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657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仿真试题六.docx

高考仿真试题六

2007年海南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S-32Fe-56Cu-64

第Ⅰ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已知H2(g)+1/2O2(g)=H2O(I)△H=-285.8KJ/mol。

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一个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A.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热能转变为电能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植树造林

温室效应

B

SO2和NO2气体大量排放

酸雨

C

汽车尾气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

D

含氮、磷等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

赤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盛水(滴有酚酞试液)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钠,反应后溶液变红

B.问氢氧化铅沉淀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解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显血红色

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红色褪去

4.某试管充满气后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结果如图所示,该试管中原来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A.O2B.NO2C.Cl2D.NH3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C和13C互为同位素

B.O2和O3互为同分异构体

C.14N和15N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18O和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SO42-=BaSO4↓

B.碳酸氢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碳酸钡固体与稀盐酸反应BaCO3+2H+=Ba2++H2O+CO2↑

D.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3+.+Fe=2Fe2+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清洗油污,加热可增强其去污能力

B.船身上镶锌块能减轻海水对船身的腐蚀,是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C.甲烷燃烧放热,表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医疗上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8.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O2中分子数为NA

B.1molHCl溶于水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NA

C.1mol镁与足量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D.22.4L任何气体的总数为NA

9.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手不能直接接触氢氧化钠固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浓硝酸用棕色瓶保存,是因为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C.阳光照入房间可看到光柱,是因为尘埃气溶胶的丁达尔现象

D.医院透视用硫酸钡作“钡餐”,是因为硫酸钡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10.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a(OH)2难溶于水属非电解质

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C.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

11.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H<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30s内,H2的浓度改变了0.30mol/L,则平均反应速率v(NA)=0.01mol/L·s

B.当气体总压不随时间改变时,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使用铁触媒可明显减少达到平衡的时间

D.降温可提高N2的转化率

12.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25℃)如下:

AgCl

Agl

Ag2S

KSP(单位省略)

1.8×10-10

1.5×10-16

1.8×10-50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25℃时,在饱和AgCl、Agl、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第Ⅱ卷(共64分)

13.(10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所含元素均在周期表的第一、二周期,A、C、D、E、F、G、I、J均为化合物,B在常温下为固体单质,C是大气污染物之一,H是常见的单质气体,请根据下图所示填空

(1)A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E和F反应生成I和H的化学方程式为。

(2)C少量时可用NaOH溶液除去,C大量时可用NH3与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可直接排入大气,NH3与C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中NH3做(氧化、还原)剂。

14.(10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填空:

实验名称:

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

NaCl溶液、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NaCl溶液+氯水+1mlCCl4,振荡、静置、观察Cl4溶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mlCCl4,振荡、静置、观察Cl4溶液

③Kl溶液+氯水+1mlCCl4,振荡、静置、观察Cl4溶液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是;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在实验②中四氯化碳层颜色变化过程为;

(4)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改进的办法是。

15.(6分)

(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少量黑烟,甲烷燃烧时的火焰呈淡蓝色,两种气体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2)25℃、101KPa时,1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时放出热量55.6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6.(6分)目前半导体生产展开了一场“铜芯片”革命─在硅心片上用铜代替铝布线,古老的金属铜在现代科技应用上取得了突破,铜的冶炼方法是先用热还原法得到粗铜,然后用电解法精制。

(1)用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生产粗铜,其反应原理是

2CuFeS2+4O2

C2S+3SO2+2FeO(炉渣)

产物C2S在1200℃时继续反应

2C2S+3O2

2Cu2O+2SO2

2Cu2O+C2S

6Cu+SO2↑

假如上述各步都能完全反应,1000t含杂质8%的黄铜矿最多可得到含铜96%的粗铜为____t。

(2)将粗铜精炼成精铜,在电解糟中,应将粗铜作极,通常使用(书写化学式)作电解液,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

17.(12分)25℃时,在0.10mol/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直至过量(不计两者的挥发性),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测定,25℃时,在0.1L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1.3×10-3mol/L,此时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向该氨水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呈色;若将上述浓度的氨水稀释10倍,则c(OH-)1.3×10-4mol/L(用<、>、=填空)。

(2)当溶液PH=7时,溶液中c(NH4+)c(Cl-)(用<、>、=填空),当盐酸和氨水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丰c(H+)c(OH-)(用<、>、=填空)。

