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3286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

三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一、想想、算算、填填。

(21分)

(1)18乘516写作(),还可以读作(),表示()个()连加的和是多少。

(2)5□4×6≈3000,□里可以填()。

3□91÷5≈700,□里可以填()。

(3)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了()个月。

(4)新华书店上午9∶00开始营业,下午5∶30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5)小冬买了20米长的铁丝,20米指的是铁丝的()。

一块三合板2平方米,2平方米指的是三合板的()。

(6)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的面积大。

(7)□×△=36,□÷△=4,□=(),△=()。

(8)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

(9)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3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小时。

(10)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结果两队总分之和是100分,现在知道甲队加上7分,就比乙队多1分,那么甲队原来得()分,乙队得()分。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8分)

三、巧添符号。

(12分)

(1)6○6○6○6=1

(2)6○6○6○6=2(3)6○6○6○6=3(4)6○6○6○6=4

四、数一数,下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5分)

五、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

(10分)

(1)把一块地(如下图)分给5个种植小组,每组分得的土地形状和大小要相同。

应该怎样分?

(画图表示)

(2)有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怎样拼才能使长方形的周长最长?

(画图)

 

六、想一想,再列式解答。

(44分)

(1)方方和圆圆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方方用12去除,圆圆用15去除,方方除得的商是32还余6。

圆圆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8分)

 

(2)小红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比白鸡少18只。

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

白鸡、黄鸡、黑鸡一共有多少只?

(8分)

 

(3)三年级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中,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比男同学获奖人数的一半多2人。

男、女同学各有几人获奖?

(8分)

 

(4)庆祝“六一”儿童节,5个女同学做纸花,平均每人做5朵,已知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人做得最快,她最多做多少朵?

(简要说出算理)(10分)

 

(5)一串珠子,按照3颗黑珠、2棵白珠,3颗黑珠、2颗白珠……的顺序排列。

问:

①第14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②第199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10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第

(1)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计21分。

  

(1)516×18,516乘以18,18个516;

  

(2)0、1、2、3、4;5、6、7、8、9;

  (3)339;(4)8小时30分;(5)长度,面积;(6)正方形;

  (7)12,3;(8)六;(9)2;(10)47,53。

二、每小题4分,计8分。

三、每小题3分,计12分。

  

(1)÷、×、÷;

(2)÷、+、÷;

  (3)+、+、÷;(4)-、+、÷。

四、16个,填对得5分。

五、每小题5分,计10分。

   

六、

  

(1)解:

(32×12+6)÷154分

  =390÷155分

  =667分

  答:

圆圆计算的结果应是66。

8分

  

(2)解:

18÷(2-1)

  =18(只)黄鸡的只数2分

  18×2=36(只)白鸡的只数4分

  18-13=5(只)黑鸡的只数6分

  18+36+5=59(只)三种鸡共有的只数8分

  (3)解:

(2+2×2)÷(2-1)5分

  =6(人)女同学获奖人数6分

  6+2=8(人)男同学获奖人数8分

  (4)分析与解答:

5人平均每人做5朵,共做

  5×5=25(朵)2分

  要求“最多做几朵”,其中一人要尽可能的多,另外4人必须尽可能的少,并且考虑到每人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另外4人最小应分别为:

1、2、3、4朵。

5分

  故得:

25-(1+2+3+4)=15(朵)8分

  (5)解:

①14÷(3+2)=2(组)4(颗)3分

  所以,第14颗是白色的。

5分

  ②1998÷(3+2)=399(组)3(颗)8分

  所以,第1998颗珠子是黑色的。

10分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         找规律填数

(1)、10,7,4,(  )

(2)、2,5,(  ),11,14,(  )

(3)、8、15、10、13、12、11、(  )、(  )

(4)、3、6、5、10、9、( )、(  )

(5)、1、6、16、(  )、51、76

二、         填空

1、              学校有两个鸽棚,甲棚里有13只,乙棚里有27只,(  )棚里的鸽子 送给(  )棚里(  )只,这样,两个棚里的鸽子同样多。

2、              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8岁,哥哥15岁时,妹妹(  )岁。

 3、              有一列数:

1、3、4、2、1、3、4、2、1、3、4、2、……第35个数是(  ),这35个数的和是(   )。

    4、              1993年9月1日是星期三,9月28日是星期(  )。

 

三、         应用题。

1、              学校买来一些画片,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得6张,还多4张,学校一共买了多少张画片?

