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5251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docx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

教学技巧大学老师必看的大课教学攻略

   面对黑压压的学生,高校教师在大课上讲得口干舌燥但又孤掌难鸣,学生却昏昏欲睡收获甚少。

大课究竟要怎样上才能取得成效呢?

  不少高校的大班课程对任课教师来说如同噩梦。

想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又担心过犹不及,造成课堂混乱。

有的大课学生近百,怎样确保学生能有效吸收知识而不仅仅只是听个热闹?

挨个点名似乎能减少屡禁不止的逃课现象,可时间宝贵,都花在“敌我对立”的抓逃上面,教学任务又怎么完成呢?

小班化教学看似是替代大班课程、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但囿于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客观限制,不少基础课、选修课只得以身犯“大”,别无他法。

  2015年8月,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学、学习与专业发展中心发布了该校教授简妮•劳埃德-斯特瓦斯关于大课教学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大课教学方法。

 

1

多方位出击

※课堂管理要有策略

当学生夹杂在众多同学之中时会产生一种“隐逸感”,迟到、早退、课上聊天、玩手机的现象相比小班课尤为严重。

教师要确定可能出现的课堂管理问题的优先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很快会觉得课堂与我无关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学生带手机、电脑到课堂上,就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需确保问题足够难,学生不能通过网络轻松搜到答案。

3.在讲授内容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四处走动,从学生身边经过可以避免学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异的学生齐集一堂,有时候难免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异议。

为了减少异议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在学期之初应明确提出教学异议的诉求方式。

※反馈评价要及时

理想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多种途径实践学到的知识并且获得足够的反馈评价,而大课人数庞大,评价措施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例如:

1.给学生布置课堂主动学习任务,并于当堂课下课时返回,教师在下次上课前检查一部分测验结果,以了解学生的共有疑惑,便于新课开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重复讲解某个难点或是让学生相互指导或讨论。

3.可行的话,将主动学习采用的练习方式融入到考试当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

同时,如果在课堂活动中将学生表现作为期末加分项目,可以增加出勤率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给学生充当“教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及时得到评价回馈,形成良性循环。

※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活力

在大课上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听课效果。

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佳。

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上临场思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不过,劳埃德-斯特瓦斯认为主动学习不是讲授式教学法的替代,将二者结合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1.每次课上至少进行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不必过于复杂,简单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问题要有深度。

简单的选择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将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办法。

3.分组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再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能够促进全面思考。

锦上添花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各自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再相互讨论。

4.教师可以引导讨论过程,随时提出问题,及时给出反馈,以掌控课堂的进程,而不是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

在主动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

 

2

头脑风暴创造课堂新技巧

主动学习是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关键因素,但是主动学习采用的策略如果一成不变难免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兴趣,经常换用新颖的教学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佐治亚大学教与学中心组织了若干教师学习委员会,人数在5至15之间,每三周组织一次例会,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课堂技巧。

这一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某位教师的课堂主动学习方法转化为人人都可以掌握并运用的课堂策略。

 

同时,学校还成立了25位教师组成的创新合作团体,其中23名教师都有超过百人的大课。

2015年,该团体完成了翻转课堂的运用。

2016年,他们把目光放在Scale-Up方法上,这一教学策略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一位物理学教授率先运用:

学生分为三组,每组三人一桌共用电脑,共同完成练习,教师则在教室内穿插徘徊提供指导。

这一方法已经在200多所高校得以运用,实践证明能提高大型导论课的通过率。

 

教师们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技巧“头脑风暴”,提出了许多新颖的主动学习方法,激发了课堂学习积极性。

加里•T.格林教授就使用过“扔纸团”的方法:

学生在纸上列出三个知识点,然后把纸张揉成小团扔给其他同学,接到纸团的学生打开之后补充三个知识点,如此,拿到九条知识点纸团的学生就能借以总结当堂课的主要内容。

格林教授还带过纸袋到教室,首先根据学习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的学生可以获得纸袋内的物品,包括金枪鱼三明治、口香糖和蜘蛛侠玩具。

他指出“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活力。

 

3

增进师生关系营造温暖氛围

 

不论课堂大小,友好融洽的气氛对教学效果大有益处。

来自南卡罗来纳州大学博福特校区的社会学副教授德宝拉•J.科汉说道:

“陌生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没有好处。

”大课人数甚众,师生和学生间容易产生陌生感。

打破陌生、拉近关系对大课教学尤其重要。

科汉教授在第一堂课上会播放歌曲《三只小鸟》,歌词“什么都别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传入学生的耳朵,舒缓其紧张情绪。

科汉不仅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放在桌前,还会在学期的前2至3周课上坚持点名以认识每位学生。

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上,科汉常常采取讨论的形式,有时是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单独在台上发言。

她还会让学生进行随堂或课后写作,并在课堂上随机匿名抽读写作内容,以便让不爱开口的学生的观点也能得到展现。

作为社会学副教授,科汉还有一个非常“社会学”的做法,她向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收集学生的家庭情况、课程安排、工作、爱好甚至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个人信息。

根据学生的反馈确定需要单独沟通的名单,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关怀,她也鼓励没有进入名单的学生主动与自己联系以增进了解。

 

4

结语

 

无疑,大班教学的挑战性非常强,要求教师有优秀的课堂策略去调动众多学生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看,“人多就是力量”,学生数量庞大为课堂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无论教师的教学内容如何,很可能会有学生作出回应,教师合理利用这一点也能激发课堂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