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3406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6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ú)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伤仲永》

2、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通“才”《伤仲永》

3、对镜帖花黄“帖”(tiē)通“贴”《木兰诗》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孙权劝学》

5、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6、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7、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1、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

2、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

3、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fǔ)通“父”《核舟记》

5、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6、选贤与能“与”(jǔ)通“举”《大道之行也》

7、矜、寡、孤、独“矜”(guāng)通“鳏”《大道之行也》

8、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望岳》

9、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八年级(下册)

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àn)通“啭”《与朱元思书》

2、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通“饲”《马说》

4、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通“才”《马说》

6、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9、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行路难》

12、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同“值”《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

1、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适”(zhé)通“谪”《陈涉世家》

2、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陈涉世家》

3、固以怪之矣“以”(yǐ)通“已”《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通“披”《陈涉世家》

5、故不错意也“错”(cuò)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6、仓鹰击于地上“仓”(c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7、欲信大义于天下“信”(shēn)通“伸”《隆中对》

8、自董卓已来“已”(yǐ)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册)

1、公输盘不说“说”(yuè)通“悦”《公输》

2、子墨子九距之“距”(jù)通“拒”《公输》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通“御”《公输》

4、公输盘诎“诎”(qū)通“屈”《公输》

5、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曾益其所不能“曾”(z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通“避”《鱼我所欲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通“辨”《鱼我所欲也》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dé)通“德”《鱼我所欲也》

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yú)通“欤”《鱼我所欲也》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à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4、小惠未徧“徧”(biàn)通“遍”《曹刿论战》

15、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16、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愚公移山》

17、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ú)通“无”《愚公移山》

18、一厝朔东“厝”(cuò)通“措”《愚公移山》

初中文言文全六册词类活用汇总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

“陈胜王。

”(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三、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四、数量词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文言词语整理(1—6册)

1故

①原因

1、问其故。

《两小儿辩日》原因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之而入胡《塞翁失马》原因

3、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缘故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缘故

②旧的,原来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旧,原来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矣《论语十则》旧知识

③所以

1、故是有物外之趣。

《童趣》所以

2、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山市》所以

3、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所以

4、故渔者歌日;巴东三狭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山峡》所以

5、故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则》所以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则》所以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则》所以

8、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所以

9、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所以

10、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所以

11、吾视其乱,望其旗痱,故逐之《曹刿论战》所以

1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所以

1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所以

1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所以

1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所以

16、故虽有如马,辱于奴隶人之人《马说》所以

17、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所以

④因为

1、是故谋闭而不兴。

《大道之行也》因为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因此

⑤故意

1、广故数言欲之。

《陈涉世家》故意

2及

①到

1、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到

2、及日中则如盘,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到

3、及郡下。

《两小儿辩日》到

②比

1、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

3乃

①于是,就

1、蒙乃始就学。

《孙叔权学》于是,就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于是,就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于是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于是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就

6、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公输》于是

7、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陈涉世家》于是

8、乃行卜《陈涉世家》于是

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于是

10、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于是,就

1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于是

12、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于是,就

13、乃入见《曹刿论战》于是,就

14、乃下令。

《邹忌》于是,就

②才

1、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才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才

4、由是先主遂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才

5、羽飞乃止。

《隆中对》才

③竟然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④应该,是

1、吾闻二世少子时,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应该

4其

①代词:

1、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这

2、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这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

