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5304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6工艺流程题.docx

备战中考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工艺流程题

10.(2019·大庆)海水中镁元素的总储量为2.1x1015t,可

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淀槽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B.在上述流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由贝壳制取生石灰的反应条件是高温

【答案】B

【解析】沉淀槽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上述流程中,氯化镁分解得到镁和氯气的过程中,镁的化合价由+2变为零,氯的化合价由—1变为零,故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类型为中和反应;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贝壳制取生石灰的反应条件是高温下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7.(2019·广西四市)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背景信息】a.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

+5(NH4)2SO4

(1)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填序号)。

A.盐酸B.硫酸C.氨水D.氢氧化钠

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右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

【答案】

(1)过滤

(2)硫酸MgO+H2SO4=MgSO4+H2O(3)将硫酸亚铁氧化成硫酸铁温度越高亚铁离子氧化率越高,相同温度酸性越强氧化率越高

【解析】

(1)把液体和固体分开用过滤的方法;

(2)废渣酸浸,需要加入酸,又因为最后需要得到硫酸铵,所以加入硫酸;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方程式是:

MgO+H2SO4=MgSO4+H2O;(3)通入氧气将硫酸亚铁氧化成硫酸铁,图示对照可知温度越高亚铁离子氧化率越高,相同温度酸性越强氧化率越高。

24.(2019·梧州)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201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

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硅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C发生了______反应。

(3)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高纯二氧化硅,可利用反应②制备,同时生成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整个工艺流程中,还可以循环利用的另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金属

(2)氧化反应(3)

HCl

【解析】

(1)硅元素的汉字名称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上述反应中,C单质得到氧元素,被氧化成一氧化碳,因此,C发生了氧化反应;

(3)反应②的反应物是SiCl4和O2,生成物是SiO2和一种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物质是Cl2,Cl2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此以外,流程中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SiCl3和H2反应生成的HCl。

45.(2019·眉山)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

Fe3+

Cu2+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

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

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4)步骤③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过滤

(2)H+(3)Fe(OH)3、Cu(OH)2(4)Ca(OH)2+MgCl2

Mg(OH)2↓+CaCl2

【解析】

(1)从步骤①和步骤②均是固体、液体分开,而初中所学过滤就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由于MgO+2HCl=MgCl2+H2O,Fe2O3+6HCl

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因盐酸过量且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过滤后滤液A中有MgCl2、FeCl3、CuCl2、HCl、H2O,所以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H+;(3)从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表可知开始沉淀时的pH为9.1,而Fe3+、Cu2+完全沉淀时的pH最高为6.7,则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6.7与9.1之间;因加入Ca(OH)2,则Fe3++3OH-=Fe(OH)3↓,Cu2++2OH-=Cu(OH)2↓,则固体C中有Fe(OH)3、Cu(OH)2;(4)由于滤液A中加入熟石灰,其滤液B中溶质是MgCl2,继续加入熟石灰相互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

Mg(OH)2↓+CaCl2。

27.(2019·常州)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

CO+H2O

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

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C2H6O+3H2O。

已知:

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数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物质

乙醇

热值/kJ·g-1

约33

30

 

若将含12g的碳的煤为原料合成的乙醇完全燃烧。

理论上最多可放出_________kJ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效率。

答案

(1)物理变化

(2)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H2

(4)CO2+2NH3

CO(NH2)2+H2O(5)H2O、N2、H2(6)294kJ

【解析】

(1)若先将空气液化,然后从中分离出氮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分别为:

C:

1,O:

2,H:

2,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分别为:

C:

1,O:

2,则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物质X为氢气,其化学式为H2;(4)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

CO(NH2)2+H2O;(5)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H2O、N2、H2三种物质既参与反应又能不断的生成,故可以循环使用;(6)12g的碳的煤合成的乙醇的质量为:

12g÷

=23g,释放出的热量为23g×30kJ·g-1=690kJ,12g的碳的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12g×33kJ·g-1=396kJ,故多释放出的热量为:

