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7946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万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下列是一些实验操作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

B.配制1mol·L-1NaCl溶液1L,其方法是将58.5gNaCl溶于1L水中

C.1molNH3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D.1molO2的质量是32g·mol-1

参考答案:

C

A、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大小是不确定的,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L?

mol﹣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58.5gNaCl溶于1L水中,所配溶液体积大于1L,溶液浓度不等于1mol/L,故B错误;C、1个NH3分子含有10个电子,则1molNH3含有10mol电子,即6.02×1024个电子,故C正确;D、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

mol-1,故D错误。

4.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5.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C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A、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C、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

D、根据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

解:

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

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食物腐败,故B正确;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0,故C错误;

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物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较简单,注意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常见的外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6.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

0.160nm

0.143nm

0.112nm

0.104nm

0.066nm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为H2T>H2R

B.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两性

D.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参考答案:

A

解:

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R、T都有﹣2价,处于ⅥA族,而R有+6价且原子半径较大,则T为O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M有+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M的介于L、Q之间,则M为Al元素.

A.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故A错误;

B.Mg2+核外有10个电子,S2﹣核外有18个电子,二者核外电子数不同,故B错误;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故C错误;

D.金属性Mg>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故D错误.

故选:

A.

7.在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与B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n

B.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n:

m

C.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m:

n

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B的质量比为n:

m

参考答案:

A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mg气体A和n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m:

n,结合n=

=

,ρ=

=

=

解答该题.

解答:

解:

A.mg气体A和n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为m:

n,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n,故A正确;

B.结合ρ=

=

=

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

n,故B错误;

C.由n=

=

可知,相同质量时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与摩尔质量呈反比,则相同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

m,故C错误;

D.mg气体A和ng气体B物质的量相等,则体积相等,则相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

n,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8.下列有关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D.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

C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度小于1nm,胶体中分散质粒度介于1nm﹣100nm;

B.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C.溶液、胶体特征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解答】解:

A.氯化铁溶液中分散质粒度小于1nm,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度介于1nm﹣100nm,故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氯化铁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都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故C正确;

D.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混合物能够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汽油和水       B.食盐和蔗糖       C.泥沙和食盐       D.铜粉和铝粉

参考答案:

C

10.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

A.乙烷和氯气取代                  B.乙烯加成氢气,再用氯气取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乙烯和氯气加成

参考答案:

C

11.下列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材料为

A.光纤      B.玛瑙    C.石英     D.太阳能电池板

参考答案:

D

12.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B.固体NaHCO3分解 C.制备Fe(OH)2沉淀  D.收集SO2(a处进入)

参考答案:

D

1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参考答案:

B

【详解】A.容量瓶是精确的量器,洗净的容量瓶不可以放进烘箱烘干,A项错误;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内壁上附有水膜,若直接装入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浓度将减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B项正确;

C.若锥形瓶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中待测溶液的体积将偏大,引起待测酸(或碱)的浓度偏大,所以锥形瓶不能用待滴定溶液润洗,C项错误;

D.“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但吸出的液体中仍含有溶质,使得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正确的操作应该是重新配制,D项错误;答案选B。

14.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若生成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2

B.1∶2∶3

C.6∶3∶2

D.6∶3∶1

参考答案:

C

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Ag+=AgCl,则有n(Cl-)=n(AgCl),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n(Cl-)相等,所以:

n(NaCl):

n(CaCl2)):

n(AlCl3)=6:

3:

2,故C正确;本题答案是C。

 

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工业上,向500℃左右的铁屑中通入Cl2生产无水氯化铁,其制备过程中均要确保无水.现模拟该过程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为保持装置C为无水环境,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进入装置C的气体中混有HCl,应在装置B前增加装有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装置除去;乙同学认为不需要除去HCl,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   MnO2+4HCI(浓)

MnCl2+Cl2↑+2H2O   浓硫酸   

(2)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   

(3)饱和食盐水   只要氯气足量,最终产物只有氯化铁

解析:

(1)由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A装置制取的是氯气,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I(浓)

MnCl2+Cl2↑+2H2O;由于制备过程中均要确保无水,所以B装置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

(2)氯气有毒,所以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氯气,又因为制备过程中均要确保无水,因此还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3)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用饱和食盐水,由于只要氯气足量,最终产物只有氯化铁,所以不需要除去氯化氢。

点睛:

本题以氯化铁以及氯气的制取为载体,考查物质制备、常见尾气的处理方法,明确氯气制备原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尾气处理时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要防倒吸、防爆炸、防燃烧、防暴沸、防氧化、防吸水等。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NO2   NO(每空1分)

  

(2)

 

  (3)

 

18.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C、H、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对这3种晶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晶体种类

熔点/℃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与Ag+反应

A

801

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

融状态)导电

白色沉淀

B

>3550

较大

不溶

不导电

不反应

C

-114.2

很小

易溶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1)晶体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晶体的类型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构成晶体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参考答案:

(1)NaCl C HCl

(2)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3)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 由于A熔点较高,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也导电知A为离子晶体;B晶体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不导电知B为原子晶体;C的熔点低,为分子晶体。

19.如果1g

中含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