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7962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思品上册.docx

六年级思品上册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

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

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

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

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

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

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

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

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

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年级思品与社会进度安排表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教时

时间

课题

教学内容

备注

1

1

8.25--8.28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2

2

8.31--9.4

2

社会文明大家谈

 

3

2

9.7--9.11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4

2

9.14--9.18

4 

学会拒绝

 

5

2

9.21--9.25

5 

不能忘记的屈辱

 

6

2

9.28--10.2

十一

7

2

10.5--10.9

6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8

2

10.12--10.16

7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9

 

10.19--10.23

8

站起来的中国人

 

10

1

10.26-10.30

9

中考

11

2

11.2--11.6

10 

日益富强的中国

 

12

2

11.8--11.13

11

告别贫困奔小康

 

13

2

11.16--11.20

12

打开国们,走向世界

 

14

2

11.23--11.27

13

到周边去看看

 

15

2

11.30--12.4

14

环球旅行去

 

16

2

12.7--12.11

15

文化风采

 

17

2

12.14--12.18

 

复习

 

18

 

12.21--12.25

 

复习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设计—上册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

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

用什么做交通工具?

怎样传递信息?

吃什么东西?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

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

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

”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是你知道吗?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

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如:

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

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

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

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

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

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我看休闲活动

1、师: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

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

2.交流:

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

(注意:

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

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

哪些是不健康的?

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

哪些是不健康的?

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

如:

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

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

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

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

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

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

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

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

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

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

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

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第二课时)活动三走进流行文化

1.师:

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

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

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

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

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

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

如:

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

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

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

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

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

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9、交流创编成果。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理念: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传说故事的方式说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依靠勇气和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后的成功感;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中学生常见的受到诱惑的现象;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

网络的诱惑。

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1、师: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

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

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

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

(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

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

什么是毒品?

吸毒的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

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

(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

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

(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

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

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小心网络陷阱

1、师:

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

(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们应如何面对它?

(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

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

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

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

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

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

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   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

(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

小结:

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

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

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

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

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

2、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圆明园的烧毁前图片和烧毁后图片,制作多媒体。

2、搜集与圆明园的有关的网址。

教学重点:

圆明园被烧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师:

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千百年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并于1842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以后,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强占我国大片领土,攫取大量赔款和特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千万不能忘记那屈辱的过去。

师: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圆明园所遭受的劫难。

【设计意图:

老师通过语言,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为下面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憎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埋下伏笔。

二、课件展示历史上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课件一:

分别展示历史上的圆明园

师:

刚才看了历史上的圆明园图片,你能用语言描述辉煌的圆明园吗?

生:

(可从“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去描述。

师:

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呢。

课件二:

景泰蓝麒麟、青铜鎏金塔、漆器、鎏金编钟等图片(配以文字说明)。

师激情小结:

难怪法国大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