690kJ-396kJ=294kJ。

30.(2019·兰州)已知某水泥样品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二氧化硅,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铝、氧化镁等金属氧化物。

国家标准实验中测定水泥中钙含量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高锰酸钾对CaC2O4进行滴定。

其流程如下:

已知:

①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②氨水显碱性,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1)pH=5.5的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水泥样品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与步骤Ⅱ中涉及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固体B中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个)。

(4)步骤Ⅲ中生成Ca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

(2)将样品中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金属氯化物

(3)过滤SiO2Mg(OH)2(4)Ca(OH)2+Na2C2O4=CaC2O4↓+2NaOH

【解析】

(1)酸性溶液的pH<7,所以,pH=5.5的溶液显酸性;

(2)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因此,向水泥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目的是将样品中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3)步骤I、II都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操作是过滤;固体A是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的二氧化硅(SiO2);氯化镁、氯化铝能分别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可知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由氢氧化镁[Mg(OH)2];(4)溶液B中的氯化钙溶液和草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2O4=CaC2O4↓+2NaOH。

25.(2019·昆明)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

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填化学式)。

(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TeO2+2NaOH=Na2TeO3+H2O

(2)Na2SO4(3)提纯TeO2或除去Ag、Au(4)2SO2+TeCl4+4H2O=4HCl+2H2SO4+Te↓

【解析】根据题意和流程图分析转化过程,结合酸碱盐的反应进行解答,书写化学方程式。

(1)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eO2+2NaOH=Na2TeO3+H2O,故填:

TeO2+2NaOH=Na2TeO3+H2O;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过量的H2SO4和生成的硫酸钠;

(3)废渣中有杂质,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提纯TeO2或除去Ag、Au;

(4)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盐酸、硫酸,化学方程式为2SO2+TeCl4+4H2O=4HCl+2H2SO4+Te↓。

14.(2019·大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硫酸铝、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下: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2)Ⅰ中有关化学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所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漏斗、烧杯、玻璃棒

(2)Fe+CuSO4=Cu+FeSO4(3)Al2(SO4)3FeSO4CuFe(3)使混合物中的铁完全反应,得到纯净的铜

【解析】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其中属于玻璃仪器有:

漏斗、烧杯、玻璃棒.

(2)Ⅰ向硫酸铜和硫酸铝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铝的活动性比铁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铜和铁的反应;(3)因为硫酸铝不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铝,铁是过量的,因此和硫酸铜反应后有剩余,故固体中有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滤液中有生成的硫酸亚铁和未反应的硫酸铝;(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将过量的铁完全除去.

24.(2019·龙东)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洗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填序号);

①NaOH②Na2CO3③MgCl2④CaCl2

【答案】

(1)过滤

(2)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填化学式)(3)①②

【解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后,会生成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沉淀,分离开沉淀和滤液的方法是过滤;溶液A中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还有加入了新的成分氢氧化钠,所以滤液中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滤液C中的成分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8.(2019·贵港)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催化+3

(2)3H2+2Mg2Cu

3MgH2+MgCu2.

【解析】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中,在反应①中ZnFe2O4分解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反应②氧化锌、四氧化三铁和水要生成ZnFe2O4确定在整个过程中,性质、质量不变,故为催化剂;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2)x2+x+(-2)x4=0,x=+3;

(2)从图中看出,反应是氢气和Mg2Cu,生成MgH2和MgCu2,故为化学方程式为3H2+2Mg2Cu

3MgH2+MgCu2.

18.(2019·北京)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Ca(OH)2+H2SO4=CaSO4+2H2O(3)过滤器、洗涤槽

【解析】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反应器中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H2SO4=CaSO4+2H2O。

(3)反应所得的硫酸镁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经过滤器过滤,可以将微溶性的硫酸钙和可溶的硫酸镁分离,再金洗涤槽洗涤可以提高硫酸钙的纯度,因此,流程中,分离提纯的设备是过滤器、洗涤槽。

25.(2019·山西)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制得硫酸钠。

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

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一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填符号)。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填化学式)。

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从析盐罐中排除的溶液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每10g水中含有NaCl约g。

