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概述.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6814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4.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信息系统概述.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概述.ppt

《信息系统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概述.ppt(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系统概述.ppt

教材滕佳东:

管理信息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参考书徐建平:

管理信息系统,格致出版社毛基业:

管理信息系统:

基础、应用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斯蒂芬哈格(StephenHaag)等: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在你熟知的领域,存在哪些信息系统?

学习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教务管理,成绩查询等)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活食堂就餐信息管理系统超市销售管理系统铁路票务系统航空预定系统娱乐网络自费管理系统,为什么学习管理信息系统?

依我看,这课都该砍掉了?

现在谁不知道管理信息系统呀?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管理,21世纪是人类社会完成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时代,.,信息时代管理类专业人员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素质: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

有能力使用信息技术去协助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

根据以上的要求,我们应该学习管理信息系统,1、学会思考2、学会提问3、参与贡献,-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开发与管理,应用系统部分,基础技术部分,概念部分,正确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及其相关概念。

重点介绍文件组织、数据库技术和网络知识,简略介绍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及其应用方向。

重点介绍系统开发方法及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是什么,用什么,有什么,怎么做,第一篇概念基础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物质,能源,信息,社会形态变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种资源:

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和越迁而且重构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彻底改变了社会生活面貌,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变革及趋势,经济全球化,今天成功的企业都依赖于其全球运作的能力,DellComputerSystem,供应商,物流合作伙伴,Internet,Internet,制造合作伙伴,Internet,Internet,DellComputerCompany,通讯支持(COMMUNICATIONSSUPPORT),配销中心,供应商,供应商支付,WAL-MAT总部,财务(FINANCING),卫星通讯,购物超市,POS数据(Point-of-saledata),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视讯联接(VIDEOLINK),POS数据(Point-of-saledata),WAL-MAT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不单是用来支持组织日常管理与业务活动的工具,而是促进组织变革与创新的战略手段,更是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1)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例:

雇员Jim每小时赚17美元,Mary每小时是25美元,这些事实属于数据该部门所有雇员平均每小时的薪水是22.37美元就是信息,数据DATA:

简单不争的事实,符号,信号。

信息(information):

被传递的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knowledge):

知识的获得有赖于相关领域中的数据和信息通过人的亲身工作(经验)和思考过程(认识)。

知识也是理解数据的一种能力。

合并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知识。

智慧(wisdom):

是获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学习,洞察和判断能力的体现。

是在很多时间、地点都奏效的做法。

(2)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人们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获得知识和智慧,加工处理,总结升华,利用创新,在美国沃尔玛的一个超级市场的货架上,尿布和啤酒赫然地摆在一起出售,一个是日用品,一个是食品,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摆在一起的结果是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激增。

沃尔玛超市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商品摆在一起?

摆在一起的结果为什么会使销量激增?

原来,沃尔玛超市对一年多的原始销售交易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在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他们的丈夫下班以后要为孩子买尿布,而丈夫们在买完尿布以后又顺手带回了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啤酒和尿布一起购买的机会是最多的。

数据,信息,知识,对象,扫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案例2:

铁人王进喜照片泄露大庆油田机密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片。

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

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

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八天,美国民间咨询公司兰德公司通过秘密渠道告知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他们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研究了一个课题:

“如果美国出兵韩国,中国的态度将会怎样”。

现在第一个研究成果已经出来了,虽然结论只有一句话,却索价500万美元。

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认为这家公司是疯了,他们一笑置之。

几年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被中朝联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美国国会开始辩论“出兵韩国是否真有必要”的问题。

在野党为了在国会上辩论言之有理,用28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兰德咨询公司这份已经过时几年的研究成果。

长达600页的分析报告,结论是:

“中国将出兵朝鲜”。

研究报告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以及几位领导人的性格,以充分的证据表明中国不会坐视朝鲜的危机而不救,必将出兵并置美军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并且,兰德咨询公司断定:

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以不光彩的姿态主动退出这场战争。

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得知这个研究之后,感慨道:

“我们最大的失策是怀疑咨询公司的价值,舍不得为一条科学的结论付出不到一架战斗机的代价,结果是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付出了830亿美元和十多万名士兵的生命。

”,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信息具有可生产性、经济性,米哈依洛夫的两种分类:

信息,社会的,非社会的(自然的),语义的,非语义的,科学的,非科学的,按信息产生的先后或加工深度划分: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

文献型、档案型、统计型、图像型、动态型按信息记录内容与使用领域划分:

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文教信息、军事信息,一次信息:

是客观事物的第一记录,即现实中所发生事件的原始记录。

(新闻报道、广播、公共机构的内部信息源、市场调查、专家报告)二次信息:

对一次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

(文摘期刊、文摘报、索引期刊、简报等)三次信息:

系统地组织、压缩和分析一次和二次信息的结果。

(综述、专题报告、词典、年鉴等),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程度。

申农(C.E.Shannon)的信息量计算公式为:

n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表示第i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H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单位叫比特(bit),例:

渔民在安排明天的工作:

是出海打鱼,或是在岸上结网?

