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842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docx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案2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写字课教案

 

学 写 钢 笔 字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  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  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  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要点: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了,下学期我们就要用钢笔写作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先学写钢笔写字。

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

钢笔主要分为三个部位,即笔壳、笔胆和笔尖。

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

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三、学习执笔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

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继续练习钢笔的握笔方法。

2、练习用钢笔写点和带点的字。

要点:

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钢笔的握笔方法,你们现在还记得吗?

拿出钢笔来握给老师看看。

教师检查是否有握错的学生,如有错,及时纠正。

二、学习新知识

今天,我们就用钢笔来学习写写点。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点的特点,点的特点是头尖、身体肥、尾部圆。

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右下点:

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

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

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

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相背点:

相向点的右点作这里的左点,前边的右下点作右点。

三点水:

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

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目的要求:

1、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2、练习写带横的字。

要点:

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写字课我们所学的点的写法你们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笔画的写法了。

二、学习新知识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横的写法。

1、          认识横的特点:

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

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学习用钢笔写横,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长横:

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

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

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

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

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

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

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

收笔略顿,重而缓。

三、学生练习写横,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目的要求:

1、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2、学习用钢笔写竖。

要点:

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的是什么笔画?

(横)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竖的写法了,你们认识竖吗?

二、学习新知识

1、认识竖的特点:

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

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垂露竖:

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

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

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

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

中间要略慢一些。

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

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

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

回锋时慢向上收笔。

三、学生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

 目的要求:

1、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2、学习用钢笔写撇。

要点:

正确使用钢笔写好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点、横、竖的写法。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撇的写法了。

二、学习新知识

1、认识撇的特点和作用:

“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

它的形态变化多样。

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

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

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教师指导书写,边讲解边示范。

斜撇:

落笔稍微用力作顿,而后转笔向下撇出。

行笔之中可以略慢。

接近出锋时行笔要快。

竖撇:

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

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

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

短撇:

起笔逆入向右,顿而向左下略快撇出。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六课时

 

目的要求:

1、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2、学习捺的写法。

要点:

正确使用钢笔写好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了撇的几种写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捺的写法。

二、学习新知识

1、认识捺的特点和作用。

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

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

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

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教师边讲解边作示范。

直捺:

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

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

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

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

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

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

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

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七课时

 

目的要求:

1、使用正确的握笔方法写钢笔字。

2、学习写笔画钩。

要点:

运用钢笔写好笔画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笔画的写法?

你还记得是怎样写的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写笔画钩了。

二、学习新内容

1、认识笔画钩,知道其特点和写法。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

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学习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竖钩:

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

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

弯钩也叫弧弯色。

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

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

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

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

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

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

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

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

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

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

钩要朝左上。

横钩:

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

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八课时

 

目的要求:

1、正确使用钢笔写字。

2、学习用钢笔写笔画折。

要点:

正确使用钢笔写笔画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用钢笔练习写出。

2、师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内容

1、认识的特点和写法。

“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

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

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教师讲解折的写法,并作示范。

竖折:

起笔稍重,顿而向处。

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

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

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

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

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

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

横折的竖略向左弯。

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

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

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九课时

 

目的要求:

1、能够正确运用钢笔写字。

2、学习笔画提的写法。

要点:

学会运用钢笔写好笔画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练习写一写。

2、教师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笔画提的写法。

二、学习新知识

1、认识提的特点及写法。

“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

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

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教师讲解几种提的写法,并作示范。

平提:

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

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

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

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三、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十课时结构

(一)

教学内容:

学习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的正确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

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

2、上学期的钢笔字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字的正确写法,这学期我们将着重学习左中右和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结构字的正确写法。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结构

(一)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一页,指名读“看看”

2、(出示“蝴”)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的字,是指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的宽度是大致相等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相等。

大约各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

但在搭配上还是有区别的,像这个“蝴”字右偏旁起笔就要低于左中部分。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柳”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3、(出示课件“撒”)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