(3)在上述实验中,该溶液PH变化趋势为;25℃时,在浓度均为0.1mol/L的氨水和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之比约为。

选考部分

以下是选答题,其中18、19、3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题,22、23、24、25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题,26、27、28、29、30为《化学与枝术》模块题,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B.温度越高,酶的催化率越高

C.乙醒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

D.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得到苯酚,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19.光盘制造、微型机器制作、报纸杂志等行业都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光敏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醇肉桂酸酯是早期开发的一种光敏高分子材料,制得它的化学反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

20.红薯发酵后蒸馏得到的溶液中某提取物质A,经充分燃烧分析实验测定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A的核磁共谱振反映出A分子内含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21.(11分)某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可由乳酸(

)加工处理来生产。

(1)乳酸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名称是、。

(2)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为

①如果加工处理时条件选择不当会得到较多的产物A,A的结构简式为。

②乳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加热可得B,B为制隐形眼镜材料的中间体,B与乙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加热可得产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请按示例的形式写出以乳酸和石油产品(乙烯、丙烯、乙炔)为原料合成

的合成线路,并注明合适的条件和必要的无机试剂。

(示例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2.已知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9B.10C.17D.18

23.某有机物(名称乙烯酮)的结构简式为:

CH2=C=O,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共有2个π健、2个σ健

B.该分子属非极性分子

C.该分子是直线型分子

D.该分子中2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不同的

24.经X射线分析鉴定,钛酸钡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如右图所示,且Ti4+、Ba2+和O2-互相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化学式为BaTiO3

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熔点较高

C.与Ti4+配位的氧离子构成正四面体

D.与Ba2+配位的氧离子个数为12

25.(10分)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元素A、B、C构成的化合物称“烧碱”,D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的高纯度单质是制造电脑CPU芯片的主要材料,而E的单质是一种常用于杀菌消毒的气体。

有关高纯度D单质的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指出化学式为C2B2的物质中所含的化学健类型、。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预测化合物丙的空间构型,固态时丙应属于晶体。

指出化合物A2B的沸点高于乙(组成AE)的沸点的主要原因。

(3)已知D单质的结成与金刚石类似,如图所示。

则该晶体中D单质原子数与D-D单健的数目比为,该晶胞的边长为n(单位为cm),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代数式表达)。

 

《化学与枝术》模块

26-28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6.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下列材料不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是()

A.用于生产光盘等产品的光敏高分子材料

B.用于制造CPU芯片的良好半导体材料单晶硅

C.能用于生产“尿不湿”的高吸水性树脂

D.能导电的掺杂聚乙炔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通过电解水大量获得原料气

B.石油的分馏不能生产煤油

C.金属冶炼依据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交换法只应用于海水的淡化

28.化学工业生产中一些常用的技术如下:

①原料气的净化②产品的分离③“三废”的处理④合成气循环⑤副产品综合利用⑥空气分离等等。

实现“煤变油”的Sasol间接液化工艺如图所示。

Sasol间接液化的原理是,利用蒸汽完全打破煤的原有化学结构、气化产物中H2和

CO的比例由通入O2量来控制,在除去对催化剂有毒的含硫成分后,进入“浆态床反应器”内反应后分离精制得到产品。

在进入“浆态床反应器”前使用到的技术为()

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

29.(11分)烧碱和氯气都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们大多来自氯碱工业,氯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工业生产用的食盐水进入电解槽之前需精制,请简要说明精制的原因。

(3)目前氯碱工业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各有特点(见表)

方法

电解槽特点

产中中

氯化钠

含量

电解液中氢氧化钠含量

总耗能(KW.h上.t-1)

其他

隔膜法

使用石棉纤维制成的隔膜隔开阳极

较大

细微石棉吸入人的肺内有损健康,目前正被离子膜交换法取代

 

由独立的电解室和解汞室构成,氢气和氯气在不同室产生

 

很高

 

 

汞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我国已被淘汰

 

 

使用能选择通过离子的离子膜替代隔膜法中石棉隔膜

很低

较高

 

占地少、生产能力大、能连续生产,是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

请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哪些方面的主要因素不断促进着电解槽革新?