只考虑天气影响。

在人们犹豫不决时,收到天气预报消息,明天将有七级大风,出海打鱼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人们决定岸上结网。

“犹豫不决”不确定性。

如一半人赞成打鱼,一半人赞成结网。

听了天气预报后,99的人赞成岸上结网。

如何度量天气预报给人的信息量呢?

在听天气预报之前,决策系统所拥有的信息量为:

H0(0.5log20.50.5log20.5)在听天气预报之后,决策系统所拥有的信息量为:

H1(0.99log20.990.01log20.01)0.08079天气预报的信息量H0H110.080790.91921,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如:

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农业的灌溉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等等要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1.2.1系统的定义,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可以把系统分成5个基本要素:

即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等组成。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5系统的组成,1.2.2系统的结构,举例1:

汽车自动清洗系统输入:

一辆脏的汽车、水、清洗剂、时间、人的精力、技能和知识。

需要时间、精力和技能来操作系统,需要知识来确定系统运行的各个步骤及其先后次序。

处理:

客户首先选择需要清洗的服务项目(清洗、清洗打蜡、干燥等),并将选择告诉汽车清洗操作员,操作员操作系统,系统按程序负责清洗汽车。

反馈、控制:

“对汽车干净程度的判断”输出:

一辆干净的汽车,举例2:

计算机教学系统,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相似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构造的。

例如: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和出科研成果。

工厂的目标是生产出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目标,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功能来达到这个目标。

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从整体出发,来统一界面风格、技术用语、开发进度。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子系统划分成一些子系统,将一个系统逐层分解。

由于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与子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的,它与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既能做到系统自身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也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从而与更多的系统互联。

开发信息系统,必须注意开放性。

封闭的系统或不留接口的系统最后只能被人们所抛弃。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系统的开放性,也要注重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系统的相似性系统开发过程中程序、函数、模块等的共享;开发人员研究并模仿别人的系统以取得开发经验;辅助开发工具。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如右图所示,复杂程度从下到上不断增加。

图1-7系统分类,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

按系统功能来分类,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类,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一个没有控制机制、反馈环和目标要素的系统称为开环系统。

例如,一个小型电子空间加热器,从通电、开启、释放热量直到被关闭,系统输出是不受控制的。

图18开环系统,一个由目标、控制机制和反馈环三个控制要素组成的系统称为闭环系统。

图110企业系统的通用模型,环境,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客体对象时,一般应遵循整体性、历时性和最优化的原则。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主要步骤:

(1)定义问题:

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2)列出资源和约束:

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3)给出方案:

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4)评估被选方案;(5)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6)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系统工程是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以数学、运筹学及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来研究一般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的科学方法。

(1)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2)系统工程方法实质:

利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信息系统的概念,1,信息系统的模式,2,信息系统的分类,3,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IS)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根据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否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把信息系统分成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和基于人工的信息系统。

返回节目录,1.3.1信息系统的概念,图111信息系统模式图,返回节目录,1.3.2信息系统的模式,事务处理系统(TPS):

主要应用在企业的运营层,为运营操作和运营管理人员服务。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主要应用在操作层,为数据工作者提高办公效率。

知识工作系统(KWS):

主要应用在知识层,为知识工作者提供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MIS):

主要应用在管理层,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对职能的综合管理服务。

决策支持系统(DSS):

主要应用在管理层,为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提供决策支持报务。

主管支持系统(ESS):

主要应用在战略层,为高层主管提供非结构化的战略决策支持。

1.3.3信息系统的分类,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生命周期,返回节目录,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

(1)信息处理。

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输出和管理等。

(2)预测功能。

运用数学方法、管理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的工作。

(3)计划功能。

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4)控制功能。

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5)辅助决策功能。

运用数学模型,为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决策。

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返回节目录,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

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综合结构和物理结构。

概念结构-四大部件,图1-12: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图1-13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财制营人办,务造销力公,纵向,高层管理(战略),中层管理(战术),基层管理(作业),横向,按管理职能划分多个子系统,图1-14:

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1-15:

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

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图1-17(a)集中式,集中式系统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