“撒”字,左中右结构。

左边和右边较中间部分略窄,中间部分大多在左半格。

右边“捺”笔要写得舒展大方。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4)指名说书写“蝌”和自己喜欢的相关字的注意事项

4、左中右结构的字除了“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这两种之外,还有其他的三种,请各学习小组看书讨论剩下的三类字。

5、出示课件“倾”“假”“狱”

(1)指名说每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相机指导

“倾”:

左中部分写在田字格左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右偏旁则独占右半格,约占整个字的二分之一。

“假”:

在田字格中书写时,中间部分大多占左半格,只是稍微超过竖中线。

“狱”:

左边旁要写在左半格的中间位置:

中间部分较矮小,位于竖中线偏左一点,右边部分应写得宽大一些。

四、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第十一课时结构

(二)

教学内容:

学习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略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等四种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人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五种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范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写内容。

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1、出示范字

搬:

右偏旁略低于中偏旁;中间与右边的宽窄几乎相等。

斑左中右结构,左中右部分基本相等。

左偏旁“”字的第四笔由“横”变为“提”。

中间的“文”中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啊:

左中右结构。

左偏旁“口”字较偏上,写时位于横中线的上方;中间部分“”较瘦,上部高出左右部分,位于左半个;右边部分“可”相对较宽大,独自占据右半格。

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

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

4、练习

出示以下字,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锻掀粥吼咐哪

  仰彻掰辩脚蜘

第十二课时结构(三)

教学内容:

学习钢笔字结构(三)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相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结构字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范字图片、钢笔

教学过程:

一、细观察、找规律

1、出示上中下结构的例字。

2、学生观察分小组讨论研究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

密:

上中下结构的字,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相近,但略有些差别,上部的“”稍宽一些,要能盖住中下部分,中间部分的“必”形体偏扁,“撇”画要稍长一点,以使下面的“虫”字能够容下。

  窝:

上中下结构,上边部分“”要写的扁而宽;中间部分“口”字位于横中线上方,形体窄而小;下边部分“内”字独占下半格,形体扁而宽,并且“内”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上开下合。

  等:

上中下结构。

上边的“竹字头”形体较小,笔画紧凑;中间部分“土”字扁而宽,第三笔“横”长而舒展,位于横中线上;下边的“寸”长于中上部分,占据下半格,宽度与上边部分大致相等。

  禁:

上中下结构。

上边的“林”位于上半格,较宽大,第三笔“横”和第八笔“捺”分别向左伸展;中间部分“二”位于横中线下方,扁而长,特别是第二笔的“横”的长度大致等于上边部分,下边部分“小”相对窄小一些。

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上下略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的字。

二、出示练写的字,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

  意篓幕裳蓝莫

  繁紫壶晕曼牵

三、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

四、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钢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

  

第十三课时结构(四)

教学内容:

学习钢笔字结构(四)

教学要求:

1、掌握“左下半包围,左上半包围、右上半包围”等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

写有范字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三、讨论交流

1、认识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结构特点。

2、说一说,你在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邀:

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占田字格的做左半格和下半格,而且“平捺”要写的舒展;被包围部分“”位于田字格的中央偏右,要写的紧凑一些,而且第十三笔“捺”以变为“长点”,要注意把字写的端正。

  麻:

左上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广”要写的舒展一些,“点”居于竖中线上;被包围的部分“林”字,左边的“木”较窄小,且“捺”已变成了“点”,右边的“木字位于右半格,应写的舒展、大方。

  裁:

右上半包围结构。

包围部分“”,占据田字格的上半格和右半格,写是要注意第四笔“斜钩”的斜度;被包围部分“衣”字较小,位于左下格,且“捺”已变成“长点”。

五、临写

出示以下字。

  趣建屡痕旬戴匹匾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

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

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十四课时结构(五)

教学内容:

学习钢笔字结构(五)

教学要求:

1、掌握“方正包围,扁款包围、品字形包围”构的字的写法。

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准备:

写有范字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生字认识这几种结构的字)

三、讨论交流

1、让学生先进行“看一看”的教学环节,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要处理好内外关系,做到内外相应,比例协调。

2、议一议:

写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注意三部分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做到重心平稳,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

3、说一说,你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固:

方正全包围结构,外框是长方形,笔画劲挺饱满,横平竖直。

内包“古”字结构要居中,大小与外框适宜,横画与外框的横画平行。

  四:

扁宽全包围结构,这类字的外形结构是稍扁略宽,如“四、田、回”等字。

在书写字的外框时,要采取上开下和的构字方法,切忌两竖垂直。

  晶:

品字形包围结构。

上部一个“日”,下部两个“日”,三个“日”字各不相符。

第一个“日”字较大,占据字中间的上方;下部左边的“日”字较小,中间留的空隙要大一些,定位于左边的“日”字成对称状态。

五、临写

出示以下字。

  圆团田众森淼叠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

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

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十五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部分的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能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注意:

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

2、抄写词语:

  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

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三、每个四字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西德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3、抄写各种形式的句子。

注意:

标点符号在句中的写法。

4、抄写古诗。

注意:

首先看清标点与格式,做到行款整齐,然后,把字写的美观,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

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第十六课时钢笔字间架结构

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平正”和“横断”两条楷字间架结构原则,每条原则选择8个例字加以具体分析和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平正”和“横断”两条楷字间架结构原则的具体要求。

2、正确临写例字。

教具准备:

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正确的钢笔执笔姿势。

二、学习“平正”间架结构原则

1、“平正”:

所谓平正并不是强求每字的横画必须成水平状,竖画必须笔直,而是要求每一个字应稳定在支点上勿失重心。

2、举例说明“平正”原则,范写

(1)“东”字外形呈上窄下宽之势。

两横上长下短,上下对准中心;竖钩在中心稍偏右处起笔,并与撇画起笔处对正、笔直下垂。

(2)“南”字上窄下宽,左竖和横折钩构成字的主架。

字要写正,主笔是关键。

(3)“西”首横在“米口格”中既要居中,又要稍偏下,以便将“西”字写成扁方形状。

(4)“北”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因而分布竖和竖弯钩时要偏左,并保持相应的平行。

三、学习“横断”间架结构原则

1、“横断”:

横断是指字的左右两边横画虽分离,但应相互照应,保持平行,以求平正安定,不失重心。

2、举例说明“横断”原则,范写

(1)“韩”字左右结构,宽度均等,左边有五笔横画,右边有三笔横画,左右的横画斜度相同;左右两边最下横虽然斜度较大,但也是平行的;左右的竖笔也平行。

(2)“菲”字由上结构和下部的左、右两个结构组成。

三个从直线上分割来看,左右对称;“菲”字七横左低右高,角度一致。

(3)“赞”字上部两个“先”的短横、长横都平行

(4)“鼎”字左右结构基本对称,笔画横平竖垂;横与横之间的间距匀称,结构上紧下松。

四、学生练习书写

  

第十七课时间架结构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平分”和“三均”两条间架结构原则的具体要求,并以次为准则,正确临写例字。

提高写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原则,正确临写。

教学构思: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例字,了解原则,学生进行临写。

教学准备:

字帖、钢笔

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写出了钢笔字,有的同学写得不错,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二、揭示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平分”和“三均”。

三、学习“平分”:

1.什么是“平分”?

左右平分的结构,如同两人并立,左右应均并向中心靠,尽量避免宽阔。

2.如何达到“平分”?

采取化密为疏、化疏为密的方法,使结构疏密均衡,轻重相当。

3.学生观察“鹑”字:

这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怎样做到“平分”?

4.学生独自观察:

航、能、静、鞋等字。

找出每个字的特点,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

如何做到“平分”?

5.学生进行临写两个字,教师巡视。

四、学习“三均”。

6.什么是“三均”?

指左中右三部分合成的字,中间部分要立正,左右务求匀称,力争达到三体为一。

7.观察:

“猕”字。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左中右怎样才能达到匀称?

8.学生观察其他各字,怎样使字达到匀称?

9.临写:

学生独立观察剩余的字,找出特点,进行临写。

五、学生临写:

学生将剩余的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