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4395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五华县中医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我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以及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函〔2015〕264号)精神和梅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梅州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梅市卫函〔2015〕145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就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医改和改善服务;通过创新思路方法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机制、依靠科技支撑,适应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遵循医疗事业发展规律,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二、实施范围和行动目标

医院各科室全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自2015—2017年,利用3年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落实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认真梳理、分析、解决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坚持因地制宜。

要立足本院和各科室实际,针对各科室医疗服务布局、流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不方便的问题,根据方案要求,细化并落实改进举措。

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成效。

(三)坚持改革创新。

要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行动计划深入落实。

大胆改革传统的服务体系、服务流程、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等。

要敢于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

(四)坚持质量优先。

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医学科学和规律,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五)坚持持续改进。

要密切跟踪关注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及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不断推出新方法、新举措。

要努力从体系、体制、机制、制度等出发,分析深层次原因、寻找治本之策,持续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事业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服务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

1.优化诊室布局流程。

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

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

开设简易门诊及与之配套的取药窗口。

争取2015年底实行电子排队、叫号。

(由后勤、信息科负责)

2.保持环境整洁舒适。

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就医、诊疗环境干净、整洁、安全、舒适。

加强提醒和疏导,努力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由后勤、办公室负责)

3.设置标识清晰醒目。

门诊大厅、各楼层就诊区域等醒目位置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完善就诊流程引导系统。

各科室、部门、办事机构等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规范、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由后勤负责)

4.改善便民服务设施。

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

争取在门诊大厅和住院大厅开设自动取款机、休闲区等服务设施。

(由后勤、财务科负责)

5.深入推进预约诊疗。

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由信息科负责)

6.推行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倡导开展MDT,发展其在疑难病诊断、慢性病全程管理、确定肿瘤最佳治疗方案及提高可行创伤性治疗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医院积极探索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设立多专科联合诊室或诊疗区,为患者提供方便。

(由医务科负责)

7.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

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

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进一步加强紧缺专家门诊号的管理,杜绝“炒号”牟利行为。

(由医务科负责)

8.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

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努力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当天就诊且无须特殊准备的患者及时检查。

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

(由医务科、医技科负责)

(二)进一步改善急诊服务

9.及时救治危重患者。

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

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等各类急危重患者,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

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由医务科、急诊科负责)

10.加强急诊力量配备。

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较大的夏季、冬季等,配备急诊加强班。

医院建立24小时生命救援队,配齐相应的抢救设施,实行全天候待命,对住院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救治。

(由医务科、急诊科负责)

11.落实应急救助制度。

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情况。

(由医务科、急诊科、相关科室等负责)

12.强化院前急救服务。

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医院从2015年1月开始加入120急救指挥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调度指挥,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

(由医务科、急诊科、后勤负责)

(三)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

13.改善住院保障条件。

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逐步实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安全的住院环境。

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

加强医院营养科规范化建设,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确保住院患者饮食科学。

(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后勤负责)

14.完善入出院及转院流程。

制定并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床边告知。

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

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负责)

15.提升出院随访内涵。

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利用电话、短信、微信、信函、电子邮件及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

提升随访的内涵和水平,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指导患者服药、就医,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

(由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

(四)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

16.强化护理人力配备。

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

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

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

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由人事科、护理部负责)

17.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至2015年底,医院至少9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争取在门(急)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有条件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由护理部、临床科室负责)

(五)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18.落实患者安全措施。

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

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

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负责)

19.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至2017年底,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规范检查和治疗行为,实现患者明白就医,努力控制医疗费用。

(由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

20.加强合理用药。

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

(由药剂科、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

21.推广检查结果互认。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

22.诚信医疗服务收费。

规范实施院务公开,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医疗机构所有服务项目、药品及价格应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全部公示。

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每日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规收费。

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由药剂科、信息科负责)

23.坚决拒收红包和回扣。

坚持廉洁行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

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警示教育。

严肃查处红包、回扣等行为。

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形成拒收红包、回扣良好风尚。

(由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

(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4.加强信息引导。

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

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

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

(由信息科负责)

25.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

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药房推行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

(由信息科负责)

26.提供信息查询。

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

(由信息科负责)

(七)进一步注重人文关怀

27.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以及研究生等)着装整洁、规范,统一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

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的医德医风。

(由办公室、医务科负责)

28.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

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负责)

29.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执行“一医一患一室”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

(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负责)

30.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内涵。

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由团委、医务科负责)

(八)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

31.积极推行日间手术。

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由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

32.实施急慢分治管理。

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缓解二级医院就诊压力。

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的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由医务科负责)

33.实行专家基层坐诊制度。

深化对口支援,建立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和县级医院派高年资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的制度。

(由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负责)

34.重视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

在医院门诊和病房普遍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

高度重视康复医疗服务。

建立康复处方制度,加强对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指导。

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对出院需要进一步康复的患者,指导做好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专业康复。

(由防保科、医务科、治未病科负责)

(九)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

35.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

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

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

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

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至2017年底,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或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由办公室、医务科、后勤负责)

36.规范院内投诉管理。

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由办公室、医务科负责)

五、落实行动计划时间表

(一)动员部署(2015年3月)。

各科室按照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和市卫计局的文件精神,根据《五华县中医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责任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层层动员部署,全面启动行动计划。

(二)组织实施(2015年4月—2017年12月)。

县卫计局指导、督促、推动辖区内各医疗机构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

医院成立《五华县中医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创新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三)检查评价(2015年5月—2017年12月)。

各科室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任务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客观评价,找出差距和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坚持持续改进。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对各科室及时进行检查评价,不断推动行动计划的深入。

梅州市卫计局将于每年年底对各县(市、区)二级医院和市直有关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总结提高。

各科室每年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总结报告,包括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每年6月底和11月底各一次分别上报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医院汇总后上报县卫计局。

2017年11月30日前,各科室将3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上报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医院汇总后上报县卫计局。

六、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认真组织落实。

各科室要把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作为深化改革和民生工程的重点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助力深化改革。

医院要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要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措施,为各科室落实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

(三)强化协调配合。

医院将加强与县卫计局、医保、价格、财政、宣传等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各部门支持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力争在体制、机制、政策上取得突破,为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教育宣传。

医院将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对患者健康习惯、就医习惯的宣传引导。

加强对各科室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社会评价检验工作成效。

五华县中医医院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