4、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

5、太守既遣人随其往他

6、其两膝相比者他们指苏东坡和鲁直

7、而竖其左膝代佛印

8、其人视端容寂他们

9、其船背稍夷这

10、则题名其上船

11、其色墨它

12、其色丹它

1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刻舟记》它

14、故人不独亲其亲自己的

15、不独子其子自己的

16、货恶其弃于地也它

1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大道之行也》它

18、其间千二百里这

19、飞速其间《山峡》它

20、方其远出海门《观潮》指

21、问其姓氏《湖心厅看雪》他

22、及其日中则如探扬,《俩小儿辩日》它

23、屠乃奔其下《狼》代词,指柴草堆

24、一狼洞其中这

25、意将遂入以政其作也他

26、帝感其诚愚公

27、屠自后断其股《狼》狼

28、并自为其名《伤仲永》自己

2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

30、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31、文利其然也以此为

32、其受之天也代词,方仲永

3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代词,方仲永

34、彼其受之天也代词,方仲永

35、如此其贤也代词,方仲永

36、其夫呓语《口技》她的

37、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他,代五柳先生

38、食马者不其能千里也 《马说》它,代指千里马

39、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代指千里马

40、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指千里马

41、食之不能尽其材   它,代指千里马

4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代指千里马

43、门人弟子填其空 他,代先达

44、或遇其  他,代先达

45、俟其欣悦  他,代先达

46、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他们

47、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它代小石潭

48、不可知其源它代小石潭

49、以其境过清它代小石潭

50、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它,代岳阳楼

5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它,代岳阳楼

52、其西南诸峰它代徐洲城

53、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代词代宾客

54、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代扶苏

55、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代扶苏

56、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代吴广

57、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他的

58、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当地的

59、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代他们

60、以彰其咎代他们

61、舍其文轩《鱼我所欲也》他

62、舍其锦绣他

63、必先苦其心志他

64、此之谓失其本心他的

65、请循其本它的

66、其乡人曰《曹刿论战》他的,指曹刿

67、下视其辙齐师

6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代古仁人

69、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代古仁人

70、其必曰他

71、吾视其辙乱齐师

72、望其旗靡齐师

73、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指邹忌

74、而复问其妾曰他的,指邹忌

75、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指愚公

76、惧其不已也愚公

②其中

1、不能指其一端其中

2、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

3、公问其故其中

4、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中

③副词,表语气

1、其言兹荇人之俦乎难道

2、其真无马耶 难道

3、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4、其喜洋洋者矣大概

5、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加重语气的助词

6、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5且

①况且

1、且为众人《伤仲永》况且

2、且秦灭韩亡魏《唐雎》况且

②犹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犹

6然

①……的样子

8、豁然开朗。

~~~的样子《桃花源记》

9、并怡然自乐。

~~的样子《桃花源记》

10、屋舍俨然。

~~的样子《桃花源记》

11、欣然规往。

~~的样子《桃花源记》

12、若听茶声然。

~~的样子《刻舟记》

13、便欣然忘食~的样子《记承天寺夜游》

14、烨然若神人。

~的样子《五柳先生传》

15、欣然起行。

~~的样子《送东阳马生序》

16、怡然不动。

~的样子《小石潭记》

17、满目萧然。

~的样子《岳阳楼记》

18、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醉翁亭记》

1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的样子《醉翁亭记》

20、杂然而前陈者。

~~~~的样子《醉翁亭记》

21、颓然乎其间者;的样子《醉翁亭记》

22、晶晶然。

的样子《满井游记》

23、娟然。

~~~~的样子《满井游记》

24、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的样子《满井游记》

25、悠然自得:

的样子《满井游记》

26、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的样子《满井游记》

27、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唐雎不辱使命

28、杂然相许。

的样子《愚公移山》

29、环堵萧然:

…的样子《五柳先生传》

②但是然而

1、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山市》

2、然则北通巫峡。

但是《岳阳楼记》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但是《出事表》

4、然胡不已乎。

但是《公输》

5、然臣之弟子:

但是《公输》

6、然而不胜者:

但是《孟子》

③竟然

1、居然城郭矣。

竟然《山市》

④这样

1、虽然:

这样《公输》

2、夫利其然也。

这样《伤仲永》

3、虽然:

这样《唐雎不辱使命》

4、谓为信然:

这样《隆中对》

5、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样《论语十则》

⑤是,对的

1、吴广以为然:

是的《陈涉世家》

7若

①如,像

1、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像《山市》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如,像《咏雪》

3、孰若孤?

《孙叔劝学》

4、仿佛若有光。

好像《桃花源记》

5、若啸呼状。

好像《口技》

6、若听茶声然。

好像《口技》

7、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如《送东阳马生序》

8、盖余之勤且艰若之。

《送东阳马生序》

9、若夫淫雨霏霏。

像那《岳阳楼记》

10、非若是也。

像《唐雎不辱使命》

11、曾不若孀妻弱子。

如《愚公移山》

12、此为何若人?

样《愚公移山》

13、至若春和景明。

到了《岳阳楼记》

②如果

1、若士必怒。

如果《唐雎不辱使命》

2、若跨有荆、益。

如果《出事表》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如果《出事表》

4、若无兴德之言。

如果《公输》

③你

1、若为拥耕。

你《陈涉世家》

8为

①介词为了

1、不必为已。

《大道之行也》

2、为宫事之美。

为了《鱼我所与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鱼我所与也》

②介词被

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被《童趣》

2、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被《观潮》

3、士卒多为用者。

被《陈涉世家》

4、贤能为之用。

被《隆中对》

③介词替,给,向

1、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论语十则》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桃花源记》

3、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桃花源记》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公输》

5、为天下唱。

向《陈涉世家》

④因为

1、项为之强。

因为《童趣》

2、为之怡然称快。

因为《童趣》

⑤做作为

1、以丛草为林。

作为《童趣》

2、以虫蚁为兽。

作为《童趣》

3、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作为《童趣》

4、子墨子解带为城。

作为《公输》

5、以牒为械。

作为《公输》

6、可以为师矣。

当《论语十则》

7、人以为已任。

作为《山市》

8、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作为《伤仲永》

9、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桃花源记》

10、为宫室,器血,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这里指雕刻《核舟记》

11、中轩敞者为舱。

作为《核舟记》

12、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13、全石以为底。

作为《小石谭记》

14、酿泉为酒。

来《醉翁亭记》

15、项燕为楚将。

作为《陈涉世家》

16、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17、功宜为王。

《陈涉世家》

18、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20、为坛而盟。

建造《陈涉世家》

2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建造《公输》

2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替,建造《公输》

2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鱼我所与也》

24、以弱为强者。

变成《隆中对》

⑥认为

1、或以为死。

认为《陈涉世家》

2、吴广以为然。

认为《陈涉世家》

3、谓为信然。

认为《隆中对》

4、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出师表》

5、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口技》

6、以为妙绝。

认为《夸父逐日》

7、自以为不知。

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是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就是《论语十则》

2、始悟为山市。

是《塞翁失马》

3、此何遽不为福乎。

是《塞翁失马》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是《伤仲永》

5、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

是《两小儿辩日》

6、此不为进者热而愿者凉乎。

是《桃花源记》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是《核舟记》

8、通计一舟,为人五:

为窗八。

有《核舟记》

9、为字共三十有四。

《核舟记》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大道之行也》

12、若为拥耕。

是《陈涉世家》

1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14、此为何若人?

是《公输》

15、必为有窃疾矣。

是《公输》

16、为与此同类。

是《公输》

17、其名为叫《惠子相梁》

18、江汉之鱼鳖鼋为天下富。

《公输》

⑧成为

1、卒之为众人。

成为《伤仲永》

2、得为众人而已耶。

成为《木兰诗》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成为《孙权劝学》

4、化为邓林。

成为《两小儿辩日》

5、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成为《观潮》

6、此可以为援。

结为《隆中对》

7、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小石谭记》

⑨去,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