   2、              二

(1)班同学排队做操,每行的人数同样多,李强的位置在左数第4个,右数第2个,前数第2个,后数第3个,二

(1)班同学有多少人?

 

 

 3、  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55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问明明买上衣花了多少钱?

四、应用题:

1、姐妹两人做花,姐姐做了30朵,妹妹做了22朵,姐姐给妹妹(   )朵,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哥哥给弟弟6支铅笔后,哥哥与弟弟的铅笔就一样多了,原来哥哥比弟弟多(    )支铅笔。

五、趣味题:

1、小芳今年9岁,他比爸爸小22岁,5年前爸爸比小芳大(   )岁。

2、13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到了其中的6个人,藏起来还没有捉到的小朋友有(   )个。

3、教室里14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6盏灯,教室里还有(   )盏灯。

 

4、三个小朋友比大小。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

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4岁;(     )最大,(     )最小。

5、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8米,原来这根铁丝长

 

(  )米。

6、15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  )辆。

 

 

 

 

 

 

 

 

 

7、一桶水可以装满3壶,一壶水可以泡10杯茶,那么一桶水可以泡( )杯茶。

六、在    内填入1、2、3、4、

5、6、7、8、9,使每一横

行、竖行斜行的和都相等。

 

 

二年级奥数测试试卷

一、按规律填出()里的数并计算。

 

(1)1、3、5、7、()、()。

 

(2)35、30、25、()、()、10、()。

 

计算:

(1)90+80+70+60+50+40+30+20+10 

(2)759-64-36-500 

二、□+□+□=90 (连续的三个数) 

三、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用5分钟吃完,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分钟才能吃完。

 

四、用一个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煎2个,煎1个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若煎3个至少需要()分钟。

 

五、小红住的一栋楼,每层有8级台阶,她住在5楼,小红每天放学回家要走()级台阶。

 

六、○+○=12,□+○=7,□+□+◎=11 

○=(),□=(),◎=()。

二年级奥数试卷

 

1、鸡兔同笼,共有5个头,16条腿,有()只鸡,()只兔。

2、50个同学参加语文、数学期末测试,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优。

语文得优的有39人,数学得优的有42人,语、数都得优的是(   )人。

3、一列数按“632405676324056763240567632……”排列,问第40个数是(   ),第60个数是(   )。

4、湖里有一只船,船上坐着穿红色、黄色、绿色衣服的人。

小刚把穿三种颜色的人数相加   ,小红把他们的人数相乘,得数都一样,船上有(   )人。

5、小佳问小乐,今天是18日,星期三,到30日是星期(   )。

6、傍晚,小明开灯做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8次开关,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灯亮的还是不亮的?

(       )

7、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几次,做多少次结果为0?

(     )

8、小红带领8个小朋友为图书室包26本书,平均每人包(   )本,小红要多包(   )本,才能完成任务。

9、一道除法式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该是(    )。

11、假设有一种植物,每天长高一倍。

20天正好长到20厘米高。

请问:

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

12、烙熟一块饼需要4分钟,每面2分钟。

一只锅只能同时烙2块饼,要烙3块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烙7块呢?

13、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

瓶原来有多少克油?

空瓶重多少克?

 

14、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花买18瓶汽水,可以喝到()瓶汽水。

15、有5条交叉的路,要把10盏灯安装在 路上,使每条路上安装4盏灯,该怎样安装?

画图试一试。

2007年华中路第三小学“迎春杯”二年级上学期奥数竞赛试题

1、仔细观察下面的数列,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 5   (    )   15    20    (     )  30   35  (     )

②(   ) 2   4   7   (   )   (   )   22   (   )   37

2、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写出必要的过程,没有过程得一半分)

 

 

 

 

3、下图中一共有多少角?

                      4、

 

 

5、简便计算

24+17+56+33                                   999+99+9+103+1005

6、有一列数是213213213。

,第14个数字是几?

这14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呢?

 

7、2005年时,爸爸比妈妈大3岁,我比妈妈小25岁,那么,今年爸爸比我大几岁?

 

8、用分别写有2、0、6的三张数字卡片,一共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9、○+○+△+△=28          ○=( )

○+○+△+△+△=36       △ =( )

 

10.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11+1-1=4

 

11. 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接着画出下一图.

12、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0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______本,二班原有图书______本?

