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4508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docx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工具、指明途径、打好基础。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为:

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首要。

要把许多地理事物尽收眼底,靠我们零打敲碎地观察、识记是不容易做到的。

在一般的情况下,个人不可能到过许多遥远的地方,从而把地理事物完整的记录下来。

因此通过看地图来知晓天下景物与事物,是人类认识地球与区域的“捷径”。

教材把地图的学习安排在开头,就是源于上述认识。

教材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他们站在学校的最高建筑物上俯瞰学校的全貌,分别绘出学校的鸟瞰图(把原有的景物描在纸上)、平面图(用符号表示鸟瞰图中的景观)、地图(加入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地图组成要素)。

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从感性到感性加理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就把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引到了地图的组成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上了。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之本。

地理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让学生获取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才会在终身地理学习中获得主动权,才会获得常新的地理知识。

教材从许多方面教学生收集地理知识的方式:

网上查询、图书馆查阅、社会实践中了解情况等。

同时让学生在收集地理信息时学会怎样处理这些信息。

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的关键。

学习地理不是素材的堆积,而是对地理素材的整理、区别、加工的过程。

教学中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空间思维、综合想象去认识地理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成因,辨证地分析地理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地理问题并带有自己创新意识的能力。

野外旅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类型需求的多样化,学生通过野外旅游获取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在地理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指导就成为必要。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对获得的地理信息,通过对比、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其特征与成因,思考其相互关系;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教学难点:

1、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练习

教学媒体:

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地理知识,这些地理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分析,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哪些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信大家会有收获。

1、学会看地图

从身边事入手引入新课:

同学们,假期中我们经常要到一些着名的旅游景点旅游。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准确知道每一个景点的位置,设计一条既经济,又实用的路线,最好有一份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旅游图,简单介绍有关地方的景点,让学生设计游览景点的路线)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可以知道怎样才能到达,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挂在墙上的,都是地图

讲授新课:

我们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

介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强调地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

(教师可补充说明)

设计几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

设疑:

地图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谁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

都需要些什么?

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6页第二段,找出地图的制作方法并划出,然后找学生读出来。

(具体的内容详细的知识留到下节课)

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过渡:

除了会看地图以外,要学好地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方法,比如:

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想要获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径,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地理知识不可能一次完全记住,也不能说过耳就忘,还必须学会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综合,怎样让这些信息真正成为自己的,真正得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是解释自然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现象。

要考虑各种自然、社会要素,各种现象的分布,联系、对比,要找到其中的规律,一些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等各个方面。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收集,勤动脑,细思考,大胆问,多假设,还可以借机鼓励有潜力,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让学生大胆尝试,作出假设,理论联系实际,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果有一次野外旅行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准备等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有组长、有记录员、有发言人,进行野外旅行所携带物品的竞赛(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要让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

布置作业:

试着绘出学校的平面图,说明要求。

(画略图即可,尽可能的放开,调动学生能动性)

板书设计:

1、会看地图

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

2、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

2、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4、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对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的学生对方向一无所知,循序渐进,务求扎实掌握,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读图法、实践法

教学媒体:

地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回顾检查、总结作业情况

设疑

?

创设情景

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

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

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

根据提问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

学生虽然会画学校平面略图,但是画的还不准确,这样提问,引出地图的要素:

方向

讲授新课:

逐步理解:

八个基本方向的知识

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认真学习,巩固记忆

先了解八个基本方向,为方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有指向标的方向的表示方法

经纬网定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认真学习

巩固记忆

充分练习

系统学习方向并落实到图上

过渡:

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

那么我们画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表示呢?

要使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还必须知道怎样辨认实际中的方向,并学会怎样在地图中标注方向。

?

思考,讨论

?

争取在课堂上把知识掌握牢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列举讲解在实际中确定方向的一些方法,

利用课本

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定方向。

当堂练习、当堂巩固

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补充或更改自己所绘的学校平面图

小组合作修改

用学的方向修改平面图,使平面图有准确的方向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判断家、公园、商场等场所的方向

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4、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2、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3、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4、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树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2.熟悉图例和注记

教学难点:

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学情分析:

学生小学时学习过分数、比例尺,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有遗忘或不理解,多练习,随时巩固。

图例和注记的知识需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践练习法

教学媒体:

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地图上的方向

复习,回答问题

对所学知识有所巩固

引入新课:

提出疑问

当我们拿着我们画的图时,可以看出到哪里去,应该往那里走,但是走多远呢?

思考

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讲授新课: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分数来讲解比例尺,总结归纳比例尺的定义公式。

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通过分数的性质引申出比例尺的大小。

(分子不变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回忆,讨论,练习

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举例练习:

利用不同的地图观察总结地图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

当图幅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如何测量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如何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也需要反复练习

理解

熟练计算换算

反复练习

让学生加深印象,熟练掌握知识的应用

总结归纳: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分组讨论总结

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多读图多熟悉

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对比例尺有个整体、系统认识

利用地图,熟悉识记主要常见的图例,以及应用方法.

利用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讲解

当堂检测:

利用书、填充图册检测

?

阅读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

结合地图,落实在图上,加深形象直观印象

修改平面图

用这节课学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修改平面图

合作完成

学生上节课已修改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平面图。

布置课后作业

任选一张旅游地图,设计一条游览路线,沿路线读出方向、图例、比例尺等各要素

课下合作完成

利用旅游地图,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参与性比较强。

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加深认识。

板书设计

比例尺

(1)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2)

分母

比例尺

表示实际范围

内容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粗略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详细

2、常见的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