特别安详,在梦中她似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号上,在众人的欢聚下和Jack拥抱在了一起。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000字优秀篇

  年轻的杰克·道森和露丝·戴维·凯特在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识,并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

不幸,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

  提起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爱、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丝的眼神。

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

于是,极度的恐慌,和因此而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

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

这些现象多么可恶而现实。

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

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的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就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

  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

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露丝曾有这么一段内心独白,大致如下:

“我的生活永远被乏味的事所占据。

无休止的聚餐、舞会、赛马、划艇,交往的就这几个人。

没有人真正地关心我。

我感到自己就像站在一座高高的悬崖边,无法回头。

”露丝的父亲死后,露丝所拥有的家产不多了。

母亲为使女儿嫁给富豪的儿子,逼她继续在相互奉承、崇拜金钱的乌烟瘴气的上流社交圈中过着淑女的生活。

她就像坐在秋千上,高高地荡起,心却忽然空掉,很空很空。

于是她选择了跳海,但被杰克解救了,杰克还解救了她的心。

他在头等舱的晚宴上勇敢地谈论着自己的观点“享受每一天”。

并带着露丝在无拘无束、真诚、热情的三等舱聚会上尽情地玩耍。

他使露丝感受到了充实、快乐的平民生活,告诉了她生命的意义所在。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

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

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地说话,只有不停地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

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

除705人获救外,1515人患难。

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

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

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地寻找活着的人。

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地想唤醒杰克。

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

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

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

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

“Comeback,comeback,comeback……”露丝孱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涵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地与死神搏斗。

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

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

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

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

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

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

黑暗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