 

 

二年级奥数练习题 (4)    

1                      湖里有一只船,船上坐着穿红色、黄色、绿色衣服的人。

小刚把穿三种颜色的人数相加  ,小红把他们的人数相乘,得数都一样,船上有几人?

答案:

1+2+3=1×2×3,所以是6人。

2                      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几次才能爬上树顶?

答案:

最后一次爬到顶后就不用计算掉下的2米了,所以最后一次是爬上4米,前几次共需爬(6-4)米,每次爬(4-2)米,前面用时为:

(6-4)÷(4-2)=1(次),再加后面4米的那一次,答案就是2次。

3                      傍晚,小明开灯做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七次开关,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灯亮的还是不亮的?

答案:

让孩子找规律:

1次、 2次、 3次、4次、 5次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从而发现单数次是亮的,双数次是不亮的。

4                      一根绳子长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

答案:

先拿一根绳子边演示边让孩子找规律:

对折一次,有2个1段,即平均分成了2段;

再对折一次,有2个2段,即4段;

若再对折,会有2个4段,即8段……

再让孩子观察发现每对折一次,段数会是原来的2倍,从而总结出每对折一次只要乘2就行了,对折几次就乘几个2。

所以本题分成了:

1×2×2=4(段),知道了4段,每折的长度就能求了。

不过本题6÷4=1.5(米)二年级的小朋友还不会计算,数据改为4的倍数较好。

 

5                      有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量得每折长4米,这根绳子长几米?

答案:

算理同上,结果为:

1×2×2×2=8(段)  4×8=32(米)

6                      口袋里有红球、黄球、和白球若干个,冬冬闭着眼睛每次从袋中摸一个球。

现在,他至少要摸几次,才能保证能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答案:

让孩子想象,运气最差的情况下,摸两个,没碰上相同的颜色,再摸一个,还是没碰上相同的颜色。

这是运气最坏的情况下的摸球情况:

摸了三个球,三个球的颜色都不一样!

那如果再摸一个呢?

肯定是这三种球中的一种了,所以至少要摸4个。

7                      把16只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怎样才能使每个笼子里的鸡只数不同?

答案: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这题让他们用尝试法解决就行了,即试1+2+3+4+5=15(只),不行,那就让最后一笼装6只。

8                      有5条交叉的路,要把10盏灯安装在 路上,使每条路上安装4盏灯,该怎样安装?

画图试一试。

答案如右图,解题后还要让学生明白,按常规需50盏才能完成的安装任务,要想让它用少于50的盏数去完成,只能采取重复计数的策略(交叉点)。

9                      烙熟一块饼需要4分钟,每面2分钟。

一只锅只能同时烙2块饼,要烙3块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烙7块呢?

答案:

A饼和B饼同时下锅,用2分钟烙完一面后,

取出A饼,放入C饼,同时B饼翻身,再烙2分钟,

这时B饼已熟,起锅,放入A饼,烙其剩下的一面,同时C饼翻身,一起再烙2分钟。

共计6分钟。

7块:

只要前面4只所用的8分钟,加上后面3只所用的6分钟即可。

不管计算几块所用的时间,双数块的只要2块2块一起算就可以了,单数块的换算成3块加双数块即可。

 

10                  有四枚五分的硬币,国徽面全部朝上放在桌子上,每次翻3枚,至少要翻几次,才能使这4枚硬币的国徽面全部朝下?

答案:

至少4次。

用1元硬币边讲解边演示易理解。

11                  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几次,做多少次结果为0?

答案:

让孩子思考,以一次加3,一次减5为一组,实际减少了多少?

每组减少2,10里面有几个2就需要减几组。

所以为:

10÷2=5(组),即5次。

12                  24减去4,加上1,再减去4,加上1,……这样连续几次,结果为0?

答案:

思路同上,每组实际减少的是3,所以算式为:

24÷3=8(次),即8次

13                  8个同学参加打乒乓球比赛。

比赛采用淘汰制,每场比赛淘汰1人。

到决出冠军时,要多少场?

答案:

换一种思考方向:

每场比赛淘汰一个人(或反过来说,每淘汰一个人需赛一场),冠军只有一个,需要淘汰(8-1)个人,所以要赛(8-1)场。

14                  红黄两盒小棒,红盒里比蓝盒里多5根,从红盒子里拿出1根放进蓝盒子里后,红盒子里的小棒比蓝盒子里的多几根?

