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069408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doc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

国德文邢芳刘晓凤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黑龙江大庆163711)

摘要:

文中介绍了螺旋折流板的几何形状及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的结构型式,并据此说明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的设计方法。

通过图示证明螺旋折流板的曲线边是一条椭圆曲线,给出螺旋折流板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管束;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TK1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4962(2008)02-0039-02

近年来,国内采用新型高效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企业逐渐增多。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也经常采用螺旋折流板来设计管壳式换热器。

文中对螺旋折流板管束的结构设计[1]进行了探讨。

1螺旋折流板的几何形状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折流板为准扇形。

与壳体横截面有一定的安装倾角α,其在壳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刚好为1/4圆面。

见图1。

根据折流板间距所需要的若干个螺旋折流板与管束轴线以某一角度呈连续螺旋状排列,这种排列须保证介质自壳程进口向出口呈螺旋状推进,避免了采用弓形折流板时,介质以“Z”字形流动剧烈折返带来的严重压降。

管壳式换热器采用螺旋折流板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

通过改变壳程侧折流板的布置,使壳程侧流体呈连续螺旋流动,因此,理想的折流板布置应该为连续的螺旋曲面。

但是,螺旋曲面加工困难,而且换热管与折流板的配合很难实现。

考虑到加工上的方便,采用一系列的准扇形平面板(称之为螺旋折流板)替代曲面相间连接,在壳程侧形成近似的螺旋面,使换热器的壳程侧流体产生连续的螺旋状流动,见图2。

2螺旋折流板间距

螺旋折流板布置应使壳程内介质的螺旋状流场稳定,这就要求螺旋折流板之间有一致的间隔称为折流板间距F),相同的安装角α,一般还应要求:

螺旋折流板应布置在上方进出口轴线的下方或下方进出口轴线的上方,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1个螺旋节距H(波长)长度上等距依次安装4个螺旋折流板,环绕壳程轴线位置的1根与换热管规格相同的中心管,用定距管定位,形成螺旋状。

壳程进出口间距为H的整数倍加1/2H,折流板间距F为1/4H。

3拉杆及定距管

拉杆直径和数量应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有关规定[2],但为保证螺旋折流板的稳定,每块螺旋折流板上最少应布置3根拉杆,螺旋折流板的中心安装部位须加工与中心管相配的圆弧缺口,见图4。

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定距管的结构一般分2种,具体结构见图5。

4壳程进口处的防冲结构

在壳程进口处,为保证介质流束均匀,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一般采用防冲杆结构,防冲杆直径为Φ16的钢棒,分2层布置,见图6。

防冲杆的上表面到壳体内壁的距离应大于1/4接管外径,其排列后的防冲面应为接管外径加50mm的方形。

5螺旋折流板的设计

螺旋折流板的形状类似扇形,由1个等腰三角形和1个椭圆曲线边的弓形组成,其安装后在壳体横截面上的投影为由1个等腰三角形和1个弓形组成扇形,即1/4圆面,见图7。

当螺旋折流板安装倾角为α时,其椭圆曲线边为1个椭圆的1部分,该椭圆由以与壳体横截面夹角为α的平面切割圆柱体而得到,见图8。

螺旋折流板尺寸可由该椭圆所确定的椭圆方程求得,见图9。

从图9可以看出,螺旋折流板尺寸参数A、R与其投影图上对应尺寸参数相等。

弦高A的计算公式[3]为:

A=Rcos45°

椭圆长轴的计算公式为:

P=R/cosα

椭圆方程为:

Z2/P2+Y2/R2=1

式中P—椭圆长半轴长度,mm;R—圆柱体半径(即椭圆短半轴长度),mm;α—螺旋折流板安装倾角。

螺旋折流板椭圆曲线边上任意点(Z1,Y1)的数值可以计算得出。

当Y1=A时,可以得出此时的Z1值:

则螺旋折流板的弦长C的计算公式为:

螺旋折流板的边长S的计算公式为:

螺旋折流板的扇形角β的计算公式为:

β=2arcsin(C/2S)

6结束语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在设计时需采用新结构,与弓形换热器管束相比,具有诸多优点,特别是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介质流动阻力、增加传热效率和减震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潘镇,陈保东,商丽艳.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研究与进展[J].节能技术,2006,24(1):

81-85.

[2]化工设备标准化委员会.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李久生,刘莉.螺旋折流板的结构特点及板片尺寸计算[J].石油化工设备,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