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6153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docx

长春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全解六年级上册

一、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1.咬定:

咬紧

2.立根:

扎根。

破岩: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3.千磨万击: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

坚强有力。

4.任:

任凭,无论,不管。

尔: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

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

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

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

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二、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字词注释:

1.零丁洋:

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2.遭逢:

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3.干戈:

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

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

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4.絮:

柳絮。

5.萍:

浮萍。

6.惶恐滩: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9。

汗青:

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作品鉴赏: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

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

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

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

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

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

《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

“落落犹疏阔也。

”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

《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

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

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

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

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

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

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

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

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

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

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

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

“好人,好诗!

”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

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

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

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

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注释

1.示儿:

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

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4.但:

只是。

5.悲:

悲伤

6.九州:

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

统一。

8.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

将北方平定。

10.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

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

不要忘记。

13.乃翁:

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诗词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

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

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

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

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作品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

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

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四、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字词注释:

1.张俭(jiǎn):

东汉末年,张俭因弹劾宦官,反被诬为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看到有人家就进去躲避,一路上受人保护

2.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

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

太后死后,他又复官。

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

译文: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希望有像杜根那样顽强的忍死求生的人。

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顶天立地的人。

创作背景: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史称“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

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

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

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

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主要内容有:

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

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

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

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

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作品鉴赏: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

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

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

诗的后两句,则意为:

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

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

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

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

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

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

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

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

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

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

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

“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

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

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曾为候补知府、军机章京。

自幼随父宦游,足迹遍大半个中国,较熟悉当时的社会情况。

他是改良主义的激进派。

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中国积弱不振,积极从事变法维新活动,严厉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中的激进派。

一八九八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因戊戌政变被捕,慷慨就义。

著有《谭嗣同全集》。

 

五、自题小像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字词注释

1.灵台:

出自《庄子·庚桑楚》:

“不可内於灵台。

”郭象注:

“灵台者,心也。

2.无计:

无法。

计:

方法。

3.神矢:

神奇的箭镞,借指新兴的革命力量;以往许多论者误引许寿裳的说法而导致了该诗久久不得其解;今据阿袁《鲁迅诗编年笺证》(具见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所说为确。

4.磐:

磐石,厚而重的石头。

5.故园:

故乡。

6.荃:

荃草,一种香草,这里指君王(按,此据阿袁《鲁迅诗编年笺证》所引汉人王逸所注《楚辞》注语而知)。

7.荃不察:

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用以借代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8.察:

体察,垂察。

9荐:

名作动,献,进献(祭品)。

10.轩辕:

黄帝。

这里象征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

译文;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

作品赏析:

许寿裳在《〈鲁迅旧体诗集〉跋》中谈到《自题小像》时说:

“首句之神矢,盖借用罗马神话爱神之故事,即异域典故。

”在罗马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翅膀的少年,就是爱神丘比特。

他的箭同时暗暗射中某男某女的心,这男女双方就会结合。

但他的射箭有点乱来,有时双方并不合适,他也射去,弄得人家虽不合适也非相爱不可。

这很有点像中国神话中的“月下老人”。

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人们在提到他的时候,与其说是在爱情美满的当儿,倒不如说常常是在婚姻不满的时刻,亦即是在无可奈何非相爱不可的情况下。

鲁迅写《爱之神》,就是用来揭露封建婚姻的不合理的。

本诗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不正是“被一箭射中前胸”的意思吗?

1903年夏,鲁迅归国度暑假,母亲要他答应早在他南京求学时就已提过的与朱家的婚事。

鲁迅不愿拂逆年轻守寡、生活艰苦的母亲的心意,在无可奈何中答应了。

估计是在鲁迅假满回日本后,母亲就办订婚手续。

在封建社会,订婚几乎和结婚同样重要,事情定了就不能改了。

所以1903年暑假是鲁迅不幸婚姻的关键时刻,1906年不过是去“完婚”罢了。

鲁迅对这婚事内心是很不满意的,因而才有“灵台无计逃神矢”的诗句。

风雨如磐暗故园。

故园,是指故国,故乡。

暗,晦暗。

本句是说:

祖国、故乡,在风雨飘摇的浓重的黑暗之中。

在自然环境中,狂风暴雨,昏天黑地,人们有时也会用“风雨如磐”来形容。

磐,扁圆的大石,喻风雨迫人的一种重压。

寄意寒星荃不察。

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是唯一闪光者,它使追求光明的人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