答案:

多3根。

通过实物演示找规律,引导发现相差数是移动数的2倍。

15                  爸爸买回3个球,两红一黄,哥妹两人抢着要,爸爸叫他们背对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个红球,给妹妹塞个黄球。

把剩下的藏在自己背后。

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是什么球,谁猜队就给谁。

那么,谁一定猜对呢?

答案:

妹妹对。

因为只有一个黄球,已在妹妹手中了,妹妹可以知道另两个人手中的肯定是红球了。

16                  甲乙丙丁各自参加篮球、排球、足球和象棋。

现在知道:

(1)甲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

(2)几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双腿。

(3)足球运动员比丙和篮球运动员都矮。

猜猜就甲乙丙丁各参加什么项目?

答案:

(2)可知丁肯定是象棋运动员,由

(1)(3)可知甲不是排球和足球运动员,那么甲只能是篮球运动员,由(3)可知丙不是足球运动员,那么只能是排球运动员了,剩下的乙就是足球运动员了。

17                  ?

题目错误,无解。

18                  从小华家到校有3条路,从学校到公园4条路走。

从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答案:

先固定家到学校的一条路到终点共有4种走法,家到学校有3条路就有3个4,所以是3×4=12。

19                  一条公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树,已经种了9棵,算一算第一棵与第九棵相距几米?

答案:

9棵树8个间隔,所以8×5=40(米)

20                  一只抽屉里杂乱无章地放着6只红袜子和6只白袜子,这12只袜子除去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

若闭着眼睛从抽屉中取出两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至少取出几只,才能保证其中必有两只配成颜色相同 的一双?

如果要是红色的呢?

答案:

思考方法同第6题(最差的运气)。

3只。

8只。

21                  小亮坐在环行跑道上的一辆游览车上,他发现他前面有6辆车,后面也有6辆车。

请问:

跑道上有几辆车?

答案:

注意:

环形跑道!

         6+1=7

22                  6只小鸭排队,一共排成3队,每队站3只小鸭,该怎样排?

答案:

思考方法同第8题,需要重复计数。

如右图排成三角形,每边3只,顶点重复。

 

23                  小明剪一根铁丝,每一次剪下一段,他按每段2分米的要求剪,把铁丝剪了5次,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答案:

易错处,剪5次其实被分成了6段!

所以是2×6=12(分米)=1.2米

24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钟面上是5:

35,你知道这时是几时几分?

答案:

镜面对称的特点学生课内基础知识中已学,上下不变,左右相反。

让孩子按课内教的这个规律想象,结果是:

7:

25

25                  假设有一种植物,每天长高一倍。

20天正好长到20厘米高。

请问:

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

答案:

换个角度思考,从最后一天开始:

第20天是20厘米,那么第19天是

10厘米;第18天是5厘米。

所以是第18天。

26                  小明家养了一些鸭子要知有多少,细细想一想;“鸭子一半下了水,一半除以2正往水里走,剩下15只围着小明身边吃杂物,你说有几只?

答案:

用画线段图法一目了然,试试看!

 15×2=30(只) 30×2=60(只)

 

27                  一道除法式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该是几?

答案:

先将错就错,算出错误的被除数是4×6=24,再把错误的24倒成正确的42,然后除以6,就是正确答案7了。

 

28                  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

瓶原来有多少克油?

空瓶重多少克?

答案:

800-550=250(克),少掉的250克是一半的油而不包括瓶。

所以原来的油是250+250=500(克),空瓶重800-500=300

29    1只鹅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10只鸭的重量

8只鸡的重量=16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   )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    )只鸡

答案:

(用代入法思考)由第二个等式可知“1只鸡=2只鸭”。

代入第一个等式得“1只鹅+6只鸭=10只鸭”,所以1只鹅=4只鸭,再与1只鸡=2只鸭这一条件结合,得出1只鹅=2只鸡。

 

30    1只西瓜+2只梨=16只苹果

5只梨=10只苹果 

1只西瓜=(   )只苹果 1只西瓜=(   )只梨

 

答案:

思考方法同第29题,也用代入法:

由第二个等式可知“1只梨=2个苹果”,代入第一个等式得“1只西瓜+4只苹果=16只苹果”,由此可知“1只西瓜=12只苹果”,再结合“1只梨=2个苹果”这一条件得“1只西瓜=6个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