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的Na2SO4需采用(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答案】

(1)Mg2+、Fe3+

(2)SO2CaCl2+Na2CO3=2NaCl+CaCO3↓或CaSO4+Na2CO3=Na2SO4+CaCO3↓(3)3.64升温

【解析】

(1)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能和卤水中的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从而使镁离子和铁离子从卤水中沉淀出来。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脱硫主要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反应器2中的二氧化碳与反应器1中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钙反应都能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除去卤水中的钙离子。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32.4℃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4克,则每10g水中含有NaCl约3.64g,32.4℃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大,降温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钠晶体可能析出,升温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而硫酸钠会结晶出来,所以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的Na2SO4需采用升温的方法进行结晶。

27.(2019·湘潭)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

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已知:

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B.食盐水C.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填“高”或者“低”)。

(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硫酸镁B.硫酸锌C.硫酸铜D.硫酸铜和硫酸锌

【答案】

(1)乳化SO2C

(2)Zn+CuSO4===Cu+ZnSO4置换(3)过滤(4)高(5)C

【解析】

(1)乳化剂能使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稳定存在,用洗涤剂除油污发生的是乳化现象;烟泥中存在

硫单质,所以有害气体是SO2;SO2呈酸性,处理时应选用碱性试剂,即选用石灰乳.

(2)溶液C和甲反应生成铜和溶液D,且由溶液D能得到锌,说明溶液D中含有锌元素,由于溶液中的阴离

子是硫酸根离子,则溶液D是硫酸锌溶液,那么溶液C为硫酸铜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Cu+Zn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步骤③和④都能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是过滤操作。

(4)一般情况下,合金跟组成它的成分相比,合金的硬度增大,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高。

(5)溶液C中含有CuSO4和ZnSO4,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后,发生反应:

Mg+CuSO4===MgSO4+Cu,

Mg+ZnSO4===MgSO4+Zn,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固体Zn存在,则CuSO4溶液不能存在,否则Zn将会继续与CuSO4溶液反应直到把CuSO4溶液全部反应完,故滤液中一定没有CuSO4。

24.(2019·益阳)制作电脑芯片的材料为高纯硅,工业上制造高纯硅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某些反应过程中的部分物质没有在图中标出):

(1)SiHCl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Si元素的化合价为。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第①步至第④步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第步。

(4)第④步反应,除生成纯硅以外,还有HCl生成。

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2

(2)14(3)③(4)SiHCl3+H2=Si↓+3HCl

【解析】

(1)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而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计算出S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为2+8+4=14。

(3)蒸馏属于物理变化。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SiHCl3+H2=Si↓+3HCl。

23.(2019·株洲)氧化锌软膏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及轻度、小面积的皮肤溃疡。

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是含锌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高温煅烧闪锌矿生成氧化锌和SO2,以氧化锌粗品为原料制备纯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A为硫酸锌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则滤渣2的化学式为。

(2)上述步骤中,步骤⑥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在上述步骤中,步骤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步骤④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提示:

ZnO与酸反应和Fe2O3与酸反应类似)。

【答案】

(1)ZnCO3

(2)过滤(3)⑦(4)ZnO+H2SO4=ZnSO4+H2O

【解析】

(1)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因此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锌,硫酸锌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锌沉淀和硫酸钠,因此滤渣2应该是碳酸锌。

(2)步骤6是过滤,过滤可以分离固液混合物滤渣和滤液。

(3)滤渣2碳酸锌经过步骤⑦加热能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

(4)步骤④为稀硫酸酸溶氧化锌生成氯化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H2SO4=ZnSO4+H2O。

10.(2019·包头)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图7实验:

(1)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根据步骤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4)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

【答案】

(1)FeCl3

(2)Na2SO4和Na2CO3(3)Na+、OH-、Ba2+、NO3-(4)取C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然后加滴加AgNO3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

(1)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可推出固体物质中不含FeCl3。

(2)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结合图乙知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和Na2CO3。

(3)根据流程和图像推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和Na2CO3,一定没有氯化铁和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