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6295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docx

太原理工大学网络实验报告2

《计算机网络B》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姓名:

指导教师:

林健

时间:

2015年11月日

 

实验一PacketTrace基本使用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1、实验目的

掌握CiscoPacket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

在CiscoPacketTracer中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3、实验设备

集线器(HUB)一台,工作站PC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4、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CopperStraight-Through)按“实验环境”图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

1.1.1.1,255.255.255.0;PC1:

1.1.1.2,255.255.255.0;PC2:

1.1.1.3,255.255.255.0。

3、点击CiscoPacket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Mode)按钮。

将CiscoPacket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Prompt)。

5、在上述DOS命令行窗口中,输入Ping1.1.1.2命令,回车运行。

然后在仿真面板(SimulationPanel)中点击自动捕获/播放(AutoCapture/Play)按钮。

6、观察数据包发送的演示过程,对应地在仿真面板的事件列表(EventList)中观察数据包的类型。

六、个人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CiscoPacketTracer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了在CiscoPacketTracer中用HUB组建局域网,并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实验二交换机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1、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查看和测试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2、实验任务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检查交换机的基本参数配置。

3、实验设备

交换机CatalystWS2950-24一台,工作站PC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4、实验环境

说明:

只需要利用控制台电缆将两台设备连接(蓝色线),不用管黑线。

5、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换机和一台工作站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PC,交换机端接Console口,PC端接RS232口。

如实验环境图。

2、点击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超级终端(Terminal),弹出超级终端设置(TerminalConfiguration)对话框,点击OK按钮确定。

3、弹出超级终端运行界面,显示交换机的启动信息,出现“PressRETURNtogetstarted!

”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模式提示符Switch>

4、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表3-1内容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

 

 

 

 

六、个人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对交换机的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

掌握了查看和测试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三VLAN基本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分配静态VLAN成员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两个VLAN:

VLAN2和VLAN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测试VLAN分配结果。

三、实验设备

Cisco交换机一台,工作站PC四台,直连网线四条,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换机和四台工作站PC,用直通线(CopperStraight-Through)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PC。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Configuration),如图所示,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

192.168.1.1255.255.255.0,

PC1:

192.168.1.2255.255.255.0,

PC2:

192.168.1.3255.255.255.0,

PC3:

192.168.2.1255.255.255.0,

3、划分VLAN之前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的测试,点击工作站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DOS命令行(CommandPrompt),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ping192.168.1.2后,回车确认,测试结果表示连通。

同理,从PC0到PC2的测试结果也为连通。

而从PC0到PC3的测试结果不连通,因为不在同一网段。

4、创建VLAN2和VLAN3

点击交换机进入其配置界面,选择命令行(CLI)项,如图所示,交换机命令行界面。

输入实验指导书中“图4-3创建VLAN”的命令,创建VLAN2和VLAN3。

5、输入实验指导书中“图4-4分配VLAN成员”的命令,静态分配VLAN成员,将交换机上的端口2、3、4分配成VLAN2的成员,端口5、6、7分配成VLAN3的成员。

6、测试划分VLAN后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的测试,点击工作站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DOS命令行(CommandPrompt),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ping192.168.1.2后,回车确认,如图所示。

PC>ping192.168.1.2(通)。

PC0和PC1在同一个VLAN中,且在同一个网段内。

从PC0到PC2的测试:

PC>ping192.168.1.3(不通),如图所示。

PC0和PC2虽然IP地址属同一网段,但分处于不同的VLAN中,所以不能相互通信。

从PC2到PC3的测试:

从PC2到PC3的测试:

PC>ping192.168.2.1(不通)。

PC2和PC3在同一VLAN中,但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内。

六、个人心得

这次实验主要是vlan的设置,在未划分vlan时,从PC0到PC1的测试,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ping192.168.1.2后,回车确认,测试结果表示连通。

同理,从PC0到PC2的测试结果也为连通。

表示在未划分vlan情况下只要在一个网段下的IP地址都可以连通。

而从PC0到PC3的测试结果不连通,因为不在同一网段。

在划分vlan后,从p1:

PC>ping192.168.1.2可以连通。

PC0和PC1在同一个VLAN中,且在同一个网段内。

从PC0到PC2的测试:

PC>ping192.168.1.3,不通。

PC0和PC2虽然IP地址属同一网段,但分处于不同的VLAN中。

所以在不同的vlan中其中的主机是不能连通的。

 

实验四VLAN主干道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交换机间的主干道,实现对多VLAN的运输。

二、实验任务

1、配置两个交换机上分别创建两个VLAN:

VLAN2和VLAN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创建两个交换机上的主干道,测试主干道的工作情况。

三、实验设备

Cisco交换机两台,工作站PC四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4、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5、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两台交换机和六台工作站PC,按图5-1用直连线(CopperStraight-Through)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PC,用交叉双绞线(CopperCross-Over)连接两台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1口。

2、创建VLAN2和VLAN3,按实验4中创建VLAN的步骤,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上创建VLAN2和VLAN3。

3、静态分配VLAN成员,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2、3、4分配成VLAN2的成员,端口5、6、7分配成VLAN3的成员。

4、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5,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

192.168.1.1/24(表示IP: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192.168.1.2/24,

PC2:

