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5283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义湘教版必修2

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历程: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概念:

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提示

 ①注意区别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反映的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而人口增长除人口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从全球范围讲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是人口的增长。

②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长,因此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2.人口增长模式

(1)表现:

图中①代表出生率,②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

极低

传统型

较低

B: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C: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特别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

因此,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标志着整个转变过程的结束。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4%左右

4%左右

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传统型

3%左右

1%以上

2%左右

现代型

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特别提示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的总量就增加。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不都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从原始型到传统型的转变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

(3)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

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题组一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

(2014·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图1中显示1980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所以人口增速经历了先变快后变慢,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故C错;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0以上,故人口规模一直在增加,所以A、D错,B正确。

第2题,图2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出生人口数先增后降,故A错;生育政策不变,则出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规模就不会下降,故B错;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开始有小幅上涨,且在2022年后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少,这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故D错;而放开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不变情况相比,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所以C正确。

方法技巧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可见,社会经济、技术、(人口)政策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题组二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2013·浙江文综)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完成3~4题。

3.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本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

1950年~2010年世界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项错误;在各时间段中,1950年~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B项错误;199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年~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下上升至以上,D项正确。

第4题,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①是非洲,次高的②为亚洲,最低的④为欧洲,次低的③为北美洲。

考点二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

提示

 

(1)“青壮年负担过重”侧重于家庭角度,“社会养老费用增加”侧重于退休金、医疗等社会角度。

(2)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2014·福建文综)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实现的,B项错误,D项正确。

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的现象,B项正确,D项错误。

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项错误。

一、人口金字塔图

1.读结构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年轻型(增长型,扩张型)

成年型(静止型,稳定型)

老年型(缩减型,收缩型)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金字塔形状

人口增长趋势

迅速增长

缓慢增长

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主要原因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医疗技术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完善

医疗技术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完善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如肯尼亚、尼日利亚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如美国、日本、中国的上海

西欧、北欧的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芬兰

3.析变化

(1)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2)特殊变化

④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⑤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⑥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可能是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二、三角坐标图

从所求点向所求轴作平行于经过所求轴原点的另一轴的平行线。

图示如下:

该图所示M点少年儿童人口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第1步:

确定两轴。

所求数值轴为a轴;参考轴为c轴,因为c轴经过a轴的坐标原点0。

第2步:

作参考线从M点向a轴作c轴的平行线,得到箭头A。

第3步:

读数。

A箭头指向a轴的数值约为28%,所以M点少年儿童人口约占28%。

一、人口金字塔图

(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0岁~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岁~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与2009年大致相当,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

第2题,由上题可知,1982年~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25岁~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二、三角坐标图

(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3~4题。

年份

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3.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4.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所以A错;苏南人口的变化比例与苏北、苏中有关,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基数的影响,2000年与2010年人口基数不同,所以C错;江苏省人口的数量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双重影响,所以D错。

第4题,从三角坐标图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0年,0岁~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岁~64岁人口比例上升,≥65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所以②③正确。

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爆炸”

(1)含义:

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反映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

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2.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

产生的原因

(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

(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2)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2)人口合理容量: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提示

 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原因有:

(1)环境的改变。

如环境突变、自然灾害等会降低原有人口合理容量。

(2)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但当消费水平的提高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又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反思归纳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强调点

实质

体现

共同点

人口容量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一个警戒值

生存

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也不一定相同(不确定),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人口合理容量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一个合理值

发展

环境承载力

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个警戒值

生存

提示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

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题组一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上海地理)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根据题目叙述:

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第2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题组二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3.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  )

人口(万人)

面积(万平方千米)

可开采石油储量(亿吨)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立方千米)

人均GDP(美元)

菲律宾

9270

29.97

0.19

457

1746

俄罗斯

14100

1710

361.9

4498

1200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 A

解析 俄罗斯面积、可开采石油储量、年可再生水资源量、人均GDP都比菲律宾大,说明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

大;俄罗斯人均资源量很大,典型的地广人稀,表中看不出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表中看不出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方法技巧

 图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

练出高分

模拟题组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国人口增长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

答案 D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演变顺序一般为原始型(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结合图中甲乙丙丁情况,可判断答案。

2.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B.医疗水平进步

C.乡镇企业发展D.劳动力输出

答案 D

解析 该村青年人口比例明显减小,而这些人又是劳动年龄人口,则其成因最可能是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务工。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3~4题。

3.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A.1963年B.1984年C.2017年D.2030年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7年以前大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2017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该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

第4题,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岁~64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

万人)。

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

6.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黄河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第6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

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

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表示的是(  )

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

B.15岁~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8.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7.B 8.C

解析 第7题,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岁~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第8题,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9.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伊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年~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 

(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

(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

从2014年开始,我国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岁~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3)2000年~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

有利方面:

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不利方面:

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贫困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解析 第

(1)题,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题,从中国15岁~64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15岁~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分析。

第(3)题,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10.人口危机已成为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上的一大障碍。

面对严重的人口问题,俄罗斯政府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读表,简述俄罗斯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年份

1990~1995年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

-0.03

-0.16

-0.6

-0.51

答案 人口问题:

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应对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解析 由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可看出为负增长,而人口负增长又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现象。

应对措施一方面要鼓励生育,另一方面可以接纳移民来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

高考题组

(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11~12题。

1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1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答案 11.D 12.B

解析 第11题,从a、c两方案的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