(4)氯碱工业的选址比较特殊,如果通常不会单独建氯碱化工厂,而是与农药厂、有机化工厂、制药厂、盐酸厂等建在一起,请分析这种建厂方式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好处。

2007年海南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D

B

C

D

C

D

B

A

C

二、非选择题

13.(10分,每空2分)

(1)HNO3NaOH(或KOH)(写LiOH不给分)

2Na2O2+2CO2==2Na2CO3+O2(或2K2O2+2CO2==2K2CO3+O2)

(氧气的化学式后有箭头不扣分,配平错误扣1分)

(2)6NO2+8NH3==7N2+12H2O(配平错误扣1分)还原(剂)

14.(10分,每空2分)

(1)试管、(胶头)滴管(2分)(多写量筒不扣分)

(2)萃取剂(液)(溶剂)(2分)

(3)从无色变到橙色(橙红色、红棕色)(2分)(红色给1分)

(4)没有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2分)(答“没有做对比实验”或“只用氯水”给1分将溴水滴在淀粉KI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

(答“将实验③中的氯水改成溴水”也可)(2分)

15.(6分,每空2分)

(1)组成上乙烯含碳量比甲烷高;(2分)燃烧时,同体积(同物质的量)的乙烯比甲烷消耗氧气多。

(2分)

(含碳量不同,耗氧量不同给满分;乙烯含碳量高,甲烷含氢量高给满分;乙烯燃烧不充分,甲烷燃烧充分给一半分;碳原子数不同给一半分)

(2)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2分)

(系数未简化不扣分;未标状态或标错扣一分;单位错扣一分;未写负号不给分;热值错误不给分,热值可以写成-889.6;化学式错误不给分;未配平或配平错误不给分)

16.(6分)

(1)333.3t(1000/3或333、333.33给满分)(2分)

(2)阳(1分)CuSO4(1分)Cu2++2e-==Cu(2分)(硫酸铜写成氯化铜或其他可溶性铜盐均可)

17.(12分)

(1)K=c(NH4+)·c(OH-)/c(NH3·H2O)(2分)(K给出正确数据计算式或只写出结果1.7×10-5给1分)

红色(1分)(淡红、浅红、粉红给0.5分)

>(1分)

(2)=>(每空2分)

(3)逐渐减小(其他叙述合理的也给分)(1分),77∶1(1000/13、100∶1.3、77都给分)(3分)

18.B

19.A

20.D

21.

(1)羟基、羧基(每空1分)

(2)①

等合理的都给满分)(2分)

(写分子式的给1分)(2分)

(3)(5分)(分5步记分,每步给1分)

(考生如果所答为先酯化再聚合也视为正确;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22.C

23.D

24.C

25.

(1)第三周期ⅣA族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1分、2分)

(ⅣA写成汉字的也给满分;只填对周期或族序数的给0.5分)

(2)Si+3HCl

H2+SiHCl3(没配平扣1分或系数不是最简比扣0.5分)(2分)

四面体型分子晶体水分子间有氢键存在,破坏它需要较高能量(1分、1分、1分)

(3)1∶28M/a3NA(1分,2分)

26.B

27.C

28.D

29.

(1)2NaCl+2H2O

2NaOH+Cl2↑+H2↑(没条件或没箭头或没配平或配平错误扣0.5分);2Cl-==Cl2↑+2e-(每空1分)

(2)答:

因为食盐水中含有Ca2+、Mg2+等杂质,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沉淀会堵塞离子膜,所以要除去(2分)。

(只答出“杂质”两字给1分)

(3)(3分)答:

比较三种方法可看出电解槽的特点决定了电解槽的革新趋势。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隔膜法中产品纯度较低、能耗高、对工人健康不利;汞法在能耗、环境污染两方面有问题,离子膜法电解液中氢氧化钠含量较低,但这种方法取代了目前的其他方法,说明电解液中氢氧化钠含量高不是决定因素,且产品纯度很高、总能耗低、无对工人或环境不利的因素。

所以,促进电解槽革新的主要因素为:

提高产品中氢氧化钠的纯度(或降低产品中氯化钠含量)、降低总能耗、有利于环境或工人的身体健康。

(只要求答出有下划线的要点,每点1分)(其他表达合理也可)

(4)(4分)氯碱工业的产品中氯气和氢气为气体,运输和贮藏有相当大的困难,特别是这两种气体在运输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联合生产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安全风险,是循环经济、绿色化学的体现。

(只要求答出有下划线的要点,每点1分)(其他表达合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