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07115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方案-2.ppt

1,静脉吸毒,2,3,4,母婴传播,5,母婴传播的预防,6,为什么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1.艾滋病母婴传播威胁着儿童健康;2.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3.如不进行干预,全世界每天将有1,600新生儿感染HIV;4.母婴传播是可以预防的(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如开展孕产妇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1/32/3。

);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挽救更多的儿童;,7,阶段I:

育龄妇女HIV感染的早期预防,对于普通人群和夫妇进行行为干预提供预防及治疗HIV相关知识、教育和咨询服务;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减少不安全输血;安全性行为;避孕套的使用;加强婚前保健,了解双方感染状况;告知相关可能给妇女带来的不利因素,如歧视;,帮助妇女了解其HIV感染状态提供预防及治疗HIV相关知识、教育和咨询服务,包括母婴传播的预防;向HIV感染妇女及其丈夫提供咨询服务,使其对于今后妊娠能够做出知情选择;避孕套是实行计划生育较好的工具;避免非意愿妊娠。

阶段II:

预防HIV感染妇女的非意愿妊娠,9,评估危险行为依据HIV感染机制,感染者及病人体内排出,在外环境中能存活,能进入另一人体的血中,足量导致感染,病毒,10,充分的咨询与自愿检测(VCT);确保HIV(+)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相关服务;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HIV感染妇女继续妊娠者,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抗病毒药品及咨询服务;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为新生儿安全喂养提供支持与咨询服务;,阶段III:

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11,工作方案要点,依据目的策略措施职责与分工技术保障信息管理监督资金管理,12,一、制定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13,二、目的,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14,三、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三)整合服务资源,提供干预效果(四)扩大服务范围,促进常规开展,15,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作机制。

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16,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

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特别关注疫情相对严重或偏远贫困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

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17,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应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综合干预服务。

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

18,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综合干预服务,早发现、早干预、早随访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19,四、措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服务流程见附件1)。

20,措施-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四个预防策略),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提供咨询和指导为感染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咨询指导,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21,措施-2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相关检测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22,检测前信息提供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检测后咨询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23,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提供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进行确认试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检测。

24,措施-3加强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感染孕产妇:

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者提供安全终止妊娠服务。

所生新生儿:

有针对性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常规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25,措施-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措施,服务内容:

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为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26,(三)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临产时才发现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

1.选择人工喂养者。

(1)产妇:

服用单剂量NVP200mg,及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服用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2)婴儿:

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单剂量NVP2mg/kg(即混悬液0.2ml/kg),同时服用AZT4mg/kg(即混悬液0.4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或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27,尽量避免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的儿童感染,安全助产服务,28,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对人工喂养条件评估:

符合条件给予人工喂养指导与支持暂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纯母乳喂养不超过6个月。

婴儿喂养,29,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指导、免疫接种(活疫苗最好不接种)等服务,并详细记录随访的相关信息出生后6周及3个月采血进行早期诊断(按照方案要求采集标本、保存、上送、反馈)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者,12月龄或18月龄艾滋病抗体检测,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保健(随访)及检测,30,图2.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31,图3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32,图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33,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34,妊娠梅毒规范治疗目的,为母婴健康孕早期:

治疗母亲,避免母婴传播,胎儿感染孕晚期:

使感染胎儿在分娩前治愈,治疗母亲,降低产时传播的风险。

及时的母体治疗,可影响胎传梅毒的进展。

而一旦胎儿感染梅毒发展至肝脾肿大和腹水阶段,则母体治疗对胎传梅毒进展影响不大,35,规范治疗方案(国家方案),孕早期发现:

孕早期与孕晚期各1个疗程治疗;孕中、晚期发现:

立刻给予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临产时发现:

应立即给予治疗治疗期间应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立即再开始1个疗程的梅毒治疗,36,妊娠期梅毒治疗,青霉素可预防98以上的先天性梅毒,对胎儿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青霉素G,首选,正规、足量给以治疗,也可选择不同的青霉素类剂型、剂量和疗程:

红霉素,穿过胎盘能力低,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治疗无效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治疗妊娠梅毒的报告,但现有数据尚不足。

37,推荐方案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日;或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治疗后每月1次进行TRUST或RPR定量试验,了解有无复发或再感染。

替代方案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天;青霉素过敏者:

可用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

(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38,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过敏者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双臀肌肉注射。

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

(一)脑脊液正常者。

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1次注射(分两侧臀肌)。

(二)脑脊液异常者。

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肌注,连续1014天。

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39,图7.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及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图,40,措施-6乙肝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干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4小时内提供乙肝疫苗注射;经费支持支持范围:

全国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

100单位/支+注射器省级招标采购,41,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咨询、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降低影响,减少歧视,提供感染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措施-7提供关怀和支持,4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产科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

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对感染的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43,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运等服务和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44,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经费支持:

防护隔离防护设备及用品:

1万/县,45,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记录相关登记,收集、整理和汇总检测咨询信息;填写上报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并通过网络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母婴传播信息报告。

应对本地区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质量控制,46,建立原始登记,1、门诊登记簿2、检测登记簿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登记簿,47,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