单机系统是典型的集中式系统,将软件、数据和主要外部设备集中在一套计算机系统之中。

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共享资源的多用户系统,也归类于集中式系统。

便于管理,资源利用率高。

系统的维护管理困难。

资源过于集中,系统比较脆弱,主机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使系统瘫痪。

分布式图1-17(c)分布式,返回节目录,分布式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

实现不同地点的资源共享,是这种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

各地的计算机系统既可以在网络系统的统一管理下工作,又可以脱离网络环境利用本地资源独立工作。

分布-集中式图1-17(b)分布-集中式,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事务处理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4,20世纪5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应用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上,主要是在会计和统计工作上,代替算盘、手摇计算机、现金出纳机等,形成了所谓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EDPS)。

其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由于它是用来处理一些具体事务的,所以也叫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TPS)。

这类系统由于主要用于运作层,所以现在也有人把它叫做运作型信息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记录、保存精确的数据;分类;数据检索;计算;汇总;产生文件、管理报告、帐单等,定期生成常规的报表供检查与监督,也可能生成特别报告。

事务处理系统可以用在管理的各个部门,构成独立系统或子系统,如工薪系统、订货系统、库存系统、计价系统、货运系统、销售系统、收支帐目系统、总分类帐系统等等。

由于事务处理工作是常规例行的,有些还是法律、政令规定的,这一部分管理业务是最基本而且不可缺少的。

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减少差错、避免丢失、减轻劳动、改善工作条件、加速反应。

所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这类系统也愈来愈多,成为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基础和柱石。

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是:

支持的是每日的运作;要处理大量数据;精度要求高;逻辑关系简单;重复性强;能支持许多用户。

事务处理系统是面向数据的,对日常往来的数据进行按常规的处理,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运算和大量存储的能力,可以减轻业务人员大量重复性的劳动。

因此,它是基层业务人员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大企业、大机关,还是中小企业或单位,甚至是个体业者或其他组织都可以适用。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事务处理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4,广义的理解是,凡是使用于管理(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的信息系统都可以叫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为信息系统。

狭义的理解则是指那些能从内部和外部收集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有用信息,以预定的形式提供给各管理层次(中层为主)使用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是内部与外部的有关数据,内部数据有的来自事务处理系统或子系统,有的来自其他数据源(如生产现场)。

经过管理信息系统程序处理后可以存入数据库。

当用户请求生成报告时,系统能够打印出书面形式报表,也可以在用户终端屏幕上显示,或在其他屏幕显示设备上显示(如飞机场候机室中显示航班与时间表的翻动屏)。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各层次、各部门服务,它常常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有自己的功能与输入输出设备。

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期,数据与信息是集中保存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管理信息资源的任务,所以它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DBMS)比较完备。

MIS与TPS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体现了其特点。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事务处理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4,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在多个可行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

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

从决策角度看,问题可按其结构化程度分类。

所谓结构化程度,就是人们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即对目标、涉及因素、因果关系等掌握程度。

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化(好的结构)问题、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不良结构)问题三类。

对结构化问题,可以利用信息与相应的模型(数学模型或逻辑模型)进行决策分析与抉择,有时候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进行这种工作。

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半是结构化程度低的。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就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并利用分析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他利用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友好的人机对话部分和图形部分,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1-18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原理,决策支持系统是面向决策的,它通常还需要面向数据的事务处理系统与面向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如果说事务处理系统是以数据为焦点,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为焦点,则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知识为焦点,利用知识来进行分析、选择。

模型就是知识的一种表示方式。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

DSS能够利用计算机把定量计算和推理分析结合起来。

DSS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于人们使用。

DSS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能够跟踪用户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环境的变化。

DSS能够围绕决策问题,组织数据和模型,即具有数据生成和模型生成功能。

DSS由用户启动和控制。

DSS与MIS的区别和联系表现为:

在一个企业和组织内部,DSS和MIS可以并存,不是互相取代。

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MIS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DSS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DSS和MIS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都需要大量的输入信息。

这些输入信息主要来自与TPS、MIS的信息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

一个MIS往往支持人们解决多个决策问题,而一个DSS往往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开发的。

因此,如果把MIS看成是在一个面上辅助决策的话,那么DSS可以看成是在一个点上支持决策。

MIS进行决策支持时,往往只使用各种数学模型,DSS进行决策支持时使用数学模型和各种知识模型,并特别强调把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有效地结合起来。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事务处理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4,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即指管理、控制、设计、生产控制、销售等功能结合为一体而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系统。

像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M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system,CIMS)都是这种典型的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把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组织管理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进行集成发展而成的,是形成自动化工厂的物质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基础。

CIMS综合生产过程中信息流和物流的运动,将市场研究、生产决策、经营管理、设计制造与销售服务等功能集成一体,使企业走向高度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方式,把计算机辅助的设计(CAD)、工艺(CAPP)、生产制造(CAM)和经营管理、决策分析、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存取系统等全部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1信息1.2系统1.3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6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7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