192.168.1.3/24,

PC3:

192.168.2.1/24,

PC4:

192.168.1.4/24,

PC5:

192.168.2.2/24。

5、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

PC>ping192.168.1.2(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

从PC0到PC2:

PC>ping192.168.1.3(不通,网段相同,处于不同的VLAN)

从PC0到PC4:

PC>ping192.168.1.4(不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但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需要配置主干道)

6、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中输入命令,配置主干道

7、7、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4:

PC>ping192.168.1.4(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通过主干道相连)。

6、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如何实现VLAN间通讯。

实验五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1、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时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2、掌握用配置向导配置路由器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检查路由器配置和状态的路由器命令。

4、掌握手工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2、实验任务

1、通过控制台电缆,利用超级终端软件和路由器配置向导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

2、通过控制台电缆,利用超级终端软件对路由器进行手工初始配置。

3、通过控制台电缆,练习常用路由器高级配置命令的用法。

3、实验设备

路由器一台,工作站PC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一条。

4、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超级终端登录路由器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路由器和一台工作站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路由器和工作站PC,路由器端接Console口,PC端接RS232口。

2、启动超级终端。

3、在系统设置对话框中,出现“Continuewithconfigurationdialog?

[yes/no]:

”提示时,键入“n”,出现“PressRETURNtogetstarted!

”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EXEC模式提示符Router>。

(2)通过以太网口Telnet登录路由器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路由器和一台工作站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路由器和工作站PC,路由器端接Console口,PC端接RS232口。

2、再使用交叉双绞线(CopperCross-Over)连接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0接口和PC工作站的网卡接口。

3、启动超级终端。

4、在超级终端中对“Continuewithconfigurationdialog?

[yes/no]:

”提示选择“n”,出现“PressRETURNtogetstarted!

”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EXEC模式提示符Router>。

5、点击工作站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PC0:

192.168.0.2/24。

6、再选择运行DOS命令行(CommandPrompt),如图2-4所示,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telnet192.168.0.1后,回车确认。

已能登录路由器。

五、个人心得

在搭建实验环境时,要注意选对路由器的型号,我在第一遍搭建环境时选成1841路由器,导致最后用telnet配置时,进入特权模式后没有showse的命令。

其次,要注意密码的输入,第一次输入的密码是登陆终端的密码,即配置时输入的“cisco”并非123456,就是说要理解命令的含义,不能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命令直接执行。

实验六静态路由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一、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

置两台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实现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三、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两台,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一)环境设置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两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重新打开电源,如图所示。

然后,用交叉双绞线(CopperCross-Over),(其中静态路由区域)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用DTE或DCE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1,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0:

192.168.0.2/24gw:

192.168.0.1,

PC1:

192.168.1.2/24gw:

192.168.1.1

(2)静态路由实验

1、点击路由器Router0,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oute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2、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

PC>ping192.168.1.2(不通),如图

不通的原因是PC0和PC1间无路由可达,下面需要在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中设置静态路由,使网络192.168.0.0/24和192.168.1.0/24能相互通信。

3、设置静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outer0配置如下:

对路由器Router1配置如下:

也可采用:

iproute192.168.0.0255.255.255.010.0.0.1格式。

4、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

PC>ping192.168.1.2(通),如图所示。

5、在路由器Router0或路由器Router1输入showiproute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如图所示。

Router0:

Router1:

6、个人心得

在设置路由之前,要先把wic-2t(电模块)添加进路由器,要注意在添加模块时应该先把路由器的开关关闭,添加完后再打开开关,然后路由器才能出现相应的接口。

根据步骤设置完路由器后,可以通过“showinterface”来查看端口是否起来了。

接着测试PC机的连通性,刚开始的时候由于PC0和PC1间无路由可达,所以路由不通。

需要在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中设置静态路由,使网络192.168.0.0/24和192.168.1.0/24能相互通信。

当设置好静态路由后再次测试,工作站PC间便连通了。

如果在配置完后,如果出现问题不通的话,可以通过“showiproute”命令来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从中看是否能找到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以通过一段一段ping的方式来查看那一段出现了问题。

实验七RIP路由协议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一、实验目的

掌握RIP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使得两台Cisco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RIP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两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两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六、个人心得

在这次实验中,同实验六静态路由的配置,给路由器添加组件的时候一定要先关闭电源,然后在打开电源。

由于我忽略了这一点,在没有关闭电源的情况下便直接添加组件,导致在配置路由器是路由器进入“COMMEN(貌似是这个单词)”模式,不能进行正常的操作。

然后就是要理解rip命令的含义,用“networkip地址”命令分别配置路由器的两个端口,ip地址就是两个端口要使用的地址。

我在配置的时候因为第一遍没有细看,着急配置,导致命令的IP地址输入错误,一时发现不了问题。

实验八单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

学院名称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软件131

学号

201300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

行知楼B117

1、实验目的

掌握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2、实验任务

1、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使得两台Cisco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3、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两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两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如图

五、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六、实验心得

在这次实验中要注意OSPF命令的格式,OSPF命令的格式为“#routeOSPF1;#network路由口1的ip地址子网掩码的反码area0;#network路由口2的ip地址子网掩码的反码area0”,在这里要注意的就是要在rip命令的基础上添加子网掩码的反码和are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